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杨敏 《决策》2006,(2):37-40
改革中兼顾利益相关者福利的改善,而不是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换取改革成功,这不仅关乎社会公平,更关乎社会稳定。淮南公用事业改革对职工利益的保障实现了“帕累托改善”,为改革赢得了群众支持,使得改革措施能够——平稳“着陆”。  相似文献   

2.
杨敏 《决策》2006,(3):37-40
改革中兼顾利益相关者福利的改善,而不是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换取改革成功,这不仅关乎社会公平,更关乎社会稳定.淮南公用事业改革对职工利益的保障实现了“帕累托改善“,为改革赢得了群众支持,使得改革措施能够一一平稳“着陆“.……  相似文献   

3.
胡祖六 《领导文萃》2013,(23):28-31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标不应是激进的再分配.甚至不是单纯追求降低所谓的基尼系数,而应是在市场经济模式下建设一个稳定合理的公平社会。而健康成长的中等收入阶层是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的最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一些高职院校开始强化对电子实验教学的改革,逐步改变过去以验证性实验和基础性实验为主的局面,增加了一些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内容。初步革除了验证性实验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诸多弊端。社会对高技能应用性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对高职院校来说绝不是仅仅增加一些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等内容那么简单,而需要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改革。  相似文献   

5.
苏北 《决策探索》2004,(11):4-5,27
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执政理念转变。《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认为:“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中国共产党80多年波澜壮阔的历史.经历了革命、建设、改革等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而党也从前28年的革命党变为现已执政55年的执政党,面对已变化了的社会现状和不同历史时期,党所承担的主要职能和任务也大为不同,所以,党的执政理念必须转变。  相似文献   

6.
“天下为公”与世纪之交的中国民族主义赵军中国社会改革在90年代必定要因应着世界政治布局的变化而发生重大转变。在以国家整体利益进入世界政治经济角逐的时候,民族主义成为重要的谈论话题也实在不是什么超前、迫不得已或危言耸听的事情。民族主义必定成为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7.
曹林 《领导文萃》2013,(7):23-24
中国的改革,需要只争朝夕。不改革,日新月异的世界不会停下脚步等待中国;不改革,既得利益集团不会主动让出利益;不改革,许多积累的问题和矛盾会不断激发,累积的戾气和怨气在突破临界点后会有一天突然不可收拾,爆发社会危机;不改革,一直潜伏在中国社会中的"文革"余孽也会兴风作浪,使中国朝着相反的方向走,社会发生倒退。稳定是人心所向,但稳定不是"维持现状",而应该是在改革中追求动态的稳定。  相似文献   

8.
辛鸣 《决策》2006,(7):54-54
如果我们回过头来看中国改革的时候,会发现这么一场伟大的实践,最初的理论支点竟然是“摸着石头过河”。中国的改革没有系统成型的理论建构,并不是什么不好意思的事情。因为当时中国社会状况不容我们坐而论道,设计好了蓝图再去施工。  相似文献   

9.
正为了更好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措施,我们需要谋求改革动力,从坚定中央改革意志、调动地方改革积极性、引导社会共识方面着手。第一,中央要增强L型增长魄力,向改革要增长动力。我们要向改革要增长动力,而不是短期的刺激政策,要提高政策的技术性。  相似文献   

10.
孙东海 《决策》2001,(8):4-7
策划人语 咸安是地名,而不是年号;咸安改革是正在进行着的实践,而不是历史事件.这里所说的咸安改革是指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正在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1.
秦德君 《决策》2011,(5):12-12
顶层设计不是主观意志的无限度膨胀。任何改革的顶层设计的前提,是尊重社会发展内在秩序和规律,不能“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相似文献   

12.
王运宝 《决策》2005,(4):12-15
湖北多镇一级改革.只能说是高潮,而不是顶峰。三农问题是县域经济的主要问题,多镇改革只是一个突破口,从根本上来讲,要有县一级的改革。湖北乡改的这盘“新棋局”.还远没有到“收官”的阶段。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已在全国普遍展开,课程改革不是由教育自身的动力而引发,是教育必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本轮课程改革是源于当前或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客观要求,是一种国家意志。新课程为我国教育事业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区所有学校,顺应历史潮流,积极投身当前的新课程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可喜成绩与突破。回想几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改革不是一场运动,更不是一次活动。课堂教学改革不应有“嘻嘻而乐,弛然而卧”的场景。它须用“情”的渲染,更重“行”的常态化。实现课堂教学的全员性改革,建立以学生为主体课堂教学的常态化运作机制,是彻底改变课堂教学方式的有效措施。如何形成“学生主体常态课堂教学”的运作机制呢?笔者提出如下思考。  相似文献   

15.
资源重新积聚背景下的底层社会形成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伴随贫富悬殊的拉大而出现了一个底层社会(樊平,1996;吴忠民,2001等)。本文将以社会中的资源配置格局为基础,对这个正在形成中的底层社会,以及由于这个底层社会的出现而提出的理论问题,做一个初步的探讨。如同苏东的改革一样,中国改革的最初阶段也曾带来一个短期的“平等化效应”。当时在苏东和中国进行的多项调查研究都表明,在改革初期,社会的不平等程度明显在缩小(Nee,1989;Rona-Tas,1994)。从中国的情况来说,这源于“做大蛋糕”的改革模式。这种模式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改革总体上走了一条鼓励民营部门自下而上生长,而不是国有部门快速私有化的道路,这在转轨经济学中被称为"有机发展战略"。本文指出,指导这种改革战略的本土理论是"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社会主义"概念。而这一概念最著名的倡导者薛暮桥不仅是中国社会性质论战的重要人物,而且在提出和论证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社会主义必要性时,明显使用了中国社会性质论战中用过的论式,他的论证被学界广为接受,成为指导中国改革的基本理论。这意味着中国独特的改革战略其实与数十年前的中国社会性质论战有着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7.
陈震 《领导文萃》2009,(14):142-145
人是衡量社会进步的尺度—如果不算唯一尺度的话。任何形态的社会,其主要的产品是人不是物。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是看它生产出何种高科技产品,而应当首先看它培养和造就了什么样的人。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齐治平,先是知识分子理想的道德人格范本,然后才成为理想的和谐社会“路线图”。  相似文献   

18.
政治体制改革,本质上是公权力的改革,是公权力的重新分配和调整。部门作为现行权力格局的一部分,是典型的构成公权力系统运行的要素,应当作为改革的对象被纳入顶层设计中,而不是改革的顶层设计的承担者。在这方面,它和作为一个系统的省、市、县有着重大的不同和区别。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与金融市场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并不是推进政治民主化改革,而是进行社会自治化改革。社会自治化改革,既可以为市场的进一步发育和经济的持续增长创造条件,又可以为民主化改革奠定基础、开辟道路。从经济市场化,到社会自治化,再到政治的民主化,是改革的必由之路,也是走向理想未来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三、为全面实现公文规范化而努力奋斗 公文规范化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的概念,而发展的动力是改革,通过改革形成不同历史时期的公文规范化的体系和标准。当前,我国现行的公文体系及标准集中反映在中共中央和国家机关颁布的公文法规、规章和其他相关规定之中。所以,我们讲公文规范化不是要去创造一个什么规范,而是要为全面实现现行的法定公文规范化的要求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