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不少国有企业严重的潜亏因素看,应收帐款损失是其中的一个大项.因此,必须从立法的角度考虑加强对于应收帐款的管理问题.这样才有助于解决"三角债"这个严重困扰企业界的老大难问题,建立起公正合理、有序竞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相似文献   

2.
国有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集团公司如何实现从传统的资金管理向现代企业资金管理过渡,建立与现代企业环境相适应的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体系,实现强有力的监督控制机制,是当前国有企业集团发展中的一个难题.文章对国有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就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法,运用现代企业理论揭示"晨鸣"现象的奥秘.把"晨鸣"在湖北成功的秘诀归因于股权多元化的企业制度、企业家的市场选择、富有特色的管理模式以及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而这些因素对国有企业改制具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4.
企业治理结构是我国国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问题.国有企业由于董事会"残缺"而导致企业治理结构效率不足.通过对我国国有企业董事会所存在问题的现实分析与评价以及董事会有效性的理论探讨,提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董事会构建途径.  相似文献   

5.
注册会计师在国有资产清产核资中可以为国有企业提供多方面的专业服务,这既有利于注册会计师业务的开展,也有利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但清产核资经济鉴证风险非常大,注册会计师稍有不慎就可能给自己带来巨大的审计风险.因此,注册会计师在为企业清产核资的结果出具经济鉴证意见和经济鉴证证明时,应对一些问题给予重点关注,如:企业经营潜亏、费用挂账的处理、内部往来的清查调整、损失申报中对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认定等.  相似文献   

6.
国有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收账款管理属于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一个内容,能否有效调控应收账款,直接关系到企业产品销售和营运资金的周转.相对于其它所有制企业,目前国有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水平较为低下.化解国有企业应收账款的居高不下乃是当务之急.本文将对国有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自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以来,员工持股成为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多方位探讨员工持股制度的功能作用以及发挥作用的条件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员工持股制度是一种使企业员工以劳动者和股东双重身份参与企业生产过程的一种制度安排.科学合理的员工持股制度既有助于提高员工福利水平又有助于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新时代"利益共同体"导向的国有企业员工持股制度覆盖面比较广、关注员工长期收益、注重员工参与管理、重视员工知情权,可以起到完善国有企业经济民主建设、促进国有企业创新、提升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大企业病"一直是众多大型企业的通病,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健全,受"大企业病"影响的企业逐渐减少,但仍有一些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无法摆脱"大企业病"的影响,本文着重从"大企业病"产生的原因、产生的后果,进行详细分析,并由此提出解决"大企业病"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一 引 言 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至今已有十多年的历程,大致经历了放权让利,两权分离、税利分流和股份制试点三个阶段。十多年来的国有企业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我国经济的腾飞作了很大的贡献。但改革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三分之一明亏,三分之一潜亏,三分之一差强人意”,而由于国有企业的弊端所导致的国有资产的流失,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速度上都是相当惊人的。是什么原因导致改革的效果与改革的初衷相悖,甚至出现抽刀断水水更流的局面?当我们来探究国有企业改革步履艰难的深层原因时,则不难发现,由于改革是以不改变国家所有制关系为前提条件,没有冲破传统体制下的产权旧格局,因此,国有企业实质上始终没有摆脱政府机构附属物的地位,没有成为真正独立的自我经营的市场主体。企业主体地位不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无法建立。  相似文献   

10.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然而,在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过程中;遇到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国有企业债务问题。长期以来,由于我国资金供应体制的不完善,使企业资产负债比例严重失调,导致企业债务累累,其后果不仅影响到国有企业自身的生存,而且导致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金融体制的改革及再投资机制的形成等各项改革难以顺利进行下去。目前,国家已确定“九五”期间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降低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进行债务重组。因此如何解决企业债务负担、实现企业资产负债结构的优化,就成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传统公司法理论认为,公司资本是公司对外活动的基础,公司的信用状况取决于公司的资本数额。我国公司法推行授权资本制也是源于此种认识。然而,在公司经营过程中,随着公司经营状况的变化,公司资本有虚化的现象,公司资本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公司的信用状况。真正能够反映公司信用状况的是实公司的净资产。我国公司法上的法定资本制以及与此相关的一些制度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基础,有进一步改革的必要。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的缺陷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公司资本制度以资本信用为基础、以债权保护为核心求得交易安全,却抑制了公司的发展,是一种高成本、低效率的资本制度,不适应我国现实经济生活的需要.以资产信用为理念、以效益和安全为目标完善我国公司资本制度,同时建立和完善相关配套制度,以促进公司的发展壮大,提高公司的国际竞争能力,真正实现公司、股东利益和债权人利益的合理平衡.  相似文献   

13.
中国担保行业的迅速发展,使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即便如此,快速发展的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的问题仍然大量存在,开展再担保以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已刻不容缓。笔者将全面比较分析发达国家已经存在的信用再担保模式、列举出我国已经存在的再担保形式并分析各自的利弊,在此基础上找出更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制度。  相似文献   

14.
农村信贷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信贷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农村“货币化”程度、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业比较利益具有重大意义。实现农村信贷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遵循农村信贷资金运动规律 ,增强农村信贷宏观管理的计划性和科学性 ,增强信贷风险管理的可控性 ,建立信贷风险的分散与转移制度 ,建立不良资产的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5.
信用风险管理则是商业银行管理的核心之一,对信用风险经济资本的管理和配置是我国当前商业银行改革中关注的重点现实问题。论文针对商业银行经济资本配置的主要方法,构建了一个"信用风险模型选取及计量-信用风险经济资本计算-信用风险经济资本分配及评价"的基本配置框架。并基于该配置框架对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经济资本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诚信是社会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诚信型社会资本与和谐社会具有内在关联性。针对目前我国诚信社会资本缺失的现状,该文提出了构建诚信型社会资本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中国汽车金融服务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金融服务是汽车业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从汽车金融服务主体、业务范围、资金渠道、面临的风险等方面出发,分析了我国汽车金融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从我国汽车金融发展的现状出发,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采取的措施:建立以汽车金融服务公司为主的多元化的市场主体;扩大汽车金融公司的资金来源以增强资金实力;加强汽车金融服务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具体包括建立个人资信档案登记制度,健全个人信用评估体系,建立个人信用担保制度,建立个人破产制度;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以保障和支持汽车金融服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财政投资信用资金市场化配置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充分发挥财政投资信用资金配置中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在不降低市场机制调控效率的前提下,由政府部门对"市场失灵"领域进行宏观调控,能够营造一个稳定平衡的财政运行环境,提高财政投资信用资金的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9.
在市场准入制度变迁背景下,以江苏省为例,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法分析了县域银行网点布局对农村信贷资金流动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整体而言,县域本地银行网点的增设提升了农村贷款市场竞争度,显著增加了农村信贷资金的净流入;分机构而言,股份制银行和准入新政前的大型银行倾向于通过新增网点转移本地资金,表现为抽水机效应,而县域法人银行、准入新政后的大型银行增设网点则表现为引水渠效应;分地区而言,经济发达县域银行网点的增设形成了市场内部的同质化竞争,引致农村信贷资金的抽水机效应,而经济欠发达县域银行网点的增设形成了市场内部的差异化竞争,体现为信贷资金的引水渠效应。  相似文献   

20.
宏观经济政策通过不同渠道影响微观经济行为,而这些影响在不同制度背景下又具有显著差异.文章利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技术,研究了不同制度背景下,货币政策传导的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对企业资本投资的影响.结果显示:两类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均与资本投资正相关;相对于民营企业而言,国有企业资本投资对两类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均更具敏感性;货币渠道对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企业的正向影响更强;而信贷渠道对金融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企业的正向影响更强.研究结果为政府制定货币政策、提高宏观调控效率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