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代基督教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传播,是伴随着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西南地区的侵略而来的.基督教在传播过程中,与云南部分少数民族社会原有宗教信仰及其生活方式、传统习俗以及价值观念和思维习惯发生了碰撞和冲突,从而显示了与中原内地不同的传播特征.  相似文献   

2.
申晓虎 《民族学刊》2011,2(2):63-67,87
基督教在西南少数民族的传播过程中,少数传教士通过挪用神话与民间传说的部分内容,将基督教元素植入受众群体地方文化,或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改写基督教经文,建构新的心理构图与信仰内容,实现了基督教的本土化。  相似文献   

3.
我国少数民族信奉的宗教有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天主教,有些少数民族不久以前还存在着原始信仰。佛教自公元前一世纪起传入我国,除在汉族中传播外,也传入了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公元七世纪,佛教开始传入西藏,以后结合西藏原有的信仰而形成喇嘛教。喇嘛教主要有格鲁  相似文献   

4.
历史上,天主教、基督教对我国西南民族地区进行了广泛的渗透活动,并在某些地方还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争取到一部分少数民族群众信教,建立起一系列的传教机构。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任何事物的存在及其发展都有特定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天主教、基督教这种外来宗教能在我国西南民族地区得以传播呢?值得人们深思。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今天,通过对历史事物的反思,取得于今有益的启示,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笔者有感于此,不避浅陋,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一些自封为基督教“传道人”的不法分子,在民族地区私设堂点,建立非法组织,蒙骗不明真相的群众入教,宣扬异端邪说,进行骗色骗财等违法犯罪活动;一些境外邪教也乘机入境,从事非法活动,极大损害了基督教的声誉,损害了群众的利益,影响民族地区社会的安定,理所当然受到了惩处。作者在多年调查的基础上,对广西少数民族地区自封为基督教“传道人”的活动及其危害性进行了分析与揭示,并且对应采取的对策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56个民族组成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民族文化也是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宣传民族文化一直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在新媒体背景下,要利用新媒体技术和互联网平台,有效的传播传统的少数民族特色。本文主要关注凉山彝族文化的传播,分析依附于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彝族文化的传播更具创新性,传播更广,让人们重新认识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化,代表中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7.
在全国少数民族群众业余艺术观摩演出会上,彝族说唱《阿苏巴底》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这个节目的编演单位——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竹核乡木渣洛社俱乐部,自从参加全国少数民族群众业余艺术观摩演出会以后,他们的群众业余文化活动,开展得更加活跃了。  相似文献   

8.
乡村地区基督教的相关资料对于基督教本土化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乡村地区基督教的发展是基督教传播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它的发展状况可以清晰地揭示出当地的基督教本土化进程是如何进行的。本文就对中西方乡村地区基督教本土化的特点进行了详细的比较,以揭示出基督教在当地的作用及影响。  相似文献   

9.
马林英 《民族学刊》2011,2(2):55-62,86-87
综观近代中西文化互动与交流过程,西方文化往往表现更为主动、活跃与深入。其中传教士的活动堪称中西文化互动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在传播宗教的同时,事实上不仅带来了当时西方先进的医疗、教育等理念,还使中国边地族群的许多文化事项和文物古籍也得到很好的记录与保存,并在今天已以各种方式不断“返回本土”供后人分享和研究。20世纪50年代以前,美国浸信宣道会曾在尚处于奴隶社会时期极度封闭的中国凉山彝族地区的传教活动就是一个极具说服力的例子。本文以美国浸信宣道会在华传教事业兴衰更迭为背景,记述美国传教士柯饶富等人在凉山彝族地区的新教传教活动,试图由此细节观察近代西方基督教浸礼宗在中国传播的历史浪潮。  相似文献   

10.
在云南地区,彝族是主要的少数民族,同时在长远的区域发展中,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贡献。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云南彝族风格创作歌曲具有很强烈的自然气息,美声演唱过程中,能够给人带来非常不一样的体验。文章针对云南彝族风格创作歌曲美声演唱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滇桂边彝族源流考李贵恩,王光荣(云省富宁县文化局,广西师范学院)(一)彝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商代的甲骨文中,有几处提到西南少数民族、羌、蜀的活动情况。《商书·牧誓》中讲到武王伐纣的战役中,有八个少数民族部落参加,其中蜀、羌、等族的分布地区接近云南...  相似文献   

12.
1935年,毛主席率领中国工农红军北上,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路过我们凉山彝族地区。红军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与国民党反动派的军队形成鲜明对比。在民族政策的感召下,彝族首领同刘伯承将军歃血结盟,红军顺利地通过了彝族地区。这些动人的事迹虽然已经过去了46个年头,可是仍然在彝族群众中传颂如新。我是在红军长征路过后的第二年出世的。在童年,当我有记忆的时候,母亲就给我讲述红军过彝区的故事,我知道了世上最好的军队  相似文献   

13.
彝族新篇     
彝族,是我国人口较多、分布地区较广的一个少数民族。有485万人,仅次于壮族、回族和维吾尔族。彝族主要聚居在云南(300余万)、四川南部(140余万)、贵州(40余万)和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等地。这些地区属云贵高原和  相似文献   

14.
基督教流动人口是基督教在全球传播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在基督教存在的前五个世纪,广泛的人口流动将基督教变成了全球化的信仰。广泛的人口流动在其它主要的世界宗教在世界各地的传播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就基督教来说,流动可能是这种信仰固有的因素。基督教超越罗马帝国成为全球性信仰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包含许多不同类型的人口流动。跨国界的领袖们、俘虏、难民和流浪者、商人是人口流动的四种主要类型。虽然,东部教会传教的成功是短暂的,但是东部教会在第一个千年形成的移民传教模式无疑为21世纪的基督教提供了典范。基督教在过去的两三个世纪里再次全球化,基督信仰作为新的中心在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某些地区出现,表明"人口流动"在基督教全球传播过程中的作用比以前更加明显。当代基督教的全球化与早期基督教的全球化在发展道路上有很大不同,但有一点是不变的,即基督教的全球化仍将主要依靠流动者的行动和决策。  相似文献   

15.
我国有许多少数民族文化非优区,这些地方的少数民族文化具有一定的可开发性。本文以云南省镇雄县彝族文化为例,就如何开发此种地区少数民族文化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全省少数民族有六百多万人,其中居住在内地山区的苗族、瑶族、傈僳族以及部分彝族、哈尼族约有一百五十万人。他俩解放前深受阶级压迫和民族庄迫的苦,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群众  相似文献   

17.
彝族     
彝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历史悠久、富有光荣革命传统、喜歌善舞的民族,也是我国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全国约有三百二十多万人,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各省(区):云南省有一百九十多万,四川省有一百多万,贵州省有三十三万,广西僮族自治区有四千多人。四川西南部大小凉山地区,是彝族最大的聚居区,有七十多万人。云南的楚雄、哀牢山和红河地区,以及贵州威宁专区,四川西昌专区,也是彝族居住比较集中的地方。此外,大都分散与兄弟民族杂居。彝族分布地区位于云贵高原西部和青藏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有多种宗教的国家,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这些宗教都有悠久的历史,在我国特别是在某些少数民族地区至今为广大群众所信仰,其中伊斯兰教和佛教的喇嘛教派、小乘教派,在某些少数民族中有广泛深远的影响。因此,全面正确地贯彻落实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正确处理民族问题,作好民族工作,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部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处理人民群众信仰问题的一项基本的、长期的政策。早在民主革命时期,解放区及人民军队所到之处,就实行这一政策。在两万五千里长征途中,红军经过少数  相似文献   

19.
王岚 《民族学刊》2020,11(2):103-109, 145-146
乡风文明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传承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是乡风文明的核心。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离不开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众的积极参与,少数民族群众在漫长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的传统文化植根于各民族群众的心灵中,具有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其中蕴含的优秀思想文化和道德观念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少数民族地区培育文明乡风的重要思想资源。在少数民族地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应立足于各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传统文化资源,在深入挖掘、传承其中的优秀文化基因的基础上,进行创造转化和创新发展,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民族地区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有效动力。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主要宗教,即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和道教,都拥有众多的教徒,在各族人民群众中有着广泛、深远的影响。佛教中的喇嘛教派和小乘教派以及伊斯兰教,在许多少数民族中几乎是全民信仰的宗教。这五种宗教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在社会主义社会甚至在共产主义社会建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