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九八○年八月,当章明在《诗刊》上发表《令人气闷的“朦胧”》一文时,他所批评的“朦胧体”是老诗人杜运燮的《秋》和青年女诗人李小雨的《海南情思》,但随即爆发的关于“朦胧诗”的论争却把目标一致对准了北岛、舒婷和顾诚等人的作品。唯一的原因是他们太“怪”了。一个字就是一首诗:“网”(北岛《生活》);自行车的铃声可以“悬浮在空间”,地球能够“飞速地倒转”(舒婷《路遇》);彩虹一眨眼变成了一团蛇影,红花一眨眼变成了一片血腥(顾诚《眨眼》)。语言不再是语言,诗也不再象诗。这不啻是一群怪影闯进丁缪司的殿堂!所以,一些评论家要斥责“朦胧诗”情绪灰暗,格调低下,并将其目为“古怪诗”,而另一些评论家却又赞扬它们真诚和富有探索精神,认为是  相似文献   

2.
舒婷是朦胧诗人中较早挖掘个人内心情感的诗人,其诗中充满了淡淡的忧伤,她不仅从"小我"的角度还原了一个真实的生活,更以"大我"的态度对待一切。面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巨大落差,舒婷保持乐观的态度,坚信终将春暖花开乘风破浪,在情感上,舒婷不仅描写自身的爱情,更是以母性的情怀向他人倾注自己的爱,体现出一种优雅而忧郁的美感。  相似文献   

3.
舒婷是中国朦胧诗派里最有成就、最具风格特色的诗人。诗人舒婷关注社会现实,关心民族的未来以及人的此在生存现状。舒婷在诗作(本文所引诗作均出自舒婷著:《舒婷的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11月。)中呈现了人们当时生活的艰难与悒郁,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和距离,深感人的此在存在的苦闷与困惑,诗人进而对此进行了形而上的思索与探寻;因此,在舒婷的诗作中常常透露出深厚的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4.
在朦胧诗人中,舒婷是最先得到认可的一位。而她被认可的原因,或许由于她是朦胧诗人中最早关注个人内心情感的女性诗人。舒婷以款款的吟唱,抒写了个人的情感世界,表现出理想与现实、主观情怀与客观环境的反差与矛盾,以及由此而来的渴望与忧郁情怀。舒婷诗的特色与动人之处则在于诗中一种温婉而美丽的忧伤情调,但是,她的诗忧伤中蕴含着坚强,低沉中蕴含着热情,把情感的复杂性、丰富性表现得曲折尽致。同时,她的诗歌充满着温情与包容,以爱温暖和抚慰着同时代所有受伤的心灵。  相似文献   

5.
《双桅船》是舒婷的第一个诗集,其中包括47首诗,大致上是1975—1981年间的作品。在文学界的评议和读者反应中,一般都认为,这个诗集可以看作是舒婷的代表作。 舒婷的诗,在当代诗坛,特别是在青年读者中,曾产生过较为广泛的影响。但是,如果我们并不满意于“朦胧诗论战”时期,诗坛的一片叫好声与另一些非难声所形成的噪声反应,那么,在风定潮平之后,对舒婷诗的艺术风格与精神内涵,通过细读分析,再作深入的探讨,就仍然是我们必须关注的工作。重读  相似文献   

6.
由我院青年教师邹建军任主编,李庆福、钱省任副主编的《中国当代青年诗人诗萃精评》一书已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邹建军继《中国新诗大辞典》(与黄邦君合著)、《台港现代诗论十二家》后又一次辛勤耕耘的收获。全书精选自朦胧诗潮后富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抒情珍品200余首,涵盖近年涌现的各种主张与风格的大陆与台港青年诗人的诗作,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它对了  相似文献   

7.
舒婷是我国诗坛上新涌现出来的青年女诗人,她以构思新颖,富有浓郁的抒情特色的诗篇打动了读者的心灵,特别是她善于细致地观察客观生活中有意义的事物,并融进了自己主观的思想感情,通过艺术创造展现出诗的意象。诗集《双桅船》正是这样的作品,它的一个特色是作者善于选择独特的艺术形象展现意象,如用“花木掩映中唱不出歌声的古井”这一寓意形象来表达内心对已离开了人世的母亲的甜柔、深谧的怀念之情。(《啊,母亲》)又如:“夜,藏进了你的身影象坟墓也象摇篮/风,掩没了你的足迹象送丧也象吹号。”(《心愿》)寄托了一种在磨难中  相似文献   

8.
阮籍《咏怀诗》中的鸟意象,不仅描绘着着诗人孤独无依的凄凉,同时也构筑着诗人遗世独立的理想世界,传达着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操。鸟意象既是诗人内心的挣扎、向往和反抗的写照。也是整个时代有着忧世情怀的知识分子面对现实的悲情色彩,诗人借助孤独之鸟、高洁之鸟与卑微之鸟的不同意象进行了隐晦的传达。  相似文献   

9.
从作者创作心理的角度揣测《天狗》一诗中体现出来的言语细节来观照诗人在诗歌细节处理时的着力和处理,发现诗人在诗歌中体现出来的更多是对天才的赞誉而非学界以前所说的人性解放和生命新时代生成,尽管我们必须承认诗人品格中对人自身的赞美和称誉,但我们必须发现诗人的占有偏向的真实内心,即对天才的本能宠爱。  相似文献   

10.
舒婷和翟永明,作为新时期中国文坛上两位著名的女性诗人,都分别写下了许多“爱”的诗篇,但传达的却是两种不同的声音:舒婷的诗是对爱的呼唤与追求,而翟永明的诗是对爱的质疑与反思。从舒婷到翟永明的这种“爱”的嬗变,折射了不同社会历史时期的女性对爱情婚姻、对两性关系的不同思考与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11.
    
《新少年》2021,(1):72-73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现代诗人徐志摩的这首《再别康桥》,大嘴兔子特别喜欢,她常常会悄悄坐在屋后的高冈上,望着即将落山的夕阳,一遍遍地吟哦,去感受那诗意的美。小桥、流水、垂柳、夕阳……这首诗的画面感多么强烈,真想走近康河,走进诗人的内心,去看看那儿的美景,去了解一下诗人的真实感受。大嘴兔子是个小诗迷,她对现代诗尤其着迷。  相似文献   

12.
陈子昂的《感遇》诗继承了历代诗歌中优秀的意象并体现了时代的新气息,其中的白云、白日、飞鸟词语使用频率颇高,蕴含了诗人渴望为世所用的内心感触,诗人用时代的笔墨蘸染着真性情,有力地开拓了一代诗风。  相似文献   

13.
从古今《千家诗》选本对南宋诗人高翥《清明日对酒》一诗的不同态度出发 ,重新诠释了该诗的具体内容。主要是结合宋代的社会实际状况 ,将诗人描绘的社会现象放到历史的具体环境中加以考察。同时也抉发了蕴藏在诗句中的诗人对社会现实尤其是理学观念的反思和批判 ,并对该诗的思想价值做了新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论约翰·多恩艳情诗中的张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约翰.多恩艳情诗的语言张力和意象张力入手,分析了这两种张力在文本内部的构建。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指出文本中的这种张力折射出了诗人外在与内心的强烈冲突,是诗人内心张力的一种流露。  相似文献   

15.
《辛夷坞》是王维《辋川集》中的一首状物小诗,这首诗常常被评论者们从审美角度解读为诗人“以禅入诗”的典范之作.本文以这首诗的创作语境为切入点,分别从文本和寓意两方面分析该诗,并结合诗人个人的生命体验,将其阐释为一种私人语境下的个性述说.  相似文献   

16.
《鱼》是伊丽莎白·毕肖普(1911—1979年)的名篇之一。诗人在诗中以细致的手法和精确的意象准确地传达自己对人的内心和外部世界以及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的敏锐的观察与体验。整首诗在思想性及艺术表达上都具有沉静、清新、深刻而又不故作神秘之美。本文试从思想性和艺术表达两方面探索《鱼》的美之所在。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论语》、《孔子家语》、《二十二子》三书中收集所有孔子与《诗》相关部分的内容,参照《论语》中“作歌”等孔子“吟咏情性”的部分章节,着力论述了两个观点;其一,孔子用诗范围最广,孔子言志用诗,鉴政用诗,论人、教化、明礼亦用诗;其二,孔子还在《诗》的本质问题和特殊的教化功能上有着极为深刻的高屋建瓴认识,由此认为:孔子不是形式上的诗人,因为他没有给我们留下哪怕是一首叫做诗的东西;孔子又是本质上的诗人,因为他一生充满诗情,一生与《诗》有剪不断的联系,他用一生建构的诗理体系影响了我们二千多年。  相似文献   

18.
古典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意象、意象图式以及隐喻,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考察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这首诗所蕴含的意象、意象图式及其隐喻,旨在揭示诗人在创作过程中背后的认知机制,从而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和认识这首诗中所隐含的隐喻以及诗人的内心情感世界,同时也为古典诗词的赏析和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女神》是郭沫若第一部新诗集,蕴涵着这位革命浪漫主义诗人博大、豪放的审美精神,值得学习、研究。对郭沫若诗中审美精神的探讨,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郭沫若这位伟大诗人的崇高品行和高尚的革命情操,有助于培育当代青年创新、奋进的审美精神。  相似文献   

20.
从华兹华斯和雪莱的两篇咏鸟佳作《致杜鹃》和《致云雀》的浪漫主义特色入手,阐述了两位浪漫主义大师是如何利用鸟的意象来展现大自然情结以及抒发内心丰富的思想内涵,深入对比分析了两首诗的主题、自然观以及艺术风格,从而得出以下结论:虽然两首诗都借鸟释怀,表达诗人的精神境界、观念和理想,但在艺术表现上却有着迥然差异,可谓各领风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