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从《阿Q正传》看鲁迅的国民性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阿Q正传》看鲁迅的国民性思想李滨英鲁迅先生的不朽之作《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阿Q正传》的主题思想,正如鲁迅先生1925年在《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及著者自叙传略》中所说的:“我虽然已经试做,但终于自己不能很有把握,我是否真能...  相似文献   

2.
从《红楼梦》看曹雪芹的为人和创作态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红楼梦》看曹雪芹的为人和创作态度林锦鸿古今中外的作家们,其创作心态多种多样,但大底离不开“发愤”二字。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  相似文献   

3.
论“西游记”续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续书是中国小说创作的一个带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名著多有续书,形成同一题材故事多种敷演生发的异彩纷呈的文化景观。明代中叶吴承恩百回本《西游记》问世,流传很广,影响甚大,于是,在明末清初,改编、仿作、续书送出,一时蔚为大观,形成独具特色的"西游"文化系列。这些续书流传至今的有《续西游记》、《后西游记》和《西游补》。《续西游记》一百回,明无名氏撰。此书流传甚少,一向为学界罕睹。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云:"又有《续西游记》,未见。"北京大学中文系编师国小说史胁仅提到"出现了《续西游记》"而未作介绍…  相似文献   

4.
晴雯散论──《红楼梦》探微之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晴雯散论──《红楼梦》探微之三王人恩晴雯的出场虽迟至第八回,但薄命司册辞里第一个介绍的人物却正是晴雯。如所周知,《红楼梦》第五回的判词不仅全面而细腻地体现了作者对全书内容、人物遭际的总体构思,正如鲁迅所说,人物命运“则早在册子里一一注定,末路不过是一...  相似文献   

5.
汇草鲁迅作品的《鲁迅全集》,自鲁迅1936年逝世以后,主要经历过三次编纂,产生了三种版本:1938年版,1958年版,1981年版。三种版本各有不同的编纂思想。《鲁迅全集》的三次编纂跨越时间颇长,其编纂既浸透了数代人的心血人深深留下了时代变迁的痕迹。从社会文化的角度看,《鲁迅全集》三次编纂形成的三种不同版本,代表了社会对鲁迅的三种不同认识,其间包含着种种曲折是非。从版本建设的角度看,三种版本的第一种(1938年版)属奠基和开创;第二种(1958年版)属发展和变化,此变化有得有失;第三种(1981年版)则稳定而成熟,进入了较高的阶段。本文试结合以上两方面综合考察之。  相似文献   

6.
日本对鲁迅作品的译介和研究黔东南教育学院袁荻涌最早把鲁迅作品译成日文的不是日本人,恰恰是鲁迅先生自己!本世纪20年代初,鲁迅将自己创作的一篇散文《兔与猫》翻译成日文,发表在1923年北京出版的日文报纸《北京周报》新年号上。这份报纸主要是供日本侨民阅读...  相似文献   

7.
这儿谈的鲁迅早期思想,主要是指《人的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四篇当时鲁迅代表作所反映的思想。众所周知,在自然科学方面,鲁迅的思想无疑是以唯物主义倾向为主,但有的同志就据此否定鲁迅当时在社会科学方面存在着唯心主义倾向。这种“反证法”是不能成立的。一个人可以在自然科学方面是唯物主义者,但在社会科学方面则是唯心主义者。这种情况不但在历史上屡见不鲜,而且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  相似文献   

8.
陈百川 《东西南北》2012,(15):70-71
司马相如,原名司马长卿,因仰慕战国时的名相蔺相如而改名。生于公元前179年生,四川蓬安人,西汉时期的辞赋家。其代表作品为《子虚赋》,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子。同时,他与卓文君《凤求凰》的经典爱情故事也广为流传。鲁迅《汉文学史纲要》中评价说:“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相似文献   

9.
<正> 1937年10月19日,毛泽东同志应成仿吾之请去延安陕北公学鲁迅逝世周年纪念大会发表演说,这就是那篇有名的《毛泽东论鲁迅》的讲话.1940年元月,在《新民主主义论》一书中,1942年,在《反对党八股》、《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文中,毛泽东都一再论及鲁迅.建国之后,在《论十大关系》、《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等文中,毛泽东又对鲁迅作了  相似文献   

10.
说到狂人,马上会令人想起鲁迅的《狂人日记》,如果我们不是孤立地看待这一作品,而是将它放到鲁迅作品的系列中,同其它艺术形象进行比较,就能发现,鲁迅创造的这第一篇白话小说对他日后的艺术实践有一定影响。事实上,鲁迅不止创造过一个狂人,他创造的其它艺术形象也有“狂”的特征。如《长明灯》中的疯子,显然也是个狂人。再如《孤独者》中的魏连,亦不乏狂气。通常,论及狂人,大都只注意到狂人形象,对鲁迅的其它作品与狂人的联系有所忽视;并且在论述中,每每拿果戈理的《狂人日记》来作解释。确实,果戈理的作品和鲁迅的《狂人日记》有一系列相似之处。比如,两篇作品皆为日记体,都写了一个佣人和狗。鲁迅的狂人看见赵家的狗,怀疑它和主人同谋要吃人,果戈理的狂人听到“狗作人言”,以为狗是“超群绝伦的艺术家”。  相似文献   

11.
鲁迅作为中国近代以来思想与文化的巨人,他对中国历史、现实与未来的洞悉与广泛的文化批判使他的著作已经成为了解和改造中国人及社会的伟大经典。不仅在20世纪20年代鲁迅犹如一颗文化巨星照亮了文坛,成为一代文化人中的精英,即使在后来,甚至整整一个世纪,鲁迅的影响也从未停止过。文化批判的道路上前仆后继,从70年代中后期到世纪末,近20多年中国当代文化中有两个人是不能被遗忘的,那就是王小波和王朔。尽管他们从未声称他们是师承鲁迅或受其影响,但从作品中不难看出,那种大胆挑战权威意识形态的批判性文化行为和言论以及彻底的革…  相似文献   

12.
鲁迅《灯下漫笔》中所揭示的"第三样时代"即为人的现代性全面发展的时代。所批判的两个时代的循环——"暂时做稳奴隶"和"想做奴隶而不得"是高扬人的现代性价值的宣言,是个人追求人的现代性的哲学表述。而与《灯下漫笔》构成文本互涉的《祝福》,是鲁迅揭示两个时代循环的文本诉求与思想印证。以此观之,鲁迅作品被视为人的现代性意义最典型的表达,是因为鲁迅思想彰显的是对启蒙现代性价值的追寻,唤起人对未知世界的向往,以确立人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13.
徐铂尧 《生存》2020,(12):0227-0227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是臧克家纪念鲁迅先生写下的。鲁迅作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中国文学的奠基人,不论是中国还是外国都有很多人给予鲁迅先生很高的评价,那么下面我想说一说我眼中的鲁迅先生。  相似文献   

14.
撇捺人生     
曾有人解析这一撇一捺构建成的“人”字:不独象形,更体现了作为万物灵长的人应具备正直、坚定和向上品格的内涵。前半生与后半生古往今来,虽然不乏撇捺刚健俱佳──一生光明磊落、刚正不阿的志士入杰,更多的人在书写入生过程中却难免有缺陷和失误,撇捺皆坏固不足道,或撇或捺败下一笔却实在发人深思。曾被堪称中国人之楷模的鲁迅先生指斥为北洋军阀政府的走狗、封建主义的卫道士的杨荫榆女士,我们都不认为她有光彩的一撇,然而,据俞明所著《姑苏烟水集·杨荫榆之死》的描述,她最后却以浓彩的重笔写下了刚烈的一捺:1938年,在姑苏城…  相似文献   

15.
读《权力的黑光:中国封建政治迷信批判》龙润霞记得鲁迅在回顾历史、面对“人文史实之所垂示”时,特别注重揭示古来帝王立治,“必先自致槁木之心”的传统,以为封建文化的实质,其实是“熏心于奴隶”的“奴隶之学”,中此即可以发现“遗留至今的奴性的由来”。近年多有...  相似文献   

16.
论天人合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天人合一宋志明天人关系问题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问题,《汉书·司马迁传》说:“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反映出中国传统哲学的独到之处。中国历代哲学家对这一问题十分重视,邵雍曾说:“学不际天人,不足以为之学。”(《观物外篇》)他认为作...  相似文献   

17.
日本季刊《亚洲评论》1976年第4期,发表了早稻田大学文学系讲师细野浩二题为《鲁迅的境界——追溯鲁迅留学日本的经历》的文章.作者认为,在鲁迅留学日本的经历中,弘文学院时代是其传记中最薄弱的部分.作者阅读了讲道馆所藏的有关材料,有了一些新的发现:鲁迅作为"境界人"在弘文学院发现了生活在清朝体制下的矛盾;他产生了"寂寞的思想",经过医学发展到文学,他的这一思想发展过程明确了;鲁迅是站在境界之上的"精神界之战士",最能正确理解他的是毛主席.现将全文译介如下.  相似文献   

18.
李卓吾首先指出,《水浒》也是“发愤之所作也”。过了半个多世纪,金圣叹又进一步在《水浒》批文中,指出《水浒》是“托笔骂世”之作,而且把《水浒》与《史记》作了许多分析比较。他说:“《水浒传》方法,都从《史记》出来,却有许多胜似《史记》处。若《史记》妙处,《水浒》已是件件有。”他对施耐庵和司马迁都极其佩服,称他们是“真正才子”、“非常之才者”,说施耐庵“如是手笔,实惟史迁有之,而《水浒传》乃独与之并驱也。”不独如此,金圣叹评点《水浒》,也用了许多《史记》的笔法。只要我们将《水浒》和《史记》的曲笔手法稍加比较,就会发现两者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9.
“扶桑正是秋光好”——鲁迅心目中的日本知识分子辽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李春林1931年12月,前来鲁迅处请教翻译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有关问题的增田涉,在与鲁迅朝夕相处数月后归国。鲁迅写有《送增田涉君归国》一诗:“扶桑正是秋光好,枫叶如丹照嫩寒。却折垂杨...  相似文献   

20.
鲁迅先生与印度文学的关系,前人早有论述。他不仅重视印度文学,给印度文学以高度评价,而且还编印过佛经中的故事。早在1907年,他就说过:“天竺古有《韦陀》四种,瑰丽幽 ,称世界大文;其《摩诃婆罗多》暨《罗摩衍那》二赋,亦至美妙。厥后有诗人加黎陀萨(Kalidasa)者出,以传奇鸣世,间杂抒情之篇。”他还说过:“尝闻天竺寓言之富,如大林深泉,他国艺文往往蒙其影响。即翻为华言之佛经中,亦随在可见。……佛藏中经,以譬喻为名者,亦可五六种”。(《鲁迅全集》第1卷第56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除此之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