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担负着为中等学校培养合格的音乐师资的任务。声乐课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重要的基础课之一。高等师范院校声乐教学,针对自己的培养目标,教学对象,以及中等学校音乐教学实际和中等学校音乐教师的工作性质和工作范围,在声乐的内容、教材、方式和方法等方面,如何区别于专业音乐院校的声乐教学而进一步确定自己的特点,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充分体现这些特点,是每一个高等师范院校声乐教师都必须认真考虑、慎重对待和努力落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用符号学的观点解释艺术文化现象,是揭示艺术形式构成和表现特性的途径之一.任何一种艺术符号的主要功能都是对情感信息的传达.声乐艺术由创作实践到审美实践,包含着文学、音乐、歌唱及表演等多元的文化因素,其艺术产生、艺术再现和艺术创造的各个环节,无不体现出多元化文化符号构成的本质属性,从而使之成为一种典型的综合性艺术形式.声乐艺术的综合性艺术特质,或许正是中外声乐艺术最终必然不谋而合地选择了歌剧这种综合性音乐戏剧形式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新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现行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是建国初期照搬前苏联教育模式形成的.面对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这种以分科设置课程为主流的学科课程体系已不适应新时期通才教育、专才教育发展的要求,因此需要建立新的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在培养目标上应进行重新定位;在课程内容上应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以音乐审美类课程为统领,以音乐表现类课程为载体,以音乐创造、音乐文化类课程为两翼,以音乐教育为基础"的互相关联的课程内容体邋系;在课程实施方式上应做到"三个结合":集体课、小组课、个别课相结合,相关课、相辅课、相交课相结合,课堂实践、艺术实践、社会实践相结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应遵从"三个统一":音乐艺术的特殊性和音乐教育规律的普遍性的统一,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与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统一,多元化音乐教育与中国音乐教育的统一;在课程评价方面,评价内容应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评价主体向互动化方向发展,评价方法向多样化方向发展,评价手段向科学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论歌剧声乐文化艺术的审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歌剧是综合音乐、戏剧、诗歌、舞蹈等艺术,以歌唱为主的音乐戏剧形式。由于歌剧的综合美感与声乐演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歌剧又被称为歌唱的戏剧、声乐的戏剧。本文首先阐述了歌剧中声乐文化艺术的表现形式、体裁,进而探讨了歌剧演唱与歌剧“综合美”的关系,以期读者从歌剧声乐文化的基础上,更好地把握对歌剧声乐艺术的审美。  相似文献   

5.
音乐传播是音乐流行与储存的前提条件.当代传媒技术的日新月异给人们带来了先进的精神文化和快捷的欣赏方式,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反面的、低级的东西.合唱艺术以传播高雅音乐、提升音乐审美情趣为目标,以学院合唱团为实践基地,课堂、合唱团两方面展开高雅音乐文化传播,可以在高校艺术素质教育中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服务,进而建设新的艺术素质培养模式,从而达到传播高雅音乐文化、提升音乐审美情趣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6.
在音乐艺术领域,美的感受是存在的,在声乐教学中,审美意识的培养是声乐教学与审美间的纽带,审美教育对学生声乐艺术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学生通过审美教育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体会声乐作品中的内涵与寓意,提高声乐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7.
声乐是一门高尚的、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听觉艺术,也是一种音乐实践活动,它具有一定的技术性、实践性和特殊性,是以人声演绎出来的音乐,也是社会中人的审美艺术外化的产物。随着音乐的发展与普及,声乐学习者的队伍越来越庞大,声乐学科的竞争力也越来越大,怎样科学地唱出优美动听的声音是很多声乐爱好者极为关注的问题。笔者通过多年的声音学习历程和近几年的教学经验,针对学习声乐所必备的基本素质,从声乐学习者的歌唱概念、文化修养、健康的歌唱心理三个方面入手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8.
歌唱艺术是人类音乐文明史上历史悠久的、集高雅与通俗、古今中外于一体的完善的艺术。它还是一项具体生动的审美活动 ,它使人们在艺术真、善、美境界的升华中获得精神上的充分满足、艺术上的极大享受 ,从而不断提高审美素养。歌唱艺术以其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丰富生动的内容、特有的艺术魅力和广泛的群众性 ,在音乐艺术的广阔领域里独领风骚。高等音乐师范院校是为社会培养优秀音乐人才的摇篮。在以往高等师范院校的声乐艺术教学中 ,主要考虑的往往是如何改正学生歌唱方法上的毛病 ,如何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以使其能达到音乐专业院校的声乐…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中国传统声乐理论的涵盖范畴.语言特征和规律,以及由此特征和规律所形成的“依字声行腔.字正腔圆”的审美特征;“润腔”表现的审美特征;以情感表现为核心的审美特征.作了理论上的分析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归纳了传炖声乐艺术审美特征形成之必然.即语言字声音韵风规律之必然;传统民歌、戏曲、曲艺艺术综合性审美追求之必然;传统音乐美学思想发展和积淀之必然;传统音乐发展所经历的审美实践之必然.  相似文献   

10.
声乐课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在声乐艺术的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歌唱器官的认识和运用,使学生尽快地掌握歌唱的基本功,富有情感地进行歌唱,以培养出优秀的师资和声乐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