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大学和谐校园文化是时代的要求.在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过程中,非正式群体教育越来越引起高校教育管理者的重视.文章在充分认识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的基础上,阐述了非正式群体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中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作用,提出了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中非正式群体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2.
学校教育的对象既是具有不同个性心理的活生生的学生个体 ,又是由每个学生个体相结合而成的具有社会心理的学生群体。学生群体结构按群体内各成员相互作用的目的和性质主要归结为两大类 :一类是具有较稳定的明显的外部结构形式的正式群体 ,如班集体、学生会、团支部等 ;一类是具有较稳定的隐蔽的内部结构形式的非正式群体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自发小群体。通常 ,教师只注重对班集体这一正式群体的大教育 ,而往往忽视了对班集体中或跨班级、跨年级体现出纵横交错关系的非正式群体的教育。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 ,认真分析…  相似文献   

3.
人类社会的群体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社会成员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基础上所形成的、有特定群体目标的有机整体.根据构成群体的原则和方式的不同可以把群体划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是指由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正式结构,其成员有固定的编制,并占据着所规定的地位,扮演着安排好了的角色的群体,如政府、机关、学校班级等.非正式  相似文献   

4.
非正式群体对职工的思想、行为有着积极和消极的影响,这两种影响必将对我们的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和消极的阻碍作用。本文就此问题作初步探讨,以期对思想政治工作有所裨益。一、非正式群体的含义及对职工思想影响的特点非正式群体是相对正式群体而言的。正式群体是根据一定的事程组文件,授照一定的程序组织起干的,由经织明确承认的群体。而非正式群体是指在正式群体Z奶自友形成的群体。2没白明确的经织,也没自编制和特定领导人。这种群体不以某种正式规定为是破,而是建D在园后、反调、自重是础上的,是个人友好关系的一种体现。非…  相似文献   

5.
非正式制度在古代个体品德培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个体品质培育机制,在这个机制中非正式制度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民间规约、民间仪式、私学教育机构和民间道德楷模等非正式制度在中国古代个体品德培育中的作用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
当代大学生正式群体组织对落实高校培养目标、实施育人功能、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引领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挥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当代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组织充实了大学生课堂之外的生活,在该群体核心人物的带领下,形成积极的、充满朝气与活力的、具有较强凝聚力的群体组织,对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重大,对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及其变化规律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扬长避短,增强大学生正式群体组织对大学生的吸引力;趋利避害,管理好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组织。  相似文献   

7.
关于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社会测量与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社会测量与教育章泽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历来十分重视学生中正式群体的建立、完善、管理和利用。但不可否认,长期以来,学生中那些未经任何人组织和批准的非正式群体一直是客观存在的。他们或三人一群,或五人一组;或积极向上,或颓废沉沦。更有甚者...  相似文献   

8.
论高校非正式群体的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群体”又称团体或集团 ,是由两个以上的人组成并相互依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人群集合。现代管理面向的主要是群体 ,群体是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将组织看成是一个完整的人体 ,群体就是构成人体的各类系统 ,而个人则是最基本的细胞。研究群体理论 ,将群体理论运用于高校管理实践 ,对高校群体特别是非正式群体进行分析 ,甄别其优劣 ,利用非正式群体常见的心理与行为规范 ,提高对非正式群体行为的控制与预测水平 ,防止非正式群体的消极作用对高校的影响 ,无疑对高校组织目标及功能的实现具有积极的意义。一、非正式群体的内涵最早将群…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礼文 《理论界》2006,(1):123-124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在高校普遍存在,如何正确认识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是摆在学生工作者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类型、特征及其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非正式教师成长共同体在中小学教师群体中不断地涌现,弥补了学校正式教师共同体功能发挥中的一些不足,在教师培养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非正式教师成长共同体的出现缘由、存在依据与运行定位都应与正式教师成长共同体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1.
施林淼 《理论界》2006,(9):228-229
本文主要研究当正式组织中的权威与非正式群体中的权威二合为一时可能会发生的两难困境:不能兼顾效率和情谊。本文主要认为正式组织中的权威和非正式群体中的权威职责的差异、权力来源的不同及由此导致权力强制性的不同是这两种权威在合一时出现了两难困境的原因。在本文最后提出利用权威的二合为一带来的优点——沟通上的优势来尽量走出这种两难困境。  相似文献   

12.
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非正式制度的特点及基本功能,非正式制度是相对于正式制度而言的,基本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凝聚功能,激励功能,规范功能。政府管理过程中非正式制度的良性约束作用表现为在影响政府行为规范的制度体系中,正式制度不能离开非正式制度而单独发挥作用,因此非正式制度是不可或缺的,并且其影响极具持久性。从非正式制度的功能来看,它能够很大程度上节约交易成本。非正式制度是在人们长期社会交往中逐渐形成的,它是人们所共同认可和拥有的一些认识。非正式制度在政府管理中的影响表现为构建行政文化环境;发挥制度建设路径影响;重视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培育;加快思维范式转变。  相似文献   

13.
群体,是人类生活中的一个普遍现象。荀子说:“人之生也不能无群。”在当代大学中,除了有各级团组织、学生会等各种正式群体外,还有大量的非正式群体。它一般由二人以上、多达十几人、几十人的大学生组成,联结这个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纽带,除了情感外,还有志趣追求的一致性、心理需要、现实需要等错综复杂的因素。实践证明,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等诸方面的发展趋势,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注意分析、探讨大学生非正式群体这一社会现象,深入研究它的内部结构及其外部表现形式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经济转型、市场秩序与非正式制度安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转型的实质是一个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的过程。在经济转型时期,市场经济秩序也在形成之中,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作用是不同的。中国经济转型时期市场经济秩序混乱的关键不在于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变迁滞后是根本原因。要促进市场经济秩序的形成,不仅要加强正式制度的转变与创新,而且要促进非正式制度的变迁,强化非正式制度的供给。针对当前中国以市场化为核心的制度变迁过程中非正式制度变迁严重滞后的问题,在经济转型后期,我们应以非正式制度供给为重点,通过非正式制度安排的创新来促进市场经济秩序的形成。在非正式制度安排的创新中,要重点培养契约与信用意识、市场经济精神,加强市场道德建设,加快关系经济向契约经济的转型。  相似文献   

15.
正式组织中存在着各种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的存在与互动既影响了组织的正常运转,又影响了员工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当员工职责发生一定变化时,非正式组织也会相应产生变化.了解这种变化将对组织的决策有相当的帮助作用,能够帮助正式组织如何维持或调整员工闻人际关系的动态平衡.文章通过某部门内历时三个月的准实验研究,对职责变化后非正式群体的变化进行探讨,通过前后比较,我们可以发现职责变化是如何影响组织内非正式群体的.  相似文献   

16.
浅论非正式结构对我国社会组织的影响杨丽华(河南省教育学院政治系)研究现代社会的发展状况,必须考察社会组织,纵观我国社会组织的现状,又不能不高度重视非正式结构对社会组织的作用。本文拟就社会组织中非正式结构现象的成因、对社会组织的影响以及消除其负作用的主...  相似文献   

17.
新制度政治学中的正式和非正式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概括分析新制度政治学对制度的理解的基础上,主要探讨在政治组织分析中的正式制度及其特性、非正式制度及其特性和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正式和非正式制度是一种补充或替代的关系,正式制度影响非正式制度的运作轨迹,非正式制度也强烈影响着正式制度的政治功能;两者紧密结合时是一种补充关系,两者相分离时是一种替代关系。本文还尝试为新制度政治学的基础前景提供见解。  相似文献   

18.
《江西社会科学》2017,(4):221-228
当今中国,非正式关系已经广泛渗透到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的正式组织和科层体系之中,利用非正式的关系网络来获取资源和权力,已经成为基层政府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本文对费孝通先生"差序格局"理论进行重新解读和再建构,提出基层政府运行中的"漩涡空间",力求呈现治理结构中非正式关系与科层制之间的复杂关系,并结合"漩涡空间"传统与现代性并存、横向开放及纵向紧缩三个特征,寻求非正式关系与科层制两者之间的关系平衡,以有助于基层政府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院系是大学实际履行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基层实体组织,是师生员工学习、工作、生活的直接场所。在长期的学习工作和管理实践中,院系的全体成员以正式的组织形式及非正式的情感纽带联结在一起,不可避免地形成了相对闭合的群体组织,成为校园文化中的一个文化圈,即独具特色的高校院系文化。本文通过构建高校院系文化的内容体系、详细阐述高校院系文化的特征,以此明确高校院系文化的内涵与外延,以便于更进一步的研究高校院系文化建设,为高校院系组织的持续创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三农"问题的复杂性、严重性和解决的艰巨性,堪称世界之最.中国的"三农"问题是由制度因素引起的,所以解决方法从制度入手.新制度经济学中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的关系理论说明在中国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中,重新审视非正式制度对农村基层治理正式制度的作用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将分析中国社会非正式制度的主流儒家文化与中国农村基层治理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完善中国农村基层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