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选取“红”、“蓝”两个色彩词,分析其在汉、英两种语言中所蕴含的国俗语义的差异性,以进一步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促进跨文化交际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汉英颜色词“黄”(yellow)之国俗语义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语中"黄"和英语中"yellow"这对颜色词及其构成的词语都具有丰富的国俗语义.在语义上有同有异;在修辞上有褒有贬.研究颜色词语中所承载的国俗语义在跨文化交际中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本文拟对其国俗语义异同并存现象作一探讨、对比,以期对跨文化交际、翻译与教学等方面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汉英颜色词“红”之国俗语义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英颜色词及其构成的词语都具有丰富的国俗语义,这是汉英民族长期以来经过千百代人民生活实践而形成的。在语义上既相似又相异;在修辞上有褒有贬。研究和发掘颜色词语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和蕴涵的国俗语义,在跨文化交际中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本文以汉语中的“红”和英语中的“red”这两个对应词为例,探讨汉英民族颜色词的国俗语义同异现象,以期对跨文化交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汉、英两种语言中对应动物词语的国俗语义的差异有下列几种类型:国俗语义基本相同;国俗语义部分相同;国俗语义不同或截然相反;国俗语义只在一种语言中存在。分析汉英动物词语国俗语义的异同,对跨文化交际和语言理解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词语所承载的意义不仅包含它的概念意义 ,还包含着它的社会文化色彩和情感内涵。通过实例分析、考证了英语中一些特有植物词汇所蕴涵的国俗语义 ,从中可以看出英语民族的社会文化传统、宗教文化特点、审美心理态势和价值观念。指出语言研究不可忽视对词汇国俗语义的挖掘 ,只有这样才能为跨文化交际扫除障碍 ,为民族文化交流架设桥梁。  相似文献   

6.
兔是人类数百万年来的伙伴和朋友。人类赋予兔丰富的国俗语义,形成了汉英特有的兔文化。了解动物词“兔”在汉英两种文化中的异同,在语言学习和跨文化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语言联想意义在汉英颜色词文化内涵中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的联想意义是人们在使用语言时联想到的现实生活中的体验,它直接或间接地反映语言团体的文化观念,产生交际价值并给词汇附加特定的情感色彩.英汉语言中的基本颜色词具有相同的概念意义,但由于文化历史背景不同,这些颜色词的联想意义存在差异.对比分析英汉色彩词的联想意义有助于加深对语言本身的认识,并提高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8.
英汉颜色词的象征意义及其文化内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英汉语言中 ,表示色彩的词很丰富。由于文化差异 ,不同的民族对颜色词的理解也不同。通过对英汉颜色词的分类及对其基本象征意义的对比分析 ,从不同角度强调了英汉颜色词的民族特性 ,并探寻两种民族的文化历史根源 ,以更好地了解各民族文化的差异 ,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失误。  相似文献   

9.
试论跨文化交际中的联想思维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分析颜色词、数字、动物词三方面在不同民族文化中的联想差异 ,说明了跨文化交际的成功不仅仅是语言问题 ,语言文化背景是跨文化交际中不可忽略的问题 ,是交际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针对英语跨文化交际活动中传统的就词论词、就句论句的交际方法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问题,根据语用学与英语跨文化交际的关系,通过语用学理论来指导英语跨文化交际中如何选用词汇,理解语法,结合文化习俗等策略,使之很好地应用于跨文化交际中,这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论跨文化沟通中的深层语言障碍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的土壤。语言离不开文化,不同文化的语言必然带有民族文化的烙印,蕴含民族文化的内涵。跨文化交流不仅是两种语言的交流,而且是两种文化的交流。跨文化沟通中的各种障碍都缘于文化和语言之不同。分析表明,文化差异必然造成跨文化沟通中的深层语言障碍。  相似文献   

12.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交际主体如何选择自身的文化身份会对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性产生重要的影响。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并不要求交际一方完全放弃自己原有的文化身份以迁就另一方,而是要在确立本民族文化地位和特征的前提下,通过交际手段建立一种新的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13.
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文从跨文化交际的概念入手,从文化与语言的关系的角度分析了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论述了在大学荚语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意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相结合,从而全面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文化语境与词汇联想意义的产生,运用对比法探讨了在汉英两种不同的文化语境中颜色词汇联想意义的异同,说明由于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表示颜色的方法和用词有很多不同,对同一颜色的理解也有很大差异,了解并掌握这些颜色词及所构成词汇的差异,对跨文化交际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差异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跨文化交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既涉及文化的规约,也涉及语言的规约。这两种规约在不同的文化中的差异就是导致跨文化交际障碍的根本原因。文章从语用的角度,分析了在跨文化交际中英汉两种语言的语用差异以及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低渗碳酸盐岩油藏是中国石油在海外开发的重要油藏类型,该油藏储层微观孔喉结构复杂,与低渗砂岩油藏 有明显的差异,急需进行低渗碳酸盐岩油藏储层评价方面的研究工作。在550 块低渗碳酸盐岩岩芯测试的基础上,提 出了用主流喉道半径、启动压力梯度、可动流体百分数和原油黏度4 个参数作为低渗碳酸盐岩油藏储层评价参数。研 究表明:不同渗透率的低渗碳酸盐岩岩芯,其喉道半径分布差异显著,全直径岩样的气测渗透率和可动流体百分数有 较好的半对数关系;且在相同渗透率条件下,低渗碳酸盐岩岩芯中大部分的喉道半径要比低渗砂岩岩芯小,而可动流 体百分数要大于低渗砂岩油藏的可动流体百分数,这与低渗碳酸盐岩储层特点相一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低渗碳酸 盐岩油藏四元分综合分类系数,建立了低渗碳酸盐岩油藏储层综合评价方法。并将该方法成功地应用于中国石油海 外一典型低渗碳酸盐岩油藏10 个小层的储层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7.
在新自由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文化逐渐摆脱了对经济的依附,与经济同时作用于社会阶层的分化。文化的分层化正逐步被对文化资本的追逐所主导。这种文化分层化具有跨地域、跨语言的特征,同时也具有体制化特征。分层化之后的文化使跨文化交际出现一些新形式和新特征,文化语境日益交融,语言障碍被一再跨越。这些变化和新特征也对跨文化交际传统理论的适应性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一带一路"建设,要从文化交融入手,培育精通中外文化的"跨文化交际人才".鉴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众多,语言和文化多样,跨文化交际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建议高校外语类专业统筹规划培养语言专业人才,研发语言产品;培养跨文化师资队伍和跨文化课程建设;保护好中国文化的多样性;消除跨文化交流的"三大敌人";坚持文化双向交流和文明互鉴.  相似文献   

19.
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就是跨文化交际.本文着重探讨了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与语言交际不同,它的交际行为和交际手段主要有: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和环境语.前两类可以称为"非语言行为",后两类可称为"非语言手段".我们可以通过对非语言行为之间的文化差异的了解,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林语堂翻译的《浮生六记》使西方人了解到了一对中国夫妇恬淡而可爱的生活。此书的译成是早于跨文化交际学理论出现的实践性的跨文化交际成果,该成果源于译者独特的价值观和翻译观,且无论从其交际内容、交际层次还是交际作用上来分析,该译本都可谓是实践性跨文化交际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