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当前,农村经济面临着一个共同课题: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推动商品经济发展。这是继全面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经济的第二步重大改革。这一步抓得如何,对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速度,对于千百万农民能尽快富起来,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宜春地区各级党的组织,通过坚持贯彻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全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解放了农业生产力,改善了农业结构,使农业经济获得了“四个转化”的突破性发展。一是农业生产正在由较低水平向相对较高水平转化。从78年至83年,农、林、牧、副、渔等各业收入平均每  相似文献   

2.
一、对农村第二步改革的反思我国农村实行的第一步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紧接着的绵二步改革却未能及时跟上,人们担心农业会出现新的停滞不前,其实是大可不必的,过分的担忧将会对未来失去信心,对改革产生动摇,农村经济发展的前景是乐观的,潜力是巨大的。关键在于我们进行的农村第二步改革还处于盲目和不自觉之中,尚未找到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和改革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改革的第一步,主要是通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生产经营自主权还给农民。而从高度集中统一的人民公社管理体制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仅是农业经营形式的变革,同时是农业所有制形式的变革,是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重大突破。这是在我国农村改革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十三届八中全会通过的加强农村工作的决议是新时期指导我们各项工作的纲领性文献。本文联系新疆发展农业生产、深化农村改革的实际,谈一点学习心得。一、深化农村改革必须坚持“两个为主”当前,新疆农村坚持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基本情况是:我们在农村的第一步改革中,土地和全国一样归集体所有,水资源和水利设施除少量井水外,绝大多数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没有象土地一样实行两权分离、承包到户(不可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村继1978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1983年又推行了土地承包制,从而在分配经营上打破了以往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管理体制。农村第一步改革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缩小了土地经营规模,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要求,推动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然而,现在有一种观点:想把扩大土地经营规模作为农村第二步改革的突破  相似文献   

6.
进行农村税费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农业发展新阶段为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规范农村税费制度,理顺国家、集体、农民三者之间的分配关系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我国继实行土地改革、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之后农村的又一场重大革命。四川是一个农业大  相似文献   

7.
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普遍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了很大的绩效。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承包制这种小型家庭经营制约了农业向规模化发展。如何克服这种制约,完善承包经营责任制是一个涉及农村下一步发展的大问题。目前现实可行的做法是:根据我国各地农村现有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不同程度地改革现有的土地制度,实行分区域的农业规模化经营模式,从而实现由家庭小型经营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农村实行的经营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原有的增产潜力集中迸发,然而,就在这种迸发的过程中,掩盖着不稳定、不协调、不适应的薄弱环节。但近几年来,由于第二步改革未及时到位,农业生产又出现了新的徘徊,面对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开始跌入低谷的新情况,确实有必要冷静地思考一下过去,也冷静地思考一下未来。  相似文献   

9.
农村费用提留,是农村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正确解决和处理好这一问题,对于巩固农村第一次改革成果,深入进行第二步改革,发展生产,保持和推进农村的大好形势意义十分重大。本文试图针对目前农村在费用提留上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进行一些可行性探索。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村改革30年--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30年.在中国改革开放30年之际,以探索农业现代化的历程为线索,认真总结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准确把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内涵,深入分析中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对于不断深化农村改革,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我国的农业问题几乎一直是令人困扰的,只是在距今不远的短短几年里,曾经出现过令人兴奋的局面。一九七九年开始的农业改革确使我国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也正是由于这个领域里的改革取得重大成就,从而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并为推进以城市为重点的大规模经济体制改革创造了经验,奠定了基础。但是,在农村第一步改革取得巨大成功以后,农村第二步改革的进展却举步维艰,而且农业发展中的矛盾愈益突出,农业生产逐步陷入困境,农业又一次作为令人困扰的问题提了出来。历史和现实都已表明,农业的稳定乃是国民经济稳定的基础,农业的发展正是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前提,农业改革的进展又是推进全面改革的必备条件。因此,如何剖析当前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并求得逐步加以解决,就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2.
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成功,最关键的问题是农民直接使用了生产经营自主权。而生产经营自主权中的核心,又是农民享有了耕地经营权。这是我国农村第一步改革成功的基点,也是当前深化农村改革的基点。因此,适时、逐步实行我国耕地经营权有偿让渡,既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又是完善和发展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有效途径,是发展我国农村商品经济的一种新思考。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对策张建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实行了体制上的重大改革,普遍推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生产责任制,建立和完善了家庭、集体双层经营体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积极性,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我国农业已...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在我国农村经济改革中,实行以承包为特点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收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引起了国内外的普遍重视和极大兴趣。当前,它正随着改革的潮流,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气势,向着更加广阔的领域扩展。怎样从政治上去认识责任制的意义、地位和作用,加速上层建筑的改革,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表明,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实行,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的一个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中央一系列强国富民政策的指引下,我省广大农村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继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为重点的第二步改革逐步向纵深发展。农村经济处于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较大规模的商品经济转化和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中;农村政治、经济形势都很好。  相似文献   

16.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是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研究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对于实现土地产权明晰化和多元化,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试图对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模式选择及应注意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7.
举世瞩目的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它标志着我们对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国有企业的规律性认识大大前进了一步,这不仅对于开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新局面具有决定性意义,而且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最终确立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问题的实质是如何认识我们已经确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回首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年,从农村包产到户、城市放权让利、国企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和承包,直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我们…  相似文献   

18.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在农村中推行了以家庭承包为中心的生产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解放和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农村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农民收入有了显著的提高。近年来,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农村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的情况下,实行多种分配制度,农村的收入格局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广大农民,一方面收入普遍增加,另一方面差距也逐渐拉大。了解这些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对农民收入进行分层研究,对于深化农村改革,进一步推动生产力发展,无疑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农村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遵义县的农村生产发展很快,形势喜人.主要表现在: 一、农业生产全面增长,为农村产业结构的改革提供了农产品这方面的物质基础遵义县1980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业生产出现了持续高涨的势头.1981-82、83年三年迈了三大步,全县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6.6%,1983年比1980年增长58.6%;粮食总产量平均每年增长4.6%,1982年达到7.5亿斤,比80年增长14.5%,1983年油菜籽产量达到6,558万斤,比1980年增长66.4%;烤烟17.17万担,比1980年增长86.8%;猪、牛、羊  相似文献   

20.
论再造农村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和基层民主权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新光 《社会科学》2007,3(4):78-85
中国农村改革的原始起点是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核心的农业经营体制改革,但其逻辑演化过程却是通过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再造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使亿万农户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通过农村政治体制的改革,再造基层社会的民主权威,使亿万农民群众当家作主。然而,由于受到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和体制机制的制约,农村生产要素市场缺乏应有的发展,一再拖延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创建,乡村社会也出现了“治理危机”。下一步应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的思路,重点推进农地产权制度、民间融资机制、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和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县乡财政管理体制为核心的综合改革,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体制保障、财力支持和动力源泉,不断增强农村发展的内部活力,不断扩大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