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在被知识界称为“国难”的危机面前,一度隐身校园的大学教授纷纷走出象牙塔,踏上从政之路,尽“书生报国”之志.然而已经习惯于大学校园生活的他们,在进入官场后却表现出了明显的不适应,在面对官场的利益纠葛与派系纷争的同时,还不得不面临着做官还是做事的两难困境.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最终使他们沦为政府的“装饰品”. 相似文献
2.
读书、科举、入仕,是中国封建士子的传统进身道路。然而乾嘉时期,官场上出现了一种怪现象,即一些汉族官员于壮年辞官而去。畏于文网过密,传记在谈及这些官员辞归原因时多以乞养归、引疾归、丁父(母)忧,遂不出等语一笔带过。但通过对他们的仕途经历、诗文、信札以及社会背景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分析,可以窥测出其中的原委和隐情。 相似文献
3.
19世纪中叶,中国人对西方挑战的反应是十分复杂的、忿激、惶恐、冷漠、压抑、升华的情绪时涨时落,刑威德柔的呼声时起时伏。用夏变夷与师夷长技的主张同时并存。然而,无论哪位精明干练的大员。都会因交涉乖张而获罪,不管哪种应战方式都会因无经验、无基础而失利。因此,怎样评估中国人的反应,追寻这些应战方式失利的原因则是本文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明清时期的烟文化[1]现象丰富多彩、琳琅满目,是对当时中国民众具有广泛影响的亚文化形态,其中有由烟草引起的新的文化品位标准、烟草的礼仪文化、烟草的女性文化、烟草的生产和商业文化、烟草的器具文化、由烟草而生或者深受烟草影响的民俗文化等。这些烟文化现象存在范围广泛,对当时国人的生活影响颇大。 相似文献
5.
:魏晋南北朝时期男女成婚年龄较前代有明显提前趋势 ,政府诏令早婚 ,民俗也尚早婚 ,其现象形成主要由人口因素、宗法社会传嗣延祚观念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思想等方面所决定 相似文献
6.
由不同的语词之间的相互定义关系的要求从而实现语词涵义的规定性本身就是语词的一种异释现象.在语句类型相同的形式条件下,用一种语词代入置换另一种语词,使某个表达式反映另一个表达式指涉的内容性质,更是语词在思想过程中的双重异释. 相似文献
7.
魏晋时期人物特称现象的文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晋时期人物特称是一个颇堪注意的文学现象和文化现象。本文从其取向与特点、生成之文化土壤及特定思维方式诸方面 ,对此期出现的数字型、姓氏型、地域型、家族型、隐喻型、独立型等人物特称类型予以考察 ,为中国文学史的解读提供新的参数 ,并着力揭示其深层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当代社会,消费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在资本逻辑作用下,消费已经成为统治人的外在力量,消费被异化。时下,关于消费的诸论大都没有联系生产,单纯就消费论消费,因此,不能有效触及消费何以被异化的本质原因,不能提出切实有效的扬弃途径。要扬弃消费异化,需要将生产与消费有机、辩证地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9.
比丘尼参与政治活动是佛教史、妇女史上既特殊又重要的历史现象,它表现了这一时期妇女的解放和自主精神,同时也是佛教深入中国社会的标志.本文从政教关系的角度回顾分析了六朝时期建康比丘尼僧团参与政治活动的不同表现及其影响因素.建康比丘尼在自觉和不自觉中卷入政治斗争中,不仅影响了政教关系的格局,对隋唐时期比丘尼的活动和戒律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清初与乾嘉时期学风的嬗变及学者治学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学风的变化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 :一是清初 ,出于对明末空疏学风的反动 ,大师们所提倡“务实”、“经世致用”的学风 ;二是乾嘉时期 ,考据学派提倡“实事求是” ,但稽古不问今的学风 ;三是道咸以后 ,面对外侮内忧 ,“经世致用”学风的复活。本文着重对清初与乾嘉时期学风产生及变化的原因进行探讨 ,并具体分析研究了两个不同时期几位主要代表人物治学宗旨、方法、内容的异同 相似文献
11.
作为新月派的重要一员,叶公超在《新月》月刊乏人之时临危受命,令其摆脱困境,起死回生,继之又合力同人创办《学文》兼任主编,使二者成为培养出一大批日后在中国现代文学和学术史上成就卓著的作家、翻译家和学者的摇篮。作为编辑家的叶公超,其学术性的编辑风格对新月派乃至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应忽视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江西社会科学》2015,(7):217-221
实证主义创始人孔德提出学者掌握社会精神权力的思想,认为学者是可信意见的发出者,学者是新精神权力的教育者。同时,孔德用自己的行动来贯彻执行自己的学者观。孔德为学者们开办学术讲座,组建协会并为工人群体躬身授课,主讲实证哲学思想。为了适应中国目前的经济转型和国家关键时期的发展目标,政府任命学者参政和吸纳学者服务社会的人才计划,皆有孔德所提倡的哲学家和学者在社会改革中占领导地位的思想的影子。发挥人尽其才的人才观和学者的积极主动性来推动社会文明和发展,是孔德的实证社会思想的要旨和他一生真实实践的写照,也是中国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13.
战国时期的儒墨关系更多体现在互相攻讦的一面,而两汉学人谈及儒墨关系时出现了新的动向,儒墨相争的提法呈现淡化的趋势。这一转折的出现,一方面由于两家在学术渊源上的密切联系,另一方面则在于秦汉的一统冲淡了诸子互斥的氛围,为儒墨的沟通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4.
在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以“一平二调三收款”为主要内容的“共产风”危害甚大。它的产生根源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中国传统“大同”、“小康”、“均等”等思想,对其产生、发展并发生作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是其产生的历史根源。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共产风”是一场空想式社会主义运动。 相似文献
15.
在北宋,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货币主要有铜钱、铁钱、纸币和白银四种形态。其中铜钱是流通领域中主要的法定货币,因而宋人有关钱荒的议论,大多是以铜钱匮乏为内容,似乎钱荒是由于流通中铜钱的相对不足而引起的。史载,太宗初年“铜钱已竭”,真宗时理财大臣仍以“钱货未多”为患,至北宋中后期,钱荒现象越来越严重,“比年公私上下,并苦乏钱,百货不通,万商束手……人情窘迫,谓之钱荒”,“今都内之藏, 相似文献
16.
民族主义、自由民主主义、社会主义三大思想系统在欧洲的先后形成,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漫长过程,但在中国形成思潮却是同时发端干辛亥革命时期的短短几年间。这三大主义各自分出不少流派,形成前所未有的新型思潮涌动格局。不过这时主义之间的关系,却没有出现五四以后那样彼此分庭抗礼、互相否定的激烈斗争状况,而是呈现出各种主义大体和谐共生的态势。三民主义实系革命者对于三大主义蜂起于中国之反映,它既是革命领袖着意创造的革命原理,更是革命志士尽力结合热心干各种主义的知识精英和感召社会民众之策略,具有很强的社会动员属性。 相似文献
17.
唐末五代时期禅宗僧人行脚现象大兴.在禅宗僧人游历、参学的行脚过程中,产生了禅师与学僧,禅师与禅师,学僧与学僧三种关系,并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行脚推动了参禅者的悟道进程,繁荣了禅林,促进了各种教化手段的产生,融合了各派宗风,彰显出了唐末五代时期的禅宗特色.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妇女史上,北朝至隋唐时期女性参政,以 其时间长、人 数多、范围广、影响大而引人瞩目。此间不仅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唯一女主——武则 天,而且在她之前和 身后,女性参政议政者屡见不鲜,甚至蔚然成风。这一现象的产生,与这一时期北方 政局动荡、民间深染胡俗、女性参政、“持门户”、以及统 治集团在地域、婚姻观念和习俗文化等方面的传承,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谷源洋先生的祖藉是山东省威海 ,而出生地是辽宁省大连市。谷先生经常自豪地讲他的两个家乡都是全国最美的海滨之城。大连留给谷先生的既有美好的回忆又有心酸的经历。在日本统治大连时期 ,谷先生还是一个孩童 ,但不得不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解放后作为劳动人民的儿子 ,他在大连育才学校和大连第一高级中学渡过了中学时代的年华。 195 6年被学校保送到北京大学东方语言系。当时北京大学的校长是马寅初先生 ,东方语言系的系主任是季羡林先生。东方语言系设有许多专业 ,包括日语、阿拉伯语、朝鲜语、蒙古语、泰语和越南语等专业。我们曾问过谷… 相似文献
20.
焦国荣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5)
以<普通话基础方言基本词汇集>中的词汇材料为参考,从变调别义、轻声别义、元音变化别义、辅音变化别义以及词根变化别义几个方面对"同形异指"现象在亲属称谓中的表现加以分类考察,并探讨其本质.认为同一方言内部可以通过亲属称谓词语音单位的局部变化来区别易混淆的亲属称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