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tirofiban)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7年3月至2007年1275入院并明确诊断为ACS的患者53例,行PCI术并联合应用替罗非班治疗,按照年龄≥65岁和〈65岁将其分为老年组25例和非老年组28例。观察两组患者应用替罗非班后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及凝血指标的改变与血小板减少症、住院期间出血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PCI术后联合应用替罗非班均可减轻两组患者的心肌损伤程度,LDH、CK—MB、cTnI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1);住院期间老年组患者凝血指标的改变和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有高于非老年组的趋势,但两组间的安全谱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CI术后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是安全有效的,并不明显增加出血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预防老年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 ISR)疗效。方法连续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前往吉林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 PCI )治疗的老年患者57例,入选对象按服用瑞舒伐他汀方法分为两组:连续口服瑞舒伐他汀(35例,观察组)及间断口服瑞舒伐他汀(服药总时间≤2个月或者口服其他他汀,22例,对照组)。两组对象分别在PCI前及PCI后6~12个月接受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PCI后6~12个月随访中,观察组ISR发生例数及发生率均为0,明显少于对照组(4例和18.18%;χ2=4.552,P<0.05)。冠状动脉造影靶血管数据比较中,观察组PCI后6~12个月的靶血管直径及靶血管再狭窄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结果(P<0.05,P<0.01)。结论连续口服瑞舒伐他汀可明显降低老年PCI术后ISR。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与分析门诊就诊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牙周健康指标及牙周病患病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前往我门诊部就诊的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64例,入选对象接受了口腔及牙周检查,对照组来自同期参加体检、同龄健康老年人57例(对照组),比较两组对象牙周炎患病现况及各项牙周健康指标。结果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牙周病患病率为51.56%(33例),明显高于对照组(9例,15.79%,χ2=8.66,P〈0.01)。老年代谢综合征组的平均牙周袋深度、牙周附着丧失及牙齿松动度等牙周健康指标也显著差于后者(P〈0.01,P〈0.05)。结论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牙周病患病率显著增高,牙周健康现况较不理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心率变异性及血压变异性的变化,了解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心血管系统植物神经功能。方法选取76例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和51例对照组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和血压监测,并进行心率血压变异性指标的对比分析。结果代谢综合征组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较对照组下降(P〈0.05,P〈0.01),而血压变异性指标却是升高的(P〈0.05,P〈0.01)。结论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存在心血管系统植物神经病变,改善其心血管系统植物神经功能,可能有助于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舒适护理)改善老年冠脉介入治疗(PCI)患者围术期“心脏病患者心理状态问卷(HPPQ)”评分。方法连续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阜新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住院接受PCI老年患者75例,将他们随机分为舒适护理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入选对象均接受了PCI围术期常规护理,舒适性护理组另外行舒适性护理(术前访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适时护理及按需护理),PCI前后评估他们的HPPQ各项指标。结果两组对象PCI术前HPPQ各项指标评分接近(均P〉0.05),PCI术后舒适护理组的自主健康感、无能为力感、沮丧感和社交障碍等维度评分及HPPQ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期结果(P〈0.01,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以明显改善老年PCI患者术后心理情绪评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清铁蛋白(SF)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住院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老年患者112例,对其进行HCY及SF检测,并结合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心病组的血HCY和S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除单支病变组的SF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冠状动脉病变组的血浆HCY和S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HCY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相关(r=-0.448,P〈0.01),SF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相关(r=0.350,P〈0.01)。结论血浆HCY和SF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冠心病的舒适护理方法。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舒适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明显增加PCI患者的舒适程度,降低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小板P-选择素表达率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变化以及血小板P-选择素与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对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32例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26例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和30例老年正常对照者的血小板P-选择素表达率进行了检测,分析了血小板P-选择素表达率与老年冠心病的稳定性、狭窄程度的关系.结果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选择素的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稳定性心绞痛组(P<0.05),而在SAP组和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老年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程度Gensini评分与血小板膜P-选择素表达率之间无很好的相关性(P>0.05).结论P-选择素参与了炎症反应和血栓形成,血小板P-选择素表达率可作为老年冠心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判定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高吸烟指数的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表现。方法连续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阜新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住院且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阳性老年男性患者226例,他们中吸烟指数≥400,吸烟者58例(25.66%,高吸烟指数组),不吸烟者92例(40.71%,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表现。结果高吸烟指数组的3支病变例数、平均病变支数以及平均Gensini积分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同时前者的单支病变例数也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P<0.01)。结论高吸烟指数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和程度均较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单纯糖耐量异常(AGM)冠心病老人的冠状动脉造影表现。方法连续选择2015年1~12月在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住院的老年冠心病患者294例,收集及分析他们的冠状动脉造影资料,并按有无AGM进行分组比较。结果 29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中,AGM者107例(36.39%),老年AGM组的双支病变例数、三支病变例数、弥散性狭窄例数、重度狭窄例数、完全闭塞例数及C型病变例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AGM冠心病老人冠脉病变范围广、程度重,进行干预治疗时应予考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介入治疗( PCI)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3月期间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血管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PCI前后生存质量差异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评分差异。结果观察组血管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00%,对照组总发生率为30.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两组术前生存质量及HAMA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出院时及3个月后均较前次有显著改善(P<0.05或P<0.01),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1)。结论循证护理可显著减少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患者的血管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60岁以上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临床诊疗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年龄≥60岁的128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性别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按年龄分为60~69岁组、70~79岁组以及80岁及以上组,并对各组冠心病危险因素、心肌梗死的特点及治疗手段进行分析。结果老年AMI患者中,合并高血压病最多(85例,66.41%),其次为有吸烟史(60例,46.88%)和合并糖尿病(33例,25.00%)。男性组吸烟人数显著多于女性组(P〈0.05)。女性组空腹血糖水平(fasting blood glucose,FBG)显著高于男性组(P〈0.05)。60~69岁组中有吸烟史者显著多于80岁及以上组(P〈0.05);且60~69岁组患者的BMI显著大于80岁及以上组(P〈0.05)。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90.63%)显著多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9.37%)(P〈0.05)。2支及以上冠状动脉病变显著高于单支病变(P〈0.05)。男性组与女性组之间治疗手段无显著差异。60~69岁组中经介入治疗的患者显著多于80岁及以上组(P〈0.05)。结论高血压、吸烟及糖尿病是老年AMI最主要危险因素,应戒烟并合理控制血压、血糖水平,应提高PCI和溶栓在老年AMI患者中的治疗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CHD)患者外周血红细胞免疫功能(EIF)与脑钠肽(BNP))、P-选择素(CD62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郭峰改良法”、干式快速荧光免疫法及流式细胞技术检测88例老年CHD患者外周血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花环率(RBC—ICR)、BNP和CD62P,并与32例健康老年人比较。结果CHD组的RBC—C3bRR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RBC—ICR、BNP及CD62P则CHD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尤以急性心肌梗死组(A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为甚(P〈0.01)。结论老年CHD存在严重的EIF低下,免疫机制和炎症因子BNP、CD62P可能是急性冠脉综合症(ACS)发病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并可能与斑块的不稳定性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多巴酚丁胺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我院就诊的未接受溶栓或急诊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的患者11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 A组)、多巴酚丁胺组( B组)、替罗非班组( C组)和替罗非班联合多巴酚丁胺组( D组)。检测治疗前后血中B型钠尿肽(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 BNP)水平和记录超声心动图左室射血分数(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的变化并记录住院一周患者存活率。结果四组患者治疗前BNP、LVEF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组患者治疗后血BNP水平低于B组、C组和A组(P<0.05),LVEF及存活率高于B组、C组和A组(P<0.05),B、C组治疗后血BNP水平及LVEF、存活率分别低于和高于A组( P<0.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多巴酚丁胺对未行溶栓或急诊PCI治疗的AMI并发心衰的患者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LIP)在不同类型冠心病(CHD)患者中的血清水平,总结临床经验。方法随机选取60例冠心病患者,包括稳定型心绞痛(SAP)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0例,并以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透射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各组血清中hs—CRP的浓度,并分析治疗前后hs—CRP水平的差异。结果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hs—CRP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hs—CRP浓度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冠心病各组的hs—CRP水平在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s—CRP不仅参与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且其血清浓度越高,临床情况越重,预后越差,心脏事件发生率越高。检测hs—CRP对冠心痛的辅助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和方法前瞻性比较50例可疑冠心病患者,经PCI前后MECT、CAG和MPI三种检查方法的阳性率、冠脉狭窄程度和数量、缺血部位和再狭窄的特点。结果MECT与CAG示以中度狭窄较多,二者的阳性率、阴性率、轻中度狭窄的准确性基本一致,CAG在重度狭窄的准确性较高。三种方法PCI前后同等对照狭窄或缺血有显著差异,术前无差异,MPI阳性率低于前二者,可逆性缺血部位行PCI后缺血改善明显好于固定缺损区。再狭窄主要位于支架处,且为软化斑。结论MECT主要用于筛选可疑患者,了解斑块性质及PCI术后是否有再狭窄;MECT阳性者再行MPI了解缺血程度和部位:有可逆缺损者再行CAG和PCI。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危险因素在老年血管性痴呆(VD)患者中的分布与聚集状况,为老年VD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123例首次发病的年龄≥60岁的老年脑血管病患者,根据简易精神智力量表(MMSE)及美国神经精神病学第四版精神病的诊断和统计手册(DSM—iv)痴呆诊断标准确诊为VD患者40例(VD组)。根据头颅CT检查结果选出脑卒中部位。性质与之相匹配的非痴呆的脑血管病患者40例做为对照(NVD组),另自门诊及住院一般疗养的老年人中选出40例做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测其体重指数(BMI)、血压、血脂、空腹血糖、负荷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等指标。结果收缩压(SBP)、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小时血糖(2HPG)胰岛素抵抗(HOMA—IR)在对照组、NVD组、VD组依次呈增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则呈下降趋势。SBP、2HPG、HOMA—IR在VD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VD组MS发病率与危险因素个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老年VD患者存在更严重的代谢紊乱,早期干预将有助于延缓和减少痴呆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ω-3鱼油脂肪乳对老年c0PD患者胃肠功能衰竭的防治作用。方法选取COPD老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普通30%中长链脂肪乳治疗,试验组给予用ω-3鱼油脂肪乳,其它治疗措施相同。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外周血中D-乳酸和内毒素的活性。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一周后血浆D-乳酸、内毒素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及对照组患者治疗一周后(P〈0.05)。结论ω-3鱼油脂肪乳能防护老年COPD患者胃肠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左西孟旦治疗高龄老年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56例高龄老年心衰患者被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和左西孟旦+常规治疗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心功能,测定NT-pro BNP,SV,LVEF等指标,并进行安全性分析。结果左西孟旦组显效率、有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左西孟旦治疗在降低NT-pro BNP,改善SV,LVEF方面均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常见不良反应为低血压、食欲不振、头昏。结论左西孟旦治疗高龄老年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可明显改善其血流动力学指标,提高心功能,改善心力衰竭的症状,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