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舍的《猫城记》是一部寓言小说,作者通过塑造"猫城"来隐喻讽刺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黑暗政治和混乱局势,列强入侵,国民政府昏庸无能,猫城便是当时中国的一个翻版。老舍先生在小说中描绘了"我"在火星猫城的所见所闻。本文拟从第一人称叙事视角的角度切入,采取文本细读的方式,结合文本来深入研究《猫城记》的第一人称叙事视角。文中的第一人称叙事视角不仅具备反讽意义,更是具备"闯入者"和"出走者"的双重身份,本文将结合叙事学理论着重探讨《猫城记》中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  相似文献   

2.
韩珂 《中国民族博览》2020,(4):185-186,244
在小说《猫城记》中,老舍通过寓言的形式鞭挞了中华民族品行的低劣面,以虚构的笔触触及了社会和国民性的弊病,这是一部关于当时中国人的精神悲剧的寓言。本文借詹姆逊的"民族寓言"的理论诠释老舍《猫城记》中对本民族的文化精神的剖析和批判,反思中华民族的内在危机和内在缺失面,通过研究小说《猫城记》的悲剧性叙事一窥当时中国社会的状况和历史语境。  相似文献   

3.
在小说《猫城记》中,老舍通过寓言的形式鞭挞了中华民族品行的低劣面,以虚构的笔触触及了社会和国民性的弊病,这是一部关于当时中国人的精神悲剧的寓言。本文借詹姆逊的"民族寓言"的理论诠释老舍《猫城记》中对本民族的文化精神的剖析和批判,反思中华民族的内在危机和内在缺失面,通过研究小说《猫城记》的悲剧性叙事一窥当时中国社会的状况和历史语境。  相似文献   

4.
艾伟的短篇小说《油菜花开》文本中多次出现"油菜花"这一语符,这一标记被作者赋予了多重的隐喻功能。运用结构主义符号学方法分析这一语符,有助于通过文本叙事话语把握作者的意指,揭示出小说文本意义系统。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跨学科的"性别"视角,通过对《第四交响曲》第一乐章的文本分析,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讨论《第四交响曲》中隐喻的"性别"问题,并完成对这部作品的重新解读.笔者将结合这部作品之内的乐谱文本与之外的社会文本来对这部作品的"性别问题"做进一步阐释.并在此基础上,对柴科夫斯基这一人物做一些自己的认识与思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艾丽丝沃克的《紫色》为案例,对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叙事方式进行深入论述。通过分析小说中的百衲被叙事方式、向内聚焦的叙事方式以及主角视角叙事方式,探讨了这三种叙事方式在展现主人公成长和情感表达上的作用。本文还探讨了这些叙事方式对于揭示文化背景和社会问题的重要性,并强调了《紫色》作为一部重要文学作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著名小说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的一部长篇小说,其叙事手法采用第一人称,以中学生的口吻和措辞对其想象的听众叙述,并赋予听众一些特质.小说在叙事手法和策略上面有重大突破,不同于同时期的其他小说,、在叙事手法上有了全面的创新!严格来说,小说故事情节的设计很简单,也较为普通.但是其叙事手法、叙事角度确是非常的新颖,阅读起来更为有趣.小说从特殊的角度为大家展示了一位美国少年,在其成长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困惑、失落、沮丧等一系列的心灵成长、变化,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丑恶,小说的成功因素,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在于对主人公性格的塑造!  相似文献   

8.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著名小说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的一部长篇小说,其叙事手法采用第一人称,以中学生的口吻和措辞对其想象的听众叙述,并赋予听众一些特质。小说在叙事手法和策略上面有重大突破,不同于同时期的其他小说,、在叙事手法上有了全面的创新!严格来说,小说故事情节的设计很简单,也较为普通。但是其叙事手法、叙事角度确是非常的新颖,阅读起来更为有趣。小说从特殊的角度为大家展示了一位美国少年,在其成长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困惑、失落、沮丧等一系列的心灵成长、变化,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丑恶,小说的成功因素,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在于对主人公性格的塑造!  相似文献   

9.
所谓视角(或称视点,聚焦)是叙事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也就是叙述人(故事的讲述者)是站在怎样的位置上讲述故事或叙事角度是随着哪个人物的视点而变化.叙事视角是建构叙事虚构作品的基础.不同的叙事媒介决定了小说叙事和电影叙事在叙事视角运用上的差异,从而导致了不同的叙事效果.本文以小说<红高粱>与电影<红高粱>为例比较分析了小说与电影的叙事视角问题.  相似文献   

10.
叙事     
叙事从研究客体的"讲故事"以及研究主体的"写故事"两个维度介入人类学和民族学.在人类学和民族学发展所经历的古典、现代和后现代三个阶段中,其叙事范式依次呈现为突出文学性、突出科学性和突出诗性的特点,并可以在文本的科学性与文学性之间起到调节作用;在人类学和民族学中国本土化进程中,民族志乡土叙事由费孝通的《江村经济》和林耀华的《金翼》引领出两种不同的叙事范式,在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城乡叙事的跨媒介转向后,演变成关注科学诉求和关注伦理诉求两种叙事类型.  相似文献   

11.
《羊脂球》是奠定莫泊桑"短篇小说之王"地位的一块极具重大意义的里程碑,它给当时乃至后世提供了一个文化的镜像。本文从故事的叙事逻辑着手分析,借用法国著名叙事学家布雷蒙的复合叙事方法,来说明叙事序列之间的逻辑关系,以此探求该篇小说的隐喻式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2.
口头传统理论先驱洛德生在《故事的歌手》中把由艺人自己将自述的文本用书面形式写下来的文本确定为“自撰口述文本”,《格萨尔》的伏藏文本即可以列入此类文本范畴。但是,丹增扎巴的《格萨尔》故事文本又与一般意义上的伏藏文本不尽相同,他把佛教伏藏中的“智态化”(藏语称气吖帑)伏藏传承方式纳入到其创作中,演绎成为史诗文本的创作理念和方法论,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叙事模式,成为神授、掘藏、圆光等传承之外的又一重要的《格萨尔》叙事类型和传承方式。  相似文献   

13.
狐怪小说是唐代众多小说类型中的一种,多记载狐怪的变形、法术等。狐怪故事在唐代文化的土壤中自成一体且记载颇多。本文以《太平广记》中"狐"类所收录的狐怪故事入手,分析唐代狐怪故事的叙事技巧,以及唐代的叙事艺术如何超越魏晋六朝、将故事结构变得更加丰富深曲的。  相似文献   

14.
曹雪芹的《红楼梦》与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都采用了具有现代主义特色的叙事手法,借以谱写一个庞大家族的历史,同时展现了作者自身对自由平等生活的向往.通过对这两部作品的叙事手法之比较,凸显其文本特征上的异同,对于提升传统叙事小说的审美艺术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5.
《论语》是儒家经典,历来笺注解读之作品,层出不穷,汗牛充栋。我们从社会学理论的视角,选取《论语》中五个关键词:"信"、"礼"、"仁"、"义"、"利"等,进行新的解读,跳出了原来的以纯文献文本解读或者形而上的解读套路,把孔子所讲的"信"、"礼"、"仁"、"义"、"利"等引入到社会场域中来,从社会结构、社会角色等视角予以新的解读,希望能在探讨中国传统文化更为本质性的特点方面作出进一步的阐释。  相似文献   

16.
《升仙传》是一部以明朝嘉靖年间为背景的道教修仙小说,"丁郎寻父"故事是其中的重要情节。此故事后来逐渐脱离文人小说,在华北地区以秧歌戏、二人转等多种民间叙事形式广泛流传,成为家喻户晓的孝道故事。《升仙传》及"丁郎寻父"故事至今仍有18种以上的蒙文抄本保存于国内外图书馆,二者是上世纪文人叙事与民间叙事相互影响的重要研究材料。  相似文献   

17.
元叙事是关于叙事的叙事,它既能够提示文本结构的构造过程,又能够"犯框"使文本陌生化,提升作品的审美感受。维吾尔当代达斯坦作品《奔腾的河流》成功地运用元叙事策略,创造性继承本民族一种特殊的"五卷诗"文学传统的同时,把当代诗人的创作风格和个性魅力表现得淋漓尽致,为读者提供了多层次对话的开放式作品。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末期,"新写实小说"对普通人日常生存困窘和烦恼的关注,为文坛提供了一种新的认知视角:生存观照和生存体验。本文以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品为研究对象,从小人物生存处境的实况、凡俗化叙事语言和生活流式叙事结构三个层面探讨了作品对日常化生存窘迫的叙写。  相似文献   

19.
动画电影作品的叙事风格有四种:小说式叙事风格、戏剧性叙事风格、纪实性叙事风格以及抽象式叙事风格。在宫崎骏的大都动画电影作品中,叙事风格往往采用前两种,《起风了》是唯一一部以"纪实式"叙事风格创作的动画电影作品,研究这部动画电影作品对宫崎骏的创作风格、日本当时历史背景及对飞机设计师堀越二郎都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断魂枪》是老舍的名篇,对这篇作品的研究多集中于民族文化、作者及文中的人物形象三个方面.再次走进作品的文本世界,从核心文字"魂"入手,《断魂枪》在一个小故事中展现了人之魂、枪之魂和文化之魂,围绕"魂"串起昨日的生存之魂、今日的精神之魂和明日的文化之魂的故事与思考,写出了"魂"断裂的现实与无奈.《断魂枪》向我们展示的是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