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同心协力,没有翻不过的火焰山;饮水思源,新疆不忘湖北20多年支援情。疫情发生以来,全疆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心抗击疫情,将支援力量从天山南北送到长江、汉水之滨,为湖北战"疫"出力,传递朴实情谊:"亲人有难,我想尽心帮助"。"新疆甜"温暖湖北抗疫一线一辆辆载满天山南北各族同胞爱心的卡车陆续向湖北驶去。大疫无情,人间有爱;疆鄂同心,风雨同舟。20年湖北援疆情,新疆人民深情回馈。同胞同袍,携手抗疫!  相似文献   

2.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2020年初,14亿多各族同胞携手同心、共克时艰,为坚决打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而不懈奋斗的壮举,定当载入史册——4.2万多名全国医护人员闻令而动,驰援重点疫区湖北,留下"最美逆行背影";数以万计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成为抗疫一线的"守门人""防护员";边疆村寨,一面面党旗、国旗铸就一道道坚固防线,各族干部群众共同筑起防疫的铜墙铁壁;城市、乡村社区,各族志愿服务队员成为战胜疫情的坚实力量……"抱成石榴籽,战出中华魂"。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每条街道、每座村寨都是抗疫战场,每个家庭、每个人都是战"疫"的坚强堡垒。  相似文献   

3.
廖杨  杨志群  张木明 《民族学刊》2021,12(1):73-82, 92
2019年至2020年初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造成了重要影响。在这场"大灾大难"面前和持久的防疫、抗疫、战疫实践中,全国各族人民、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中华文化认同意识得到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在中华传统文化和新媒体、自媒体和融媒体的作用下辐射汇聚,形成合力,使得中华民族向心力、聚合力、凝聚力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党和国家在这场防疫、抗疫、战疫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营造健康和美世界的实践中向全世界提供了"中国声音""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彰显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强音,为民族精神的时代性和时代精神的民族特征赋予了全球化时代的新内涵。  相似文献   

4.
徐平 《中国民族》2020,(2):55-59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危难之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声号令,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响应,不分地域、不分民族,团结一心抗击疫情。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抗击这场新冠肺炎疫情中再次得到充分展现。武汉市东西湖方舱医院里,来自新疆的护士巴哈尔古丽·托勒恒,穿着防护服教患者跳哈萨克族舞蹈《黑走马》;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回族护士丁妮,重返当年学习生活过的襄阳参与抗疫;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来自汶川的羌族护士佘沙,心怀对湖北人民支援汶川地震的感恩,几次主动请缨参战;有丰富抗击非典经验的北京瑶医医院瑶族院长覃迅云再次出征,战"疫"成果颇丰……来自全国各地各族医护人员纷纷行动起来,强力支援武汉、支援湖北。一曲震撼人心的抗疫斗争"黄河大合唱",饱含各族人民的默默奉献;"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气势背后,是无数水珠推动形成的磅礴力量。在这场全民抗疫战中,许多人、许多故事,都值得细细品味。  相似文献   

5.
许鑫 《中国民族》2020,(2):142-146
在疫情暴发的第一时间,在中央民族歌舞团党委部署下,团里成立了"民歌加油武汉核心创作组"。各族艺术家聚焦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医护人员,以及为阻击疫情蔓延而奋力工作、倾情奉献的人们,发挥特长,积极主动参与到主题歌曲、配乐诗朗诵等战"疫"主题作品的创作中,以文艺的方式,讴歌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手足情谊,讴歌各族人民同心协力、共克时艰的坚定意志,展现全国各族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必胜信念。  相似文献   

6.
对于江城武汉来说,2020年是一个极不平凡的年份。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这座城市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瞩目的焦点。重灾区就是主战场。党中央一声令下,全国19个省区市对口支援武汉和湖北各市州,各路精兵强将星夜集结、奔赴前线。广大医务工作者、人民解放军指战员以及各方面人员越是艰险越向前,闻令而动,坚忍不拔,不怕牺牲,攻坚克难,连续奋战在武汉防疫第一线,为保卫大武汉倾尽全力。抗疫当前,武汉市民宗系统的党员干部职工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以"硬核"担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全国各族同胞一起,打响了一场可歌可泣的"武汉保卫战"。对于他们而言,2020年的开年,时间仿佛静止了,又仿佛在瞬间流逝。不论今夕何夕,他们只盼能够在战"疫"胜利之日交出一份疫情防控大考的合格答卷。  相似文献   

7.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众多医护人员逆流而行、奔赴战"疫"一线,与时间赛跑、同病魔较量,被人们亲切称为"最美逆行者"。疫情无情,人间有爱。武汉方舱医院里,与患者翩翩起舞的来自新疆的"石榴籽"们;面对疫情,坚决要求返岗的藏族退休老党员多布杰;一匹马、一个人、一个药箱,奔走在乡村战"疫"路上的彝族乡村医生李玉忠;医院和社区战"疫"一线,纷纷递交请战书、入党申请书的各族医务工作者……无不让人赞叹和动容。  相似文献   

8.
巴哈提 《中国民族》2020,(2):140-141
疫情发生以来,为满足民族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提高全民防控意识,全国各民族出版单位全力组织编写、翻译、编辑队伍,加班加点,紧急编译出版各类介质的民族文字版图书共39种(截至2月底)。这些防疫系列读物,向民众普及疫情防控、心理自助和疏导的相关知识,让各族干部群众看得懂、用得上,起到了抗疫指引、解疑释惑、指导预防、稳定人心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新年伊始,战"疫"号角吹响,湖北宜昌市民宗委全体党员干部闻令而动、逆向前行,凝聚起各族干部群众的最大合力,紧紧围绕基层社区一线防控值守、少数民族同胞生活服务保障、宗教活动场所安全管理等工作重点,谱写了携手同心、众志成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民族团结新篇章。  相似文献   

10.
太行山红色美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使命,孕育出不同的艺术特征,并从不同的角度诠释着特定地域的社会风貌和时代精神。太行山红色题材美术作品,在整体上存在红色美术共性化的特征,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形成了自身内在的艺术特色,有明显的区域化特点,其作品主要采取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形式丰富多样,艺术语言单纯朴素,创作内容厚重,创作时间跨度大。太行山红色题材美术作品是中国红色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实并丰富了中国现、当代美术的表现内容,至今已演变成一种独具太行山意蕴的图像资源符号,承载着特殊地域的红色革命精神和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11.
周庆伟 《中国民族博览》2020,(3):133-135,153
"走廊学"的研究已是人文社科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范式,近年学者们"苗疆走廊"的提出,也是当前"走廊学"研究重要内容之一。为充分发挥贵州苗族题材美术创作的艺术价值以及其所反映的文化特点,本文基于"苗疆走廊"的概念,以美术文化之整体研究视野,分析"苗疆走廊"的贵州苗族文化特征、贵州苗族题材美术作品的创作现状,并探讨现当代贵州苗族题材美术创作上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2.
民间美术文化是民间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民间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过程中的重要文化产物,也是劳动人民记录自己生活方式、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一种重要途径。与其它美术作品相比,民间美术作品具有质朴性、文化性、趣味性等特点。新时期,在进行美术绘画创作过程中,将民间美术文化融入其中不仅能很好地丰富画家的创作灵感,还能提升美术绘画的文化底蕴。因此,对于现代美术者来讲,必须要的民间美术文化进行深入的剖析,将民间美术文化中的精髓融入美术绘画创作之中,才能绘制出更加富有中国文化底蕴的美术作品。  相似文献   

13.
自疫情暴发以来,社会各界、各行各业的抗疫爱心行动感天动地,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民营企业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助力战"疫"。从西藏百亚成公司援助50吨耗牛肉、湖南圣湘生物科技公司提供价值1000多万元的全自动核酸提取仪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到内蒙古一家进出口贸易公司捐赠的两顶蒙古包、武汉高塬公司送出的一碗碗爱心拉面……无数的物资涌向武汉,涌向湖北,涌向全国各地的抗疫一线。目前,一些少数民族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尽管正处在现金流紧缺的巨大压力下,但也在各尽其能,为战"疫"尽心尽力。  相似文献   

14.
"走廊学"的研究已是人文社科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范式,近年学者们"苗疆走廊"的提出,也是当前"走廊学"研究重要内容之一。为充分发挥贵州苗族题材美术创作的艺术价值以及其所反映的文化特点,本文基于"苗疆走廊"的概念,以美术文化之整体研究视野,分析"苗疆走廊"的贵州苗族文化特征、贵州苗族题材美术作品的创作现状,并探讨现当代贵州苗族题材美术创作上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对口援藏把湖北与西藏更加紧密联系在一起,两地犹如"茶和盐巴",情谊深厚,亲如一家!心手相连、守望相助,既是传统美德,也是战"疫"法宝。疫情面前,西藏各族干部群众心系湖北、心系武汉,共同献出自己的力量,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回信、请战书、疾控专业人员"医生是人民健康的守护者。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军地广大医务工作者冲锋在前、英勇奋战,用行动诠释了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的崇高精神。我相信,你们一定会以他们为榜样,努力做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医生。  相似文献   

16.
逆境唤担当,在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共同抗疫的关键时期,中央民族大学的青年学子弘扬奉献精神,投入到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杨康,中央民族大学药学院2018级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一个土生土长的湖北人。在这次战"疫"中,他作为民大青年学子,展现了青年人的使命与担当。  相似文献   

17.
抗疫当前,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尽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这些天来,除了白衣天使、解放军、公安干警、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逆行"英雄的壮举之外,各地的"花式抗疫"也层出不穷,引人注目——有"硬核劝阻":东莞CBD大楼集体亮灯,滚动字幕信息劝市民宅在家;内蒙古无人机喊话路人回家休息;重庆警察沿街喊话督促麻将馆关门……有"花式运动":鱼缸钓鱼、客厅套圈、打乒乓球、客厅广场舞、教猫咪函数……有让人泪目的感动:84岁的钟南山再上前线,安徽小伙子在派出所门口放下500个口罩就走了……  相似文献   

18.
正当看到总书记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健康安全,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亲自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掌舵把脉,全国人民对取得抗疫斗争胜利充满期待时,李兵在一周多的时间内就创作了三幅作品《岁寒相守》《力量》和《皓日凌空荡宇清》。其中《力量》是由一只紧握拳头欲将冰冷的雪山推开,寓意凝聚力量战胜疫情带来的寒冷。《皓日凌空荡宇清》则以明媚的阳光照在雪山上,巨手托起的火炬正照亮山川,白衣天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次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行动;这更是一次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驰援。岂曰无衣,与子同袍。2500多万草原儿女对湖北人民说:"别怕,我们在一起!""湖北加油!内蒙古来了!"连日来,内蒙古援鄂医护人员带着2500多万当地各族同胞的深情厚谊,逆向而行,在湖北战疫一线全力救治病人和开展疫情防控。一位患者在感谢信中称他们是"辽阔草原上最美丽的云朵"。"咱们必须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争取早日回家!你们别害怕,有我们在呢!"  相似文献   

20.
本刊策划     
正2019年底,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疫情影响了整个世界,面对疫情广大文艺工作者积极参与到以战"疫"为主题的创作当中,记录和反映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翻看历史,我们会发现,瘟疫与人类的生活一直是相生相伴,对人类文明的生存发展和历史走向有着深刻影响。从公元前430年的雅典鼠疫几乎摧毁了整座雅典城,到541-542年查士丁时代的瘟疫肆虐地中海;从14世纪黑死病席卷欧洲,到1665-1666年暴发的伦敦大瘟疫导致10万人丧生,莫不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