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平 《中国民族》2020,(2):55-59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危难之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声号令,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响应,不分地域、不分民族,团结一心抗击疫情。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抗击这场新冠肺炎疫情中再次得到充分展现。武汉市东西湖方舱医院里,来自新疆的护士巴哈尔古丽·托勒恒,穿着防护服教患者跳哈萨克族舞蹈《黑走马》;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回族护士丁妮,重返当年学习生活过的襄阳参与抗疫;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来自汶川的羌族护士佘沙,心怀对湖北人民支援汶川地震的感恩,几次主动请缨参战;有丰富抗击非典经验的北京瑶医医院瑶族院长覃迅云再次出征,战"疫"成果颇丰……来自全国各地各族医护人员纷纷行动起来,强力支援武汉、支援湖北。一曲震撼人心的抗疫斗争"黄河大合唱",饱含各族人民的默默奉献;"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气势背后,是无数水珠推动形成的磅礴力量。在这场全民抗疫战中,许多人、许多故事,都值得细细品味。  相似文献   

2.
抗疫当前,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尽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这些天来,除了白衣天使、解放军、公安干警、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逆行"英雄的壮举之外,各地的"花式抗疫"也层出不穷,引人注目——有"硬核劝阻":东莞CBD大楼集体亮灯,滚动字幕信息劝市民宅在家;内蒙古无人机喊话路人回家休息;重庆警察沿街喊话督促麻将馆关门……有"花式运动":鱼缸钓鱼、客厅套圈、打乒乓球、客厅广场舞、教猫咪函数……有让人泪目的感动:84岁的钟南山再上前线,安徽小伙子在派出所门口放下500个口罩就走了……  相似文献   

3.
对于江城武汉来说,2020年是一个极不平凡的年份。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这座城市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瞩目的焦点。重灾区就是主战场。党中央一声令下,全国19个省区市对口支援武汉和湖北各市州,各路精兵强将星夜集结、奔赴前线。广大医务工作者、人民解放军指战员以及各方面人员越是艰险越向前,闻令而动,坚忍不拔,不怕牺牲,攻坚克难,连续奋战在武汉防疫第一线,为保卫大武汉倾尽全力。抗疫当前,武汉市民宗系统的党员干部职工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以"硬核"担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全国各族同胞一起,打响了一场可歌可泣的"武汉保卫战"。对于他们而言,2020年的开年,时间仿佛静止了,又仿佛在瞬间流逝。不论今夕何夕,他们只盼能够在战"疫"胜利之日交出一份疫情防控大考的合格答卷。  相似文献   

4.
同心协力,没有翻不过的火焰山;饮水思源,新疆不忘湖北20多年支援情。疫情发生以来,全疆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心抗击疫情,将支援力量从天山南北送到长江、汉水之滨,为湖北战"疫"出力,传递朴实情谊:"亲人有难,我想尽心帮助"。"新疆甜"温暖湖北抗疫一线一辆辆载满天山南北各族同胞爱心的卡车陆续向湖北驶去。大疫无情,人间有爱;疆鄂同心,风雨同舟。20年湖北援疆情,新疆人民深情回馈。同胞同袍,携手抗疫!  相似文献   

5.
黄河滚滚,滋润塞上沃野千里;汉水苍苍,繁育襄阳华夏古城。从黄河边到汉水畔,宁鄂两地并肩战"疫",合力共筑疫情防控的坚强防线。"我们要‘宁’成一股绳,心往一处‘襄’,勇担重任、不辱使命,早日斩除病魔。"作为疫情应对"一省包一市"中西北五省唯一的省区,宁夏和辽宁共同援助襄阳市。连日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成立宁夏支援湖北疫情防控前方指挥部,七批白衣战士"逆行"湖北武汉和襄阳,紧急组织550吨蔬菜大米驰援湖北,部分企业主动转产、干部群众自发解囊支援抗疫,同湖北人民风雨同舟。  相似文献   

6.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我可以做些什么?"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各级各地民族工作部门和民族工作者用实际行动作出了最好回答。一场露天的现场办公会,一份自发上缴的特殊党费,一封写给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倡议书,一段"村村响"里的民族语宣传音频……这些,都成为民族工作战线抗击疫情的有力武器。无论在防疫一线的民族村寨,还是在抗疫"堡垒"的城市社区,都有民族工作者在默默坚守。疫情凶猛,坚固防线也无处不在,全国民族工作系统上下一心、坚强组织,牢牢把握民族工作领域防控特点,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奋力夺取民族工作战线防控疫情、实现年度工作目标的双胜利。  相似文献   

7.
牛志男 《中国民族》2014,(12):27-31
30多年前,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暖南粤大地。随之而起,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伴着民工潮等纷纷涌向祖国南端这片发展的热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目前,广东已成为全国输入少数民族人口最多、外来少数民族人口增长最快的省份。广东省少数民族人口已从1982年的18.2万人增至目前的325万人,30年问少数民族人口增加290万人,增长了18倍。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在脱贫攻坚、鲁甸抗震救灾等工作中,得到过全国各地的帮助和大力支持。如今,湖北有难,云南必须挺身而出。滇鄂携手,共同战"疫",凝聚起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强大动力。待到春暖花开之时,便是战胜疫情之日。云南踏着"七彩祥云",把云岭春日暖阳送到湖北!滇鄂携手共同战"疫"有一种无私,叫"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族》2020,(2):170-175
抗疫牵动着每个中国人的心。战"疫"打响以来,民族文化宫国家民族画院各族美术工作者、国家民委委属高校美术学院各族师生纷纷拿起画笔投身其中,创作出了一系列优秀的抗击疫情题材美术作品。"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这些风格各异的美术作品饱含创作者的深情,展现了全国各族人民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精神风貌和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伟力。画中存真意,创作言真心。本刊选登其中部分作品,相信抗疫当前的各族读者能从中收获鼓舞与感动。  相似文献   

10.
让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这是湖北省宜昌市民宗委干部职工一直记在心里、念在嘴上、落实到行动中的一句话,也是他们在抗疫行动中体现出的责任担当。2020年新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肆虐,抗疫号角吹响,宜昌市民宗委全体党员闻令而动、逆向前行,坚持让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把广大信教群众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的工作理念,围绕在宜少数民族人员生活服务保障、宗教活动场所安全管理、基层一线防控值守等工作重点,谱写了同心同向抗击疫情的民族宗教篇。  相似文献   

11.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2020年初,14亿多各族同胞携手同心、共克时艰,为坚决打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而不懈奋斗的壮举,定当载入史册——4.2万多名全国医护人员闻令而动,驰援重点疫区湖北,留下"最美逆行背影";数以万计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成为抗疫一线的"守门人""防护员";边疆村寨,一面面党旗、国旗铸就一道道坚固防线,各族干部群众共同筑起防疫的铜墙铁壁;城市、乡村社区,各族志愿服务队员成为战胜疫情的坚实力量……"抱成石榴籽,战出中华魂"。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每条街道、每座村寨都是抗疫战场,每个家庭、每个人都是战"疫"的坚强堡垒。  相似文献   

12.
危机时刻,最能凸显战士本色,也最能检验担当精神。在与新冠肺炎疫情的生死搏击中,包括国家民委所属6所高校在内的全国各省区市民族类高校及其附属医院,用非凡的战"疫"力,完成了这场大考的合格答卷,收获了最有价值的一堂实践课。到武汉去到湖北去据教育部统计,截至3月9日,全国120余所高校的300多家附属医院,累计派出1.3万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民族》2020,(2):8-11
3月10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飞抵武汉,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亲自指挥、亲自部署这场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我们通过"一张日程表""一本指令集""一番暖心话"来回顾习近平总书记指挥战"疫"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湖北地处长江中游,青海地处长江源头,长江是青海与湖北共同的血脉。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坚持全国一盘棋,青海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同湖北人民心手相连、守望相助、同心战"疫",无尽的大爱正由长江源头向湖北汇聚。"武汉加油!湖北,我们来了!""湖北胜,则全国胜。青海人民愿与贵省人民同舟共济、守望相助,一起战胜疫情、战胜困难。"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民族》2008,(7):34-35
5·12大地震发生以后,全国各族人民迅速行动起来,以各种形式支援灾区。由于地震重灾区主要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生活在那里的藏族、羌族、回族等各族同胞的安危,更是牵动着全国各少数民族干部群众的心。一时间,从自治州、自治县到民族村,从边远山区到内地发达区县,人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向灾区人民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这是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16.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众多医护人员逆流而行、奔赴战"疫"一线,与时间赛跑、同病魔较量,被人们亲切称为"最美逆行者"。疫情无情,人间有爱。武汉方舱医院里,与患者翩翩起舞的来自新疆的"石榴籽"们;面对疫情,坚决要求返岗的藏族退休老党员多布杰;一匹马、一个人、一个药箱,奔走在乡村战"疫"路上的彝族乡村医生李玉忠;医院和社区战"疫"一线,纷纷递交请战书、入党申请书的各族医务工作者……无不让人赞叹和动容。  相似文献   

17.
许鑫 《中国民族》2020,(2):70-75
在武汉,56个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同心协力建设美好家园。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记者采访了部分在汉少数民族同胞。他们或坚守岗位,或冲锋在前,或默默奉献,或慷慨解囊,为保卫武汉这个"第二故乡"作出了贡献。他们在抗击疫情时所彰显的大爱无私,成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生动诠释。  相似文献   

18.
许鑫 《中国民族》2020,(2):142-146
在疫情暴发的第一时间,在中央民族歌舞团党委部署下,团里成立了"民歌加油武汉核心创作组"。各族艺术家聚焦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医护人员,以及为阻击疫情蔓延而奋力工作、倾情奉献的人们,发挥特长,积极主动参与到主题歌曲、配乐诗朗诵等战"疫"主题作品的创作中,以文艺的方式,讴歌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手足情谊,讴歌各族人民同心协力、共克时艰的坚定意志,展现全国各族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必胜信念。  相似文献   

19.
逆境唤担当,在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共同抗疫的关键时期,中央民族大学的青年学子弘扬奉献精神,投入到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杨康,中央民族大学药学院2018级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一个土生土长的湖北人。在这次战"疫"中,他作为民大青年学子,展现了青年人的使命与担当。  相似文献   

20.
湖北武汉地处江汉平原东部, 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七大中心城市之一,长江中下游特大城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农村人口的大量流动, 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也日益增多.在武汉,随着少数民族群众务工﹑经商环境的不断优化,每年到武汉的少数民族人数持续增长. 目前,武汉市有少数民族30多万人, 其中有三分之二为务工经商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他们中大多数来自我国西部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