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随着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民间理念得以产生,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空间,成为文学研究领域关注的重点。基于此,本文以民间理念与当代情感为视角,就中国现当代文学进行了研究,以期加深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的理解,汲取中国现当代文学所蕴含的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当代文学“人”的主题的诞生,要追溯到20年代初,经过几十年的传播,“人的文学”已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理论体系,始终影响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生成。探究“人的文学”的产生与发展,对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起到关键作用,从“人”的文艺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关联入手,既能准确剖析中国现当代文学演变逻辑,还能从多角度切入解读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3.
郑靖茹 《中国藏学》2006,(1):105-109
“原乡”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一个历久弥新的主题。本文通过对阿来小说《血脉》的文本细读,着重分析了作为失语者的爷爷重回母语的悲壮历程,同时分析了族际边缘人的精神原乡及由此形成的困惑、迷茫。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藏族文学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了藏族当代文学的发展、分期及主要成就:一、藏族当代文学的诞生、发展和分期;二、藏族当代文学发展的历史渊源,包括纵向继承发展和横向交流、借鉴及影响等;三、藏族当代文学创作的主要成就、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等.新中国藏族文学发展研究是对半个多世纪以来的藏族当代文学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的一次回顾和总结,也是对藏族当代文学走向现代化进程的一次学理探究,对促进藏族当代文学的创作、研究和国内外学界进一步了解藏族当代文学提供一个视窗.  相似文献   

5.
当代回族文学创作的审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回族文学作为中国当代文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创作与发展既体现着中国当代文学的某些共性因素,同时也呈现出它所独有的一些民族审美文化内蕴,从而补充和丰富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创作领域。  相似文献   

6.
《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的开放性、当代性与整体性特点决定了它在教育改革中理应处于领先的位置,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相对滞后。本文从《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的性质、课程教学的现状出发,对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提出及具体实践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与国法相比,民间习惯在本体特征上存在若干殊异性。在当代中国现代化论调背后潜存着三个基本命题,它们每个都是罔顾国法与民间习惯"差异性难题"的单边主义取向,其所提出的解决之道必然在实践中遭遇失败。因而,当下亟需破除此种现代化论调,确立民间习惯对国法的"整体进入"而非"部分进入"理念。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漳浦县的民间剪纸艺术现状为背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间剪纸艺术的生存和发展进行研究和探讨,提出了漳浦剪纸艺术产业化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清水江文书是继徽州文书之后,新近受到重视的系统完整的民间契约文书宝藏.依据大量民间文书展开传统中国乡土社会的研究,同时自觉运用人类学与历史学优势互补的研究方法,必然能够更好地了解长期为传统史家忽视的民众社会生活史,从而更加全面地认知乡土中国、政治中国、 文化中国合为一体的完整中国.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漳浦县的民间剪纸艺术现状为背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间剪纸艺术的生存和发展进行研究和探讨,提出了漳浦剪纸艺术产业化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汉藏民间叙事传统比较研究:基于民间故事类型的视角》以民众生活为根基,以民族关系为旨归,依托汉藏民间故事类型的提炼和分析,探讨和解析汉族、藏族民间叙事传统的共同性、相似性及差异性,进而洞见和阐释民间叙事共同体的共享性与意义。论著中提出的一系列关于汉藏民间故事、汉藏民间叙事传统交流的新观点,不仅对于汉藏文化关系研究,而且对于中国民间叙事学理论建设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概括来说,中国绘画艺术是由文人画、宫廷画以及民间画三者共同组成的独特绘画艺术,每一类型都有其独特的审美理念和表达方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呈现的比例也不尽相同.由于各种原因,前两者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较重,而民间美术往往独立于正统美术之外,今人只能依靠其保存现状来进行研究.本文所研究的敦煌莫高窟壁画,其重要性就在于,莫高窟自南北朝十六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开窟以来,历经北魏、东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宋、元等朝代,都保存了大量的壁画艺术珍品,详细考察之下不难发现,其作品与相关历史时期的大的审美倾向与格局息息相关,无论是内在理念还是外在表达方法似乎都能在同一时期的整体中国美术大趋势中找到对应,而这恰巧又在另一方面使中国绘画在内外表达方面更加完善.因此本文在研究敦煌莫高窟壁画的同时,并未忽略其与中国美术史的整体关系.  相似文献   

13.
概括来说,中国绘画艺术是由文人画、宫廷画以及民间画三者共同组成的独特绘画艺术,每一类型都有其独特的审美理念和表达方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呈现的比例也不尽相同。由于各种原因,前两者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较重,而民间美术往往独立于正统美术之外,今人只能依靠其保存现状来进行研究。本文所研究的敦煌莫高窟壁画,其重要性就在于,莫高窟自南北朝十六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开窟以来,历经北魏、东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宋、元等朝代,都保存了大量的壁画艺术珍品,详细考察之下不难发现,其作品与相关历史时期的大的审美倾向与格局息息相关,无论是内在理念还是外在表达方法似乎都能在同一时期的整体中国美术大趋势中找到对应,而这恰巧又在另一方面使中国绘画在内外表达方面更加完善。因此本文在研究敦煌莫高窟壁画的同时,并未忽略其与中国美术史的整体关系。  相似文献   

14.
真正意义的瑶族民间传统音乐研究始于20世纪,中国学者是瑶族民间传统音乐研究的主力军.20世纪50年代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瑶族民间传统音乐研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在瑶族民歌、舞蹈、宗教音乐、乐器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5.
当代民间信仰研究的现状和走向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一个无可回避的事实,就是如何看待现实社会中广泛存在的民间信仰.近几年,学界对什么是民间信仰,展开热烈的讨论,有关"民间信仰"的定义也众说纷纭,但是,大多论者对民间信仰往往只注意其信仰的层面,并以宗教学的知识、理论进行解说,缺乏该信仰与现实社会关系的研究.新的研究走向,拟从当代社会流行的民间信仰和民众生活的关系,从一种不脱离信仰的生活切入,以点带面,实践调查,理性分析,科学界定,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国家对民间信仰的管理提供政策的依据,为中国现当代思想文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阿英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戏剧家、文学史家和藏书家。他一生从事文艺工作,除文学研究颇丰外,他对民间美术史料的整理和评价,特别是对中国年画、连环图画、民间窗花和版画方面的探索,为后人学习中国古代和现代美术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梳理了阿英对这些民间美术发展的研究成果,介绍了阿英取得这么多研究成果源于他对美术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与对民间艺人的关注和宣传。阿英是一位多元化的文艺工作者,他的著作和藏书,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7.
传统社会讲究以和为贵,对于民间细故的纠纷处理往往交于民间社会力量进行自我解决。与此伴随而生的是,契约在民间社会活动中大量地被使用,形成独特的契约文化。作为清代贵州民间纠纷解决机制的一种重要载体,岑巩契约文书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以及社会价值理念为现代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 ,少数民族文艺研究在改革开放以后开始进入大发展和成熟时期。具体表现为资料的搜集出版 ;专题专人的研究 ;族别门类史和综合门类史的撰著 ;研究机构的建立和专业报刊杂志的创办 ;学科点、硕士点、博士点的建立等。资料的搜集首推由文化部、全国文联及各协会、国家民委联合主持 ,各省市自治区有关单位承担的《中国民间音乐集成》、《中国曲艺集成》、《中国戏曲集成》、《中国器乐集成》、《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民间谚语集成》7套集成。基本囊括了我国55个少数民族文艺 ,特别是民间文…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代空间设计过程中,要求所设计的空间兼具实用性、美观性、艺术性等特征,能够符合当代人们的审美以及对空间的应用需求,对于特殊的空间设计,还要求其具备新时代的文化内涵。以文化空间、绿色空间或者两者兼具的空间设计为代表,绿色空间设计是以生态环保理念为核心进行的,文化空间设计则以传统文化元素、民间美学元素的融入为核心展开。中国式的空间设计理念往往会在设计中发挥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尤其是传统民间美学元素的应用,将空间作为传统美学元素的载体,在促进我国文化传承的同时,丰富了空间设计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在黔东南州苗族民间几个不同次方言区的传说和理念中,都认为“蝴蝶妈妈”和蝴蝶诞生了人类 在研究苗族的蝴蝶图腾现象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