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曾宪林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1)
一九二七年春收回汉口英租界的斗争,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在反帝斗争史上写下了胜利的一页.但这一革命史上的光辉篇章,究竟是在谁领导下谱写出来的呢?这是多年来众说纷纭的问题.早在三十年代初期,就有论者提出,汉口英租界的收回,“完全是群众在革命高潮时自发的行动”.它的论据是,这时“群众斗争的发展往往还在党的前面”.近年来,武汉地区有的论者认为,汉口英租界的收回是在武汉国民政府领导下进行的.其理由是,汉口英租界“是武汉政府派军警去接管的,是武汉政府去收回的”. 相似文献
2.
许冠亭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
收回汉口英租界外交斗争策略述论许冠亭1927年初武汉国民政府收回汉口英租界,是在“中国外交史上开一新纪元”。①以往各类著作、文章将租界的收回完全归功于民众运动。笔者认为,收回汉口英租界,固然离不开民众运动的推动,但制定和运用正确的外交斗争策略是其成功... 相似文献
3.
肖致治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78,(4)
汉口沿江地方,解放前有一片“租界”区。它是帝国主义推行殖民掠夺政策,残酷压迫和剥削中国人民的历史见证。“国中之国”的由来“租界”是一八四○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殖民者在我国一些重要通商口岸迠立的侵略据点,变相的殖民地,可以说是“国中之国”。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沿海的天津等七口,长江沿岸的镇江、南京、九江、汉口等处,都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一八六○年底,《中英北京条约》的墨迹未干,英国的轮船就闯到汉口。第二年,强行签订了《英国汉口租地协约》,勘定从江边花楼巷往东八丈起,到甘露市江边卡东角(今合作路口)止,共长二百五十丈,进深一百一十丈,作为英国租界。到了一八九八年,英国又把租界向西扩张到汉口旧城垟边(今中山大辺)。这样,南起今江汉路,北至合作路,东起江边,西到今中山大辺的近八百亩土地,只要按(厂元)征 相似文献
4.
肖致治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4)
汉口沿江地方,解放前有一片“租界”区。它是帝国主义推行殖民掠夺政策,残酷压迫和剥削中国人民的历史见证。“国中之国”的由来“租界”是一八四○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殖民者在我国一些重要通商口岸适立的侵略据点,变相的殖民地,可以说是“国中之国”。 相似文献
5.
陈冠兰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1):127-131
近代汉口新闻事业之发端与繁荣,与租界及租界特殊的传播环境有密切关系。开埠以来,外侨与国人在汉口的五国租界里创办了近百种报刊。租界内的新闻传播受到多方面控制:汉口租界当局的基本章程中有关于新闻传播管理的条例;满清与北洋政府从多方面对租界内的报刊进行钳制;军阀势力与帝国主义列强亦常插手干涉。与上海租界相较,汉口租界的媒介与传播环境仍有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张继革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2)
有一定翻译经验的人都知道,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结构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而在这两种语言的互译过程中,尤其是在口译中,就会碰到许多困难,但如果对这两种语言的差异和特殊之处有了比较充分的认识和掌握,这种困难就会小得多,翻译也 相似文献
7.
张继革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Z1)
英汉口译中的拆句问题张继革有一定翻译经验的人都知道,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结构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而在这两种语言的互译过程中,尤其是在口译中,就会碰到许多困难,但如果对这两种语言的差异和特殊之处有了比较充分的认识和掌握,这种困难就会小得多,翻译也就... 相似文献
8.
于桂芬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2)
1927年春,在大革命的高潮中,汉口、九江人民不顾帝国主义的阻挠,勇敢地夺回了被其霸占长达60余年的汉浔租界。此举在当时轰动全国,震惊世界,成为中国近百年反帝斗争史上的壮举。本文拟通过对收回汉浔租界的简要回顾,试图剖析武汉国民政府在这一壮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从十九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初,先后有英国、日本、法国、美国、德国、俄国、比利时、意大利、奥匈帝国等九个国家,在中国沿海沿江的天津、上海、广州、汉口等十个开放城市,开辟了二十五个专管租界。除苏联政府于1924年放弃帝俄时代在中国划定 相似文献
10.
吴飒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1):90-92
口误存在于一切自然语言的生成过程之中。英汉口误之间有着极大的共性,具体表现为: 1. 折射两种语言基本相同的言语生成模式; 2.存在共有的类型; 3.具有共同的制笑功能; 4.受制于各自所属的社会文化。 相似文献
11.
近代汉口市政改革对租界的效法与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文学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4):82-87
20世纪前期,汉口市政改革经历了从最初学习效仿租界,到政府直接学习西方最新的市政成果,最后超越租界的曲折过程。这一曲折过程表明,市政独立统一是决定市政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按照现代市政体制进行构架的独立的汉口市政府建立后,力谋城市统一建设管理,结束了近百年多头市政的混乱局面,特别是一批带着现代西方最新市政理念、亲历西方现代市政最新成果的海归派专家积极投身其中,付诸实践,使汉口市政焕发出现代青春的夺目光采,成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城市中最耀眼的明珠之一。 相似文献
12.
张金玲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110-113
翻译语言即是翻译文化。英汉语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使得两种语系所承载的文化特征出现了视域融合和冲突现象。习语和诗歌典籍翻译是英汉口译中凸显的文化现象,这两部分的文化传递是口译员在现场信息处理的重点。口译的即时性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口译员应注重培养跨文化意识。提高对两种语言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加强双语的文化储备,即时进行双语的文化解码,充分发挥好沟通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朱昌宁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4)
关于历史唯物主义,斯大林同志曾给它下过一个完整的定义。他在《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文中写道:“历史唯物主义就是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推广去研究社会生活,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应用于社会生活现象,应用于研究社会,应用于 相似文献
14.
由于长期对租界与居留地之间没有作出明确与确切的界说 ,以致对我国近代租界数字的统计众说纷纭。租界与居留地的界定原则为 ,凡经由我国政府以条约、协定或协议形式 ,正式同意承租某地区的外国掌握该地区行政权的 ,是为租界 ;凡我国政府虽然划定某一地区租赁予外国侨民居住 ,但我国政府仍掌握有该地之行政权者 ,是为居留地。列强在我国共攫得租界 2 7处 ;内中公共租界 2处 ,专管租界 2 5处 ,另有北京使馆界 1处 相似文献
15.
王玮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98,(2)
交流障碍(Communicationbreakdown)这一概念现在西方非常的流行。实际上每天人们都有不理解或误解他人的时候,同时别人也可能不理解或误解我们自己。事实上,人们之间的由于不理解或误解而产生的交流障碍要比我们认识到的情况更多。口译活动是一种通过译员进行的跨文化、跨语言的交际活动。它是通过译员作为中介,两种文化、两种语言背景的人进行的交流。在这个活动中,译员对两种文化、两种语言的了解和掌握,以及对所谈内容(即主题)的了解和他本人的交流和口译技巧,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口译活动能否成功。在这个过程中,说话人先… 相似文献
16.
张金玲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6):724-726
随着国内各行各业对口译人才需求的增多,市场对口译教材的需求也日益增长。目前英汉口译教材出版虽然势头良好,但也存在选材缺乏科学性、系统讲解忽视口译技巧、练习答案欠缺合理和教材没能实现网络化等问题。国内英汉口译教材按照内容形式分为综合类、专题类、技巧类和考试类,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英汉口译教材编写原则应以详细讲解口译技巧为教学主线,配合相应的文化内容主题而展开;要体现口译顺句驱动和预测的特点,提供符合口译特点专业实践的参考答案;充分利用网络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实现口译教材应用的网络化。 相似文献
17.
王聿良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09,9(5):131-134
双语互译中碰到的困难多半来源于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上的差异。从英汉语言语用意义关系对比。跨语言句法启动效应、文化语境、对等原则和惯用表达等方面着手,探讨跨文化语用口译,指出语用得体原则和以意为先的语用翻译策略,进而强调具备双语能力和双文化能力对口译成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19.
姚振亮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3)
在我国,建国以来的不同时期存在着不同的人才观念。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片面地强调实践出真知,而轻视书本知识;鄙视脑力劳动,不强调提高工人、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三面红旗”不恰当地提出破除迷信,结果把科学也破除了。就在这个时期提出了“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的命题。这就形成了轻视知识、歧视知识分子的人才观念,对造成我国经济困难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疯狂的“文革”是反文化思潮的极端表现。在那个年代,“白卷英雄”成了人才,知识分子成了“臭老九”。那样的人才观念,使真正的人才遭压制,众多的人才被摧残,曾一度造成了我国人才青黄不接的状况,对我国的建设事业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损失。当今,需要人们认真去反思的倒是在用人政策上不切实际的“大学文凭论”。 相似文献
20.
关于夏文化问题的一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旭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3)
在我国历史上有一个夏代。据文献记载,夏代的历史纪年约为公元前21—前16世纪。关于夏代的历史情况,文献记载的不多,这就有待于考古工作进行比较广泛的考古发掘,以获取更多的,有关这方面的物质资料,充实夏代的历史。对于夏代的物质文化,目前可以说已经被揭露出来了,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把已经知道的古文化资料,进一步深入研究,从而使我们认识和确定哪一个文化是属于夏文化。根据文献记载,夏部族聚居和活动的地区,主要在河南、山西一带。尤其是颖水及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