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技术的发展,社会生活高度电子化,网络已经成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网络的发展带来的是专门人才的大量需求。在美国现在最好的工作是与电脑和网络相关的职业。美国高技术行业100位最富有的企业家中,从事与网络有关业务的人占1/3,网络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当今世界最大的富翁制造厂。像比尔·盖茨、雅虎的杨志远等,这些都是计算机时代的网络精英。有资料表明,未来的时代将是网络的时代,网络人才将成为宠儿。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电子商务以其便捷和快速的方式越来越被人们认同和接受。网络订餐作为一种新的订餐途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快速的送餐服务,成为现在发展的主要趋势。本文主要介绍了以JSP为编程语言,与SQL Server 2000数据库技术相结合的网上订餐系统的设计,实现了网上餐品选择、加入购物车、付款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廖婧华 《人才瞭望》2016,(6):200-201
随着科技与社会的迅速发展,网络已经深入到人们工作与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深受网络环境的影响,主动借助网络环境带来的便利性,开展高效、高质量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刻不容缓。基于此,主要从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特点出发,阐述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潜在危害,对当前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是人们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同时网络信息也推动了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的发展。但是我们不可否认,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在我们享受其带来的便利的时候,他也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网络信息在我国的发展相当迅速,但是正因为这样我们的隐私权也被频繁的侵害,网络侵权,人肉搜索等各种词眼让人们陷入反思。在网络环境下,网络侵权的快速性、隐蔽性,以及传播方式拥有的特殊性、技术性,仅以现有的法律对其进行调整是不够的,所以完善在网络环境下人格权的保护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网络成瘾已经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网瘾的成因包括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其中,家庭教养方式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本文从家庭教养方式的角度出发,通过探讨其对于青少年人格发展、心理健康水平和价值观等方面起到的重要影响,揭示一些家庭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并针对这些关系,从家庭教养的角度提出一些预防和戒除青少年网瘾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据《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网瘾比例约为13.2%,青少年网瘾的人数已经超过100万,互联网成为一部分青少年名副其实的“电子海络因”,特别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职校生,在文化基础相对较差,学习态度、学习目的不是很明确、升学压力不是很大的情况下,“网络”就成了职校生的一门必修课,职校生网络成瘾问题的严峻性不容忽视,已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计算网络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计算机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在人们实际生活中,网络技术是必不可少的,尤其在高校的教育管理中,网络技术起着重要的作用。充分利用网络技术进行高效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8.
21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越来越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的出现,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加快的脚步。在各个领域都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诸多的道德伦理问题也频繁的涌上报纸、电视,成为人们所关注的话题。鉴于此加强网民素质,提高网民的网络道德水准已经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大挑战。培养他们形成健康的网络道德人格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现在人们的生活中,网络、手机、电脑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我们切实地感受到了现代化的发展、现代化的生活、现代化的交流。针对现代化的发展以及大量学生对电子产品的应用,这些都极大的开阔了当今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思维空间、理解分析能力,因此我本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以及对当前教学中形式的一点思考,将手机中的微信功能投入到当今的教学中去,相信会给学生一种耳目一些的感受。  相似文献   

10.
中国网络反腐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线网络。具有无限的力量。目前,网络传媒已经成为一件重要的舆论工具,它监督着社会生活中不符合法律和道德的各种行为,并对其进行披露和举报。同样.网络也在冲击着传统的反腐方式与格局,它以其公开、透明、快捷的特性,为政府的反腐败工作添了出色的一笔。当然,作为新生事物,它对社会也存在着一些副作用。因此.如何对网络反腐加以引导,使其成为反腐败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的水平和生活的质量在不断的提高,如今地暖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新兴的采暖方式,在生活中使用地暖主要的就是在环保、安全、健康的状态下进行无污染的生活,因此对于在地暖中材料的选用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的是在低温热水地面辐射当中需要采暖,在此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阻氧塑料管的材料进行加工和使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已经逐步走入了人们的生活中,在加快人们生活节奏,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网络具有一定的虚拟性,而高职院校自身封闭式的环境,决定了许多青少年都会对新鲜事物较为感兴趣,且学生的自制力以及明辨是非的能力较弱,很容易受到网络负面效应的影响。网络信息时代,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管理带来了新的发展以及挑战。本文针对网络信息时代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带来的影响进行详细阐述,希望为以后的研究做出借鉴。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在我们生活中已经不再是一个陌生的事物了。接发手机短信也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随着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大量创作短信,注重语言、句式的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Windows平台的服务器虚拟化技术正越来越多地被社会大众认可和接受,人们已经习惯于将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应用于日常生产、生活的诸多方面。例如,人们将基于Windows平台的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应用于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中,有效地提高了教育教学的品质和效率。本文以基于Windows平台的服务器虚拟化技术为中心,集中探讨了这项技术的概况、高等职业院校采用服务器虚拟化技术的主要策略和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网络交易和信息的交流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主旋律,互联网的开放、技术,虚拟,无纸,交互,低碳,数字,便捷,高效率等特点已经对现行的隐私保护制度产生了的重要的影响。本文以隐私权作为理论基础,以传统的隐私权引出网络隐私权,以及网络隐私权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并阐述了随着其发展在实际生活中的侵权行为。通过法律手段来规范网络和隐私权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来促进网络时代和信息时代的发展,目的是减少和杜绝侵犯网络隐私权的现象,使私人生活安宁,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第三次科技革命将人类带入了计算机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计算机、网络越来越广泛地进入人们的生活。大学生作为时代潮流的前沿力量,网络已成为其生活、学习的一部分。但是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有弊。本文通过分析网络发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并就如何利用计算机网络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作者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自从上世纪网络的产生以来,经过几十年的迅速发展,网络基本已经覆盖了各个地区,同时,在经济生活不断丰富,经济增速不断稳定的背景下,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也使得人们的观念不断更新,更加具有包容性,网络为人们跨时空交流,分享最新消息提供了一个便捷的平台,由此衍生的网络舆论也作为网络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出现在网络中,而对于网络舆论,在道德准则的规范下,又不得不加之以法律的约束,本文就针对法律规制视角下对网络舆论进行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在爱国主义前面加上了网络两个字,这就是新媒体环境下新的爱国方式。网络是新时代的产物,不同于以往任何技术对全世界产生的影响,它提高了效率,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但是网络增加了任何与它相关事物的不可控性,如何在网络大环境下发挥人民的爱国热情,规范人们的爱国行为,是新时期必须要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深入发展,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网络安全问题。高校是网络安全教育的主要阵地,但在网络安全教育中面临着制度体系缺失、教育方式内容陈旧、师资力量参差不齐等困境,大学生自身的防范意识也十分薄弱。在此基础上,高校应着力构建完备的网络安全制度体系、建设高水平专业化的网络安全教育队伍、丰富完善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内容、创新网络安全教育的方式形式,提高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社会生活、生产等各方面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网络舆情也愈发引起人们的关注。作为网民中主要群体的青少年热衷于借助网络发表观点,他们或针砭时弊、或建言献策,或调侃吐槽、或者围观起哄,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发展机遇和挑战。在网络时代的未来,网络舆情将会成为主要的话题之一,必将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对网络舆情的引导也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