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芥川龙之介历史题材小说选材的新奇 ,构思的精深 ,完全得益于他深厚的汉学修养和对中国古典小说的特别喜好 ,借鉴、移植中国古典小说创作风格与情节成为他早、中期作品的主要基调。作者认为 ,芥川从创作初期的《酒虫》到晚年的《马脚》 ,《聊斋志异》对他的影响贯穿了他创作的始终 ,完全可以说芥川龙之介的小说就是中国古典小说的“日本化”。  相似文献   

2.
<正>房日晰教授在唐代文学研究方面的学术贡献为学界所熟知。他的《唐诗比较研究》《李白诗歌艺术论》等论著,以视角的新颖独特、持论的公允剀切、分析的细致入微颇受学界称道。唐诗研究虽是房教授投入精力较多的学术领域,但却并非其全部。唐诗之外,他对宋词以及明清小说研究都有所涉及,且都有不俗的成绩。作者近来将其有关唐诗研究中前出之专著未曾收入的成果与他多年来有关明清小说的论述合为一集,名之曰《论诗说稗》,交由上海三联书店于2014年12月出版,不仅是作者有关唐诗研  相似文献   

3.
夏志清是海外著名的华人学者,其英文代表作《中国现代小说史》和《中国古典小说》在国内外学界颇有影响,且都属于中国小说研究,值得综合考察。围绕“历史眼光”、“美学构想”和“现代阐释”三个方面,探讨夏志清中国小说史论研究的特色与局限,有望为中国本土的小说研究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4.
历来说《易》的儒生都不重视《杂卦传》。《汉书·艺文志》叙《易》:“孔氏为之《彖》、《象》、《系辞》、《文言》、《序卦》之属十篇”,孔颖达在《说卦》标题下注:“先儒以孔子‘十翼’之次:……《文言》第九,《说卦》第十”,都不提到《杂卦》;即使一一计算“十翼”,如孔颖达周《易正义》序《第六,论夫子‘十翼’》:“一家数‘十翼’:……《说卦》八,《序卦》九,《杂卦》十。郑学之徒并同此说,故今亦依之”,也把《杂卦传》附在“十翼”之末,占一个卑微的地位。 《杂卦传》是“十翼”中最短的一篇。它的形式在“十翼”中有这些特点:第一,它是一个口诀式的短篇;通篇用韵,而且换韵频数(共十九个韵),而音节和谐。第二,  相似文献   

5.
汉人小说观念探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人小说观念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小说发展,而要正确认识汉人小说观念,则应从分析《汉志》入手.《汉志》著录诸子百家是从“时君世主”统治需要出发,其价值判断也是从政教着眼,“小说家”自不例外.“小说家出于稗官”说有丰富内涵.据出土秦汉简文,稗官是县乡低级小官,亦为秩级较低小官之通称,其职掌多为辅助性的.据《汉志》如淳注,稗官有称说“闾巷风俗”之责,乃周代“士传言”制度之延续;“稗”音“排”及“偶语为稗”说,揭示了“稗官”之“街谈巷语”与偶语、排语、俳语、诽语等的语义联系,实指与朝政得失相关的“连偶俗语”.《汉志》对小说家的定义正是根据其所著录的作者和作品实际加以归纳而得出的.不是先有了小说家称谓才称其作品为小说,而是先有了小说称谓才称其作者为小说家.因此,仅仅将“小说”理解为学术价值判断显然不够,它其实隐含有文体意味.汉人的小说家定义和《汉志》著录的小说文本规范影响了后世小说观念和小说文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典小说,无论文言体小说或是白话文小说,对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甚至欧洲都有广泛的影响。 日本:有关三国的书籍、影视戏剧、商品异彩纷呈 在日本,有专门的“中国学会”、“东方学会”,研究中国的文、史、哲,还有“中国古典小说研究会”,已出6期刊物,“中国近代小说(1840—1919)研究会”也出刊物。这些学会、研究会对“三国”论文的发表特别注重,日本自1689年出现翻译“三国”,至今已出20多种版本,日本在研究“三国”的版本方面比中国还要发达。日本的“三国热”不仅是热,而且形成了热潮。《三国演义》在日本称为《三国志》,他们把研究从学术  相似文献   

7.
陶渊明(365—427)享年63岁,本来是个颇为明确的问题.萧统最早编《陶渊明集》,所附陶渊明卒后不久颜延之《靖节征士诔》,有“春秋六十有三”之语.自北宋汲古阁藏《陶渊明集》十卷本以及以后的一些《陶渊明集》所附颜《诔》皆同(南宋曾集本《陶渊明集》所附有“时年六十三”之语,校记曰:“一无六十三字”).最早记陶渊明生平的为梁代沈约《宋书·陶潜传》:“潜,元嘉四年卒,时年六十三.”《晋书·陶潜传》:“以宋元嘉中卒,时年六十三.”萧统《陶渊明传》:“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自南宋王质《栗里谱》以来,南宋吴仁杰,清代顾易、丁晏、陶澍、杨希闵以至今人逯钦立、杨勇、王瑶、吴云、钟优民、李华、王孟白、唐满先、孙钧锡、王叔岷、郭维森等,均主此说.当今诸多中国文学史教材也采用此说.  相似文献   

8.
自李贽提出“五大部文章”说,肯定《水浒》为“发愤之作”,乃“天下之至文”;金圣叹誉《水浒》为“第五才子书”并细加评赏后,小说的地位大大提高。到《儒林外史》、《红楼梦》的时代,我国古典小说创作达于高峰。稍有识见者,都或深或浅地体会到了小说的礼会作用,进步的理论家们似乎不必再为小说之是否“可观”多费口舌,而可以集中笔墨从不同角度去为中国小说美学破土奠基了。《卧评》就不再论及小说的地位问题,而直接把《外史》看作《史》、《汉》一样的不朽著作进行研究。从《外史》出发,又论及小说的审美标准问题。  相似文献   

9.
“祝兴义是一位描写乡村生活的能手。”“读他的小说,有‘乡情拂面、乡音在耳’之感。”1988年河南中原农民出版社为他出版乡土小说专集《只因河那边一段风流》作如是评价。作者自称偏爱这方面的题材。1985年江流在《杨花似雪》集序中说,本集“大都是写农村人物或农村出生的知识分子。”“他的作品,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善于从‘微观世界’去揭示善良的人性,纯厚的人情,洋溢着传统的美,淳朴的美。”到目前为止,祝兴义小说绝大多数取材农村,他几乎把全部心身投入到这个领域。我想,农村不仅仅是他  相似文献   

10.
王安忆最新力作《天香》以明末上海“天香园绣”发展为背景,以申家天香园为中心,描写了申氏家族历经四代由盛而衰的过程,小说明显受到中国古典小说的影响,尤其是中国世情小说的影响.本文从叙事内容、叙事结构、人物塑造、叙事语言等方面来探讨《天香》对中国古典小说的继承.  相似文献   

11.
战国小说的单篇之作可分为志怪和杂史两类,《墓主记》《王会》等属志怪小说,《高唐赋》《神女赋》可视为赋体志怪;杂史小说有《太子晋》《说剑》等。战国小说的丛集之作有志怪、杂史及轶事三类,其志怪作品又可再分为地理博物和卜筮占梦两类,各以《山海经》《汲冢琐语》为代表;《晏子春秋》《穆天予传》属杂史小说,《韩非子·说林》可归属于轶事小说。战国小说呈现与子史“互体”的自在状态,标志着中国小说史的开端。  相似文献   

12.
郑振铎在《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的“序言”中指出:“……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是这时期最大的收获之一,奠定了中国小说研究的基础。”鲁迅是中国小说和中国小说史研究的拓荒者。把他的《中国小说史略》放在“五四”新文化革命的背景下重新认识,对我们深刻了解鲁迅就是这个文化新军的“旗手”和他对研究我国古代小说的历史功绩,都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我国清代医学家王清任(1768年——1831年),一生中重视实践并独立思考,对中国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著有《医林改错》一书,集其医学理论成果。更难能可贵的是200多年之前,在我国还没有近代医学的情况下,王清任还能够理解到掌握人体脏腑解剖知识,是医疗实践的理论依据,从而注重人体解剖的观察和研究。这方面的成就是《医林改错》一书的重要内容,所以王清任在“自序”中说:“余著《医林改错》,非治病全书,乃记脏腑之书也。”他强调“业医诊病,当先明脏腑”,从而才能避免“本源一错,万虑皆失”。我们在今天看来,这些话也是很有见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鲁迅对我国古代小说作过深刻的研究,写了著名的《中国小说史略》。他有独特的卓见,指出:“中国,小说不算文学,做小说的也决不能称为文学家,所以并没有人想在这条道路上出世。”“我也并没有将小说抬进‘文苑’里的意思,不过想利用他的力量来改良社会。”(《我怎样做起小说来》)他借鉴了传统小说的表现手法,继承了古典小说的优良传统,溶中西艺术为一炉,创作出许多不朽的艺术瑰品。 值得注意的是鲁迅把《隋志》、《旧唐书》等属于史部的杂史也归入到小说类。  相似文献   

15.
就古典小说发展速度问题,笔者曾在几年前提出过一些看法(参见拙文《关于古典小说发展问题的思考》,载《文史哲》86年6期,以下简称《思考》),试图探索古典小说较古典诗歌成熟、繁荣迟缓的原因。后来,有的同志撰文商榷(见《文史哲》88年6期李镇川《也谈古典小说的发展速度》,以下简称《也谈》),促使笔者重新审视原作,进行必要的解释,也可算作是对前文的补充。 (一)关于“小说比诗歌更复杂”的问题《也谈》认为:“我国古典小说比诗歌发展缓慢的原因……是因为小说比诗歌更为复杂。”为了证明其合理性,又上升到哲理的高度说:“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总是简单的出现在前,复杂的出现在后;低级的在前,高级的在后”。因此,“诗歌和小说的发  相似文献   

16.
《海上花列传》是中国近代小说的转型之作,在背离“史传”、“诗骚”古典小说传统的同时,其叙事手法多有创新,表现出明显的非故事化倾向,对中国近代小说的现代转型有重要的贡献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冯梦龙不仅是明代著名的作家、编纂家、出版家,而且是著名的文学理论家。他编纂出版过多种民歌集、散曲集、笔记小品集,创作、改编或整理出版过多种戏曲。在小说方面,编纂(其中也不乏创作成份)出版过合称为“三言”的短编小说集《古今小说》(《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改编整理过《平妖传》、《新列国志》等长篇小说,还纵恿书坊重价购刻过(从现在一些资料看至少是这样)作为“四大奇书”之一的《金瓶梅》。正如他的文学实践活动在小说方面最为突出一样,他的文学理论也以小说理论最为见长,在中国小说理论发展史上的地位最为显著。然而遗憾的是,由于历史的传统文化意识积淀的原因,历来的研究,连冯梦龙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  相似文献   

18.
明末吴炳是临川派中杰出的剧作家。日本戏剧理论家青木正儿称他是“汤显祖后第一人”,李渔说他的粲花五种“皆文人最妙之笔也”。吴梅认为《情邮传奇》不仅“为石渠之冠”,而且“亦为明代各传奇之冠”。这些评价并不过分。然而近几十年来,有些人总认为吴炳的作品描写的是才子佳人,格局小,格调不高。因而在文学史上也没有他的地位。我认为对吴炳的作品要从他的创作指导思想上去研究分析,才有可能得出比较正确的结论。遗憾的是吴炳的戏剧理论留下来的极少,除《情邮说》以外,其他材料尚未发现。《情邮说》是吴炳留给我们的唯一的理论遗产。透过《情邮说》,我们可以了解吴炳的艺术主张,发现“情邮说”与汤显祖“情至”观念的继承关系,找到衡量吴作思想意义的标尺。  相似文献   

19.
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真是“寸草有致.片石生情”,虽“半亩方塘”,却追求“天光云影”之意境,极富诗情画意。走进中国园林就如同走进了中国艺术的殿堂,而读陈从周先生的《说同》,亦如神游林泉花木,山水亭台之美尽得之。陈先生将文史知识与园林建筑理论结合起来谈,他的著述既是园林理论,也是婉约清丽、畅快明达的文学小品文.诚如叶圣陶先生所评述的那样:“熔哲、文、美术于一炉,臻此高境,钦悦无量”。《说园》是同济大学古建园林专家陈从周教授(1918-2000年)的著名园林代表作之一。此书写于1978年至1982…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典小说诞生伊始,便与神话、子书及史书浑融于一体,具有多种文化遗传基因。神异叙事便是这基因优化组合的产物。从魏晋志怪的“万物皆灵”、唐传奇的“怪诞梦幻”至宋元话本的“今古奇观”,源远流长的“神异”叙事成为小说不可或缺的一大景观。罗贯中《三国演义》集前代神异叙事艺术之大成,不仅在叙事理念、叙事机制、叙事谋略上独具特征,并成熟为中国古典小说神异叙事范型,从文化学角度观照,更易感知其深刻的哲学精神和文化内涵。因此,这种熔铸了作家创作意图和文化意念的叙事手段其实为一种叙事智慧,其后的古典小说和现当代小说无不从中汲取营养。神异叙事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于此功勋卓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