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是中国科协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主要精神,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是推动我国生产力现代化的思想理论和客观实践。 科学技术生产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是以消耗人的脑力为主的复杂型劳动过程,它同一般其它体力生产相比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科学技术生产劳动是生产性劳动。科学技术是一切财富中最宝贵的财富,从事科技工作的知识分子的劳动是一切劳动中最富于创造性的脑力劳动,这种劳动及其成果能够生产巨大的生产力,推动整个社会向前发展。因此,科技生产又是生产生产力的生产,是生产的生产。面对现实,在整个社会生产劳动中,脑力劳动的比重逐步增加;在社会产品中从事复杂型脑力劳动的人员比重逐步增加;在社会产品中脑力劳动创造的价值量逐步增加。这就是生产劳动现代化的必然结果和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脑力劳动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脑力劳动的论述,对于加快我国四化建设,无疑是有着现实意义的。马克思指出,所有劳动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它们“都是人的脑、肌肉、神经、手等等的生产耗费”。脑、神经的耗费,指的就是人的脑力的支出;肌肉、手的耗费,指的就是人的体力的支出。“劳动过程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在一起了。”就劳动过程是纯粹的个人劳动过程来说,劳动者在劳动时头脑与手脚并用,既要支出体力也要支出脑力,在这种情况下,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直接结合在单个劳动者身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产品从个体生产者的直接产品转化为  相似文献   

3.
劳动力指的是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即劳动者所具有的体力与智力的总和。信息劳动者所付出的劳动,也就是信息劳动力的一个组成部分。从整个生产力系统来看,信息生产力处于主导地位。在科学技术落后,信息生产力水平低的条件下,物质资料产品的生产和价值创造过程,表现为单一的物质产品生产过程,劳动者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生产手段日益复杂化,社会巨大生产能力对能源、原材料的巨大需求与资源有限性的矛盾日趋加深,以及社会对产品需求的不断变  相似文献   

4.
生产领域中发生的资本的生产性是一种颠倒性的假象,这种假象不仅来自作为资本具有的劳动资料的“自我增殖”,而且更深地来自它作为社会劳动生产力和一般社会生产力的吸收和占有者。在工场手工业生产的劳动分工条件下和机器化生产过程中,都会出现劳动工艺结合关系和看管机器之间的结合力量,以及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直接运用。这些看起来与劳动者个体无关的社会劳动的一般形式都变成了资本关系支配下的生产力,这使资本仿佛具有了离开工人劳动的某种神秘的生产性。生产性劳动,是一种特设关系场境,它是指劳动成为资本增殖且再生产整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质性。  相似文献   

5.
自马克思逝世以来,人类已经历一个多世纪的历史。一个世纪来,人类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由两大革命引起:一是科学技术革命;一是社会主义革命。这两个革命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由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由资本主义进入社会主义。 科学技术革命不仅使生产力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带来了生产的社会化、自动化,而且在生产方式方面引起了一场极为深刻的管理革命。由于物质生产日益自动化,生产劳动已分为两大职能:一种职能是以体力劳动为主的直接从事物质生产过程中的操纵机器、生产工具的职能;一种是以脑力劳动  相似文献   

6.
从劳动的自然形式看 ,社会主义社会劳动的特点有 :生产商品的劳动越来越以脑力劳动为主 ;劳动成为富有个性的创造性活动 ;科技劳动逐渐成为价值创造的主导因素 ;直接操作劳动正在让位于自动化、智能化的机器 ;劳动协作更多地在不同的时空中进行等。从劳动的社会形式看 ,社会主义社会劳动的特点有 :由市场关系联结的两个层次的联合劳动是社会主义劳动的本质特征 ;多种社会形式的劳动并存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是劳动阶级内部的分工 ;经营管理劳动是生产商品的总体劳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劳动的有效性由世界市场来决定等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绝对抽象劳动是指劳动者在其劳动过程中与其它有关的具体劳动发生和保持关系的过程;绝对抽象劳动力是由劳动者在进行一种具体劳动过程中所处的绝对自我限定程度来决定的;相对抽象劳动是指劳动者在其劳动的过程中遵守与他所从事的具体劳动直接有关的劳动规则的过程;劳动者在进行一种具体劳动过程中所处的相对自我限定程度是由该劳动者在进行该具体劳动过程中本人所要直接遵守的劳动规则和所要直接知道的科学技术知识等因素的数量来决定的。  相似文献   

8.
以脑力劳动为基本特征的知识分子从其产生之始就表现出了历史的进步性 ,但同时也受到时代的局限 ;社会主义条件下 ,我国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成了先进生产力杰出的代表之一 ;在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今天 ,从事知识和科学技术生产、传播和应用工作的知识分子的地位与作用变得更加重要和特殊。另外 ,知识分子还以其特有的理论探索性劳动揭示社会经济的运行规律 ,推动体制改革 ,解放和促进生产力发展。  相似文献   

9.
问题的提出 知识分子和工人、农民,都是劳动者。传统的观念认为,知识分子是“有一定文化科学知识的脑力劳动者”。而工人和农民则是体力劳动者,他们之间,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社会分工。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什么单纯的体力劳动或单纯的脑力劳动。人类的劳动是有目的的改造自然。  相似文献   

10.
在生产力自身的革命中,劳动者和生产工具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劳动对象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工作中却往往被忽视。理论界有一种观点认为,劳动对象在生产中仅仅处于被加工的被动状态,对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关系甚微。如果说这种看法在以往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时代有一定道理的话,那么,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这种认识则显得远远落后于实际,未免低估了劳动对象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 一 劳动对象是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对之加工的一切物质资料。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谈到劳动对象时,把劳动对象分为两大类:一是“天然存在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05页),即没有经过人们劳动加工过的自然物质,如矿藏、原始森林、未开垦的处女地等等;另一类是“已被劳动滤过的劳动对象” (同上书,第206页),即经过人们劳动加工过的物质资料,如农业中的种子,织布用的棉纱、制造机器用的钢材等等,在生产中泛称为原料、材料。 大家知道,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生产工具进行劳动,只有作用于劳动对象,使之转变为人们所需要的物质资料,这种劳动才是具体的、有用的劳动,由此形成的生产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必然性与生产力发展客观需要相一致,而蒸汽机技术展示了这种需要;他们关于共产主义"两个阶段"和"两种王国"的设想,立足于理想社会的必要条件,是以社会主义很快取代资本主义为前提的。现在看来,大机器生产方式是脑力劳动进入直接物质生产的结果,标志着人类开始以精神生产方式实现物质生产目标;其发展具客观性,需要科学技术依次覆盖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三大要素,并推动相应生产关系在阶级——民族——类范围次第拓展,最终将展示理想社会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2.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按生产要素所有权分配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是任何社会生产必须具有的两个基本生产要素,生产要素包括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劳动力属于人的因素,生产资料属于物的因素,这两个要素是人们进行物质生产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在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条件下,科学技术也是要素内容之一,它是体现在劳动者与生产资料上面,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发展状况和水平,标志着科学技术进步程度,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增强了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和素质,又是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提高的结果。生产要素所有权是指一定的社会小,生产要素归谁所…  相似文献   

13.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部分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一种观点认为,科学技术是整个生产力体系中最重要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其理由是:现代科技在当今世界的生产力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不仅决定着生产的组织结构、方式,决定着产品韵结构、质量。而且左右着生产的发展方向,左右着生产力发展的水平、速度。科技作用大于劳动者直接劳动的作用,无可置疑地是第一生产力。第二种观点则赞同传统的生产力定义及生产力二要素、三要素说,反对把科学技术看成是生产力体系的基本构成要素,认为科学技术是一种前生产力或元生产力,它与生产力体系有着直接的、内在的联系,它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整个生产力体系,是对提高整个生产力体系的功能具有决定意义的第一因素。其理由是:①科学技术的发展主要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之外,在科学实验中产生的;科学技术是作为一种潜在的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而非现实的生产力存在着;②在生产力体系内,劳动者才是具有决定作用的首要因素。劳动者是生产的主体,是劳动资料的创造者与劳动过程的承担者,离开了劳动者就没有人类  相似文献   

14.
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不仅适用于体力劳动者,同样也应该适用于脑力劳动者。因为按劳分配是按照每个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来分配的,劳动本来就包含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脑力劳动者的劳动一般可分为三种形态,即:潜在形态、流动形态和物化形态。作者认为,脑力劳动的潜在形态,表现为知识分子所具有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知识水平有高低,业务能力有大小,在不同的脑力劳动者之间,是可以比较和衡量的,我们正是以此为主要依据,来分别确定不同的学衔和职称。脑力劳动的流动形态,表现为知识分子从事教学、科研或设计、医疗等工作中  相似文献   

15.
<正> 社会分工,是指社会生产的分化与相应的劳动划分和独立化。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与独立,实质上也是一种社会分工,而且是非常重要的社会分工。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专门的脑力劳动是生产力带动部分——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有效的生产  相似文献   

16.
现代社会生产方式的新变化是引发劳动价值论深化和创新的深刻的经济根源。对劳动价值论的深化 ,尝试提出如下看法 :一是一切生产或与生产紧密相关的活动都是创造价值的劳动 ;二是活的整体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 ;三是科学技术劳动、经营管理劳动在整体劳动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 ;四是劳动者成为有产者是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 ,更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五是凡参与财富创造的生产要素所有者都有权获得相应报酬。  相似文献   

17.
论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条件,途径和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佟子林 《北方论丛》2000,23(1):33-37
自然科学转化为直接生产力,要有社会生产实践的需求,要以一定的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基础,要有适应科研劳动复杂性的特殊的按劳分配关系和国家对科技应用及创新的保障投入的机制。科学教育通过把现代科学技术传授给劳动后备军,把可能的劳动者变成现实的劳动者和把落后的劳动者变为先进的劳动者,成为自然科学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重要途径。科学实验是自然科学物化为先进的工具、工艺和更广阔的劳动对象的根本途径。管理是自然科  相似文献   

18.
在劳动的产品和劳务的服务中,物和劳动者的劳动结合在一起,劳动者的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结合在一起。所以,任何一种劳动产品或劳务的服务中,都包含两个组成部分,一部分是消耗的物质,一部分是包含在其中由脑力劳动形成的知识信息.生产力发展的过程,就是在劳动产品或劳务的服务中物质消耗日益减少,知识信息含量日益增加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体力劳动消耗日益减少,脑力劳动消耗日益增加的过程。从资本主义几百年的发展中可以看出,产品中物耗减少的速度是很快的,经历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指出 ,现代机器体系的发展方向是走向自动化机器体系 ,这种发展要以自然力服从于社会智力为前提 ,生产的科学性质 ,使人的直接劳动下降为生产过程的一个从属性要素 ,使人可能专门从事富于创造性和自我实现的劳动。劳动方式中劳动手段的两重性和内在矛盾是使人自身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20.
一马克思所设想的按劳分配原则是以一系列条件为前提的:(1)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2)生产资料的数量必须足以保证劳动者能够各尽所能;(3)商品经济已经消亡;(4)劳动者除个人消费资料外,无任何生产资料。马克思指出,“按劳分配”是指在全社会范围内对社会总产品作必要扣除后,以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唯一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实行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其中,按劳分配所依据的劳动只包括劳动者自身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支出,而排除任何客观因素,如土地、资本、机器;作为分配尺度的劳动,不是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