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纽约大学教授尼尔·波兹曼(NeilPostman)是当代最重要的传媒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之一。他于2003年10月去世,当时国内几乎没有任何报道。而今年5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了他两部著作的中文译本:《娱乐至死》与《童年的消逝》。就西方传媒理论的引介而言,这是继麦克卢汉《理解传煤》中译本出版之后的又一个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2.
爱德华·W·萨义德的《掩盖伊斯兰》阐释了伊斯兰文明被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媒体“妖魔化”的内在过程及其原因,进一步揭示了经济政治权力与话语权的内在合谋。在话语权被垄断的情境下,美国等西方媒体制造了一个被扭曲的、刻意掩盖的、偏见化的伊斯兰世界的图景。这是萨义德在美国所体验到的失真的伊斯兰文明。  相似文献   

3.
美国沃尔玛公司(Wal-Mart),在世界著名的美国《财富》杂志(Furtune)一年一度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上,以1732亿美元的年销售额排名第一,超过通用、戴姆勒-克莱斯勒和福特三大汽车公司,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第一大公司。 奇迹的缔造者,沃尔玛的灵魂——山姆·沃顿一直默默无闻,直到1985年lO月才被著名杂志《福布斯》列为全美第一富豪。人们做梦都没有想到零售业竟创造了全美首富。沃顿创造了一个普通美国人实现创业梦想的神话。人们称他为“Made inAmerica(美国制造)”“Only in America(唯有在美国)”。1992年3月17日,时任美国总统的乔治·布什飞往沃尔玛公司总部,授予沃顿“总统自由奖章”——美国最高的平民奖。嘉奖状中写道:“山姆·沃顿,地道的美国人,具体展现了创业精神,是美国梦的缩影……”  相似文献   

4.
爱德华·萨义德是著作等身、卓有创建的杰出学者,他集学术研究与政治关怀于一身,是公认的后殖民理论的重要奠基者。萨义德的创作可分为“文学一政治一人文主义”三个阶段。在后两个阶段,他不仅关注历史问题研究,还强调文学与政治的交叉关系,并提出了“既是政治的,同时又高于一切理论术语”的概念模式,坚定地选择了以人文介入政治的艰难道路。萨义德不仅指出社会政治文化的复杂关系以及人文知识话语介入其中的可能性,同时也指明了在历史与政治的双重道德面前,知识分子应“向权力说真话”。本文以国际关系理论中的身份、话语和政治为主线,通过挖掘他相关作品中流露出的思想,以期带给读者深入思考与启迪。  相似文献   

5.
从一个思想家与批评家的眼里体察这个时代与社会问题,不失为一个直接的方式。1998年摩罗推出他的首部作品《耻辱者手记》,对传统文化与知识分子的批判给读者带来了极大的心灵震撼。他把这本书称为"一个民间思想者的生命体验",借底层的生活经历表达出一个底层知识分子对于良知、正义的理  相似文献   

6.
伊本·鲁西德(1126~1198)是中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综合了阿拉伯哲学的一切成就,并对西欧中世纪哲学有极大的影响.他也是世界哲学史上一位重要的哲学家. 伊本·鲁西德的宇宙观伊本·鲁西德以精通亚里士多德的学说著称于世,时人说“亚里士多德解释了自然界,而伊本·鲁西德解释了亚里士多德”.伊本·鲁西德主要是发展了亚里士多德哲学中  相似文献   

7.
通宵茶座     
人物非拉登“时代”的搞笑当我发现雪村的《东北人都是活雷锋》的最后点睛之笔“翠花,上酸菜”在网上一夜之间被篡改为“拉登,上导弹”时,我丝毫不感到幽默。搞笑拉登,不知道是因为我们过去笑的不够,还是因为今天悲观的不够? 终于有一天,拉登被一向不搞笑的《时代》“涮”了一下,彻底“开除”了他上年度风云人物的封面资格。从此美国强权人士似乎更得意了,酷毙了,帅呆了。左右新闻舆论,不光专制国家有,民主国家也有,只是强与弱的程度和表现方式不同罢了。 2001年12月23日上午,众说纷纭的年度美国《时代》周刊“风云人物”评选揭晓,让预言者们大跌眼镜的是,在“9·11”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指挥救援工作的纽约市市长朱利安尼,击败了因打击恐怖主义而支持率直线上升的总统布什以及被指控为“9·11”幕后黑手的本·拉登,当选为《时代》第76位年度风云人物。一时有人发言  相似文献   

8.
对官僚主义的批判多矣,在马克斯·韦伯的理论框架中,在海德格尔的哲学体系中,在卡夫卡的小说中,我们都能见到他们对官僚主义激烈的批判言辞,而黑泽明告诉我们,“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这“有的人”就是处于官僚体制中的、不断被同化、销蚀了的人,比如他的影片《生之欲》中的主人公渡边。  相似文献   

9.
索菲娅·罗兰,这位年届花甲,演过100多部电影、获得包括奥斯卡在内的300余项国际奖和27项戛纳、柏林等著名电影节奖的世界超级影星,最近再度成为欧洲传媒关注的焦点。 事情是这样的:在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上有一位叫穆罕默德·吉斯马维的男人,几年来一直在搜集和研究各种与家庭有关的资料,以证实索菲娅·罗兰是他自幼失散的亲妹妹。为了解开这个谜,意大利一家杂志的记者对吉斯马维进行了采访。吉斯马维说,在他还很小的时候,母亲生下他的妹妹就去世了。父亲一贫如洗,无力养活兄妹二人,便把他寄养在一个邻居家,妹妹则被送到一个小村庄的修道院。几个月后,父亲想要回自己的女儿,但被告知她已被一位意大利人收养,并取名“索菲娅”。若干年后,他们村收到一位无名氏寄来的一张数目很大的支票,他一直认为这件事与妹妹有关。他说:“妹妹是不是闻名世界的人物对我来说并不重要,我只是想找到失散多年的小妹。” 当意大利一家报纸以“索菲娅·罗兰是我妹妹”  相似文献   

10.
在东南亚大地震与海啸占据了世界媒体大量版面与时段的同时,一位杰出女性悄然离世的消息传遍全球知识界。而我们本可期待她对于此次灾难做出某些反应并从中获得启示的。因为她对于影像的敏感,因为她对于人性的洞察,因为她对于资本主义媒介本能追逐震惊影像的警惕。但她的去世使我们失去了这样的机会。苏珊·桑塔格,一个西方知识分子中少有的道德良知的代表者,在她一生之中,对于大众社会的影像实践付出了罕见的关心,并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启示。《论摄影》:考量20世纪视觉革命在苏珊·桑塔格的处女作长篇小说《恩人》(1963年)中,小说主人…  相似文献   

11.
愿春华满《世界》—为《阿拉伯世界》 改版而作·“...··········……陈嘉厚1·2热烈祝贺《阿拉伯世界》公开发行 五周年·····················……纳忠2·2美国学者看美国中东政策···……万光3·2文化.教,关于贝杜因人··················……元鼎1·3阿拉伯也门师范教育综述……赵培森1·7保存在古堡中的历史······……张德芳1·12阿受教育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张国伟2·3利比亚加尔尤尼斯大学简介…王文举2·5巴黎阿拉伯世界学院巡礼……张以群2·8源远流长—谈伊斯兰教前阿拉伯…  相似文献   

12.
爱德华·W·萨义德的《掩盖伊斯兰》阐释了伊斯兰文明被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媒体"妖魔化"的内在过程及其原因,进一步揭示了经济政治权力与话语权的内在合谋.在话语权被垄断的情境下,美国等西方媒体制造了一个被扭曲的、刻意掩盖的、偏见化的伊斯兰世界的图景.这是萨义德在美国所体验到的失真的伊斯兰文明.  相似文献   

13.
林彪与叶群1971年摔死在蒙古温都尔汗后,他们的头骨便下落不明。据今年1月31日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称,林彪和其妻叶群的头骨藏在前苏联“克格勃”的档案库里已经23年。该杂志的记者彼得·汉楠曾采访当年从尸体上割取这两人头颅的参与者维塔利·托米林,得到了一些  相似文献   

14.
“软霸权”的扩张和膨胀 美国加州大学传播学家赫伯特·席勒(Herbert Schiller)在《美国帝国与传播》(1969)一书中分析了美国传媒工业神话般地崛起与军事利益操纵的直接关系。他赞同“文化帝国主义”概念并这样刻画其特征:“通过整个程序让一个社会进入世界现代体系的核心,它的领导阶层通过魅力、压力、力量或腐败的方式来塑造社会制度,  相似文献   

15.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是世界著名历史人物,美国第32任总统,二战时期与丘吉尔、斯大林并称为“三巨头”。他于1932年、1936年、1940年和1944年连续四次当选为总统。是美国历史上唯一当选为两届以上的总统的人。他上任后,推行“新政”使经济大萧条时期的美国逐步恢复繁荣。在外交上,反对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和战争政策,维护盟国的团结,成为对世界历史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他在奋斗历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令人钦佩的应付自如、自信和政治技巧等一系列的公关艺术,很值得玩味。  相似文献   

16.
因为包玉刚     
1973年,美国《财富》杂志称包玉刚为“海上的统治者”。1976年,美国《新闻周刊》称包玉刚为“海上之王”。只是,那个年代,中国人大都不知道,有一个“世界船王”叫包玉刚。知道“船王”包玉刚的,也大都不知道他是宁波帮。同是家乡宁波人,又有谁见过这位“船王”?世界航运风起云涌,包玉刚总是“世界船王”。包玉刚去世后,静静地躺在一个海水汹涌的地方。关于他,墓碑上只有最直白的一行字:包玉刚,生于1918年,卒于1991年9月23日。包玉刚1981年拥有的船队,就超过美国或苏联等国家船队的总吨位。有人问他老是飞来飞去的是不是坐包机?包玉刚说他是…  相似文献   

17.
自冷战结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用一种二分法的眼光来看待20世纪美国的外交政策,将其划分为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两大类别。然而,沃尔特·拉塞尔·米德的《美国外交政策及其如何影响了世界》一书,却为我们理解美国外交提供了新的分析范式。他认  相似文献   

18.
中世纪时期阿拉伯人以光辉灿烂的阿拉伯文化闻名于世,阿拉伯的自然科学曾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花拉子密的代数学、白塔尼的《恒星表》、札比尔·伊本·赫扬的化学专著……所有这些在世界自然科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成为人类文化的一份珍贵遗产.同样在中世纪时期,阿拉伯人对光学和机械学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本文谨对此略作介绍. 中世纪阿拉伯人在光学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果.肯迪(约公元801-873年)以研究亚里士多德著作而出名,被人称为“阿拉伯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光学家.他以欧  相似文献   

19.
《文化与帝国主义》是萨义德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后殖民理论的经典著作,其主要内容是对19至20世纪英法文学经典的解读。在这部著作中他主要以文学作品特别是小说这一普遍性的文化形式为切入点来研究文化与帝国主义的关系。在解读作品的过程中,萨义德提出了一种“对位阅读法”,这个方法贯穿全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批评观念、阅读视角和批评方法。本文将对“对位阅读”这一方法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0.
任平 《现代交际》2023,(9):35-44+122-123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早期运用哲学方法对黑格尔哲学进行批判的关键性文本。其文本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马克思的两个目标,并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唯物史观的建立。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的政治批判为实现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政治哲学批评路径,并为当代哲学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引领和精神滋养。因此,《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理解马克思政治批判向政治经济学批判哲学转向的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