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具有中国特色的党性最高利益诉求及其特定意识形态表达欲望赋予了“党报”无与伦比的权威性。这种权威性来自于特定的办报主体、媒介载体和受众客体的权威性;党报权威性是一种可以利用、开掘、转化的政治资源,它在社会运作中具有荣誉性、心理性、稀缺性、隐含性等特征。将权威性纳入现代整合营销理念考察研究就诞生了权威性经济学,这是一门全新的政治经济学,对其进行深入地研究有可能从根本上打破中国党报广告营销传统中根深蒂固的关系营销模式,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党报广告营销新范式。  相似文献   

2.
新闻评论是新闻媒体阐述立场观点和态度,影响引导舆论的“旗舰”,进入信息化时代,新闻评论在各媒体蓬勃发展,其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文章以各级党报言论为研究对象,从“新闻化”、“多元化”、“平民化”、“形象化”等七个方面分析其在新世纪里的创新特色。  相似文献   

3.
提升党报的舆论引导力是党报履行使命、净化舆论环境的需要,也是党报与新兴媒体竞争的需要.提升党报舆论引导力,必须科学定位党报的读者群,找准提升舆论引导力的着力点,改善党报的发行工作.  相似文献   

4.
可读性既是实现新闻价值的重要一环,又是新闻传播的一条重要规律。长期以来,在读者的印象中,党报的思想性、指导性和权威性比较强,而可读性则相对较弱。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下,要增强党报的吸引力,必须最大限度地增强可读性。  相似文献   

5.
6.
谈党报的创新与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报是现代大众传播媒介中传递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的主要载体,也是反映和引导大众舆论的重要工具。随着新闻媒介竞争的加剧,党报如何运用创新的思维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就成为各级党报不断思索的一个重要命题。本文通过对党报的竞争力的分析,着重阐述党报怎样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7.
憎恨言论是一种针对具有群体身份特征的个人或群体的,带有偏见、攻击、憎恨意味的言论类型。网络传播具有主体低门槛、内容发布低门槛和传播低门槛等特征,使网络成为憎恨言论传播的天然平台。刻板成见是憎恨言论网络传播的心理机制,憎恨言论的伤害性表现在个人及社会的各个层面,包括对传播对象心理层面、身体层面的伤害以及对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伤害。憎恨言论在各国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对憎恨言论进行严格的规制或许还存在一些难度。  相似文献   

8.
[摘要]新媒体言论传播的主要结构可从主体、载体、内容三方面展开分析,其传播主体具有相对的广泛性和年轻化特点,并把传播行为与生命行为融为一体,一同构造了生命的价值。传播载体具有多样性和交叉性,传播内容具有一定的异质性和独特性。  相似文献   

9.
论强化党报的文化传播功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新媒体时代作为我国报业的领军———党报,如何强化文化传播功能?一方面要坚持文化内容的先进性;另一方面要讲究文化传播的策略与技巧:强化文化传播的现实性、适应性、中介性和文学性。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恩格斯有着长期的报刊活动经历。伴随着尖锐复杂的革命斗争,马克思恩格斯在报刊活动和建党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了党报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党报思想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特征,它是报刊活动和建党思想结合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党报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1.
蔡和森作为中国共产党党报的倡办者和《向导》周报的首任主编,非常重视党报的舆论宣传功能;较早提出党报党管和党报的独立自主原则;对党报的出版、发行进行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探索;认为党报工作者应当具备良好党性修养和业务素质。  相似文献   

12.
党报言论是党报的灵魂和旗帜,是党报公信力和权威所在.作为党报言论编辑,要摒弃职业心态,要以"读者眼光"发稿,要从思想感情上、从内容上、从语言上贴近人民群众.党报言论编辑除了要有读者意识外,还应树立责任意识、生存意识、品牌意识.  相似文献   

13.
新的传播环境下地方党报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出现,向传统媒体提出了挑战。党报与新兴媒体之间的竞争或融合,将深刻地影响到党报的核心竞争力。地方党报由于长期以来过于强调宣传引导、上情下达,使其自身在新的传播环境下,已显现出诸多弊端。新兴媒体带给党报的是挑战,也是机遇。地方党报必须应用新兴媒体,创新办报理念,坚持受众本位,立足内容创新,强化党报与读者的互动,向数字化转型,才能在报业的冬天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春天。  相似文献   

14.
报纸言论版是一个争鸣辩驳的声音广场,是一个话题多元的信息集散地,是一个"处士横议"的对话平台。受众主动而积极地获知言论,不是为了接受其中的观点,而是为了解这些观点。受众看重的是言论这种样式,和新闻报道一样含有丰富而有用的信息。在此意义上,言论版面正是埃默里父子形容的"观点的市场",从这一角度看,言论也是一种"新闻"。  相似文献   

15.
随着各类媒体迅速崛起,竞争日趋激烈,党报作为我国最具权威性的平面媒体,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加有声有色,就必须发挥优势,实现信息的有效供给,这是增强党报公信力的出发点;做强“大事”报道,这是增强党报公信力的重要手段;加强舆论监督,这是增强党报公信力的关键环节;满足受众需求,这是增强党报公信力的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16.
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在总结海外革命党党报实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围绕“政党为体,党报为用”为核心,对党报的根本性质、功能作用、经营管理、宣传策略等均作 出细致深入的论述,初步建构其党报思想。但揆诸实际,孙中山当时领导下的革命党,政党之“体”尚未健全,党报之“用”自然也难以最大化地发挥其效力。  相似文献   

17.
当前党报的体育新闻报道正面临着来自电视、网络以及专业性体育报纸等的挑战。由于党报体育报道政治味偏浓而易忽略大众化、娱乐性要求,报道相对简单肤浅且报道面狭窄,报纸版面受限制而导致信息量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受众对党报体育报道少有兴趣。要扭转这种不利局面,党报体育报道必须在注重感情价值,体现人文精神,倡导个性化写作,加强体育评论等方面作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党报60年的发展与变革大体经过3个阶段:改革开放前的30年,党报主要靠行政拨款.是社会主义公营报刊系统的主体部分,党报的宣传模式得到强化:改革开放以后,党报走向市场运作,"事业单位、企业化经营"的转变使党报经历了跨越式大发展,新闻理念和新闻生产上开始从宣传本位向新闻本位的转变:20世纪末以来,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党报在内容上更加"三贴近",在发展上走向集团化、产业化与多元拓展经营.党报工具性和商品性双重属性的矛盾是贯穿党报发展的主线,新时期党报发展的关键仍是对这一矛盾的创新性解决.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校报普遍存在着出版周期长、信息容量小、新闻时效性差、形式呆板单调等多种问题,严重影响了校报新闻的广泛传播,削弱了校报的传媒功效。质量是报纸的生命,如何增强报纸可读性,如何发挥校报在学校宣传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应有的作用,是摆在高校校报工作者面前一个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宪法精神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目标是一致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进一步强化宪法的权威性,真正做到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宪法意识,严格执行违宪审查制度,坚持依法办事,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可靠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