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多哈宣言》,WTO成员方将在2003年9月墨西哥召开的WTO第5届部长级会议上就制定一个有益于推动国际贸易和发展的竞争政策多边协议进行谈判。本文论述了竞争政策与国际经贸活动的关系,评析了竞争政策领域迄今的双边合作和多边合作,阐述了WTO成员方特别是欧盟、美国以及发展中国家关于竞争政策多边协议的立场,并提出中国应有的立场和对策。中国应当积极参加WTO关于竞争政策多边协议的谈判,并在这个大背景下,抓紧制定反垄断法。反垄断法是市场经济国家的法律基石之一,是确保市场机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提高经济效率的一部基本法。竞争政策是国家的长期策略,而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因此,应当注重竞争法和竞争政策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竞争论     
增强企业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而社会主义企业之间的竞争是提高企业活力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本文拟就社会主义竞争若干理论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一竞争是商品经济的特有范畴,有商品经济就必然有竞争。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竞争也必然存在并发挥作用。竞争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同任何事物一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产品内分工的深入以及标准纽带作用的日渐加强,国际贸易领域中的标准约束呈现出范围扩展、升级加快、刚性加强以及产业分布不均衡等趋向,由此也引发了全球标准竞争的愈益凸现.高度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凭借技术创新领域的领先和垄断地位以及标准制定的先进理念、运作经验、多元方法、完备系统等,不仅使其成为标准制定方面最直接和最重要的竞争主体,而且也主导着全球标准竞争的格局;广大发展中国家及其成长中的诸多企业则因长期受制于技术低下、意识落后、经验缺乏以及风险控制能力薄弱的困扰,为谋取国际化生产条件下的市场份额而被迫倾向于"标准追随"策略,在标准施行者的推广进程中成为无奈的采纳者.作为屡屡掉入国外贸易标准陷阱的中国而言,增强标准意识、重视标准引进与研究、促进标准合作与交流、推进标准认证管理是缓解当前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外部制约的重要举措,而提高标准磋商能力、加强标准自主设计与推广是彻底扭转标准竞争被动局面、实现贸易强国目标的根本方略.  相似文献   

4.
美国将当今时代视为"大国竞争时代",而高科技领域被视为大国竞争首要的、决定成败的领域。能否在高科技发展中占据领先地位,不仅将决定一国能否在市场竞争和经济发展中占得先机,而且也将决定能否为其带来更大的国家安全保障。以信息技术(IT)为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是新兴大国竞争时代的关键因素。由于中国被美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以及中国在高科技领域里引人注目的发展,美国不明言的高科技竞争对手就是中国。特朗普政府视高科技竞争是一场"新军备竞赛",阻止中国高科技领域研发快速发展带来综合国力的增强,成为美国政府的当务之急。伴随着贸易制裁,特朗普政府对中国高科技发展的打压逐步升级,例如,对高科技产品,尤其是对无线通信网络的核心部件——芯片出口的限制,以及其最极端的形式——科技"脱钩"。本文举三个相互交织的科技领域(人工智能、电信和半导体)为例,说明中美在高科技领域里竞争的激烈程度。在拜登执政之后,美国在高科技领域同中国竞争将采取何种限制政策,值得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5.
贾连峰 《学术交流》2005,(11):89-92
在“非公有制企业36条”出台后,有关长期困扰非公企业发展的一些制度性因素将会逐步解决,但一些可能影响其发展的非制度性风险也不容忽视,如宏观调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风险、与国有经济和外资经济同台竞争的风险、融资与构建现代企业机制的风险以及技术创新和技术工人持续供给能力不足的风险等,忽视这些非制度性因素的客观存在,非公经济的发展道路难保一帆风顺。  相似文献   

6.
曹鹏鹏  冯怀信 《南亚研究》2022,(2):63-85+158
中印边界争端问题并非纯粹的领土主张,而是掺杂着多重现实性因素。重复博弈理论认为,边界争端因存在长期利益导向与“一报还一报”的理性报复策略,最终将走向一种可预期的稳定合作。重复博弈理论大致解释了1962年中印边界战争后,两国冲突烈度持续降低的基本逻辑。然而,近年来中印在边界区域的争端频率和烈度有所上升,尤其是2020年中印在加勒万河谷地带发生流血冲突后一段时间,双方保持着紧张对峙的态势。本文研究发现,中印受地位竞争、地缘空间竞争和与美国互动的复合竞争影响,导致印度产生本体性不安全。印度需要增加在边界问题上对中国的威慑力度,以消解其在边界对峙中的被动地位。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现代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从供给和需求着手,考察了近年来中国图书市场的基本状况,指出中国出版业已从1985年前的卖方市场转到1986年开始的买方市场;分析了图书市场性质转变的主要原因,对1989年后中国图书市场的前景进行了科学的估计,井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产业过度竞争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90年代特别是“九五”时期以来 ,我国经济许多产业特别是工业产业中 ,出现了严重的过度竞争问题。需要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并加以解释。中国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许多产业发生过度竞争问题 ,主要是制度性原因造成的。本文从产业规制松动、财税体制、预算软约束、投资主体多元化、技术创新、企业退出障碍等六个方面对我国的过度竞争问题进行制度分析 ,目的在于找到一个较为符合实际的解释 ,以及寻求设计有效的消除产生过度竞争诱因的机制及相应的政策手段。  相似文献   

9.
田峰 《社科纵横》2005,20(6):43-44
中国作为转型国家,其转型过程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政府间制度竞争的结果。在欧美国家,有关“政府间竞争”的经济学讨论已日益增多,而在我国,政府间竞争的理论和实证讨论还不多。此文将对政府间制度竞争的一些概念和维度,及中国政府间制度竞争关系的表现形式和特点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当近代工业品(主要是进口货或外资在华企业产品)出现于中国市场后,为什么有的手工行业会很快衰落,有的衰落缓慢,有的还会有所发展?对于这一问题,单靠引证史料已难以解答,需要用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来揭示两者竞争的内在关系才能说明。本文提出,决定近代工业对手工业影响程度的是前者资本产出水平高于后者的差距。在不同的行业,两者之间的差距是不同的,差距越大的行业前者对后者的排挤越迅速。近代中国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虽然有利于手工业的生存,但是从长期看,技术进步一方面有利于近代工业资本产出水平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导致近代工业的外部条件不断改善,使其竞争优势日趋增强。因行业或区位的不同,近代工业对手工业的取代过程会有长有短,但是其趋势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是一个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既然存在着商品经济,就必然存在着竞争。竞争问题是关系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起来,就看在竞争中的本领,优胜劣汰。所以每个企业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社会主义竞争,可以在多方面进行,概括起来,无非是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两大类。而社会主义非价格竞争实际上是大量存在的,它对企业发展关系重大,所以必须认真对待。社会主义非价格竞争的含义是什么呢?它实际上是指除去社会主义价格竞争之外的一切经济竞争,如企业的经济信息竞争,产品品种竞争,产品规格竞争,产品质量竞争,产品信誉竞争,产品包装竞争,产品广告竞争,产品售后服务竞争,产品销售结构竞争等。不仅如此,社会主义企业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作  相似文献   

12.
中国竞争情报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战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谢峰梅 《社科纵横》2005,20(6):237-238
竞争情报是关于竞争环境监视与市场预警、竞争对手分析和竞争策略制定的信息研究,是20世纪50年代初由美欧等国兴起的,并在国内情报界引起高度重视的情报工作新概念。本文介绍了竞争情报的涵义、内容和特征,并对中国竞争情报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战略作了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人们几乎认为只有竞争,特别是自由竞争才能推动经济较快的发展,而垄断却只能使经济发展出现停滞趋势。实际上,竞争和垄断都是社会化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们对经济发展的作用都是有条件的、相对的,都具有促进经济发展和阻碍经济发展的二重性的作用。本文主要就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下,竞争和垄断对经济发展的二重性作用问题做以下探讨。 (一) 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那末,资本主义垄断是否也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4.
门洪华  丁迪 《学习与探索》2023,(12):23-32+177
新兴生物技术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其蓬勃发展为当代生物安全治理提供了重要技术条件。大国竞争背景下,新兴生物技术竞争日趋激烈,这必然产生大量不确定性风险,对全球生物安全构成了严峻挑战。如果大国间生物技术竞争走向失控,那么就可能使相关国家陷入“安全困境”,进而诱发军备竞赛的风险,面对这些问题,传统的生物技术管控机制已无法跟上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需求。全球化时代,应该以主权国家为核心,充分发挥国际社会中各主体的功能,构建全球生物安全治理机制,改革国际生物军控体系,强化生物技术行业内部自律,充分发挥新兴生物技术对生物安全治理的积极作用,有效管控生物技术竞争。  相似文献   

15.
王锋 《社科纵横》2009,(7):43-44
当前,产业链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竞争的焦点。本文从产业链、产业价值链与竞争链的关系着手,阐述了产业链的特点,产业链的价值表现形式,以及由企业、区域和国家共同组成的竞争链应对产业链竞争的本质和意义,以期达到中国企业尽快进入产业链价值高端、提高企业产业链竞争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中日两国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应对来自中国企业的竞争,日本企业已经逐步放弃了产品差异化战略,正在积极采取对外投资重点的转移、与中国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实施商品加速更新战略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竞争战略。  相似文献   

17.
赵紫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立论,全面系统地论证和回答了当前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报告在说到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时,多次提到了竞争、市场竞争和建立竞争机制的内容,并且提出了“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的原则关于竞争与社会公平的关系,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本文试就此谈一点学习体会。一、竞争并非资本主义特有的社会现象一说竞争,人们很容易想到资本主义。这不奇怪。资本主义社会是商品社会。商品是以竞争的姿态在市场上寻找自己的归宿的资本主义社会充满着竞争,而且是激烈的竞争。“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胜则成富贾,败则变瘪三”;人们把尔虞我诈,你死我活的竞争看成是资本主义固有属性,是不无道理的。  相似文献   

18.
竞争政策作为基本经济政策之一,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部分转轨国家在实行经济自由化、私有化及市场化的转轨进程中都程度不同地遇到了竞争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以及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问题。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经济转轨的不断深化,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强,竞争政策在转轨国家经济政策中的地位更加突出。本文以中国和俄罗斯为样本,研究转轨国家竞争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及其效用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地方政府竞争对代际公共品供给的作用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品供给是地方政府竞争理论中普遍关注的问题和对象,然而,代际公共品这一涉及到两代或多代人投资与收益关系的公共品,作为公共品的重要组成,却没有得到学术界的充分的关注.由于存在贬值效应、后代代理人缺位以及明显的代际外部性等特征,无论市场机制还是公共选择过程,都难以避免代际公共品供给的低效率,但代际公共品供给在现实中仍然是广泛存在的,对于这一问题的解释,多代交叠的一般均衡模型通过研究地方政府竞争对代际公共品供给的作用机制,地方政府竞争可以将代际公共品的代际外部性内部化,损益双方各有补偿和付出,提高代际公共品的供给效率,为代际公共品供给提供重要的现实条件.  相似文献   

20.
全球治理的区域转向、大国竞争的区域化及中国推进区域合作的需求等现实问题折射出深入研究区域的必要性。本文以泰国、越南竞争为主线,勾勒了中南半岛地区有别于域外大国竞争的次区域合作竞争景象,阐释了泰国、越南在次区域合作维度竞争的机制和表征。次区域强国的自身定位与国内发展利益差异是推动泰、越两国次区域合作竞争的核心变量,而大国博弈的加剧进一步强化了两国在机制层面的竞争关系。文章以三河流域机制与柬老越三角、湄公河委员会以及沙耶武里大坝为案例,验证了提出的竞争框架。泰国、越南的竞争反映了域内国家在次区域合作维度的角色差异,折射出次区域合作层次互动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