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大地》中赛珍珠的宗教立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胡风和伍蠡甫对赛珍珠《大地》批评的辨析,试图说明赛珍珠在《大地》中没有采用传教士的宗教立场,而是一种求真的态度。  相似文献   

2.
3.
杨绛散文独具风姿,代表作《干校六记》意蕴隽永,堪称佳作。其特色在于以女性视角视察社会,通过描写干校生活中的凡人小事,抒发女性独有的细腻柔情,同时又以淡定坚忍的笔调书写苦难;从知识分子立场抒写"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家国情怀以及对待生命和生活的理性智慧和悲悯情怀。  相似文献   

4.
进入九十年代以后,王安忆在小说创作及小说理论中表达了自己独特的小说观念,确立了一种新的小说立场。她把小说世界命名为心灵世界。本文试图从王安忆小说创作的一贯倾向、独特的艺术气质和生活经验等方面,阐释王安忆是个重视心灵的作家,这正是她之所以拥有新异的小说立场的深层原因。本文还对王安忆小说立场的意义作了简略分析。  相似文献   

5.
在对中国问题的讨论中,赵汀阳的天下观极富想像力,但他主张的无立场方法与其强硬的中国立场之间形成了一种对立的紧张,这种源自中国文化自身的张力为理解并重构中国文化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现代报刊出版制度促成了现代文化鲜明的公众话语立场。在科学的大旗下,这一立场与宗教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对立。所以,在现代文学的整体格局内,宗教处于一种微妙的状态:一方面,现代作家面对公众努力回避着宗教,另一方面,宗教对他们的影响不能说不深。这一微妙状态对现代文学的形态、接受和传播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丁玲的短篇小说<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二)和<夜>中,作家的创作意图与作品的客观效果发生了背离其女性意识比革命立场更为引人注目;小说的艺术重心在女性意识,丁玲思想中深植的女性意识,其创作方法上的矛盾,以及社会革命与女性命运的不一致,是导致这一背离的几个原因.  相似文献   

8.
萧红的作品近年来很受关注,《呼兰河传》作为萧红的代表作,它是一部散文体的诗化小说。《呼兰河传》体现了启蒙与民间的双重立场。启蒙与民间的双重立场和谐地统一在一起,使得《呼兰河传》刚柔并济,既有批判的力量,又有对民间、对故乡的柔情。  相似文献   

9.
满族作家端木蕻良深受家庭和时代的影响,形成了鲜明的民间立场,建构了独特的女性观念。他的一生见证了现代中国妇女解放的历程,积极利用男权话语为女性呐喊。他的小说塑造了众多女性形象,同情女性的不幸遭遇,赞美女性的优秀品质,弘扬女性的伟大品格。他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个不可多得的温和的女权维护者,一个优秀的女性书写者。端木蕻良的名字和他塑造的女性形象将随着他的作品永存于文学史。  相似文献   

10.
莫言的长篇小说《生死疲劳》出版以后,各路评论家纷纷摇旗呐喊对其民间写作立场大加褒扬。细读文本不难发现,《生死疲劳》充溢着知识分子的启蒙意识、庙堂意识和国家观念,作品中的六道轮回与民间轮回观存在较大矛盾,其叙事语言与民间语言表现出较为明显的错位,这几个方面不同程度呈现出《生死疲劳》对于民间立场的偏离。  相似文献   

11.
民生发展时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新阶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生发展是一个国家现代化进程的根本目标,是发展的高级形态,进入民生发展时代标志着一个国家开始进入现代化的成熟阶段。中国现代化进程经历了30年的制度转型和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两个30年,中国需要将国家发展和现代化进程推进到民生发展时代。中国的民生发展时代具有新的时代特点,包括丰富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女性主义的批评视角,结合身体诗学、心理分析等方法,深入分析明清长篇世情小说中的女性形象,通过对女性形象生理、心理、文化层次的解剖,揭示在封建宗法父权家庭中,在各种宗法礼教和道德禁忌上,女性压抑、内囿的处境以及共同具备绝望、焦虑﹑病态的特质,构成了丑怪身体群像。  相似文献   

13.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的核心。作为党员群众的楷模,干部的精华,党员干部必须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要做到这一点,党员干部必须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只有这样,执政党的干部才能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成为名副其实的人民公仆。  相似文献   

14.
现代著名小说家、诗人和学者废名先生 ,其小说清婉恬淡 ,具有田园风味。《竹林的故事》是这类作品的代表作 ,从中可以看出 ,废名早期小说的艺术特色为 :超尘脱俗的诗一般意境的营造、自然清新的语言、散文化的结构。  相似文献   

15.
所谓俗文学,一是民间文学,二是文人拟作。于是若讨论民歌,还须观照“拟民歌”,尤其是具有民歌视阈的理论,它们虽如散金碎玉、吉光片羽,却也实在是价值不菲。自文学“自觉”之后,雅化之声一浪高过一浪,虽然回归“本色”、“亲风雅”、“真性情”的宏论问出,但皆“羽弱声微”,未能唤醒学界,民间文学始终是文人文学的附属物。虽然民歌、拟民歌早已登上大雅之堂——走进了人民大会堂,但还没有真正走进现当代文学史。学界并没有正视民歌一次次地对文人诗的挽救,并没有看清音乐性才是诗歌一以贯之的红线。  相似文献   

16.
作为当时的"流行歌曲",唐宋词具有多种社会功能.就社交功能而言,它一方面继承和发扬了前代文学以诗文交游结社的传统风尚,另一方面,由于内容的生活化和受众的平民化,曲子词在社交场合、社交方式和社交对象等方面又呈现出迥异于传统诗文的面貌特征.  相似文献   

17.
从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内涵入手,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化和外化的观点,认为企业只有首先承担起内化的社会责任,才能为承担外化的社会责任奠定良好的基础,而对员工的责任是企业内化的社会责任之核心。在此基础上,以性别法律方法分析了企业对员工的社会责任。最后,在企业社会责任与平等就业权,企业社会责任与员工生育权,企业社会责任与职场性骚扰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吴漫 《南都学坛》2008,28(5):24-31
明代学者从事宋史撰述的取材范围,业已打破仅凭主流文献——《宋史》等主要文献的单一格局,开始自觉适应宋史史料的发展趋势,扩充史料的利用范围。不但广泛搜集传统史料,其中涉及编年、纪传、政书、野史笔记、方志、传记、诏令奏议、类书、史评、文集等各类史料;而且扩充新史料,开拓以往学者不太注意的碑铭、志文、语录、策问、诗丈、题咏等史料群,挖掘各类史料的特有价值,立足研究重点,择取所需,也关注宋史研究的新动态,借鉴吸收本朝人的最新成果,充分显示了其多元化史料观。明代宋史学者开阔的史料学理念保证了宋史著述的质量,为我国宋史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王安忆在对生存意义的不懈追问中,特别崇尚日常生活中的平民精神:立足现实的务实精神、不屈不挠的生存意志和蓬勃旺盛的生命力量。这种平民精神体现了马斯洛的生存需要层次理论,也含有存在主义哲学的意味,并形成了王安忆独特的平民史观和辩证的命运观。  相似文献   

20.
在"五四"时期的新文学革命中,胡适、陈独秀、鲁迅、周作人提倡"平民文学"、"为人生的文学".特别是鲁迅先生,站在平民的立场上,呼唤平民挺身抗争的战斗精神;他用文学创作的实绩,使平民文学成为现代中国文学的主流.在阐述"五四"时期"平民意识"的同时,也对现当代文学发展的过程中,"平民意识"的衍化和变异,进行了梳理和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