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彭勃 《理论界》2004,(6):191-192
建国五十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历经风雨沉浮,在探索中前进。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民办高等教育获得了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然而,鉴于现实国情和人们心目中比较稳固的传统思想观念,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应给自己以准确的定位,进行理性的选择,走出有中国特色的民办高等教育之路。  相似文献   

2.
3.
高等教育制度中的"公平"问题是公众关注的热点,需要依靠政府对高等教育制度进行变革来解决。因为高等教育政策与政府的主导价值观和道德的取向相关,这会影响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和结构调整,并对社会结构产生深远影响。公平原则是高等教育制度创新的重要原则。政府要规范自身行为,建立公平运作机制,提高政策透明度,加大公众知情权,为高校松绑放权,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制度。  相似文献   

4.
论民办高等教育投资目标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制度改革的深入进行 ,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 ,由于单纯注重对短期效益的追求 ,民办高等教育投资现状存在种种问题 ,主要表现在 :投资水平的低层次性、投资分布的不均衡性、办学类型的单一性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 ,必须把密切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确立为民办高等教育投资方向的基点 ,建构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走高水平投资、均衡性发展和多类型办学之路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正由精英阶段向大众阶段迈进,已跨入大众阶段,并已实现大众化,且向普及化阶段过渡.本文以此为准将亚太地区44个教科文组织会员分为三类,着重考察、分析亚太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办学理念、公私立高校构成、经费来源多样化、质量标准、教师素质提高和国际合作等方面的转变特征及战略选择,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独立学院:我国高等教育新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独立学院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富有发展活力、能够较好地适应我国高等教育现阶段发展特点的创新模式。它的出现,拓展了我国民办教育发展的新空间,提高了本科高等教育资源的利用率,扩大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为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贡献。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促进独立学院的快速而又规范化的发展,是有效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7.
从大学建立伊始,高等教育就不自觉与自觉地充当与肩负起文化的选择、传承与创新的组织角色,它客观地存在着,只是在当下,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大背景下,当振兴文化与文化要大发展大繁荣这两个并非同一要义命题成为全社会的关注时,文化产业的发展往往遮蔽与妨碍了我们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对世界其他民族优秀的异质文化应有的借鉴与吸收,在政治、经济、军事"中国崛起"的全球话语中,文化是一块短板,它制约着一个民族真正的强大与发展。中国高等教育的文化选择、传播与创造的过程关联着历史、当下与世界并影响未来,而目前高等教育的功利化趋势必须得到有效的遏止并做出痛苦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的选择机制,就是使个体人格培养与社会结构需求之间建立合理、公正的联系。但我国目前高教选择机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突出表现为选择计划刚性、选择一次性、选择内容一统性。这种选择机制实质上成了中小学校教育的指挥棒,亦不利于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的发展。文章从多个角度论述了高等教育选择机制的优化及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和政府改革步伐的不断深入,我们必须为中国政府改革寻找一个突破口.本文认为新时期中国政府改革的锲入点在于行政价值观的重构研究,并对行政价值观概念、特点及其对政府运作的意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与阐述,旨在为中国政府的行政改革提供一条全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进入 2 1世纪 ,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 ,高等教育的发展 ,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 ,佳木斯高等教育也正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本文主要从更新教育观念、组建多样化高等教育机构、强调特色化办学等角度探讨佳市高等教育的发展 ,使之更好地促进佳木斯经济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均等与高等教育大众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由"精英教育"迈向"大众化教育"的过渡阶段,人们寄希望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能够带来更多的平等地进入高等学校的机会.但是,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未能使高等教育机会增加与高等教育机会均等达成同步发展.为此,本文着意于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新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以及问题解决的途径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高等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分析传统教育观念在培养人才上的弊端,提出 培养创新人才的思路,并强调培养创新人才应从实际出发。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文章围绕主题从四方面展开了论述:一是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涵,并从教育目标凸显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和实践性、教育内容的层次性和整体性、教育主体角色的多重性和重要性、教育受众的多广性和差异性四方面论述了它的特征;二是从应对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中国图谋、提升国家软实力实现中国梦和青年成长成才三方面的需要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意义;三是论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坚持的一元主导与差异分层、理论灌输与实践体验、正面引领与渐进渗透、尊重主体性与教育三贴近、现代化与通俗化等五个原则;四是提出了构建四位一体教育方式、整合新旧载体、营造先进文化氛围、完善保障机制四条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文化教育的内容离不开根本的价值观念。从"文化"的内涵、文化教育的实践以及从中西文化的差异来看,价值观念始终是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文化的内涵和文化模式的特殊性决定了价值观念在文化中的核心地位。相应的,立足于多元文化的教育,重点应放在不同文化系统中根本价值观念的分析与比较。思维方式是引领思想文化的内在动因,思维方式的独特性凸显了特定文化的个性特点。而思维方式恰恰以价值观念为根基。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正是基于人本于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积极价值观念。总之,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的分析与比较是文化教育的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强大引擎.在当前我国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进程中,应加快发展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在数量和规模上的突破,对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和体制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教育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经费投入不足、师资队伍建设有待提高、思想准备不充分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通过质量的提升来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目标的实现,也需要民办教育和公办教育携手合作。由此,引发了对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新加坡共同价值观教育评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加坡是一个十分重视价值观教育的国家。其共同价值观教育的内容是"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社会关怀,尊重个人;协商共识,避免冲突;种族和谐,宗教宽容"。教育实施的途径主要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社会管理等,其中学校教育是共同价值观教育实施的主渠道,家庭教育是教育实施的重要基础,社会教育是教育实施的重要途径,社会管理是教育的有力补充。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并将它落到实处;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教材与课程建设,切实抓好学校教育环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贯穿到家庭和社区,切实抓好家庭教育环节和社区教育环节是新加坡共同价值观教育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8.
浅谈高等教育产业化和教育公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产业化不能等同于教育商业化和教育企业化 ,它不仅不会影响教育的公平性 ,反而在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教育机会均等、教育过程均等和教育结果均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从公立高校改革的角度来看,民营化和法人化都是政府在财政压力下为增强高校活力而采取的举措,两者都试图通过引入市场机制来提高效率并扩大高校财源,是高校、政府与市场三者力量的重新调整,实质都在于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由于不同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存在差异,因此有了不同的改革策略:在高校法人地位尚不明确的国家,法人化是民营化改革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要求;而在高校已经取得法人地位的国家,民营化的实质是政府将原本属于高校的法人权力返还给高校,同时采用新的方式实施监督和管理。这对我国公立高等教育的改革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论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及实施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孟春 《学术探索》2007,(2):135-138
通识教育不单单是一种课程设置模式,它是一种教育思想、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教育境界,其目的是培养人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大学提出通识教育目标,就是要纠正高校普遍存在的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弱的文化陶冶、过重的功利导向、过强的共性制约的弊病,是十分必要的。通识教育的实施要结合我国大学的具体情况,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通过实行学分制、主辅修制、弹性学制、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学方法等途径来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