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9 毫秒
1.
朱立元  曾仲权 《江淮论坛》2014,(4):149-156,86
鲍姆嘉通的美学具有二重性:感性学和审美学。作为鲍氏美学的主要出发点和归结点,审美学主要体现在其关于学科目的、美学分类、美学的目的和任务以及美学家的论述中。旨在指导感性谈论以臻于完善的哲理诗学既是彰显鲍姆嘉通美学审美学特性的美学批评的具体形式,又是鲍姆嘉通首次提出美学学科设想的源头。鲍姆嘉通美学的二重性实质上是理论性和实践性、理论性理性和实践性理性的融合。鲍氏美学的二重性和美学批评对康德与黑格尔美学发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现代美学不只是关于美和艺术的知识领域,同时也是现代精神自我确证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旨趣系于个人主体的正当性这个现代哲学的基本问题.鲍姆嘉通最初在理性主义体系里构想出一门准认识论性质的"感性学";而后,康德在批判哲学范围内为之确立主体的根基,并赋予"审美自律论"以完整的哲学形式;席勒从康德的概念框架出发,将审美批判扩展至社会政治领域,提出一种"审美乌托邦"思想.现代美学早期的这段历史,显示了审美-艺术问题是如何被推向现代思想前沿的.  相似文献   

3.
由于张之洞思想自身的复杂性以及其所处时代的特殊性,更由于其以中体西用为核心的教育思想对近代产生的巨大影响,学界对张之洞教育思想的研究日渐繁盛。张之洞的教育思想理论及实践已成为我国近现代教育的精神支柱之一,对于我们进一步反思与完善当前教育活动具有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黑格尔是西方近代以来第一位对艺术和美学所面临的问题做出全面分析的哲学家.他站在哲学高度,以概念的普遍性为基础对艺术进行理性研究.并将其纳入自己的哲学体系当中.虽然黑格尔的美学体系总体上是唯心主义的,但在其现实主义的艺术创作理论和艺术批评、鉴赏理论上唯物的因素也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5.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他的教育思想内容博大精深 ,其学生观、教育方法观和教师观对我们来说 ,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 ,重温孔子的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树新 《贵州社会科学》2007,211(7):104-109
近年来,对江泽民经济思想的研究非常活跃,有大量的论文和一些论著问世,研究的重点主要体现在江泽民的以下经济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于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关于区域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关于对外开放;关于科教兴国战略;关于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国内对阿伦特思想的研究和关注点越来越多,人们对她的极权主义理论、公共领域理论、政治思想、“精神生活”论、公民观以及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等产牛了浓厚兴趣。本文对国内阿伦特的研究热点状况进行综述,以期能有更多的研究者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8.
马嘉  赵离 《晋阳学刊》2001,(5):44-49
东西方早期美学进行着一样的追求、两样的探索 :古希腊美学缘于艺术创造实践的困惑 ,进行理性的沉思、探究 ,以纯粹理性一步步筑起理论体系之大厦 ,展现了美的形式和内容之结构性和谐 ;先秦美学缘于艺术应用实践的忧患 ,因忧患而进行天人的冥想、穷索 ,在实践理性的反复的综合中一再将美学理论引向深处 ,充溢着美服从于人文之和谐。  相似文献   

9.
模糊美学的研究 ,是在模糊数学等自然科学的启发下 ,于 2 0世纪 80年代在国内解放思潮的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模糊美学的命名乃是对对象特征的模糊性和研究思想的模糊性的概括。王明居先生的《模糊美学》和《模糊艺术论》则是迄今为止最为系统、贡献最大的模糊美学著作。作者借鉴耗散结构理论和模糊数学的思想方法 ,对审美活动中的模糊现象进行了探讨 ,试图以多值逻辑代替经典美学判断中的二值逻辑 ,对中外历代零星的模糊论美学思想进行了系统的清理 ,初步形成了模糊美学的开放性的理论体系 ,引起了学术界的激烈争论。本文结合模糊美学的理论内容和前人对此所作的评价 ,澄清模糊美学在学科方法与性质、继承与批判等一些问题上的观点 ,认为王明居模糊美学思想是具有多方面的深刻意义和影响的  相似文献   

10.
从波尔丁的“太空船经济”理论到布朗的“生态经济”理论,集中体现了当代西方学者的低碳经济思想。虽然在其理论中,对低碳经济本质内涵论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他们都认为,低碳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自然资本已成为低碳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在解决污染问题上,“源头预防”至关重要;低碳经济模式要效仿大自然进行“系统设计”;政府在低碳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美学,历来讲情与理统一,文与道的统一。关于情和理及其关系的认识,受美善统一观念的影响,在艺术创作的指导思想上注重情理统一,在艺术风格上强调中和为美,在艺术表现上注重抒情言志并举,礼乐统一,在人生态度上主张中庸平和。本文将从情理统一论在艺术上的具体表现来解读这对范畴。  相似文献   

12.
袁枚是我国清代著名的诗人,同时他也是一代美学大师。在他的美学思想中, “情”是一个基本而核心的范畴,在他对于“情”的界定与倡导中,他不仅提出了其重要的 美学主张:“性灵说”,提倡创新与变革,更对当时文坛与诗坛上风行一时的复古主义、门 户之见等保守落后的美学主张提出了严厉的批判。时至今日,袁枚的这种批判仍不失为一 种真知灼见,对我们今天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美学体系启发良多。  相似文献   

13.
王国维的境界说是中国现代美学的思想源头之一,它进入中国现代美学的路径主要有三条:一是境界说范畴的移用;二是境界说所具备的审美性质;三是境界说的人生品质。  相似文献   

14.
妙悟是中国美学的认识方式之一,在有的论者那里被当作最根本、最重要的认识方式。妙悟活动是以人本来具有的生命智慧来观照,生命的本源性是推动妙悟活动的内在动力因素。这一本源的觉性即中国美学中常说的“悟性”。“悟性”是体,觉悟是用,审美妙悟是由悟性发出的认识活动。  相似文献   

15.
福柯生存美学的历史差异性原则不仅有力地冲击了传统的形而上学美学和文论的普遍性(普遍有效性)原则,而且还更加广泛地影响了后现代主叉文论的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文化研究等流派,让现代主义的形式主义美学解构而逐步走向历史、社会的雏度和日常生活的边缘地带.不过,由于它把美、审美和艺术的历史——社会的差异性与它们的普遍有效性完全对立起来,从而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我们在建构中国特色的当代文论体系的过程中,要坚持社会历史差异性与普遍有效性的辩证统一,把文论与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紧密结合起来,建构起精神生产和话语生产的审美意识形态论.  相似文献   

16.
接受美学的文论突出了审美和艺术的接受这一维度,提出了读者接受论、阅读现象学、审美经验论,对于西方文论的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但是,它片面地强调了读者接受和消费的一面,忽视了文学艺术的创造者和生产的一面,因而也陷入了片面性之中。我们在建构中国特色的当代文论的过程中,应该充分注意文学艺术的生产和消费的辩证关系,建构起文学话语实践论。  相似文献   

17.
白雪 《齐鲁学刊》2007,(5):114-116
伽达默尔以现象学方法否定了"主体化"游戏说,游戏作为构成物这一意义整体的存在方式是表现,这样的表现是于理解中实现的,游戏即理解。艺术具有游戏的一切特质,艺术作为非主体性的意义整体要求理解的参与,艺术在于艺术的未来性。  相似文献   

18.
崔海峰 《船山学刊》2003,(2):15-19,34
王夫之的天才论是对中国古代的艺术天才或艺术才能观念的总结和阐发。在王夫之那里,天才是诗人以灵心巧手,体悟天地之妙,呈现神理的艺术才能。天才诗人具有深远广大的审美心胸、高超的感兴能力和非凡的艺术才能。  相似文献   

19.
王夫之诗歌美学中的“势“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晶 《北方论丛》2000,(1):118-122
在王夫之的诗学思想体系中,“势”是一个重要的范畴,在美学维度上有其独特的意蕴。“势”的学术渊源一是先秦思想史上慎到和韩非的重“势”思想,但还是在政治学规畴中的。再就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名论家刘勰在《化雕龙·定势》篇对“势”的编译论述,这是建立在章学意义上的。王夫之对“势”这个古已有之的概念做了大幅度的改造,结合其原有内涵充实进丰富的美学思想素质。王夫之关于“势”的论述,都是在对一些诗作的品评  相似文献   

20.
刘纲纪的实践美学观以实践本体论为哲学基础,以创造自由论为理论核心,以审美反映论为艺术本质,三者构成一个完整的美学问题域。刘纲纪对中国美学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其实践美学观也有不可避免的缺陷。如,把美定义为实践对自然的改造所取得的自由,这有着明显的人类中心论特征;况且,用自由的哲学含义去界定审美活动并不合适;至于力图在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统一中规定美的特性,认为美是人类物质实践的产物,又是人的个性才能自由发展的表现等观点,暴露出了刘纲纪美学中存在诸多难以圆说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