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在《华德焚书异同论》的教学中,提出了一些疑难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四人帮”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对这篇杂文的研究,有着不小的影响,需要进行批判。本文拟就其中的二三问题谈点看法,不当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一) 《华德焚书异同论》的层次如何划分?怎样认识其逻辑联系?现在的讲法颇不一致,归  相似文献   

2.
毛主席说:“我们看事情必须要看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只看作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这才是可靠的科学的分析方法。”鲁迅杂文《华德焚书异同论》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正确评价秦始皇的光辉代表作。一九三三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东北大好河山,并加速蚕食我华北,妄图吞并整个中国。就在这中华民族危亡之时,国民党反动派却大肆叫嚷“攘外必先安内”,反共媚外,不战而退;在西欧,德国法西斯头子希特勒正在野心勃勃,口头侈谈和平,暗地里穷兵黩武,准备战争,妄图称霸全球。为此,他在国内残酷地进行思想统治,大肆烧毀“非德国思想”的书籍谡庵止省⒐谛问葡?中日反动派就乘机攻击在历史上第一次统一中国的秦始皇,竟然把希特勒的烧书和秦始皇的焚书相提并论。为了分清是非,揭露敌人,教育人民,鲁迅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推行法家路线的“千古一帝”秦始皇作了科学的评价,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所散布的谬论予以严词批驳。  相似文献   

3.
一九三三年,鲁迅发表了《华德焚书异同论》,深刻地分析了秦始皇和希特勒两种性质绝然相反的焚书,无情地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攻击秦始皇,效法希特勒的卑鄙伎俩和险恶用心。今天学习这篇杂文,对于我们揭穿苏修和林彪尊儒反法,咒骂秦始皇,攻击我们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反动本质,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鲁迅在充分肯定了秦始皇的焚书之后指出,秦始皇的一系列进步措施是“大事业”,而希特勒的焚书完全是法西斯专政,目的在使人民“见不到光明”,“和秦的焚书是不能比  相似文献   

4.
5.
《雷雨前》(1934)和《白杨礼赞》(1941)是茅盾同志的两篇优秀散文。文中,作者都运用了象征手法,从写景入手,托物起兴,对于革命与反革命、新世界与旧制度的爱憎之情,洋溢于字里行间,使作品具有强大的鼓舞力量。本文专门谈谈它们托物象征、寓情于景的异同处。  相似文献   

6.
《韩诗序》仅零散地保存在一些书籍中,吉光片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我们可以借这些佚文窥斑知豹,以了解今文《诗经》学的说《诗》特点,并且可以通过与《毛诗序》作比较来看两家的异同得失。  相似文献   

7.
近有文章考证万历十八年《焚书》并没有刊刻;《焚书自序》的作者不是李贽,而是后人一篇伪作;又论述《焚书》原刻本只有两卷书信。对此文章提出不同的看法。认为《焚书》万历十八年已经刊刻流传,《焚书自序》应该是李贽的作品。《焚书》有广狭二义,狭义的《焚书》指书信,广义的《焚书》包括狭义的《焚书》(书信)和其他杂著,后者也称《老苦》,广义的《焚书》是书信和杂著《老苦》合刊本的总名。  相似文献   

8.
《史记》《春秋》撰作异同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马迁曾多次说,《史记》是效孔子《春秋》而作,当壶遂把《史记》和《春秋》比论时,他却说:“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而君比之于《春秋》,谬矣。” 那么,《史记》和《春秋》的关系如何?二者有何异同?探究这些问题,对于弄清司马迁的史学思想和中国古代史学的演变,不会是毫无意义的。限于篇幅,本文仅对《史记》、《春秋》撰作的目的和方法略加比较。  相似文献   

9.
司汤达的<论<红与黑>>,揭示了小说的写作初衷和主题,阐述了小说的原型,并言简意赅地点明了小说艺术上的独特之处,就是它的现实主义性质.使其在现实主义文学理论中,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0.
古代对《周易》不分《经》与《传》,合称之为《易》、或《周易》。秦始皇焚书不及《周易》,司马还说是因为它为卜筮之书,易言之,即是脱离政治实际的书籍,可以得到保留与豁免。如果检讨《易传》内容,这是“皮相”的说法。《周易》之所以得到豁免与保留,正是因为它能为秦代的封建专制主义服务。  相似文献   

11.
文天祥的《指南录》与《指南后录》从题材来说是纪行诗和囚禁诗,主题是表现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它们前后承接,构成一部自传体的诗史。两者差异在于:《指南录》主要是叙事诗,诗文结合,联篇吟咏,赋笔铺陈,《指南后录》则主要是抒情诗,显言感受,径发议论,剖白内心。同为诗史,前录侧重在历史事件的具体叙述,后录侧重在时代精神的深刻揭示。前录是惊天的战鼓,高亢激越;后录是动地的囚歌,沉郁悠长  相似文献   

12.
《金瓶梅》移植《水浒传》里集中写武松的那一段故事,然后把西门庆和潘金莲的故事敷衍铺张开来。但是,由于该书不再是以武松为主角,也无意表现其英雄本色,所以,在情节安排上,大量压缩、删减原书中武松的英雄事迹,有意淡化他在读者心目中的高大光辉形象;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就有了看似细微实为重大的改变,即明显地对武松加以"矮化"。  相似文献   

13.
《不真空论》,是我国姚秦时代的佛教思想家僧肇所写的一篇唯心主义哲学论文。 据《高僧传》记栽,法师僧肇,不知俗姓为何,京兆长安人,今陕西省西安市人,生于公元三八五年,卒于公元四一四年。幼时家境贫寒,为别人抄书谋生。他博览经史诸子之学,尤其崇尚老庄。常叹老庄文辞华美,而不满意其说之未尽善。后来,他读到佛教经典《维摩经》,击节称赞,以为终生归宿,于是出家投于沙门。当时,西域高僧鸠摩罗什在姑藏这个地方弘扬佛法,慕名投师,在罗什门下为弟子。在罗什主持的译场中,  相似文献   

14.
朱志荣的《中国文学艺术论》不是一本以鉴赏为主的书,虽然书中也有不少对诗词的深入品评,但构成全书框架的是理论。这是作者的预想在写作中的成功贯彻。因为与其选择非理论的叙述方式来写中国文学的艺术问题,不如就选理论的方式来写中国  相似文献   

15.
目前见到的<焚书>,以顾大韶校定本<李温陵集>最可靠.单行本<李氏焚书>中的后二卷"读史"、"诗汇"非李贽亲定<焚书>所有.<焚书>曾先后刊刻四次.第一次为万历十八年四月,共有耿、李论辩之"书答"与写失友孤苦的"老苦"二卷41篇;第二次刊刻时间为万历二十年四月,增加"书答"一卷21篇、"杂述"一卷22篇,成为四卷;第三次刊刻时间为万历二十八年,将"老苦"、"书答"合为一卷,又增"杂述"38篇为一卷,并于其他卷加入30篇,构成新四卷四册;第四次是李贽死后,将"读史"、"诗汇"收入后的<李氏焚书>本.<焚书>除<玉合>等数篇为赝文外,余皆出自李贽之手.  相似文献   

16.
1871年9月,在马克思、恩格斯领导下,第一国际召开伦敦代表会议,总结巴黎公社的斗争经验,批判以巴枯宁为代表的无政府主义。1872年9月,第一国际海牙代表大会批准伦敦代表会议的决议,并把巴枯宁及其同伙吉约姆开除出第一国际。在这前后,马克思、恩格斯写了一系列文章,批判巴枯宁无政府主义。恩格斯的《论权威》是其中著名的一篇。《论权威》所展开的批划和论述,既谈了国家和革命的问题,又总结了人类生产发展的历史,论及民主和集中,生动透彻,精深发人。直到今天,我们读起来,仍然感到十分亲切。它开拓我们的视野,对我们正确认识权威,发挥权威的作用,指导实践,极有教益。  相似文献   

17.
我国姚秦时代的佛学大师僧肇在中国佛教思想史上素享极其豪华的声名.他留下的《不真空论》,《物不迁论》和《般若无知论》等三篇论文,是佛教文献宝库中的瑰宝奇珍.其中,《不真空论》,《物不迁论》两篇论文,是从本体论方面讲的,旨在探讨外部世界的真相,其立论对象是“所观之境”;《般若无知论》是从认识论,概念论方面讲的,旨在寻思精神的真相,其立论对象是“能观之智”.熔“境”“智”于一片,在客体与主体统一的意义上,把握整个世界的普遍根据、理由和实质,这就是僧肇造作三论的终极目的.《般若无知论》是僧肇在由西域人汉中的佛学巨匠鸠摩罗什门下从学助译时,根据  相似文献   

18.
由刘睛波主编的《杨度集》已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对近人文集的编辑出版虽非自此首创,但本书的出版似乎有着特殊意义。这种意义主要是由文集的主人在近代史上的特殊地位所决定。从激进的旧民主主义者到力主君主立宪的改良保守派,从“帝制余孽”到共产主义战士,在杨度传奇般的人生旅程中,不仅集中显示出近代中国社会的一段风雨烟云,更重要的是从其进退沉浮的坎坷人生中,纤毫毕现的展示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从传统型到近代型转换过程中的人格。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杨度个人的历史和命运同中国近代历史以及近代  相似文献   

19.
<老子>与<易大传>论宇宙生成名异而实同.其异有二一是前者讲宇宙生成从道开始,后者从大一开始;二是两者表述不同.其同有三(1)都用数字表述宇宙生成;(2)都用阴阳对立表示天地万物对立;(3)<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与<易传>"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皆讲和气生物,精神一致.  相似文献   

20.
《音乐教学大纲》和《音乐课程标准》分别代表了我国基础音乐教育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的内涵,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两者在思想基础、价值观基础、音乐评价体系以及对教学的影响等方面均存在着明显差异。因此,研究两者之间的差异,对于深刻领悟《音乐课程标准》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更新基础音乐教育观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