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景秀辉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5):73-76
标记性是一项重要的翻译指标,它能促使目的语与源语的语义等值、效果对应。汉语主题句按照标记性可划分为无标记的常位句和有标记的殊位句,分别有对应的句型模式可供识别。在汉译英过程中前者应采用同位不同序转换,而后者采用同位亦同序的转换。通过小句层面对此的运用和例证,表明这一规律考虑到汉语主题句的标记性,对汉译英具有指导意义,在实践中也易把握。 相似文献
2.
朱英贵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9):340-342
本文意在审视汉语被动句式发生、发展、演变的来龙去脉,其研究方法是对汉语被动句中用以表被动意义的“见”、“于”、“为”、“被”等几个用作被动句形式标志的词语从语法语义功能方面进行考察,既有纵向的思索,又有横向的比较。其结论是:现代汉语中的“被”字之所以能成为被动句最典型的形式标志,是在汉语被动表示法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在词义系统内部的竞争、筛选、淘汰过程中最终胜出的。 相似文献
3.
王燕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4):131-134
新疆汉族方言的持续体有两个并行的形式标记"底"和"底呢"。它们分布在不同的句子类型中和不同的句法位置上,具有不同的语法功能和意义。本文通过对"底"和"底呢"的句法条件的考察,就它们的功能和意义进行了探讨,同时对"底呢"的结构作了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4.
董秀英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2):156-160
汉语无标记反事实假设句分为从句假设和主句假设两种类型,主要反映言者的态度或愿望,可以表达多种话语功能:有的意在实施反驳或拒绝,是根据逻辑知识和话语含意推导出来的,可称其逻辑推导式;有的意在表达建议、认同等,是由主句直接或间接表述出来的,可称其为非逻辑推导式。与其他可以表达同样话语功能的句子相比较,无标记反事实假设句有其独特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5.
严晓江 《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7(2):78-80
通过分析英汉语句手法的特点,阐述了英汉语句手法的对比及其应用。英语语句着重于空间搭架,以关系词的适用见长,采用的是营造学手法:汉语语句重时间顺序,倾向于动物着眼,动词突出,采用的是编年史手法。了解了英汉语句手法的不同,对翻译实践有很深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丰富的语句材料为依据,分析阐述了汉语最基本的五种句型──主谓型、主谓宾型、双宾型、连谓型和兼语型的语法特征及其与思维形式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李少儒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2(3):45-48
语言类型学研究新成果对汉语语法系统袭用西方语法体系 ,把主语和谓语看作支撑汉语句子的两根巨栋的根深蒂固的看法提出怀疑 ,指出汉语的主题化现象。这一研究成果为汉英翻译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本文扼要地介绍主题—述题句研究状况 ,提出汉语主题—述题句英译处理的五种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8.
9.
刘天堂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32-34
紧缩句是汉语中应用性很强的一种句式。论述了什么是紧缩句以及它的类型、多重形式、与连谓句的区别、语法功能等。提出了紧缩句是和单句、复句并列的一种特殊句子。 相似文献
10.
张竞婷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1(1)
保安族聚居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境内,其民族语言——保安语已经濒危,保安人转用汉语.保安族转用的汉语方言有一系列SOV语言的特征,格标记是其中之一.保安族汉语方言中主要的格标记有宾格、与格的“阿/哈”,从格、止格的“搭/塔/塔拉/拉”,凭借格、偕同格的“拉”等.由于受汉语普通话的强势影响,格标记在使用中出现了代际变异,同时出现了后置格标记和普通话前置介词同现的框式混合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11.
邓昊熙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51-53
介绍了研究现代汉语被动结构所采用的两种方法——动词说和介词说,并以现代汉语被动句中“被”的句法属性为视角,阐释了现代汉语的“被”字结构。指出动词说认为“被”字是动词,而介词说则认为“被”字是介词,进而分析了动词说和介词说在处理汉语“长/短被动结构”时所存在的差异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12.
邓昊熙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2):51-53
介绍了研究现代汉语被动结构所采用的两种方法--动词说和介词说,并以现代汉语被动句中"被"的句法属性为视角,阐释了现代汉语的"被"字结构.指出动词说认为"被"字是动词,而介词说则认为"被"字是介词,进而分析了动词说和介词说在处理汉语"长/短被动结构"时所存在的差异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13.
中动句一直是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以往语言学界对中动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成语言学领域,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以英语为代表的印欧语系的语言,且探讨的重点是以"受事"为表层主语的典型中动句,很少涉及非典型中动句,并且对"典型中动句"与"非典型中动句"的关系没有明确的界定。正基于此,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图形—背景理论,结合理想化认知模式,试图从认知的角度对汉语中动句的分类、生成、中动词的属性进行深入探讨,将典型中动句与非典型中动句的研究统一起来,并且浅述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迪,以期对汉语中动句有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马明廉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1985,(2)
对于具有否定意义的词,不少的语法学家在自己的著作中都提到过。有的称为“否定副词或否定词”;有的只谈了“没有”对某些词的否定;有的一笔代过,未加详解;丁声树等先生在《现代汉语语法讲话》一书中曾作了详细的解释。否定形式是各种语言所具有的共同现象,是语言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所以有予以详尽探讨之必要。 相似文献
15.
邹幸居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30-133
从概念隐喻和认知脚本理论的视角看,汉语古诗中的重标记脚本分为三种情况:源(汉)语文化和译入(英)语文化间共享的重标记脚本、源语文化中特有的重标记脚本、诗人创作的重标记脚本,而翻译方法包括翻译源域脚本、保留或明示目标域脚本的"空白",转换源域脚本、明示目标域脚本的"空白",明示源域脚本和目标域脚本的"空白"。 相似文献
16.
孙英杰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0(3):152-157
双宾结构的分析涉及到句法与语义的接口问题,而题元角色理论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其从语义到句法之间的映射问题。Larson采用的是派生的方法,但由于他所运用的X’理论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使其派生论的解释力明显下降。从双宾结构和与格结构的词汇概念结构、谓词论元结构及表层结构来看,与格结构强调的是动作,而双宾结构强调的是动作所产生的结果,二者之间的转换受词汇语义的限制,因为双宾语句中的动词蕴涵与之相对应的与格结构中的动词。因此,二者的语义可以通过词汇语义学的词汇蕴涵来解释。 相似文献
17.
张俊阁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5):182-190
否定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语法中的重要范畴。就汉语处置句而言,根据否定词出现的位置,否定处置句可分为两种类型:否定前置处置句,否定后置处置句。这两种否定处置句的产生与处置介词语法化的句法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否定词前后位置的不同,其否定辖域及否定焦点也随之有所变化。否定词否定辖域及否定焦点和语用因素是两种否定处置句一直广泛存在于汉语方言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动因,同时阿尔泰语否定词紧靠动词的语序对新疆、甘肃等地汉语方言处置句否定词的位置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8.
谢思炜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3):342-348
在汉语诗歌中除了少量语法歧义句,还有汉语所特有的句法歧义句。句法歧义句对诗句结构的分析有可能不同,但在意义理解上没有明显不同。五言诗中,仅在少数几种情况下,判定首二字结构及其与句子其他部分的关系时有可能产生歧义,从而导致语法歧义或句法歧义。上述语法歧义和句法歧义概念,与诗歌批评中所讨论的歧义问题分属不同层面,无法为后者提供例证。受到汉语结构和五、七言诗形式的限制,汉语诗句也是相对简单的。 相似文献
19.
潘国良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2)
由于“汉语语法研究从一开始就受到印欧语的深刻影响”,一直把《马氏文通》从西方印欧语中移植过来的主谓二分的句子框架,作为分析汉语句子结构的唯一模式。造成从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长年累月说不清一个成分是主语还是宾语的现状。因此,不能不使一些语法学者对主谓二分是否适合一切汉语句子提出质疑。一九七六年美国语言学者李讷和汤生根据调查证据指出,语言有四种基本类型:注重主语的语言;注重话题的语言;主语和话题都注重的语言;主语和话题都不注重的语言。汉语属于注重话题的 相似文献
20.
马清华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2,(2):81-84
本文拟选择另一个角度,尽可能多地观察祈使句和意欲句的句法形式特征,表明二者在意义、形式方面有极大范围的语法一致性。根据功能与形式相互印证的句法原则,把祈使句和意欲句统归一类(叫“意志句”或“规划句”),应是不言而喻的。但传统上把意欲句划归陈述句,而跟祈使句相对待,本文的结论将在某种程度上动摇四大句类理论,从而使人们重新衡量汉语祈使句的句法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