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在城里工作后,父亲便没有来过,他从学校退休在家,一直照管着我的小女儿。我的作品从来没有给他寄过,姨前年来,问我是不是写过一个中篇,说父亲听别人说过,曾去县上几个书店、邮局跑了半天去买,但没有买到。我听了很伤感,以后写了东西,就寄他一份,他每每又寄还给我,上边用笔批了密密麻麻的字。给我的信上说,他很想来一趟,因为小女儿已经满地跑了,害怕离我们太久,将来会生疏的。但是,一年过去了,他却未来,只是每一月寄一张小女儿的照片,叮咛好好  相似文献   

2.
生日卡片     
《可乐》2007,(10)
一年秋天,母亲生日,我做了一张卡片送给她。卡片上,我写了很多,也画了很多。我说母亲是伞、是豆荚,我们是伞下的孩子、荚里的豆子。我说我怎么想她、怎么爱她、怎么需要她。好多年过去了,母亲到德国探望在那儿教书的父亲。临行前,她交给我一个黑色手提箱,告诉我里面装的是整个家族的重要文件,要妥善保存。一  相似文献   

3.
在我的影集里一直保存着一张老照片,那是父亲留给我的唯一一张他年轻时期的照片。这张老照片是父亲80年前在县城一家私人照相馆拍下的。现在看来,它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是觉得当年的父亲年轻、很帅。照片上的父亲,身着平布大褂,头戴毡绒礼帽,仪表堂堂,显得十分帅气、阳光。照片上的他,有一张微胖而亲切的脸,有点严肃,那双眼睛炯炯有神,透出一股英气,充满着渴望的神情。1929年,父亲经崔景蓉(闻喜第一任党支部书记)介绍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4.
一位离过两次婚、第三次婚姻又濒临破裂的女影星,对她祖母的婚姻竟维持了60年感到不可思议。她不相信祖母能使她做演员的丈夫爱得死心塌地,因为这位祖母只会洗衣做饭又不十分漂亮。一天,她拿出一张磁盘,这张磁盘是她第一次结婚时,父亲送给她的结婚礼物。当时,他父亲对她说,这是  相似文献   

5.
忆亲情     
段开松 《山西老年》2008,(12):23-23
收拾老屋时,我无意中发现了这张躺在箱底的黑白照片。这是一张我与父母的合影,我拿起来仔细地看,认真地想。记忆便不由自主地顺着"时空隧道",回到了30年前。这张照片拍摄于1977年12月。那年,我5岁。父亲、母亲和我都穿着手工缝制的棉衣、棉裤、棉鞋。或许现在看起来,显得有些笨拙。可在当时,这已经很不错了。毕竟,父亲是中学教师,还挣俩  相似文献   

6.
文字的味道     
李永哲 《社区》2013,(11):24-25
暑假来了,我家附近的书店,成了爱看书的女儿休闲消遣的去处。星期天一大早,八岁多的女儿又扔下那句话:“妈妈.我去书店看书了。”我收拾完屋子之后。也来到了那家书店。  相似文献   

7.
那年我升入中学,父亲请来了木工为我做了一张精巧的带书架的写字台,作为我考入重点中学的褒奖,我知道,这更是一种鼓励,一种期望。从此,这张写字台与我日日相伴,我伏在它的上面汲取知识的营养,倾吐对生活的热爱;更难忘记的是,在这张写字台前,父亲给我讲解几何题,教我诗朗诵,耐心地看我的作文,并提出意见,还给我讲立意,讲词意,使我受益匪浅……在这张写字台前,倾注了父亲多少心血,又寄托了父亲几多厚望!爱心的浇灌开出了鲜艳的花朵,终于,我的文章发表在《少年文史报》上。欣喜之余,我对父亲说:“爸爸,你怎么不写点东西呢?”在我的心中,才华横溢的父亲应该有他自己的成就。作为医生的父亲怅然了,过了一会儿,他说:“是呀,我也应该写的。”可是,父亲的心力都放在了我们身上,为我  相似文献   

8.
曾闻 《老友》2013,(6):18-18
6月的天空,温馨、浪漫而又明媚。在这个充满爱的月份里,我在父亲的喜悦中降生。父亲说那一日的天空,因为我的出世,在他眼中格外清澈澄明,一如我那美丽的大眼睛。6月更珍藏了我与父亲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9.
1983年5月6日是一个让我永生难忘的日子:县民政局的同志将一张写有我父亲的名字、并加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鲜红大印的“革命烈士证明书”郑重地交到我手中。这一天,让我盼了整整40年,也让我苦苦等了40年。接到这张迟到的烈士证,我手在颤抖,心在哭泣。  相似文献   

10.
隋晓方  红树 《新天地》2012,(10):38-39
一1961年,我10个月时,父亲去世了。母亲爱极了父亲,父亲离世后,母亲就精神失常了。5岁时,母亲精神状态好转了,我才从幼儿园阿姨身边回到母亲身边,直到那时我才知道,我还有一个母亲,她叫郑启梅。母亲是个工作狂,那时,母亲在大连市妇联做宣传工作,没日没夜地下乡,很少管我和大我3岁  相似文献   

11.
寻亲记     
佘力 《源流》2010,(13)
我的父亲佘惠和母亲孙醒侬都是红七军的干部,1930年2月结婚,1932年生下我。我从未见过父亲,小的时候我常常问妈妈:我爸爸在哪里?妈妈总是拿着父亲唯一留下的一张相片,含着眼泪对我说: 记住,你的父亲是一个很有修养的文化人,他是好人,他到很远的地方做生意。将来他一定会回来的。我  相似文献   

12.
亲情:铭记着父亲的养育之恩——母亲是心目中的第一大恩人——把二哥视作恩人胡适在虚龄五岁之前,同父亲胡传共同生活两年多。当时似懂非懂,故而影响不深。即便如此,也铭记着父亲的养育之恩。他在《四十自述》中追忆道:“我小时候也很得我父亲钟爱,不满三岁时,他就把教我母亲的红方块字教我认。”“我念的第一部书是我父亲自己编的一部四言韵文,叫做《学为人师》,他亲笔抄写了给我的。这部书说的是做人的道理。”其中有这样几句:“古之学者,察于人伦。因亲及亲,九族克敦;因爱推爱,万物同仁。能尽其爱,斯为圣人。”这部书,胡…  相似文献   

13.
红旗放映员     
张霞 《山西老年》2013,(1):15-15
这是1953年冬拍摄的一张照片,照片上这个帅气的年轻军人是我的父亲张振威,他正在检查胶片,这是在电影放映前为保证放映质量做准备。父亲当时是山西省军区电影放映队第二组组长,1959年获得北京军区授予的  相似文献   

14.
我还在读小学时,亲生父亲就在一场车祸中遇难。我痛心地以为,父亲走了,从此世界上不会再有一个男人像父亲一样爱我。而继父的出现,消除了我心底的隐忧。一个冷冷的冬日,母亲带着我走进继父的家。我至今还  相似文献   

15.
正"这有一封信,它寄给父亲,我是你的儿子……我不会让你失望,所以我不得不去。不得不去做正确的事情,免除遗憾。做这些事,只因我爱你……"这是电影《我的父亲》主题曲中的一段歌词。从得知父亲不幸患上癌症,到决定为父亲拍一部电影,再到父子俩为了完成这部电影所经历的辛路历程,姚金飞因为这部电影而完成一次人生的蜕变;也因为这部电影,姚氏父子之间几十年的爱被深深地印刻到了那一格格的胶片之上。姚金飞,中国内地演员,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曾经在《媳妇的美好时代》等多部影视剧中出演角色。  相似文献   

16.
我天生喜欢周国平的书,一见就想买。几周前从当当书店购得周国平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这周终于有空,能够在一个很静谧的固定时间内,把这位父亲的札记读完。一位像海洋般深广、露珠般晶莹、溪流般温柔的父亲,向我们诉说着他的最美丽、最悲惨的亲子故事。在这本书的扉页上写着:对于男人来说,唯有父亲的称号是神圣的。一切世俗的头衔都可以凭人力获取,而要成为父亲却必须仰仗神力。很幸运,在神的眷顾下,我也成为了一位父亲。可是妻子怀孕时,我却丝毫没有做父亲的准备;妻子分娩时,我不在她身边;孩子诞生后,我问(电话中)的第一句话竟是:“…  相似文献   

17.
人心似锁     
我父亲是个医生。在我很小的时候,他告诉过我,人的心脏就像一个握紧的拳头。我便深埋下了这样一个印象:人心如拳。直到我遇这那件事才懂得,其实,人心更像一把锁。一天,在放学路上,我碰到了村里有名的醉鬼张三。他又烂醉如泥,横躺在地上。他一会儿哭一会儿笑,大吵大闹。他父亲来了,气得火冒三丈,让他起来。张三像根本没听到一样。父亲便啪啪地扇起张三耳光来。张三嘴角流出血,还是不动地方。父亲从路旁找来一根手指粗的木棍,照着张三打下去。起初张三还挺着,到后来,他抓住木棍,一下子就给撅断了,并且瞪着眼向父亲吼道:“不用你管选”这是怎样…  相似文献   

18.
我的父亲崔学英,原名崔垒枝,1947年南下到安徽省太平县任县委副书记。父亲南下时,我刚出生40天。对父亲的一切印象都是从照片开始的,没想到父亲的容貌却永远定格在了这张照片上。  相似文献   

19.
淡定老父     
王洁 《新天地》2011,(9):17
我的父亲当了32年中学教师,算得上是桃李满天下。走在路上,遇见教过的学生都恭敬地叫他一声"王老师",父亲必谦和地笑着回应,并总能想起这是哪一届的学生。父亲性情十分随和,对学生和教学工作充满了爱。在我记忆里,父亲永远把学生的事情放第一,不管在忙什么,他必定放下手里的活儿去帮助学生:有时候正在吃饭,有学生来问习题,父亲就一定把题教  相似文献   

20.
罗航 《新天地》2011,(1):32-34
我无数次在梦里和父亲相聚,那份难以割舍的爱和揪心的痛,时时撕咬着我的心。我和父亲一起生活的54年里,经历了贫困的折磨、政治的磨难,更多的是父女间的亲情和幸福。父亲罗廉余,是从湖南的田埂默默走来的普通知识分子。他10岁时我的祖父罗喜闻为了寻求救国之道、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