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本文从生态的最初意义发轫,阐述生态作为人类的自然之家的实际意义,强调生态是文化之母,也是文化体系的重要内容构成。同时,根据生态文明的发展趋势,重点阐述当代拥有良好生态资源的少数民族的新机遇。提出要重点关注大江大河源头、大山密林深处的世居民族,关注这些地区的良好生态,在保护世居民族的自然之家的基础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我国古代道家思想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生态整体观、生态和谐观、适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相似文献   

3.
于冰 《北方论丛》2011,(6):122-124
"人化自然"是马克思自然观体系中的重要命题,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动态关系,而这一论断又深谙其实践哲学的基本范式,强调人的主体性对自然的客体性的一种自觉主动的对象化和非对象化。而"人化自然"命题又成为现代中国构建生态意识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4.
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从自在自然和属人自然两个维度对自然的内核进行了科学和哲学双重解读。从自在自然看,自然具有自组织性、先在性和系统性、有机性,是惯常行程的自我生成,具有存在论意义。因而生态伦理学应该走出对人的"固恋","扩大道德共同体的边界",把自然纳入伦理的怀抱。从属人自然看,自然是人本学的自然与社会的自然的耦合,是对象性活动中的人化生成,具有对象性意义。劳动的对象性决定了人对自然的依赖性,决定了保全自然的逻辑必然性。如此,恩格斯对自然的本质规定性的理解,既超越了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无文明的生态",又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的"无生态的文明";它为生态伦理学的成立提供了充分的"自然本体论证明"。  相似文献   

5.
高侠 《河南社会科学》2013,21(2):80-84,108
在生态批评视域中,小说中的“自然”不仅被用来营造场景气氛、标志事件进程或烘托人物心境,同时也是达成创作意旨的隐喻和象征的主要载体.小说的“自然抒写”着眼于作家对人事与景物关系的处理,其隐含的自然审美观会对作品艺术风貌产生直接影响,并进而折射出创作主体的“精神生态”.借助探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数种重要创作思潮代表性小说文本“自然抒写”的流变,可以透视新时期文学人道主义审美思潮的演进轨迹:知青小说粗狂沉滞的“自然抒写”中充溢着青春激情;乡土风俗小说圆融灵动的“自然抒写”中呈现出人性的自然回归;寻根、先锋小说深邃、狞厉的“自然抒写”中蕴含着人性的哲理求索;90年代生态小说悠远澄澈的“自然抒写”中则透露出“天人合一”的诗意憬悟.由此可见,新时期小说紧紧依托自然审美来呈现主体意识对理想、自由等价值目标的追求,其艺术风貌也因作家自然审美态度及抒写方式的不同而呈现出色彩斑斓的风致,其间折射出来的人与自然审美主客体关系的演化成为观测世纪之交“精神生态”的一扇视角绝佳的窗口.  相似文献   

6.
“道法自然”是老子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理论结晶.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要求人类体验生成力的神妙,让大自然在自然而然中呈现出自身的真正价值.在当代美学视野中,“道法自然”的思想能让人体会到人与自然的交流与化合,并拓展到对自然内在价值的体认.“道法自然”的思想为后现代哲学与美学,尤其是生态、环境哲学与美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7.
从生态批评视阈对美国美术进行历时性观照,我们发现美国美术尤其是绘画对自然的表现反映了从殖民地时期至今人对自然的认识和态度,以及这种认识和态度主导下人与自然关系的变迁.总的看来,美国美术家的自然意识经历了一个从"非生态"转向"生态"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8.
生态批评的"自然缺席"审问,就是要从"自然缺席"的角度对那些主张人类与自然对抗、赞美和宣扬对自然的征服行为的"逆生态"文学做出降值性评判.对西方狂热的"浮士德"们说"不",对东方虔诚的"愚公"们叫"暂停",对理性欠缺的"冒进"颂歌泼"凉水",等等,都是生态批评"自然缺席"审问的重要表现.生态批评的"自然缺席"审问,有助于纠正人们的狭隘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和已经偏离正确轨道的"征服意识",有助于推动文学艺术在生态文明的建构中发挥出更加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梳理马克思各个时期理论文本中的生态学思想,本文再现和构建出了马克思生态理论的逻辑结构:"以‘自然概念'为基石性概念和分析的逻辑起点,以人与自然的社会历史关系为逻辑主线,以文化价值观和社会制度变革为逻辑主线展开的中介环节的系统架构".  相似文献   

10.
王旭烽的"茶人三部曲"通过人茶合一的生态审美叙事,体现了鲜明的生态理念和生态理想,本文从自然、家园、生命三个方面分析其生态理念蕴涵,即向自然寻求人类存在的文化印证;和谐、安居的恒久渴望;向死而生的自由生命追求。  相似文献   

11.
“魏晋风度”崇尚自然的理念,造就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尊重与平等的传统文化,塑造了醇和内敛、乐天安命的民族精神和注重精神修养、神思遐想的思维方式。其超越时代的意义在于和谐大同社会的探讨和憧憬。历史地看,传统文化虽然造成工业时代国力的衰弱,但不能够以此评断为文明的落后。  相似文献   

12.
王茜 《学术论坛》2015,(2):96-101
“生活世界”是现象学对人的生存世界的描绘,它既是先验本体论层面上以感知觉为基础的存在结构,又同时指向实存维度中具体的历史文化世界。文学作为生活世界的显现,开启了一个与日常生活层面的现实世界相平行的时空。文学中描绘的自然事物隶属于作品所展现的生活世界,与现实中的自然事物并没有直接对应的指涉关系,在不同的生活世界中作为文化反思建构整体的“自然”也有不同的意涵。生态批评的任务就在于引导读者进入作品的生活世界,进而理解自然事物在不同生活世界中的不同存在方式,从而超越物理学和生物学意义上的现代自然观,探寻人与自然发生存在关联的多重方式。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自然是万物之母,人是自然之子;人靠自然界生活;自然界是一切财富和文化的源泉;人应当是自然大家庭的善良成员。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4.
亚里士多德论“自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亚里士多德是西方思想史上对"自然"概念作明确规定和阐释的第一人.他在总结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自然是生长、自然是实体、自然是动因、自然是目的等重要观点,不仅为他建构自然哲学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且为我们今天认识自然,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5.
《理论界》2017,(11)
海德格尔认为,自然概念由原初"自然"异化为对象性"自然"经历了两个阶段:首先作为涌现、生成的Physis演变为本源、根据意义的"自然",并以此来把握存在者之存在;其次是一个相对于制作物的对象性的自然领域被划定出来。原初的Physis由内在性演变为外在性,由生成性演变为现成性。海德格尔对Physis概念的理解隐藏在《存在与时间》对"周围世界"的分析中,作为"在之中"的构成要素;并认为亚里士德多的"自然"仍然具有自主生成、自我涌现之义,荷尔德林的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真正理解,它赞美、呵护自然而非征服、攫取自然。海德格尔对"自然"的全新理解有助于我们重新返回人与自然的原初境遇。  相似文献   

16.
<正> 人们在实践活动中,长期流行着“征服自然”、“人定胜天”的口号,片面强调人对自然界的征战挞伐,使人类与自然界对立起来,以致造成了资源枯竭、生态失调等严重后果。事实上,这一口号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不利于指导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应当予以澄清和修正。(一) “征服自然”、“人定胜天”的口号,过高地估计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正确处理主观和客观、人类和自然界的关系,容易导致主观盲目性。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人们在说明自身同自然界的关系时,有两种错误的极端表现形式。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者片面夸大自然界的决定作用,忽视和抹煞人的主观能动性,将人和  相似文献   

17.
王巍 《北方论丛》2000,1(2):16-19
“控制自然”这一观念的最根本的不合理的目标就是,把全部自然(包括人的自然)作为满足人的不可满足的欲望的材料加以理解和占用,其结果是将人对人的控制。自然主义的崇拜自然和工业主义的征服自然都应加以扬弃。控制自然的任务应是把人的欲望的非理性和破坏性的方面置于控制之下。这种努力的成功将是自然的解放-即人性的解放。控制自然应重新解释为对人类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控制。这正是马克思所说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的  相似文献   

18.
现代社会的急剧变迁 ,使人们渴望回归自然 ,以缓解紧张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人们越来越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提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这两方面都与我国的道家思想有极为相似之处。运用道家的思想促进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这与 2 1世纪的旅游业发展观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9.
“自然”是老子思想中极其重要的观念。由于老子对其思想本体——“道”的含义预设的宽泛,使人们对老子之“自然”的理解颇具歧义。结合老子的道论做实质性考察,本文认为,老子的“自然”实质是一种主观意识清楚的有明确目的的技术性操作过程;其目的则是试图以最小的代价在最大限度上达到目的。  相似文献   

20.
自然权利论者所提出的“自然的权利”是一个虚幻的概念。“权利”是人类群体中主体之间对各自存在意义的理解和承认的表达形式,本质上是社会法律关系的内容之一。所谓“自然的权利”只能理解为“人权”的一部分,即“人的环境权利”;在生态伦理学的研究中,不应该使用“自然的权利”这个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