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新时期乡村小说的文化意蕴建构的三大特点。一是多向的文化思考:审视农民文化、反思传统、追求“诗意的生存”是文化思考的主要指向。二是多元文化语境中的意蕴建构:多元文化的共存为新时期乡村小说创作提供了多种文化依托及文化选择的余地,从而造就了作品文化内涵的丰富性和文化类型的多样性,而大众文化的兴起又带来了作品的文化品位的变化。三是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展示:地域文化审美意识的确立是地域文化展示的关键前提,先后兴起的乡村小说文化群落的创作在地域文化层面丰富了作品的文化内涵,从地缘角度切入的文化展示深化了作品的文化探寻。 相似文献
2.
甘肃小说近年来走出地域的原因是一次全方位的文学观念的更新。他们为地域文化赋予的当下意义是:以新的叙事策略承载对黄土文化的认知,在当地口头语言中开掘叙事语言的光芒,重塑西部的人文价值,使域外读者更加艺术地领略黄土文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3.
为了创作出真正大众化的小说,解放区作家逐渐把特定地域的方言土语、景物画和风俗画纳入到小说的题材中去,形成了解放区小说鲜明的地域文化色彩.地域文化增加了解放区小说的艺术魅力、提升了解放区小说的美学品味,促进了解放区小说大众化、民族化的进程.但是,在解放区小说中,地域文化服务于以建立民族国家为重要奋斗目标的主流政治文化,小说的情感和主题显得过于狭窄和单一. 相似文献
4.
黄土地构成了路遥的小说世界。路遥以他沉郁的笔触深情地表现着一代又一代黄土地上的人们特别是农民们苦难而又顽强的生活。路遥小说中除了始终贯穿的信天游旋律外,还把陕北方言融汇在作品的整个叙事话语系统中,从而表现出鲜明的地域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5.
湖南长沙本土作家何顿,在小说创作中,立足长沙,其作品的人物生活场景、娱乐方式、叙事语言等无不体现长沙地域风土文化,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6.
小城镇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是城与乡的过渡,联系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两极,既保留了较多的传统农业文明,又渗透着商业社会的现代因子,有着城市和乡村的双重特色,因此小城镇在中国现代社会转型时期就具有了特殊的文化意义,以小城镇为文化背景的小说创作在反映社会人生和历史状貌方面就有了不可替代的文学价值和功能。小城镇题材的小说创作生动地展示了近现代乡土中国在异质文明冲击下的特殊状态,形象地演绎了宗法社会的初步蜕变史。同时,小城镇文学斑斓的城镇风情和丰富的艺术形象,成为中国近现代社会"常"与"变"的历史镜像。 相似文献
7.
四川作家群反叛、张扬、追求自由、注重个性的共有特点,正是地处西僻、远离正统文化、道德理性负轻的巴蜀自由、反叛的文化传统使然。巴蜀文化精神不仅从方方面面完成了对创作主体的塑造,也对四川现代乡土小说文本施加着最根本、最直接的影响,它不仅是小说文本内容的母性渊源,也对小说文本形式和表现手法影响至巨,如“龙门阵”风习与小说的故事性叙事,方志意识与小说的地域指认等,皆有着浓郁的巴蜀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8.
陈国恩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112-117
20世纪后期,内蒙古草原以博大的胸怀接纳了成千上万的知青,并带给后者深刻的影响。其中有一些知青,后来成为蜚声文坛的知名作家。融化在他们作品(知青小说)中的塑造了知青精神面貌的草原文化,对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古徽州历史上和越国关系亲密。由于地缘相邻,文化相近,在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等等方面交汇融合,互相影响。越文化和徽州文化有不少相通相近之点,亦有自身各不相同的特色,了解这种交汇影响的历史现象,分析相邻地域文化在衍生发展中的异同和相互关系,可以帮助我们再清一些地域特色文化形成的脉络,对促进地域文化的比较研究,加强相邻地域经济文化发展的地域合作,构建和谐社会,都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地域文化对作家的创作影响是深远的,黄咏梅小说中处处都有梧州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在黄咏梅小说创作中,浓郁的乡土情结和诗性品格与集体潜意识的地域"隐型文化"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1.
论巴金文学创作的"反地域文化"特征——兼谈对现代文学地域文化研究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巴金的巴蜀文化研究中,"出生地"与"作品"简单对接的思维模式潜藏其中.完整考察"出生地--地域--地域文化--作家--作品"的过程,可以发现巴金文学创作的巴蜀文化特征没有充分的根据.而且,巴金文学创作"内返性"、"超越性"、"时间性"的特征对"地域性"构成消解,表现出"反地域文化"的特征."反地域文化"特征成就了一种独特形态的文学,也成就了巴金.巴金文学创作的这种现象,值得现代文学的地域文化研究认真反思. 相似文献
12.
13.
14.
从地域文化视角研究20世纪中国文学,是中国文学的文化学研究的重要分支,其发轫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从地域文化视角研究20世纪中国文学,从浅层到深层,从单面到多面,从零星到繁多,到世纪之交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而且日趋深化。随着时间的推进,从地域文化的角度观照和探究20世纪中国文学,必然会为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更为别致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书评人作为文学系统中重要的标准塑造者与舆论引导者,对于译本在目标语文学文化中的传播与经典化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其小说英译本受到了西方书评人及时、广泛、持续的关注;与此同时,书评亦成为新旧译本经典之争的角力场。文学经典的轮替既有客观原因,也可能受到包括书评人在内各种主体的操控。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今天,中国文学译著的出版者、编者、译者以及翻译研究者应充分认识文学系统的复杂性与文学评论的重要性,积极跟踪优秀译本在海外评论界的接受情况,为其在世界文学中的经典化营造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6.
基于地域文化的辽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文化创意产业在世界上的十牟发展实践和成果来看,它已不再仅仅是一个理念,而是成为了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新兴产业模式.对于今天的辽宁来说,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品质和速度,决定着提升区域竞争力和人民幸福度的品质和速度.要发展辽宁的文化创意产业,必须厘清辽宁地域文化的特色所在,充分发掘和利用特色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7.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要充分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文化特征,清晰地认识到地域环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影响,针对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工作,积极保护具有特征的地域自然环境,加大力度保护有限的自然资源,主动保留、恢复富有特色的民俗风情。 相似文献
18.
程国赋教授新著<明代书坊与小说研究> (中华书局,2008年10月,以下简称程著)系200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最终成果,2008年1月结题时被评为"优秀"等级,同时被列为教育部首届"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程著本着历史文化与古代小说相结合、文献与理论并重的研究思路,关注明代出版文化与当时小说创作、传播之间的密切关系,试图从出版文化这一新颖、独特的视角考察明代小说发展、演变的真实历程及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9.
沈从文的小说创作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进入一种自觉的新的尝试。他试图以文学改造社会、重建民族道德,希望通过表现优美人性来濡化读者心田,从而完成“人性的治疗者”的使命。在写作取向上,沈从文并非向传统汲取力量,而是向边地寻求中华民族精神的再生力量,有一种“礼失而求诸野”的意图。 相似文献
20.
民间童谣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神秘,作为瓯越文化的温州童谣既是当地社会生活的镜像,又是当地人情感化与人格化的乡土文本载体之一.本文通过对温州童谣中展现的温州地方民俗风情、文化历史的探究,不仅展示了温州童谣厚重的地域文化特色,也体现了温州童谣独特的审美功能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