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它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五四运动可以“六三”为界,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毛泽东同志指出:“五四运动,在其开始,是共产主义的知识分子、革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是当时运动中的右翼)三部分人的统一战线的革命运动。它的弱点,就在只限于知识分子,没有工人农民参加。但发展到六三运动时,就不但是知识分子,而且有广大的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参加,成了全国范围的革命运动了。”在这场革命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表现出自己强大的战斗力,“上海、唐山、长辛店等地的工人,以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的政治罢工参加了全国人民的反帝国主义斗争,帮助斗争迅速地得到了胜利。”本文着重论述发生在六十年前的,上海工人阶级“六三”政治大罢工的酝酿、展开、特征和意义,结合剖析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在这场运动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2.
“五四”新文学运动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一场伟大而深刻的革命。这场文学运动由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革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共同组成的统一战线,对封建文学展开激烈的斗争而且获得了伟大的胜利。周作人就是这个统一战线之中一员。在“五四”时期,他与文学革命的先驱者一道,站在反封建的前列,高举起“人的文学”、“平民文学”的旗帜,向着封建文化营垒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并对新文学的建立和发展、包括新诗的创作和理论研究都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因而成为  相似文献   

3.
十月革命以后,马克思主义经过革命知识分子的桥梁作用,逐步传播到中国,推动了三部分知识分子: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革命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思想上的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的形成,为五四爱国运动作了准备,使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进入了自觉斗争的新时期。本文着即论述“五四”时期中国的三部分知识分子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反帝反封建斗争中又联合又斗争的情形。  相似文献   

4.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戴季陶主义派,是中国现代哲学史上资产阶级哲学的一个主要流派。它与当对流行在国共统一战线外部的另一个资产阶级流派——国家主义派,互为表里,遥相呼应,都是中国大地主大买办阶级的政治代表。学习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学习毛主席关于批判资产阶级哲学的论述,深入揭露和批判戴季陶主义的反动政治纲领、哲学理论基础及其反动影响,对于我们正确认识戴季陶主义的虚伪性与反动性,正确认识当时政治思想战线上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特点和规律,都具有十分重要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辛亥革命时期的孙中山与知识分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亥革命时期的孙中山与知识分子黎仁凯毛泽东说:“在中国革命运动中,知识分子是首先觉悟的成分。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都明显地表现了这一点”;“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①。正是孙中山带领首先觉悟的知识分子组织发动...  相似文献   

6.
目前,全省高等学校教工、科学技术机关工作人员和中小学教师中间正在进行(或准备进行)红与专问题的大辩论。这是知识分子的思想和政治立场的自我改造运动。自觉地进行思想革命,彻底批判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兴无灭资”、实现政治和业务的统一,向“又红又专”、“红透专深”跃进,这是广大知识分子的棂本利益和切身要求,也是整风运动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之一。因此,积极参加这场辩论,争取在这场斗争中把自己改造得更好,这对于我们所有知识分子特别是带着浓厚资产阶级思想的旧知识分子,是特别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论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分化与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青 《东南学术》2004,(3):158-168
本文把五四时期知识分子作一整体和社会群体进行考察,在阐述了五四前夕知识分子特性基础上,探讨他们所结成的反对封建主义、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统一战线的思想基础,并着重对五四以后知识分子队伍的分化与嬗变的原因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8.
<正>1957年后,由于受极左思潮的影响,在统一战线问题上,一度奉行着一种僵化的脱离实际的程式。各民主党派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知识分子的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统一战线的基本政策是团结、教育、改造;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等。粉碎“四人帮”以后,邓小平以大无畏的革命气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倡导准确地全面地理解毛泽东思想.1979年6月他在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上,明确指出;我国的社会阶级状况发生了根本变化,“我国的资本家阶级原来占有的生产资料早已转到国家手中,定息也已停止十三年之久.他们中有劳动能力的绝大多数人已经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社会中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随着我国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的革命统一战线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针对有些人认为统战对象老的老了,死的死了,变的变了,统战工作一代而亡的模糊认识,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劳动者之间也有统一战线的新理论。指出,“社会主义劳动者之间也有统一战线,工人和农民是联盟,说明工、农是两者。过去把知识分子搞到另一个概念,新的提法,知识分子是劳动者”;现在“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已成为各自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  相似文献   

9.
“四人帮”推行法西斯的文化专制主义,为他们篡党夺权的阴谋制造反革命舆论,曾经对马列的教育论著肆无忌惮地进行篡改。现在是到了正本清源。还经典著作以本来面目的时候了。一、怎样理解“学校应当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四人帮”在这个问题上叫得特别起劲,他们说。“宁肯要列宁讲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宁肯少学一点,也不要红色工程师、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把列宁说的“学校应当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说成就是让受教育者“少学一点”。“不要红色工程师”。谁如果多学了一点,成了工程师,哪怕是红色的,也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四人帮”把这一套文盲主义、蒙昧主义的谬论强  相似文献   

10.
一九三六年,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出版了他的著名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这本著作,标志着一个新的资产阶级理论体系的建立。在资产阶级经济学说史上,被称为“凯恩斯的革命”。此后,凯恩斯的经济学说,又在他的后继者们那里得到了新的补充和发展。这样,就形成了所谓凯恩斯主义。它曾盛行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理论依据。但自六十年代末开始,资本主义社会出现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动摇了凯恩斯主义的根基。于是,在美国便出现了以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货币学派和以美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马丁·费尔德斯坦(Matin Feldstein)为代表的供给学派。它们都提出了一些与凯恩斯主义不同的政策主张。分析上述各派的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有助于我们了解凯恩斯主义自产生、发展到走向衰落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1.
魏晋玄学与“竹林七贤”赋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玄学的出现,是对神学的否定,也是一种思想的解放。玄学所倡导的累日清谈、不务实事、一任自然、纵欲无度、全身远害,则是其致命弱点。“竹林七贤”的赋作是玄学思想的具体化。对玄学、对“竹林七贤”的评价,要一分为二,不能一味颂扬  相似文献   

12.
一、知识分子的定位在“五四”时期,中国知识分子是最早的觉醒者,对人民大众起着启蒙的作用。因此,在文学艺术作品里常常以正面人物形象出现。1939年,毛泽东同志也提出要“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因为“他们在现阶段的中国革命中常常起着先锋和桥梁的作用。”①但是,到了五十年代“反右派”时,知识分子成了资产阶级的一部分;“文革”时认为“知识越多越反动”,知识分子更成为“臭老九”。在文学艺术中出现的知识分子是被扭曲了的,这与实际生活一样,都只是揭露批判的对象。建国以来,当然也有些作品正面描写知识分子的,那就是五十年代出现的《青…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21世纪社会主义具有新的发展环境,社会主义运动自身也存在矛盾。21世纪社会主义运动在内外矛盾交互作用下将形成不同于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的新特点。这些新特点是:社会主义力量要经过一个调整内部并逐渐积累力量的时期后才能形成超过资产阶级的优势力量;无产阶级将在同资产阶级又联系又斗争的过程中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社会主义将由三股力量组合而构成自身的主要发展综合力量;社会主义力量自身的发展将与本国人民争取民族权益和发展空间而斗争的力量结合起来;社会主义将联合许多反对资产阶级的力量组织成统一战线;社会主义在同资产阶级力量的斗争中将采取多样化的斗争形式;社会主义者将着手探寻并尝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类进入杜会主义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追求民主和科学,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使命,也是他们的历史。 丁文江是中国追求科学的先躯者之一,他为现代中国的科学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发起科学与玄学论战(简称科玄论战,又叫“科学与人生观论战”),捍卫科学,反驳中国的现代传统主义,使科学的观念深入人心。这在中国的科学史上,在中国的思想史上,在中国的文化史上,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论战的背景 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冲击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在文化的意义上更是如此。伴随着空前激烈的反传统主义,产生了中国现代传统主义。 正是在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的冲击下,觉醒了的中国人进一步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  相似文献   

15.
王珂 《中州学刊》2007,(2):208-212
意象派诗歌运动和新诗革命是中西方诗歌史上最大的自由诗运动,前者是诗的技术的小改良,后者是诗的文体的大革命。意象派运动在诗的内容的世俗化和诗体的自由化上,确实影响了胡适及中国的新诗革命。但是胡适所受的影响远远没有通行的观念认为的那么巨大。胡适的“八事”与意象派的“三条原则”和“六条原理”都有巨大差异。中国的国情和胡适做人做学问的个性使他夸大了意象派运动的文体革命及诗体解放的程度,故意忽视意象派的精髓:高度重视偏重于图像而非象征的意象、清晰和有力兼顾的凝炼和适当保留格律形式的诗的音乐性。意象主义的“意象”与中国的“意象”颇异,im agism更应该译为“意像主义”或“具象主义”而不是“意象主义”。  相似文献   

16.
“五四”运动是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一道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群众运动。资产阶级在“五四”运动中是右翼,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时代发生了变化,中国无产阶级已经成长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中国政治舞台,成为争取中国统治权的第三个战士。这里,我们就上海资产阶级参加“五四”运动中的经济原因、组织形式和行动中的表现试作一些粗浅的分析。一上海资产阶级在“五四”运动中进行斗争的经济原因。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的矛盾、特别是和日本资本的矛盾是上海资产阶级在“五四”运动中进行斗争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过程,也是中国先进分子对社会主义一般与特殊的理解过程.中国早期先知对“社会主义”一般规定性的理解和认知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共识,即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潮流;社会主义是解决社会问题,代替资本主义的主义;社会主义是主张公有、平等的主义.在此基础上,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代表的社会主义者在开展社会主义运动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社会主义特殊性的理解,即并非所有资产阶级都是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敌人;中国的社会主义运动分为两个阶段,首要目标是进行民主革命;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成功要充分发挥农民阶级的积极性.先进中国人对社会主义一般与特殊的早期理解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胡适是现代中国政治思想史上的著名人物,在新文化运动中作出过突出贡献。“五四”运动以后,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新文化运动发展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运动。此后,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们开始逐渐分化。在这个分化过程中,胡适接连就西方的“主义”与中国的“问题”,写了三篇文章,表明自己对当时中国思想界兴起的新思潮的不同看法。文章写于“五四”运动后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广泛传播;另一方面各种西方思潮纷至沓来,错综复杂,良莠难分。这时期的胡适,一方面还是一个抱着救国救民愿望的新文化运动的民主斗士;另一方面他思想上又顽固坚持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崇尚西方资产阶级哲学思想,处在逐步向资产阶级右翼转化的过程中。因此,“问题与主义”的文章,鲜明地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  相似文献   

19.
最近十几年,日本的“企业家族主义”很吃香。日本资产阶级以此自豪,欧美资产阶级也很赞赏。它究竟有什么奥妙?我试图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梁玉泉 《理论界》2008,(11):113-114
1956年“双百”方针的实施和1957年的开门整风运动都是对知识分子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继续。开门整风中解除了政治顾虑的知识分子,不可避免地冲撞了被改造的底线,最终导致了“反右”运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