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传统发展观对主体自由的理解,更多的是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但可持续的发展观在突出其主体性的同时,注重对自由的相对性和条件性的认识.因此,树立极限意识以及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解,是实现主体自由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倘若我们需解释自由在艺术上的限制为何无法打破,只能像萨特所说的:大多数人都不愿意拥有自由.西方艺术亦是如此.他们只是在渴望中寻找自由,而无意将所有制度、经济、法律、道德去掉,回到原始的状态下从事艺术,因为他们知道那是不可能的.除了自然规律无法打破,他们也深信上帝是不可侵犯的,而上帝的存在本来就是西方人不自由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康德将人视作最高目的,将自由归王为人的本质存在状态,不仅秉承了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传统.而且还在明确区分自然法则与道德法则的前提下,进一步将人的价值尊严牢固树立在实践理性原则的基础之上.康德认为.在自然界中,全部现象都以自然律为基础,即自然法则作为一种必然的外在律令使人始终处于一种受支配的非自由状态;而在实践领域,人却可以自觉遵循理性自身的法则从而使自己的行为获致普遍的道德意义,最终实现人的本质自由存在.如果说自然法则体现的是以是为系词的叙述方式,那么道德法则却是以应该联结起来的定言命令.康德一方面强调人的理性存在,倡导理性自觉和自律,凸显人的自由本质,另一方面又对人的理性存在的有限性保持高度的关注,要求对个人任性予以强制约束和他律.正是由于对人的自由本质的这种辨证理解,使得康德的权利哲学在以普遍的道德法则为前提,强调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和权利自由实现的外在强制性时,不仅没有损减人的自由尊严,反而更加深刻地确证了人的目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5.
虚拟主体:间性、艺术与哲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鸣奋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52-56
网络媒体的应用既创造了以虚拟性为特征的赛伯世界,而且促进了主体的虚拟化。虚拟主体是隐身交往的承担者,也是新型艺术的创造者。与之相适应的虚拟主体艺术以围绕身体、身份和自我的在线嬉戏为特征。虚拟主体之间的关系随着网络地位的上升而变得日趋重要,对虚拟主体间性哲学的需要因此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6.
积极自由理论认为,自由就是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所谓“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应符合某种道德观念,因此只有道德的行为才是自由的。在数字时代,各种数字设备与人类紧密结合,形成了“数字自我”。这个“数字自我”可能比行为者更清楚地知道行为者“真正想做的事”是什么。它为行为者出谋划策,甚至依据某种道德观念或政治立场违背或修改行为者的意志。如果依照积极自由理论将“数字自我”的所作所为阐释为自由,就可能出现以赛亚·伯林抨击的“强迫自由”悖论,使“数字自我”转变为“数字独裁者”,而政治现实则可能演变为“数字极权统治”。因此,人类只有加快现有政治制度的民主化,对数字权力形成有效制约,才可能避免数字极权的到来。 相似文献
7.
现代科技作为人类智慧的尖端体现,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捷与享受的同时,逐渐出现了使人们精神空虚,行为非理性化的倾向;艺术作为人类精神的精华,在给人们感官享受的同时,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的精神支柱.由此,可以尝试沿着历史流程采解析艺术与科技这两个影响人类生命进程的关键因素,结合艺术与科技的历史事实,解读它们在不同时期各自的内涵,说明现代社会科技的困惑,探求在科技理性的衰败中,艺术理性精神的重生,之后重点说明科技艺术重新融合后生成的数字艺术. 相似文献
8.
哲学和美学上"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向,以及数字、网络科技发展带来的技术便利,使越来越多的数字艺术家追求作品与受众的互动、对话。交互性数字艺术作品一方面打破了传统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壁垒,有利于创作出极具科技含量和陌生化体验的作品;同时以对话互动方式消解了传统作者的"独白"权威,极大地提升了受众的审美主动性。另一方面却也易于走向游戏化、感官化、娱乐化,消弭受众与作品之间的审美距离,减弱艺术的反思性;因人而异、游移不定的互动结果,也将使艺术作品的价值观、伦理立场难以明确,导致审美批评无法形成有效的评判标准。 相似文献
9.
康德艺术哲学分别从艺术本体以及艺术创造主体的角度,分析了艺术与自由以及天才与自由的关系.艺术与天才的自由本质在于其判然有别于动物的本能活动,也完全不同于人类其他缺乏独创性、或基于利害关系考虑的活动.因此,康德艺术哲学的宗旨,就是通过艺术与天才的自由本质来彰显人作为自由存在物的本质. 相似文献
10.
由于数字媒材对现今艺术文化的广泛影响,促一种新的美学理解形成。数字艺术的主题和主体,不必指涉审美主体的真实重视;数字艺术研究也不限于生活实际的生产文化价值。如何利用数字艺术的超联结社会网络扮演起个体之间的感情联系网络,进而创造出不断强化的共同体生命意志,不断扩大审美想象领地以及人性关怀共识,才是研究数字艺术创新方法的本体论的核心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以网络为基础平台发展起来的网络文化对人们的生活影响越来越大。与此同时,数字图像艺术也迅猛发展起来,而且借助网络传播渠道不断拓宽,影响面不仅涉及专业设计领域,而且对应用数字媒体进行艺术教育的方法和手段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它将改变人们的行为和思维模式,在现代生活中发挥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2.
自由:道德的本质--兼用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审视当代德育中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认为,自由是人的本质,而道德是人为的、为人的、由人的,因而自由也构成了道德的本质。另外从马克思关于"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的论述,也能体味到道德的自由本性。作为道德本质的自由有三重涵义:其一,选择自主性;其二,"实践"性;其三,"解放"性。从道德的自由本质出发审视当代德育,从中会发现其存在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3.
14.
萨特的自由在很多方面都带有康德的影子,是对康德自由的继承和发挥。但是康德的自由在更多层面上是形而上学的,仅仅限于精神层面的自由实践,属于知识论和认识论范畴;而萨特的自由是存在本体论意义上的,他不仅要实现人精神上的自由,而且把这种自由观付诸于现实的实践活动,实现存在的自由。萨特的自由之路始终是与艺术和生活紧密联系的,由此实现的自由才能真正体现人的生存价值。这是康德美学上的自由所不具备的。 相似文献
15.
以理想的实现为指向,自由既涉及对象世界,也关联着人自身,对象世界的存在与人自身之"在"、人与世界关系的肯定性与否定性、实然与应然在走向自由的过程中相即而非相分。作为自由的主体,人更多地体现了整体的品格;自由与自因、作为整体的"我"与行为之因的重合,则使人的自由与因果制约扬弃了外在的紧张而呈现出内在的相容性。以"必需"和"外在目的"的扬弃为前提,人向自身的回归与人的自我实现、潜能的全面发展与人格之境的提升赋予自由的历程以价值的内容。作为人的历史走向与价值目标,自由体现了存在的多重维度和丰富意蕴,展示了存在与价值、世界之"在"与人之"在"的统一,并从实践的层面,彰显了存在的具体性、真实性。可以看到,正是在以上方面,自由展示了其形而上的哲学内涵。 相似文献
16.
自由是实现主观目的、满足个人欲望的一种行为状态。现实生活中,不是所有人的行为都是自由的,自由的实现需要一定的行为状态:一、尊重他人是实现自由首要的行为状态;二、限制个人欲望是实现自由必需的行为状态;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是实现自由基本的行为状态。 相似文献
17.
人作为实践的主体不仅生活和活动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还不断变革和创造着自己的社会关系。人既是一个被决定的存在,又是一个能动的具有创造性的存在,这就是马克思视野里"现实的人"。人的本质在其历史中显露并证明了自身。在向人生成的过程中,人不仅成为一种历史的存在,而且在不同程度上实现着向自由的人复归,向完整的人复归,向社会的人复归,进而体现为人在制约中的自由。 相似文献
18.
社会建设的目标是同时兼顾可欲和可行、也即具有现实可能性的“好社会”;“好社会”应兼顾、平衡、协调社会整合(共同体的追求)和个人的自由与尊严.要兼顾、平衡自由和共同体,第一,必须在理论上澄清自由和共同体这两种价值的关系,特别是要论证说明,自由和共同体是可以互相支持的力量,而不是纯粹对立的双方;第二,必须在实践上处理好三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层面的问题,即制度(体制)层面的问题、结构层面的问题和心理层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时代的个人存在状态发生了重大变化。个人活动已经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时间、空间的局限 ,个人真正成为世界性的、普遍的个人 ,个人的“独立性”自由得到空前扩展。同时 ,个人自由的扩展也给整个人类的存在带来危机。因此 ,全球化时代的个体必须领悟当代人类的存在状态 ,达致一种个人活动的规范 ,树立并履践人类的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20.
李贽与中国的自由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光福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2):66-74
从先秦开始 ,中国就形成了自己的自由传统。晚明李贽突破中国传统自由观的局限 ,将先秦以来、特别是阳明心学对自由的追求落实到感性、现实、社会的层面 ,提出了极富现代精神的自由观。这是中国自由传统的重要发展。它的产生预示着中国传统自由向现代自由的转换 ,是一笔需要我们予以珍重的民族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