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特征之一,它的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社会的产生、发展是完全一致的,全面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社会主义社会逐步向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发展的过程。马克思最早在《共产党宣言》中论及社会主义民主。在马克思主义这个纲领性文献里,马克思恩格斯依据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运用他们创立的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学说,分析了无产阶级革命的一般进程,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然后“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  相似文献   

2.
列宁十分重视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在他领导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短短七年里,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体现出他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和所做的重大贡献。列宁把文化建设看作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根据俄国的实际情况,反复多次地强调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  相似文献   

3.
苏联著名文艺理论家卢那察尔斯基在《回忆列宁》中说过:“列宁一生中很少有时间能稍稍集中地研究艺术问题,由于他一直厌恶而憎恨凡事不求甚解的态度,所以他不爱表示自自己对艺术的见解。”尽管如此,列宁在他一生中,特别是从1905年俄国第一次革命到他逝世前这段时间里,在他为了推进整个革命运动和社会主义新社会的建设而写的一系列哲学、政治、文学批评文章和发表的许多书信、谈话关于文学艺术的见解,都充溢着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精神,对无产阶级让会主义文学的性质、地位、作用、创作  相似文献   

4.
党的三中全会决定,从今年起要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是党在新长征中的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它反映了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的迫切愿望,对于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的落后面貌,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发展和巩固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5.
无产阶级从被统治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这是一个翻天复地的变化,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到列宁时代所出现的新情况.因此,如何提高执政党党员素质的问题,就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执政的共产党面临的一个重大实际和理论问题.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执掌了政权,建立了工农苏维埃,首先提出了工人阶级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问题,提出了执政的共产党如何提高自己成员的政治、思想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要求的问题.列宁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执政党的领袖,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第一次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明确地回答了和解决了这些问题,从而创造了执政党建设的丰富经验,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党的建设理论.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列宁关于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发展工业、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党的建设等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目标、步骤、任务、阶段、道路等的积极探索,帮助我们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7.
《晚霞消失的时候》第一部(<春》中写南珊与李淮平在公园初次相遇。发生了一场关于莎士比亚的争论。李说,莎士比亚作为资产阶级作家,他的情调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没落情绪。因之“不能过于欣尝他,而应该分析他,认识他,批判他!”南则认为莎士比亚处于资产阶级萌芽时期,根本不存在没落的问题。李强调“无产阶级的情调总和资产阶级的不同。”南则断然回答:“对莎士比亚不能这样分,恩格斯说过,资产阶级的伟大人物并不仅仅属于他自己的阶级,他们属于整个人类”。  相似文献   

8.
无产阶级政权的公职人员与人民之间是公仆与主人的关系,这是马克思恩格斯总结的巴黎公社的一个重要经验。在纪念马克思逝世110周年之际,我们重温这个经验,对于加强党的建设和廉政建设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一、人民公仆是无产阶级国家政权的本质特征 1871年5月30日,巴黎公社最后一个街垒陷落的前两天,第一国际总委员会通过了马克思撰写的一部光辉的科学社会主义著作《法兰西内战》(以下简称《内战》)。该著作阐述了巴黎公社一个重要革命措施,即无产阶级打碎资产阶级国家军事官僚这一压迫性机器后,必须把旧政府权力的合理职能  相似文献   

9.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重大贡献之一,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第一次论证了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内容、重要意义和基本途径.我们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学习和运用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10.
列宁在领导俄国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过程中,在批判第二国际考茨基之流对社会主义民主的攻击时,写了大量的文章,系统地深刻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民主及其建设的一系列理论问题,提出了许多卓越的思想。列宁首先肯定了“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彻底实现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的民主化”,“使工人成为这个制度的主人”;同时也教导无产阶级在取得政权、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以后,必须把“彻底发展民主,找出这种发展的形式,用实践来检验这些形式”,作为社会革命的一项根本的任务。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正反两方面的历史证明,社会主义高度发展的生产力只有在民主的政治中才能迅速达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只有在民主的生活中才能充分体现,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国家,只有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充分的民主管理中才会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正因为如此,我们党把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作为奋斗目标;当前政治体制改革的中心,就是  相似文献   

11.
俄国十月革命打碎了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了工农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机关。为了进一步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建设社会主义,列宁从苏维埃政权建立的最初之日起,就十分重视改进和完善苏维埃政权机关工作。特别是在其晚年,对苏维埃国家机关改进和完善问题作了许多重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2.
国家机关的行政管理活动对于整个国家机构的正常运转,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对于国家的社会政治生活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列宁同志不但在实践上解决了行政管理工作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而且在理论上作出了许多重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3.
14.
伟大导师列宁在他的许多著作中都详细地论述了无产阶级应当而且必须实现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思想。特别是在一九○五年七月写的《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一文中,贯彻始终的基本策略原理,就是认为无产阶级能够而且应当做俄国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15.
在国内外学术界关于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化问题的讨论中,持不同观点的学者,往往都以列宁几篇直接出现“贫困化”字样文章中的某些论断,作为理论根据。我认为,这种研究方法很容易造成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容易把列宁关于无产阶级贫困问题的思想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贫困问题的理论(以下简称马恩贫困理论)割裂开来,从而忽视对某些马恩已经解决,  相似文献   

16.
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坚持群众路线的思想,是列宁在领导苏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对于无产阶级政党“为什么要坚持群众路线,怎样坚持群众路线”的这一基本问题的思考所形成的根本看法和观点,其中包括群众路线对于无产阶级政党的重要意义和无产阶级政党坚持群众路线的目标选择以及无产阶级政党坚持群众路线的方法路径。深入研究列宁的这些思想,以期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形势下坚持群众路线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坚实的理论基础以及重要的现实启迪。  相似文献   

17.
十月革命胜利后,卢那察尔斯基向列宁提出了继承民族文化遗产的两条原则(路线):第一,人民需要精神食粮。但是除了传统文化,“我们在这个领域里一点代替的东西都没有”。第二,无产阶级的新艺术不能凭空产生,不能失掉“文化的脉胳”。列宁对此表示赞同,并进一步闸明了传统艺术与新艺术之间的辩证关系:民族文化遗产必须继承下来,“不过别忘记支持那些在革命影响下产生的新东西。即使这些新  相似文献   

18.
列宁作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创立,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执政党的领袖,他的关于执政党建设的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很高的借鉴价值。他关于执政党建设的思想主要是:执政党必须学会“从事经济工作”,必须维护自己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思想团结,必须维护在民族集中制上的组织团结,必须时刻不忘自己是“人民的公仆”。中俄两国共产党诞生时的历史化背景和执政时的国情和党情的相似性,使列宁关于执政党建设的思想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有着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毛主席指出:“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新民主主义论》)并且多次号召我们:学习鲁迅及其著作。鲁迅在开辟中华民族新文化方向的光辉战斗中,在向形形色色的阶级敌人展开的英勇进攻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给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的革命的精神财富。他对中国古典小说中思想艺术成就最高的《红楼梦》的论述,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学习鲁迅关于《红楼梦》的论述,是学习鲁迅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和党的建设的论述,是邓小平理论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全党和全国人民正在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奋斗。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对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和党的建设论述很有再学习、再认识的必要。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问题,作了初步系统的回答,深刻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到一个新的水平。邓小平关于社会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