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传统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大多以时间为线索对过去的文学批评进行梳理,以体现撰史者的社会立场、文化观念和审美趣味。在新世纪的文论生态下,“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撰写应突破传统的著述体例,借鉴雷蒙·威廉斯开创的以阐释核心术语来反思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关键词批评”的研究范式,以理性思考学科性质为始基、以对学科发展的全景扫描为门径、以勾稽爬梳关键词为中轴来探索以关键词为纲重新撰写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这样,能从整体上把握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理论精髓和逻辑演进脉络,从而促进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史及其范畴体系的转型与重构。 相似文献
2.
3.
柳倩月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9(2):55-62
“中国民间文学批评史”是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的新领域,对于这一研究对象的历史形态、内涵特点、社会文化价值等做理论概括和深入阐释,必须确立适用于它的基本理论范畴,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研究中国民间文学批评史,应将历时性研究和共时性研究紧密结合,在“史”“论”结合的研究模式中确立基本的理论范畴,譬如在重点研究中国古代民间文学批评的流变史的基础上,确立其基本性质,阐释其社会、文化、审美内涵,研究其社会文化功能等.在研究中要注意将“还原”与“阐释”相结合,而综合性的话语分析、参今鉴古、多重证据法等都是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4.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国法律史学是最早复兴的法学学科之一,但限于当时的知识导向,中国传统法律只能通过国家与法权历史的形式得以传承。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法律史学是最早兴盛发展的法学学科,传承与发展的研究工作主要沿着制度史和思想史两个方向展开,在史料整理、考证解释、通史、断代史和专题研究诸方面均取得丰硕成果。在全面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实施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工程之际,如何阐释建构,贯通古今,为建设现代化法治国家提供文化支持,成为传承和发展传统法律的时代主题。 相似文献
5.
王小依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7(5):140-144
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唯物史观就蓬勃发展。最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史学领域一统天下。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逐步偏离正确的航道,进入教条化、绝对化,在“文革”十年中,发展到极端,以致学术万马齐喑。在经历了长久的压抑后,史学理论研究迎来了学术的春天,蓬勃发展,多样性日渐突出。本文试从30年来史学理论发展变化的作一简单的反思、探索、融合的梳理考察并揭示其多元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