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湘西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特色及保护性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湘西少数民族文化极具特色,民族民间文化多元一体,底蕴深厚。民族文化与历史文化杂糅,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交融,神秘湘西越来越吸引外界的眼球。在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下,湘西人民要脱贫致富奔小康,必须珍惜这一祖先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实施保护性开发战略,以实现文化资源的保护与湘西旅游开发的“双赢”目标。保护湘西少数民族文化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推动现代化进程的西部大开发中,湘西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首先,现代化进程的标准化价值取向的影响。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一场深刻、剧烈的社会…  相似文献   

2.
<正>湘西是一片神奇迷人的土地,这里的灵山秀水养育了勤劳智慧的湘西人民,千百年来,土家、苗、汉以及回、瑶、侗、壮等民族在这里共同繁衍和生息,他们用自己的勤劳勇敢和聪明才智创造了湘西灿烂的历史文化及其奇特浓郁的民俗风情,铸成了光辉千秋、永垂史册的湘西文化、湘西精神和楚湘风韵。多样  相似文献   

3.
湘西是一片神奇迷人的土地,这里的灵山秀水养育了勤劳智慧的湘西人民,千百年来,土家、蓄、汉以及回、瑶、侗、壮等民族在这里共同繁衍和生息。他们用自己的勤劳勇敢和聪明才智创造了湘西灿烂的历史文化及其奇特浓郁的民俗风情,铸成了光辉千秋,永垂史册的湘西文化,湘西精神和楚湘风韵。  相似文献   

4.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二题杨健吾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民族新文化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是近年来国内兴起的“文化热”中最引人注目的问题。而我国少数民族由于其各自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民族历史变迁、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社会发育程度等方面与汉民族有诸多差异,其...  相似文献   

5.
2011年底,湖南省张家界市的作者李康学自费在中国书籍出版社结集出版了《大湘西系列作品集》4卷。这部作品共计267万字,是武陵山区历史文化集大成者。李康学在《大湘西系列作品集》中,通过挖掘武陵山区传奇的历史、少数民族历史人物、民族风情,展示了博大精深的"武陵文化"。  相似文献   

6.
杨华双 《民族学刊》2011,2(5):42-47,93-94
北朝是以鲜卑民族为主的统治者建立的政权,其法制建设在中国法制史上承前启后,尤其对封建法制之经典——《唐律》产生了深远影响。汉民族的儒家文明被鲜卑族吸收后成为北朝立法的指导思想,少数民族务实求变的风格又赋予汉民族法制建设积极拓展的动力。从北朝到唐朝的历史经验证明,民族大融合的背景下,各民族法文化的交流融汇共同造就了中华法系文明。  相似文献   

7.
湘西土家族是我国中西部地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其民族文化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因土家人民的信仰文化而形成的独具土家族风俗特色的"傩戏"成为了历史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被视为中国"戏剧艺术之源""中国戏剧的活化石"。本论文通过实地考察以及书籍查阅,对湘西地区傩戏的音乐特征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和分析,主要包括音乐结构、唱腔、曲式结构,希望此文对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研究能提供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8.
湘西土家族是我国中西部地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其民族文化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因土家人民的信仰文化而形成的独具土家族风俗特色的"傩戏"成为了历史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被视为中国"戏剧艺术之源""中国戏剧的活化石".本论文通过实地考察以及书籍查阅,对湘西地区傩戏的音乐特征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和分析,主要包括音乐结构、唱腔、曲式结构,希望此文对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研究能提供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9.
有学者指出:“炎黄子孙”的提法应主要指汉族,而不能涵盖所有少数民族;应以“中华民族”代替“炎黄子孙”。然而,也有学者指出:这里的“子孙”并非指血缘意义的“子子孙孙”,而是文化意义上的“徒子徒孙”之意;炎黄二帝是人文始祖而非血缘始祖;他们只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一个文化意义上的偶像,一种文明形式的代表,也可以说是一个文化符号……近期在宝鸡召开的汉民族研究会年会,触及上述一系列具有重要价值的历史话题——  相似文献   

10.
荷包作为传统民间工艺品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不断融合,为荷包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中国的少数民族运用独特的工艺和材料制作出的荷包与汉族相比更具实用性。本文以北方少数民族达斡尔族的荷包为例,结合达斡尔族的历史及荷包自身的发展,介绍与汉民族不同的达斡尔族荷包。  相似文献   

11.
孟姜女传说在湘西地区流传原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之一的孟姜女传说在湘西地区有较为广泛的流传,并对当地群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流传不仅与湘西古代社会和历史诸多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更与这一地区少数民族的文化心态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2.
我们彝族居住的凉山是中国西南地区高山深谷中的一片神奇土地。在这个深山世界中,我们的民族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伦理道德、价值观念,一切有形的物质文化和无形的精神文化完全有别于汉民族。19世纪末20世纪初,凡到过凉山的西欧人众口一致将这里称为“独立倮罗”,是汉文化海洋中的一个相对封闭的文化孤岛。在我们民族五彩斑斓、别具一格的文化中,作为一种物质财富和精神产品的木器尤具特色。在中华50多个少数民族文化系统中,我们  相似文献   

13.
明代湘桂川滇黔诸省少数民族地区科举状况探议黄明光在少数民族地区推行科举考试制度,是明代中央王朝的少数民族政策之一。研究当时少数民族地区的科举考试状况,对于了解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历史情况,以及汉民族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流与勾通,都有着一定的意义。一、明代...  相似文献   

14.
<正> 1949年春爆发的“湘西事变”,是解放前夕我国民族地区发生的最大的一次变乱。它不仅波及湘西各县,而且震动省内外,影响很大,是值得认真分析研究的一个历史事件。本文就这次事变发生的原因、性质及其影响做些初步探讨。有人认为,湘西事变是国民党当局内部的派系斗争、争权夺利引起的。其实,这只不过是问题的一方面。从近代湘西社会的特点看,这次事变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湘西是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近代以来,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列强和国  相似文献   

15.
全国科协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具有历史意义的五中全会的精神指引下召开了。我作为一名少数民族的科技工作者,能参加这次盛会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同时,通过这个大会,也使我鲜明地感到:我国的科学技术,与其他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比较,落后了很多;而我们少数民族地区的科学技术,与先进民族地区比较,又落后了很多。因  相似文献   

16.
壮族师公土俗神“莫一大王”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傩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已有约二千年的历史。从秦始皇时期的“越巫”开始,先后经秦汉、唐初李靖、北宋狄育三次大规模的用兵,傩文化已由“军傩”以及汉民族的移民而传入桂林,进而幅射至广西各地。尤其是在桂西各少数民族地区,在接受汉民族文化的同时,也随之接受了汉民族的傩巫文化。两宋以后,傩文化与盛传于中原地区的佛教与道教又揉合成一体。成为独特的农村宗教祭祀文化——师公(或称“尸公”)。但与纯粹的佛、道教又有所不同,与广西流行的巫觋文化也有明显的差别,因而有人称之为“师教”。从严格的科学意义上说,它并不能成为一门宗教,只是一种广泛流传于农村、迷信色彩极为浓厚的文化现象。它的职能几乎是“全能”的,从祈福、祭祖、请  相似文献   

17.
汉民族和少数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转译地带”(zone of translation)进行交流和融合,各自的文化因素受到修正和转译,并进一步促成身份认同意识的转变。从某种程度而言,《汉民族史记》进行的正是这样一项具有开创性的工作,通过描述这一表示联系的网络和场域,去追溯汉民族发展演变的踪迹。汉民族研究的链合理论事实上体现了行动者网络理论有关“集合”“中介”以及“转译”的含义,因此从某种程度上具有行动者网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 最近,我们曾到湘西、湘西南和湘南等地,对当前少数民族干部的现状作了一次调查。从调查的情况来看,这些年来,各级党委和政府在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生气勃勃的少数民族干部;但少数民族干部在文化素质、管理水平、专业技术以及适应新形势的能力等方面,也还有些  相似文献   

19.
在人类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国少数民族创造和积累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并成为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化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举凡政治、哲学、法律、历史、宗教、军事、文学。艺术、语言、文字、教育、地理、天文历算、医药、体育、科学技术等等,无不在内。这里主要指文学、戏剧、曲艺、音乐、舞蹈、美术、建筑、科技,它们具有鲜明的特色和风格,其中一些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如在文学方面,藏族的《格萨尔》、蒙古族的《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其中《格萨尔》是目前搜集到的世界上最长的一部史诗,…  相似文献   

20.
吴越 《民族论坛》2010,(8):46-47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湘西地区人们的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提高。社区音乐文化活动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在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社区音乐文化活动在湘西地区除了起到丰富人们的生活、普及大众音乐、促进社会安定团结、推进和谐社会等作用,同时还作为文化的载体,对音乐文化的交流与传承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