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伟 《决策与信息》2011,(7):197-198
我国现存规模巨大的企业国有资产,现阶段企业国有资产流失方式逐渐显性向隐性过度,本文简要分析了企业国有资产隐性流失的种类和表现形式,提出了防止企业国有资产隐性流失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企业在改制过程中,会由于财务方面的问题,使企业中部分国有资产出现流失的现象。国有资产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分割的主体,在企业的运营与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现实情况中,企业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并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归根结底是因为此问题牵扯太多方面,十分复杂,进而成为企业与社会发展的毒瘤。为此,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国有资产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找到问题的根源,并选取有效的解决策略,加强管控力度,彻底拔掉企业改制中国有资产流失这颗毒瘤。本文阐述了企业改制职工国有资产流失带来的危害及主要成因,并提出了解决国有资产流失的方法,为企业的进步与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正> 要成功地进行“强强合并、抓大放小”,就要进行国有资本营运体制改革。在此项改革的过程中最关键的问题就是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这就需要我们加快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法制化建设步伐。 一、进行国有资本营运体制改革,形成三级管理体制:国有资产管理局——国有资产控股公司——企业。 从国有资本营运改革试点情况来看,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与经营实体(企业)之间,需要有一个中间环节,即;国有资产控股公司或经营公司,形成国有资产管理局——国有资产控股公司——企业(经济实体)三级管理体  相似文献   

4.
企业改制是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的产物,应当说企业改制与国有资产流失并非必然同一体。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相互交织,导致了许多企业在破产、清算、租赁、重组等诸多改制环节发生的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屡见不鲜。如何才能遏制和预防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家财产安全,本文就企业改制中的国有资产流失的表现形态、成因及其预防对策作以浅析。  相似文献   

5.
根据《国有资产法规定》,企业国有资产是指国家对企业各种形式的出资所形成的权益。当前时期,国有企业改革正在逐步推进,在逐步减少政府干预,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同时,要全方位加强政府对国有资产的监管,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审计的意义显得更加重大。具体体现在:通过强化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审计,发现造成国有资产减值或流失的原因,有利于对症下药,堵塞漏洞,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有利于夯实国有资本,改进国有资产管理,提高国有资产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有资产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力。当前,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已进入攻坚阶段,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随之暴露,其中国有资产流失是国民经济发展和国企改革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文章主要从分析国有资产流失的类型,造成流失的主要原因,探索防止流失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问题     
国有资产出资人没有守住闸门在改革改制中国有资产的流失主要表现在:1、转让国有产权没有完全进入市场,很难判断国有资产是保值增值还是贬值流失,少数不法分子乘机暗箱操作、收受贿赂、低估贱卖国有资产。2、一些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在制订改制方案、选择审计和资产评估中介机构、确定转让价格等重大事项中,经营者处于主导地位,自卖自买;有的以拟收购的国有产权或国有企业实物资产作为其融资的担保,既侵犯了国有资产的权益,又将风险转嫁给了金融机构和被收购企业;有的经营者人为造成企业经营业绩下滑,甚至利用不法手段虚构虚增成本和…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民众对企业改制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经济犯罪现象极为关注,担心因改制工作的不规范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国企改制过程当中国有资产流失的典型现象以及其根本性成因,最后对解决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的可能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9.
经过30年的改革,国有企业整体状况有了较大改观,但是一些深层次问题仍没解决,其中之一就是国有资产所有者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国有资产流失与国有企业改革路径选择密切相关,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径依赖性与改革过程的不可逆性造成了企业经营者行为失控。  相似文献   

10.
2004年底《经理人》推出年末特刊,评出十大落马经理人。其中伊利股份公司董事长郑俊怀位居第一,华晨中国汽车总裁苏强位居第二,中国航油(新加坡)总裁陈久霖名列第四.三九董事长赵新先名列第十。伊利高管郑俊怀等挪用近3亿元公款。华晨汽车经营不善.中国航油(新加坡)总裁陈久霖炒作原油期货亏损5.5亿美元(约合45.4亿人民币),三九集团负债98亿元。这些都是国企,这些人都手握大权,也都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巨额流失.这便属于企业道德危害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 中国国有资产的流失问题引起了国内经济界和政府有关部门的关注。近年来,国有资产究竟是怎样不断流失的呢? 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漏洞很多。业内人士指出,目前主要存在以下五种不同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英竹 《决策导刊》2007,(10):24-24
6月27日,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作的2006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报告显示:抽查8户企业的338项决策事项发现,因违反决策程序、决策失误和管理不善等,造成损失或潜在损失54.87亿元、国有资产流失13.75亿元。  相似文献   

13.
2009年5月1日实施的《企业国有资产法》立法范围广泛,尤其是包括金融企业国资,该法律通过为各类金融国资交易业务正式明确法定交易场所、对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的监管、及通过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评估等几个方面,对防止金融国有资产的流失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研究高校国有资产流失的意义出发,对高校国有资产及其流失进行界定和定性分析,阐述其流失的途径,为进一步探讨防止高校国有资产流失的对策奠定基础,以最终达到防范并减少高校国有资产流失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国有企业产权转让的定价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珠明  陈建梁 《管理评论》2005,17(6):44-49,64
国有企业产权转让的难点是产权的定价。就大水桥糖厂产权拍卖的案例,在假设竞争的并购企业之间、成功的并购者和目标企业之间关于协同效应与战略关系的信息不完美,利用实物期权博弈论方法,分别就完全竞争和垄断研究生产函数为Cobb—Douglas函数情形的企业并购的时间和条件。模型应用于国有企业产权转让的定价,给出国有资产相对流失和绝对流失的定义.分析了影响资产流失大小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企业产权的价格不等于资产的价格。国有资产流失主要受三种因素影响:一是目标企业本身的特征,二是目标企业所在产业的特征,三是并购的“沉没成本”大小。建立全国性规范的产权交易市场.由市场决定企业产权的价格才会有效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对国有资产的含义界定入手,分析了当前我国国有资产的运营状况,探寻了国有资产的流失渠道和形式,在阐明了国有资产流失成因之后提出了解决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医院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出现不少问题,暴露了目前医院国有资产管理不规范以及国有资产监管不力的现状。本文通过对公立医院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如何管好、用好医院国有资产的建议和具体措施以防止医院国有资产流失和浪费,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需要。  相似文献   

18.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我国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门,为减少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保值与增值目的的实现,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资讯     
<正>重要参考国资流失表现在四个方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4月26日在十届全国人大十五次会议上说,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表现在:1、转让国有产权的市场价格,很难判断国有资产是保值增值还是贬值流失,少数不法分子乘机暗箱操作、收受贿赂、低估贱卖国有资产。  相似文献   

20.
<正> 最近,分析各种国有企业经营行为可以发现,在有的企业中,少数经营者对企业恶意经营,导致企业亏损、国有资产流失,应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