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让人非我弱     
沈从文先生的墓碑后面有张允和(沈从文夫人张兆和的二姐)撰写的碑文.“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简短的十六个字.概括了这位著名作家、学者一生的为人。每句后一字组成的“从文让人”.也可以说是他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让人.忍让.让他享年八十有六的高寿.让他由作家转为学者,成就大事业,而享誉中外。  相似文献   

2.
在领导工作方法上.有“举重若轻”和“举轻若重”两种类型。这两种工作方法.本身没有优劣、高低之分。对于一个领导者来说.在“举重若轻”和“举轻若重”工作方法上侧重点都有所不同.很难同时兼备这样两种品质。这不仅同一个人的精力、能力有关,而且也同其性格、气质乃至兴趣爱好有关。但是作为一个战略家.尤其是在进行战略决策或解决重大问题时.必须有“举重若轻”的方法和气势.这样才能在实践中提出大战略.开拓大思路,作出大决策。毛泽东、  相似文献   

3.
1999年 12月31日, 47岁的弗拉基米尔·普京当选为俄罗斯的第三届总统。美国高级官员认为俄新总统是头脑灵活,严肃稳重,有些神秘的政治家。俄前任总统叶利钦认为“此人可委以重任”,并语重心长地嘱咐普京:“要照管好俄罗斯。”俄罗斯民众认为普京是一个勇敢、坚定、实干、忠诚、有魄力的人,特别是青年人对普京的能力和魅力更是崇拜有加。这颗飙升的政治新星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妙趣横生。视家为“城堡” 普京出生在列宁格勒的一个工人家庭。父亲是一家工厂的特级钳工,卫国战争期间,他的腿在前线受了伤,天气不好时走路很困…  相似文献   

4.
环球扫描     
俄罗斯政府决心改变嗜酒陋习俄国人每年酒的消费量居世界之首,平均每人要喝掉15升纯酒精,这一点使其他国家“望尘莫及”。为什么俄国人“嗜酒如命”?一种解释为俄国严冬漫长,人们为取暖喝酒;另一种解释是蒙古人曾统治俄国达240年之久,生活习性同化,俄国人传承了蒙古人爱喝酒的习性。俄国人喝酒近似吸毒,不是为了休闲、解愁、沟通情感,而是“为喝酒而喝酒”,追求“一醉方休”的感觉。据称,平均每七个俄罗斯人中就有一个酒鬼。衣冠不整,走路踉跄的醉汉在城市街头随时可见。酗酒问题是俄国最令人头痛的社会问题之一。首先是引起健康问题,俄罗斯…  相似文献   

5.
“老战士”平凡而伟大的称呼在俄罗斯,人们对战争年代参加革命的老红军和后方工作人员退役退休后,不是称他们为“老首长”、“老干部”,而是称之为“老战士”。“老战士”———俄文字为BeTepaH,意为“经验丰富的老兵”,也有“老将”之意。多年来,人们一直这样称呼他们,这既是对他们的尊重,同时又使人倍感亲切。对俄罗斯人而言,“老战士”这是一个既平凡而伟大的称呼。据俄罗斯革命家组织协调委员会公布的资料,目前在俄罗斯境内尚有约300万名卫国战争参加者(他们都是老战士)健在。行乞街头老战士有泪不轻弹50多年前,俄罗斯的…  相似文献   

6.
去年春,一条消息在北京引起了不大不小轰动:戈尔巴乔夫的“御厨”正在北京一家“莫斯科餐厅”打工。据悉,近来“洋打工”在沿海地区、南方省份和东北省已不鲜见。有人说这是改革开放后的产物,也有人说这是一些单位故弄玄虚的缘故。而国家权威部门则认为,对来华就业的外国人要依法加强管理。因为,非法的“洋打工”已造成许多问题。俄罗斯女郎的是是非非(法新社北京1993年2月3日电)由于俄罗斯经济困难,数以百计的俄罗斯少妇在两国关系正常之后来中国工作。她们大多在饭店和夜总会当服务员,不少人卖淫,特别是在大城市……人在某种程…  相似文献   

7.
鉴于人文景观所蕴藏的5000年灿烂文明;自然景观所透出的生机勃勃的灵气,赋予了游山玩水“寓苦于游”的积极含义。由此使人产生联想,如果把旅游比作一所学校、一个课堂,那么,其还能发挥另一个积极作用,即“寓苦于游”,给人一个“磨砺”的机会,从而培养人的吃苦耐劳精神,增强人的体质,锻炼人的意志和独立生活能力,使全民族的体质和意志、毅力在“游山玩水”中得到增强。 实事求是地说,如今,我总感觉到旅游太“舒适”了点。简直到了“饭来张口”、“车来动腿”的地步。比如吃,大多是美味佳肴;住,差不多都是星级宾馆的标准…  相似文献   

8.
有人羡慕李振潜有“好这”,说真看不透哪块云彩会下雨。李振潜却道,曾投身于地质勘探事业的人,志在四方,哪里用得上,就在哪里干;没有探索,没有拼搏,不务实业,就不是人生。这条哲理,伴随地走过大半生。座落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大院内的主席楼被节日灯光勾勒出美丽的轮廓,衬映在忽明忽暗的夜幕上,显得更加庄严肃穆。春节前夕,我们就在这里采访了他。“你不要报道我,要报道广西的人才工作,我还可以跟你谈谈。”果不其然。这时我才想起一位同事曾说:“李副主席是个多干实事不争功的人。”李振潜,1937年生,祖籍天津市武清县。…  相似文献   

9.
两年前,我来中国作讲座,飞机上除了俄罗斯人之外,还有很多上了年纪的中国人,他们中有一个中国人提议一起唱一首叫作《莫斯科-北京》的歌曲,歌词与旋律从记忆深处浮现,整个机舱的乘客一起唱着:“俄罗斯和中国是永远的兄弟国家。”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茶树的栽培、茶叶的加工制作和饮用都是从我国开始的,我国是茶叶的故乡,我国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历史已有4000多年之久。俄语中的“茶”字是一个外来词,它的发音同汉语一模一样。普遍饮茶和用茶待客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成为俄罗斯人的生活习惯。据记载,俄罗斯人直到17世纪才开始尝到茶味。俄罗斯学者格·库勃利茨基写道:“茶叶是从中国并通过其边境城市恰克图引入俄国的……运茶的车队从这里开往莫斯科和彼得堡。后来又改为海运,再后来它就在我国本土安家落户了。俄国人也学会自己种茶……”关于茶叶是如何进入俄罗斯的,…  相似文献   

11.
人才测评:人事对应的“青铜镜”张晓明在人与事之间架起一座"金桥"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对任何职业都能胜任或者说职业对人的要求都是一个模式。当一个人从一种职业岗位转移到另一种职业岗位时,他的个人价值也许会成倍增加,这正是...  相似文献   

12.
1995年上半年,一位研究中国科学、文化史的学者频频出现俄罗斯学术、文化界。他的学术观点和思想引起俄罗斯学者的极大兴趣与关注,获得众口称道。他,就是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莫斯科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于希贤。三月的莫斯科。在俄罗斯三大汉学研究机构之———东方研究所举办的题为“中国的社会与国家”的学术年会上,于希贤教授成为该所三十多年来,第一个被邀请做学术报告的外国人。他的论题是《挺起中华民族文化的脊梁骨》。他把中华民族的文化,比喻成为一个自强不息的伟大生命。他用前人归纳的五个字概括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13.
爱麻辣味儿的四川菜,也爱骑着钟爱的“小电驴”--电动自行车四处溜达,还爱操着“只会一点点儿”的蹩脚中文和中国同事们聊家常。
  今年40岁的德籍俄罗斯人艾俊(Alexey Ivanov)是江苏能华微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副技术总监,但他似乎更愿意称自己为“科研工作者”。
  “我有一个‘中国梦’。”艾俊认真地说:“中国就像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科技人才和研发人员。”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的抗日战争年代,有一位来自加拿大的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支援着中国的抗日战争。毛泽东提出“大家要学习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仍然可以看到“白求恩”的身影。  相似文献   

15.
有人说:“官场如情场”,这话颇有道理。因此它道出了官场竞争的结局绝不如“官场如战场”那般刺刀见红,虽然官场中也有智力的比拼,但更多的还是非智力因素如个体的情感、情绪、涵养、性格等精神境界在起作用。在情感的交融中使每个人的聪明才智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这也是官场不同于战场的奥妙之处。西方学者把这些因素用“情绪商数”即“情商”来概括。情商理论在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港台地区受到极大重视,其作用也由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6.
举重与举轻     
有两个意思相对的成语:“举重若轻”与“举轻若重”。望文释义,显然前者指的是对重的事物也能轻轻摆弄,后者则指轻的东西则要隆重对待。有人认为这是不同人应有的性格差异。大致皇帝、总统、元帅、董事长等等是“举重若轻”,宰相、总理、将军、总经理等辅臣是“举轻若重”。  相似文献   

17.
案例:项目经理的烦恼 “不公平!”某工程建设公司的项目经理李先生愤愤地说,“目前我的基本工资和别的项目经理一样多,可我们这个项目难度这么大、项目周期这么长,而且业主要求很高、很难对付,业绩风险这么大,奖金收入也很难保障。还不如做个小项目,又容易完成,收入也高。我的下属也都有这样的抱怨,让我怎么去管理、激励他们?从另一个角度说吧。公司有任务,我也不好挑肥拣瘦的,但这样的薪酬制度确实让人感觉不公平。”  相似文献   

18.
本杰明·富兰克林,被认为是“清教精神”的完美代表。在其自传中,他列举了自己的13个美德,其中第一个便是节制。1776年第二次大陆会议的召开及其成果,便是例证。大陆会议上,约翰·亚当斯急坏了,因为他的独立议案怎么努力也没有机会提出来,一开口便遭到反对,甚至被全体代表一致要求闭嘴。亚当斯摔门而去,找到富兰克林。富兰克林悠悠地说了一句话:“得另找人提出独立议案。”这彰照出富兰克林身上一个政治家最优秀的品质一妥协。  相似文献   

19.
小幽默     
一笑 《人才瞭望》2014,(3):27-27
谁有钱 三位“高富帅”比谁有钱,一个说:“我经常开宝马和我爸飙车。”另一个说:“我家用人全是菲佣。”最后一个说:“每次足球比赛,我都赌中国队赢。”另外两个无奈地说:“好吧,你有钱。”  相似文献   

20.
爆笑e族     
撞脸 在世界的某个地方,一定会有另一个你.当两人不约而同地穿着同一款式的衣服时.我们称之为“撞衫”。那如果两人不约而同地长着相似的“脸”时.我们不妨称之为“撞脸”(孪生同胞不在此列).下面就有那么一群明星.不约而同地把“脸”“撞”到了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