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康生活》1994,(1):5-6
(29)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我国农村十多年来的改革,使农村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也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近年来,农村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主要是农业特别是粮棉生产的比较效益下降,  相似文献   

2.
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两个转变李宗明四川省宣汉县委书记在经济不发达的贫困山区,如何正确处理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从近年来宣汉县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必须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树立市场农业观念,紧紧抓住农业增产、农民...  相似文献   

3.
要使农村经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关键是要把农民推向市场.因此,要教育农民,向农民宣传出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高农民对让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树立商品经济意识和市场经济观念,走向市场并成为市场主体.要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改革农村管理体制,放活政策等,让农民在市场经济中起主体作用,发展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4.
0年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现了农村经济体制、农民生活、农业生产结构的转变。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改革的完善,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化,农村社会结构改革的发展,农村经济运行机制改革的推进,县级综合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不断丰富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保护农民利益、科教兴农、加强农村经济宏观调控是20年来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农村股份合作制是我国农民的一个创造,它是适应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产生的。业已引起农村经济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的创新,并为消除城乡分离、分农分割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推动农村产权制度变革,促进农村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6.
农村股份合作制是我国农民的一个创造,它是适应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产生的。业已引起农村经济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的创新,并为消除城乡分离、工农分割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推动农村产权制度变革,促进农村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7.
劳务经济是缓解农业、农村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恩施州是一个农业大州,但恩施州劳务经济在农民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维权服务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要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应该有针对性地从组织领导、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劳务品牌、维权服务、回乡创业等六个方向来改变,这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加快恩施州新农村建设步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是农业大国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历来是关系国民经济的重要问题。邓小平在总结我国农业发展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的基础上 ,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思想。本文全面阐述了邓小平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思想 ,并从我国当前实际出发 ,阐明了邓小平这一思想对当前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发展农村经济 ,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跨世纪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如何深入推进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针对当前不断深化的农民教育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问题,从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和作用机理分析农民教育如何驱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并将农业软实力的中介效应纳入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基于人力资本理论和教育经济理论,依据2011—2019年中国CCAD数据库,构建中介效应、空间计量以及双重差分模型对农民教育影响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1)农民教育显著促进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2)农业软实力存在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3)农民教育对周边省份的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正向溢出效应,且长期效应大于短期效应。(4)开放程度存在双门槛效应,经济水平和农业用地存在单门槛效应。(5)中西部地区的农民教育促进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提高农民素质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和核心,在农业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农业的发展,影响农业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在简要分析我国农民素质状况的基础上,阐述了农民素质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提出了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正确的政策振兴了农村经济.但必须看到,要使我国农村经济再向纵深发展,就必须认真克服和坚决制止放松农村工作降低农业投入,挤占农业资金,放弃服务宗旨,破坏农农业资源,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等轻农思想和损农行为.要牢固树立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其它各业所需劳动力与原材料基地、最大产品市场和主要服务对象,是国家各项建设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是整个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基础的概念.要切实把农业放在首位,适当增加农业投入,大力扶植农村经济,真诚保护农民利益,自觉为农业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与环境,以促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仍然处于基础地位。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大多数人口是农业人口。因而,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为解决这一关系到国民生计的问题,我国制订了中国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战略,而最终实施这一战略靠的是高素质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和农民,而农业科技者和农民素质的优化则靠教育的培养。因此,教育对农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有着巨大的效益作用。 一、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战  相似文献   

13.
关于中国农村城市化问题的思考刘衍玲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经济空前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可以说是中国农村经济腾飞的双翼,也是中国农民在实践中摸索出的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发展之路。在中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变化之一,是数以亿计的农...  相似文献   

14.
农业的发展、农村经济的繁荣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我们党一贯将农业问题、广大农民的生活问题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以及1993年初召开的农村工作会议都对我国现阶段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作了认真分析,对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业的全面发展,千方百计地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是九十年代我国农业的重要任务。笔者认为,要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实现农村经济的全面繁荣,关键在于完善双层经营体制,下面就此谈点认识。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全面了解和反映农业生产要素的规模与结构的变化情况,进一步查清农村和农民的基本概貌,为研究确定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计划目标以及制定各项社会经济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本文依据...  相似文献   

16.
2000年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把农业和农村工作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围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大力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农民收入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17.
农村在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过程中,普遍推行了农业经济合同制,这不仅是用经济手段管理农村经济的一个好办法,而且也是用法律手段保障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好办法。它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新事物,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实践证明,认真签订和执行农业经济合同,对于完善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落实国家的农业生产计划,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更好地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的三者利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发展农村教育的重要意义农村教育和农民问题一样,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的问题,而不是一个农业大国的问题。发达国家如:美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2%,英国占2%,德国占3.4%,法国占4.9%,日本、意大利均占6.1%,加拿大占3.3%,澳大利亚占5%,而美、加、澳、法等国都是主要的粮食和农产品出口国,也可以说是农业大国,这些农业大国因其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很小,且已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基本上消灭了城乡差别,这些国家的成功秘诀在于农村教育的高度发展。生产力水平的高度发达,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大发展,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的结…  相似文献   

19.
撰稿须知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创刊,是由山东农业大学主办.反映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探索我国三农领域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关注山东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常设栏目有:农业经济、农村观察、农民问题、土地问题.文、史,哲.法学.齐鲁农业.会员园地等.  相似文献   

20.
家庭是广大农民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从家庭角度出发,分析、探讨当今贵州农村生育及其变化,有助于解决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一些难点。本文根据中国家庭经济与生育调查(1991年)中贵州省478户农村家庭的抽样调查结果,对贵州农村家庭经济与生育水平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农村家庭经济特征;农村家庭孩子经济价值,农村家庭生育行为。一、贵州农村家庭经济特征与生育通过本次调查,大量数据说明目前贵州农村家庭经济具有以下特征:大部分家庭以农业经营为主,以家庭为农业活动的基本单位。大部分家庭以农业收入为主,人均年收入大大低于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