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80年代初,我作为一名保健医生,很荣幸地在邓小平同志身边工作生活了三年。在那段日子里,我亲眼目睹了伟人的风采,感受到邓小平同志为中华民族的振兴日夜操劳、呕心沥血的赤子情怀;亲耳聆听了伟人的教诲,他那浓重的四川乡音至今还在我耳边回响。邓小平同志……  相似文献   

2.
"追悼会,我想去参加" 1976年9月9 日,毛泽东逝世,沉重的哀乐以及连接在哀乐中的那个悲痛而又浑厚的嗓音,一遍遍掠过邓小平的心田.邓小平对夫人卓琳说了一句话:追悼会,我想去参加.没过几天,邓小平请求参加毛泽东主席追悼大会的报告就被转递了上去. 只过了两天,答复的口信便传下来了,传达中央口信的是副主席汪东兴.汪东兴带...  相似文献   

3.
<正>在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的十年里,我参与了不少与邓小平有关的文字和影视工作。例如,参与第一本《邓小平》画册的出版,做邓小平小女儿毛毛(邓榕)著《我的父亲邓小平》的责任编辑,做12集电视片《邓小平》的制片人,做邓林的《邓小平——女儿心中的父亲》摄影画册的编辑及展览策划,等等。其中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卖《邓小平》画册出怪招这本画册的主要功臣是杨绍明。绍明是杨尚昆  相似文献   

4.
张维为 《领导文萃》2008,(6):112-116
第一次直接给邓小平做英文口译,是我进翻译室工作两年之后的1985年8月28日上午,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会见津巴布韦总理罗伯特·穆加贝。  相似文献   

5.
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恢复邓小平同志职务的决议》,恢复了他在1975年4月5日以前的全部职务。在复职演说中,邓小平坦率地说,"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工作。我想,谁叫你当共产党人呢,既然当了,就不能够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择。这是我一种交心的话。"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便是他此番决心的最好见证,会上不仅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  相似文献   

6.
苏联外交官眼中的邓小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达寿 《领导文萃》2011,(11):53-56
我在北京苏联使馆工作期间,有一次,听说邓小平足骨受伤,住院治疗,尤金大使要我陪他去医院,看望邓小平。这是一间单独病房,放着一张宽大的床,立着一个考究的床头柜,上面摆着电话机和收音机。邓小平看见我们,支起身,笑着说:"大使同志,原谅我不能站起来。"尤金示意他躺着别动。他苦笑着说:"我真不走运,打台球时,不小心将脚脖子和腿骨关节给扭伤了。"  相似文献   

7.
施燕华 《领导文萃》2013,(16):90-94
1975年我从纽约奉调回国,逐渐开始为中央领导做翻译。高层会谈政治性强,要求完整、准确,有时甚至要牺牲语言的美。意大利著名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对邓小平的采访,是我翻译生涯中最重要、也最具挑战性的任务。重要,是因为其特殊的国内外历史背景;挑战,是因为采访全文要在世界各大报刊发表,等于是面对全世界的一场考试。"天安门城楼的毛主席像要永远保留下去"1980年8月21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118厅会见了法  相似文献   

8.
许知远 《领导文萃》2007,(12):53-57
如果你身在1976年、1977年,你很难不注意到邓小平。他在1975年的整顿行动令经历过10年剧烈动荡的中国人印象深刻。在逝世前的最后一次大手术前,已被注射了麻醉剂的周恩来,用最后的力气对邓小平说:“这一年多来你干得比我好,你比我强。”  相似文献   

9.
中山 《领导文萃》2008,(7):55-58
1978年11月的一天下午,我和邓小平在总统府的内阁会议室进行正式会谈。  相似文献   

10.
赵晓光  刘杰 《领导文萃》2014,(14):79-81
正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经济中心。邓小平从1920年9月至1994年2月这70多年中,曾数十次到过上海,他晚年曾连续七次在上海和上海人民共度新春佳节。一1990年,邓小平在上海欢度春节回到北京后,向中央政治局的同志们语重心长地说:"我已经退下来了,但还有一件事,我还要说一下,那就是上海的浦东开发,你们要多关心"。3月3日,他和几位中央领导同志谈话时又指出:"要用宏观战略的眼光分析问题,拿出具体措施。机会要抓住,决策要及时。……比如  相似文献   

11.
李永春 《领导文萃》2010,(6):108-110
<正>在我家里,有一张许世友将军与邓小平同志的合影。每当看到它,邓小平来南京看望许世友同志的一幕往事就浮现在眼前。1938年,许世友任八路军129师第386旅旅长,曾在刘伯承、  相似文献   

12.
"这就算是我的政治交代。"此为《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一篇文章压轴的最后一句话,亦是振聋发聩的点睛之笔。此文题为《组成一个实行改革的有希望的领导集体》,是1989年5月邓小平同当时两位中央负责人的谈话要点。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  相似文献   

13.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实现干部队伍特别是中央领导层和各级领导班子的新老合作与交替,是邓小平重新工作以后就开始考虑的一个大问题。他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建立了一个新的领导集体。在这个集体中,实际上可以说我处在一个关键地位。这个集体一建立,我就一直在安排接班的问题。”为此,邓小平作出了许多重要论述,进行了具有开创意义的实践。一是充分认识干部队伍老化的严峻形势和改革开放的现实需要,把改革干部制度作为最迫切的任务来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始了改革…  相似文献   

14.
1973年邓小平恢复国务院副总理职务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毛泽东感到十分满意。他多次在一些讲话和谈话中,称赞邓小平“政治思想强”、“人才难得”、“文武全才,不可多得”,决心让邓小平承担更大的责任。毛泽东对邓小平的信任、赞扬和支持,引起了觊觎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惶恐,他们把邓小平视为自己纂党夺权的巨大障碍,千方百计妄图阻止毛泽东对邓小平的进一步重用。1974年3月,在一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江青第一次直接向邓小平发难,但遭到了惨败。这次斗争是围绕邓小平的联合国之行展开的。1974年4月,联合国大会…  相似文献   

15.
称呼与作风     
正1984年4月,武汉一位工人给邓小平同志写信。信中不称"军委邓主席",也不称"中顾委邓主任",而是恳切地写道:"小平同志:我这样的称呼,似乎不太礼貌,若有不妥之处,请给予责备。"邓小平同志看了这封"称同志"的信,当即写下了一段话——"头一次看到这样的称呼,我很喜欢,酌重处理!"个中显然藏有深意。  相似文献   

16.
邓老爷子邓小平喜欢打桥牌我早就听说过,但水平如何我不清楚,那时我还没和他打过牌。有一次谈到这个问题,我想当然地信口说道,邓小平的牌,就因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巡讲话”时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一些机关和部门“会议多,文章太长,而且内容重复,新的语言并不很多.重复的话要讲,但要精简.形式主义也是官僚主义.要腾出时间来多办实事,多做少说”. 2011年3月,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的一次讲话中引用了这样一副对联:“你开会我开会大家都开会,你发文我发文大家都发文”,横批是“谁来落实”.  相似文献   

18.
正我认为读诗能得到与写诗同等的快乐。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邓小平一辈子不写诗,但第三次复出时,他在家里面高声吟诵"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当时没有哪一个人比邓小平更当得起这首诗,也没有哪一首诗比这首诗更能表现邓小平复出前的心情。这首刘玄德三顾茅庐时孔明吟诵的诗,就像是为邓小平准备在那里的。邓小平是一个诗性的人。宋人林宽说"自古英雄尽解诗",中国古代有大作用的人,多是诗性的人。反过来说,一个诗性的人,在成就事业方面,也会有大  相似文献   

19.
傅志义 《领导科学》2002,(13):24-25
敬爱的邓小平同志离开我们已经五年多了,但在我家书房中仍然摆放着一张邓小平同志视察新疆时的彩色大照片.这是1981年8月13日我们在石河子垦区棉田中留下的珍贵历史瞬间.  相似文献   

20.
人格即人品,是一个人在处理其生活环境中所遇到的一切人与事的态度、表现的总和,包含着他个人最典型、最深层、最持久的特点。邓小平之所以能从农家子弟成为一位当代中国的伟人,原因固然很多,但是与其独特的人格有着密切关系。一方面,邓小平深受时代特征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中华民族性格的滋润;另一方面,邓小平在革命斗争的狂涛巨浪中,进行积极的人格探索和学习,确立了自我人格。邓小平用他的真诚践行了自己的诺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用他的人格魅力赢得了世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