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马克思说:“相当长的时期以来,人们一直用迷信来说明历史,而我们现在是用历史来说明迷信。”①本文试图对太平天国所特有的宗教形式的出现,作初步的历史说明。从而有助于回答这样的问题:当时中国的现实生活关系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使得一种外来的宗教学说有可能对农民先进分子产生吸引力,而带着西方色彩的“皇上帝”竟能成为农民革命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2.
太平天国是信基督教、尊“皇上帝”的。这是他们在关于宇宙中是有神还是无神问题上的基本态度。不过,他们对“皇上帝”以外的封建神权、世俗迷信、佛道教神学等所谓“邪神”“邪说”,也进行了理论的、实践的批判,似应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3.
康德的理性神学批判对于19世纪基督教神学的震撼是深刻的。蒂利希在其经典著作《基督教思想史》中指出。康德对于19世纪基督教神学的影响甚至超过了黑格尔和施莱尔马赫。针对基督教神学传统中存在的理性僭妄。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全部结论在于:纯粹理性无力达到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真理。康德的这一结论受到近现代基督教神学家的普遍赞扬,即使像巴特这样深深植根于经典基督教传统的正统神学家,也对康德的理性神学批判保持高度尊重。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对于基督教神学的真正贡献在于,在基督教神学史上一个特殊的历史时刻,这一著作深刻而精辟地指出了面对无限存在的人类纯粹理性的有限性。在这个意义上,康德的确以某种方式表达了基督教新教的思想原则,犹如  相似文献   

4.
《江西社会科学》2017,(2):21-29
斯宾诺莎的宗教批判集中在《神学—政治论》一书中,该书旨在祛除神学成见,为哲学体系的构建扫除思想障碍。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斯宾诺莎从《圣经》出发,采取了实证性的批判和语文学、历史研究的方法论原则。在《神学—政治论》中,斯宾诺莎一方面批判《圣经》中的神迹教诲缺乏实证论的共识原则,体现了古代犹太民族的成见;另一方面质疑创世论、神意说和神迹说之间的相互证成。斯宾诺莎神迹批判的局限在于:他以理性充分自足的假定为前提,没有充分考虑全盘拒斥理性的新教信仰立场,因而未能触动并有效驳斥加尔文派的神迹学说。因此,从"耶—雅冲突"的视角看,启蒙运动对宗教神学的胜利本质上是一种道德态度上的胜利,文学和修辞上的讥讽与嘲笑发挥了关键作用。施氏著述的现实意义在于,他为之殚精竭虑的思想处境在很大程度上仍是我们在当下中国的处境,因此跟随他一起思考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个时代的一些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有人竭力鼓吹“社会主义异化”论,这是理论战线上精神污染的重要表现之一。为了清除这种精神污染,有必要揭露这种论调背离马克思主义的实质。 (一)“社会主义异化”论以歪曲马克思的异化思想为前提异化概念是个历史范畴。十八世纪的启蒙思想家卢梭就提出过异化概念,意即人们把自己的权力转让给政治机构。黑格尔则把异化作为一个哲学范畴,纳入了他的思辨哲学体系,主要是指概念范畴自身的异化。费尔巴哈则主要是用异化来批判宗教神学,基本思想就是,“神是人的本质的异化”。费尔巴哈的异化观完全是建筑在抽象的、不变的人的本质基础上的,是以历史唯心主义的人本主义为基础的。马克思的异化思想也经历了一个从黑格尔到费尔巴哈的过程,然后在批判黑格尔和  相似文献   

6.
柳宗元认为佛学心性学低层次部分是与《易》、《论语》合的,可以用来佐教化,但是他对《易》经中“圣人以神道设教”的说法,又一贯抱着怀疑、批判的态度.明确这点,可以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柳宗元“统合儒释”的本意. 柳宗元不但坚决反对把一切虚妄、迷信引入政治哲学作为制定施政措施的依据,也反对把它们作为施用手段来欺骗老百姓.在他当时,主张用“神道设教”的人有这样一种见解:把鬼神、灾异之说引入政令,“盖非为聪明睿智者为之,将虑后代有昏昧傲诞而肆于上人”,所以要用这些迷信来“震动其心”.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研究应当重视《论犹太人问题》。其实,它在历史上的影响力与那些作品不同。也许其他作品已经成为人们必读的经典,但没有任何其他作品如此深刻地在神学批判上磨砺出一部经典,如此令人信服地奠定了人的解放所应依据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即便批评家没有错,认为这部经典没有建造出宏大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宫殿。但是马克思的神学批判不是神学内部的自我批判,而是神学外部批判、尘世的批判,其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是一块无神论的试金石。马克思通过犹太人的实践活动即经商牟利及其前提的批判,突破了关于神学问题的提法,或者它本身更愿意被称为非神学的问题提法。今天,透过这个文本,我们完全是从世俗角度来看待全球化和地域化以及民族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论自然观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观是指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历史地说,自然观多种多样;逻辑地说,有四种典型形态,下面分别介绍:一、自然观四种典型形态之特点及其辩证关系1·古代朴素自然观:具有自发的唯物主义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具有笼统性、直觉性、模糊性;埋藏着宗教迷信的种子。2·中世纪宗教神学自然观:一方面具有理论性和自觉性的特点,另一方面又具有宗教迷信和唯心论的特点。或者说,这种自然观是神学家自觉地将宗教神学和哲学唯心论相结合而成的反科学的理论。3·近代形而上学自然观:它作为总观点,其“中心是自然界绝对不变这样一个见解”①。它认为自然界…  相似文献   

9.
西方的文化危机在20世纪透过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事件凸现出来,哲学家、思想家对此进行了极为深刻的文化批判,而哲学批判始终占据着主流话语地位。但是,在对文化危机的批判中,还有一股极为活跃的神学批判思潮与之遥相呼应。尽管神学批判处于非主流的边缘化状态,但这种批判却体现出与主流批判话语相竞争的态势,由于神学的独特的理论视角和切入点,使得这种神学批判更具理论特色和理论价值。基督教及其神学本身就处于文化危机之中,危机中的神学为了维护自身的地位必然对自身加以自觉的批判。世俗化背景下的神学同样因其实践性、入世性、参与性等价值取向而具有批判活力。  相似文献   

10.
孔丘和孟轲,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两位代表人物。从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看,都是唯心主义。他们在天道观上都主张天命论。这种天命论,正是他们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孔孟的天命论又不同于粗卑的神学迷信,他们都是信天命不谈鬼神。这是他们天道观中的矛盾。这种矛盾的形成,有其阶级根源,也有其认识上的根源。一方面,他们在政治上都比较保守,留恋旧制度,因而在天道观上,不能和传统的神学迷信决裂而走向无神论;但在科学上,他们显然都掌握有比较丰富的科学知识。他们看到了  相似文献   

11.
异化探微     
自本世纪三十年代马克思的早期著作《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问世以来,围绕着《手稿》中的异化思想,人们站在不同的立场、用不同的方法作了释义和评价。其中在异化问题上创造两个马克思对立的人们的一个重要手法,就是把《手稿》中的异化思想同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异化思想等同起来,把那个时期的马克思描绘成黑格尔、费尔巴哈的拜谟者,以达到诽谤和歪曲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哲学应该研究人,但研究人的不一定是科学的哲学。对迷信可以采用科学的态度,对科学可以采取迷信的态度。问题在于如何研究。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要求我们,对任何问题都要站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实事求是地对它作出符合事实和逻辑的认识与结论。正是基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对黑格尔、费尔巴哈和马克思异化思想的探索,进而作一分析比较,阐明对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异化思想马克思是持批判态度的,它们之间既有联系、更有本质上  相似文献   

12.
批判封建主义的文章逐渐多起来,这是好现象。但有些文章似乎不够科学,特别是八○年春天报刊上刮起一阵歌颂唐太宗李世民之风,其目的大概想以李世民的某些高明之处来批判今天社会上存在的封建主义残余。殊不知这样做实在有点“南辕北辙”,想批判封建主义而实际上起了美化封建主义的作用。因此我提出:要批判封建主义,必须如实地揭示历史真相,不能因为某种需要而对某些历史上的人和事加以美化,当然同样也不能因为另一种需要作背离事实的丑化。写歌颂李世明文章的同志会说:我歌颂是有文献作依据的。是的,我所读到的歌颂李世明的文章都引用了一些历史文献,如两《唐书》、《通签》、《贞观政要》之类,其中以引用《贞  相似文献   

13.
现代国家批判是马克思早期思想中的重要主题,反映了马克思对人类政治文明进步的深刻省思。从政治解放到人的解放的视域重建使马克思的现代国家概念具备了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理论内核。马克思从哲学批判出发,联系黑格尔国家哲学的“副本”来批判现代国家的社会历史现实的“原本”;在宗教批判层面上,将宗教神学批判和政治现实批判同步推向纵深,揭露现代国家与宗教国家的共通属性;在制度批判层面上,剖析现代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制度安排及其结构性矛盾和危机;在实践批判层面上,揭示政治国家走向消亡的历史趋势,为超越现代国家、扬弃政治现代性提供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路径。马克思现代国家批判的四重维度共同构成一幅内在逻辑嵌合的理论图景,蕴含着对现代资产阶级国家及其历史命运的洞察。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和黑格尔关于“世界历史”范畴的规定有多方面的近似点,如都用“世界历史”来表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统一性及其共同基础,都用“世界历史”来表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等,这说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之间存在着继承关系。但是马克思对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中的“西方中心论”倾向进行了批判,这又说明前者对后者是一种批判继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任老的儒教观包含几个基本观点:儒学是学,儒教是教;儒学宗教化,形成儒教,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儒学宗教化有其自身思想神学性的原因;儒教要批判,但历史上的儒教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根基,不能简单否定了事.这些都对中国宗教思想史研究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评价唯心主义问题上,长期来存在着简单化的倾向,对待朱熹的思想,也存在着简单否定的形而上学态度。在林彪、“四人帮”猖獗时期,实事求是地研究唯心主义,特别是研究象朱熹这样的被定为“大儒”的唯心主义哲学家,随时有抓辫子、打棍子、戴帽子之虞。这种状况,既影响哲学史的深入研究,阐明哲学史发展的规律,建立科学的哲学史体系,也不利于彻底批判唯心主义,克服唯心主义,锻炼思维能力。粉碎“四人帮”以后,尤其是在党的三中全会以后,学术界批判了极“左”思潮,思想得到解放,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17.
张云翼 《理论界》2012,(11):114-115
在西方哲学史上,斯宾诺莎是西方理想主义发展脉络中的重要一员,他的一元论哲学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笛卡尔的二元论。在其哲学代表著作《伦理学》中,唯一的实体——亦即上帝——处于其哲学体系的顶端位置。而在《神学政治论》中,斯宾诺莎又提及了神学应当与哲学分离,乃至神学与政治的分离。本文将以梳理《神学政治论》中关于圣经批判方面的章节为主,以图从斯宾诺莎所使用的批判方法中挖据这其中神学与哲学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一、抛弃宗教神学的朴素唯物论哲学 马克思说:“欧洲,在中世纪已经完成了对宗教神学的批判”,从而“废除作为人民幻想的幸福的宗教,也就是要求实现人民的现实的幸福。”而蒙古族对宗教神学的批判到近代社会才完成的。他们从宗教神学的精神束缚中觉醒,由怀疑、反对宗教,变为揭露批判宗教,要求抛弃神学,实现人民的现实的幸福。 首先,是反对宗教神学的无神论思想。到近代社会,喇嘛教在蒙古地区已进入衰弱的“末法”时期,人们开始要求具有理性的人来思想,来建立自己的现实性。当蒙古族近代第一个启蒙思想家尹湛纳希,高喊“我们的蒙古国不正是因为贪图安逸,溺于玄术而濒于灭亡的吗?然而人们至今仍不知道,一心想当佛祖,到头来成了马猴”的极为战斗性口号起,蒙古族的有识之士,甚至连身在佛门,修善行德的一些喇嘛教徒也开始提出反对宗教神学的无神论思想。罗布桑却丹说:“现在的蒙古人啊,自元朝到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无神论特点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无神论,具有以王权抵制神权、以人道遏制神道、以力学致知破除宗教神话、以实用理性批判神学迷信等特点。这些特点,造成了中国古代无神论与社会政治思想紧密结合。为现实政治服务、讲求实际,通俗朴素等优点,但也存在“神道设教”的不彻底性以及思辨色彩不浓等缺陷。探析中国古代无神论的特点,总结其经验教训,对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批判现代迷信,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条件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正确认识宗教神学的本质及其产生和消亡的规律,全面分析宗教神学存在的根源和条件,科学地宣传无神论,“唤起最落后的群众自觉地对待宗教问题,自觉地批判宗教”。使一些人从宗教神学的迷雾中清醒过来,团结教育他们,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这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战线上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