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2 毫秒
1.
孙学文 《科学咨询》2004,(13):36-39
城镇居民总体生活水平,已从温饱向小康水平迈进.到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728.5美元,每人每天消费接近2美元.从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来看,城镇居民家庭从1978年的57.5%降为37.7%,已从小康向富裕水平迈进.但与此同时,城镇职工、居民家庭收入差距迅速扩大,贫富差距急剧拉开,这种收入差距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消费需求严重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了人们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稳定,这也成为目前经济学研究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本文利用2000~2009年中国26个省的不同收入等级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在构建省级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广义矩方法对收入差距、习惯形成与不同收入等级城镇居民消费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对低收入等级和中等收入等级家庭消费的影响显著,而对高收入等级家庭的消费没有显著性的影响。(2)低收入等级和中等收入等级的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具有显著的习惯形成,但低收入等级城镇居民的消费习惯较强,中等收入等级城镇居民的消费习惯较弱;高收入等级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表现出耐久性。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城镇居民收入快速增加,居民收入差距也有扩大之势,导致城镇居民消费差异较大。对被调查全县城镇居民收入支出进行分组分析,发现不同行业是造成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收入水平影响居民的消费意向。建议提高居民就业渠道,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引导居民合理消费。在城镇居民总体收入水平逐年增加的同时,居  相似文献   

4.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与此同时,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地区间、行业间、不同所有制间的收入差距在扩大,对我国的经济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我国城镇收入行业差距、所有制差距以及地区差距,探讨导致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并从税收调节和公共支出角度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城镇居民总体生活水平,已从温饱向小康水平迈进。到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728.5美元,每人每天消费接近2美元。从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来看,城镇居民家庭从1978年的57.5%降为37.7%,已从小康向富裕水平迈进。但与此同时,城镇职工、居民家庭收入差距迅速扩大,贫富差距急剧拉开,这种收入差距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关于职工平均货币工资的差别(1)从国有单位行业平均货币工资来看,最高与最低行业货币工资差距越拉越大。2002年与1978年相比较高低相对差已  相似文献   

6.
王清  杜文阁 《决策探索》2003,(10):52-52
河南是农业大省,9000多万人口中,74%在农村.农村生活水平比较低,2002年全省城镇可支配收入624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216元,只相当于城镇居民收入的35%,而且差距在不断拉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1997的2360元扩大到2002年的4030元;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差距也由1997年的1271元扩大到2002年的3053元;还有部分农民处于贫困状态,目前全省人均年纯收入在625元以下的还有165万人,865元以下的还有600万人.  相似文献   

7.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特别是近年来,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为全社会关注。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但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将对消费产生不利影响。缩小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增加城镇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对于提高居民的消费倾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以及其对消费的影响分析,希望通过调整收入分配政策,缩小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来刺激城镇居民消费,进而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8.
中国东西部地区企业职工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利用1995年和2002年两次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对中国东西部之间企业职工的收入增长机制的差异,收入差距及其变动进行了实证性的经验分析,从中发现了一些有意义的分析结果。首先,虽然在1995年至2002年期间东西部之间企业职工之间的收入差距没有出现明显地扩大或缩小的现象,但是两个地区之间已有的收入差距是相当大的。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双重的。一是两个地区之间职工个人特征的大体相同,以及西部地区劳动力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企业工资决定机制逐渐趋同于东部地区,有助于缩小地区之间职工收入差距;而地区之间缺乏劳动力的流动性却使得地区差距高居不下。其次,东西部地区职工工资收入的增长率虽然差别不大,但是它们各自的收入分配效应却是不同的。对于东部地区职工来说,从收入增长中获得好处的机会是不相等,因而东部地区在职工收入增长的同时出现了收入分配的更大的不平等。对于西部地区职工来说,职工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不明显。最后,地区之间低报酬和非技术工人的收入差距出现了缩小的情形,而地区之间高技术人员和高素质人员的收入差距却趋向于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部分职工较低的区域流动性和他们所处的劳动力市场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地区分割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依据中国实际对Davidson等人提出的误差修正机制(ECM)作了重要修正:即经济转型时期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与收入之间存在不断变化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关系,并利用1978~2002年的有关数据和状态空间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我们的主要结论是:(1)1990年之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与收入的长期均衡比例相对稳定,而1990年之后长期边际消费倾向和长期平均消费倾向为持续下降趋势。与此同时,派生控制机制和比例控制机制对短期消费的影响也发生了相应变化。(2)受长期均衡比例下降影响,1990年后消费和收入的走势开始分叉,但这并不说明消费与收入之间没有协整关系,而是存在一种变协整关系。  相似文献   

10.
增值税是我国的第一大税种,对居民收入分配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构建税收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编制2018年中国社会核算矩阵,从收入端和消费端对增值税税负归宿与调节收入分配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从增值税税负归宿来看,农村居民消费端税负略低于城镇居民,收入端税负高于城镇居民,总税负也高于城镇居民。(2)从调节居民收入分配效应来看,增值税扩大了农村及全国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由于收入效应的累进性较强,增值税缩小了城镇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3)从研究方法来看,调节收入分配效应分析相较税负归宿分析研究更全面,结论更客观准确。应进一步降低增值税税率,调整税率结构,加大其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并提高精准性,以更有效推进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技术差距、行业收入差距与经济发展纳入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用于解释和刻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行业间收入差距的变动规律。结果表明,行业间的技术差距对行业间收入差距的作用可分解为正向的"直接效应"和负向的"间接效应",两种效应的综合结果取决于行业间的替代弹性。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受技术创新和技术溢出的影响,行业间的技术差距将经历一个先增大后缩小的倒U型变化过程,因此受技术水平制约的各行业的工资差距也将服从先扩大后缩小的倒U型或先缩小后扩大的正U型演化路径。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本文运用1999~2007年中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对理论分析得出的两个假说和一个推论分别进行了检验,实证检验的结果显示现阶段我国行业技术差距对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为负,而其他假说也得到相应的证实。  相似文献   

12.
论文将测量个人收入分配差距的基尼系数方法引入到城镇居民消费差距的测定中。采用1992-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各收入分组的消费数据,计算了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居住七类消费分项指标的差距及其对总消费差距的贡献,并通过反事实方法模拟分析分项指标对总体消费差异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城镇居民消费差距与收入差距保持同步的发展趋势,但消费基尼系数一般小于同期收入基尼系数;第二,尽管恩格尔系数的持续下降一直成为平抑居民消费差距的最重要因素,但其对总体差距的贡献程度呈逐步弱化态势;第三,交通通讯和文教娱乐消费,尤其是前者,已逐步成为影响居民总体消费差距的重要力量;第四,虽然居民家庭设备消费差距一直高居不下,但是其对总体消费差距影响程度呈现出逐步弱化趋向。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年和2012年的数据,并利用固定效应模型估计城镇居民家庭住房资产的财富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居民住房资产价值变化对家庭消费的影响总体上并不显著,即城镇居民家庭住房资产的"财富效应"在总体上并不存在。文章对实证结果进行简要解释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缩小分配差距,是统筹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1978年至2003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从343元增加到8472元,农村居民纯收入从133元增加到2622元。在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的同时,收入差距也有所扩大。改革开放前基尼系数为0.25,2002年已超过0.4的国际警戒线。2002年,我国城镇居民拥有的金融资产中,20%富有的居民占到66%,而20%低收入居民只占1.3%,相差达50倍以上。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城镇职工性别工资差距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1995年、2002年和2007年中国居民收入调查数据,分析了城镇工资的性别差距的演变特点和影响因素。本文的研究发现,在1995~2007年期间特别是2002~2007年期间工资的性别差距显著扩大,其中不可解释部分的比例也越来越大,显示了性别歧视的严重化问题。特别是年纪轻、学历低、职业差、行业差的女性职工在劳动力市场中受到更为严重的歧视,导致了低收入群体性别工资差距的迅速扩大。基于这些发现,本文认为在经济改革和城镇市场劳动力供求关系发生变化的背景下,女性职工所受到的冲击和面临的劳动力市场歧视问题是值得关注的。  相似文献   

16.
消费税是我国间接税中最具有调节收入分配、促进共同富裕职能的重要税种。通过构建税收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编制社会核算矩阵,从收入效应和消费效应双重视角出发,对消费税整体及主要税目调节居民收入分配效应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消费税整体呈累退性,扩大了农村、城镇及全国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消费税的累退性中90.78%来自于消费效应,只有9.22%来自于收入效应,说明消费税税负主要通过前转而转嫁给消费者。(2)分税目来看,烟、酒消费税均呈累退性,使农村、城镇及全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均有所扩大;小汽车消费税扩大了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而使城镇及全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有所缩小;成品油消费税缩小了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而扩大了农村及全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应进一步完善消费税制度,调整征税范围及税率,以更好发挥其在调节收入分配,促进共同富裕中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现有研究文献对中国国有企业收入分配机制和格局变化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宏观或结构的层次上 ,很少涉及到微观层面。本文利用山东省的两个企业的职工样本数据 ,对企业股份制改造前后企业内部的工资和收入分配的特点及其变化进行了经验分析 ,对收入差距的变化进行了测量 ,从而发现企业改制后职工的工资和收入的分配差距有非常明显的扩大 ,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分红收入对收入差距所产生的扩大效应。另一个经验发现是改制后的企业更加强调职务变量对工资和收入的决定作用 ,这既表现在经营者从持大股中获取高额的分红收入 ,也表现在他们较高的职务工资和补贴上。我们还发现 ,两个企业的分配机制有所不同 ,一个企业更加注重人力资本中教育水平的作用 ,一个企业更加注重人力资本中工作经验的作用。这样一种分配机制的差异究竟会对企业效率和职工收入增长产生何种效应 ,仅仅根据两个企业案例的研究是无法做出检验的 ,因而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变化:市场化、全球化与城市化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本文采用可以多层次分解的Theil系数测量了1952~2002年中国区域经济地带间、地带内和省际差异以及改革开放后典型年份的各省区内部地区经济差异程度。中国区域经济差异随时间波动明显,省际差异自改革开放以来呈现U型变化态势,但地带间差异则持续上升;东部沿海和西部省区内的地区差异较大,而中部省区内差异较小;总体而言,空间尺度越小,其经济差异越显著。本文进一步通过时间序列和横断面数据的统计分析探讨了影响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因素,发现改革开放政策、参与全球化程度、市场化程度以及城市化进程等是导致中国区域经济差距时空变化的显著原因。  相似文献   

19.
幸元源 《经营管理者》2009,(17):155-155
中国收入差距在过去20年中持续扩大,对经济的持续增长、社会公正与稳定都提出了挑战。本文通过计量模型探究教育投入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并初步分析了不同层次的教育投资对收入差距的不同影响。另外,引入工业增长率来反映经济发展所处层次与不同层次教育投入的需要,进而分析对收入差距的效应。  相似文献   

20.
收入差距与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艳  范金 《管理工程学报》2007,21(1):6-11,35
本文采用AIDS(Almost Ideal Demand System)模型,研究了收入差距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影响的问题.根据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热点:耐用消费品、医疗、交通、通讯、教育、娱乐、住房,并补充居民生活必需品:食品和衣着,本文将城镇居民的消费品种分为9大类、将城镇居民按收入分为7组,同时添加反映居民收入分组的虚拟变量,采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对联立方程进行估计.所建模型统计检验结果显示:模型能够有效地反映出不同收入居民间的消费行为的差异,并克服了采用分地区数据导致的估计拟合度不理想、参数显著性不足的缺点.主要研究结论是:收入差距对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存在一定的影响,特别是耐用消费品,但在衣着、教育等消费上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