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近日,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的岳经纶、庄文嘉发文表示,近些年来,为摆脱劳动争议日益增多而处理渠道多于单一的困境,中国劳动争议的处置逐渐转向多元主体密切合作的大调解体系。居高不下的调解率反映出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的增强而不是衰退。在理论上,从国家调解能力建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争议的数量也逐年上升。现行劳动争议纠纷解决机制虽然采用了多元化调解机制,并在机构设置上较为完善,但仍然存在协商程序虚设、调解制度第三方独立性缺失、仲裁制度权威性不足、诉讼效率低下等问题。本文在借鉴美国模式、欧洲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完善措施,包括强化工会作用、改企业调解制为行政调解制等。  相似文献   

3.
调解主要有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和社会调解等四种类型。调解和判决一样都是作为法院解决纠纷的方式。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市场化,全国各方面、多层次的矛盾并存相随且日益凸显。并且,由于长期以来各调解方式之间由于缺乏必要的衔接、配合、沟通机制,在实践中往往各自为战,无法形成合力。为此,构建由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综治部门组织协调、有关职能单位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就成了实践中及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大调解机制产生的背景,内容等方面来阐述我国大调解机制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4.
北川羌族自治县的大重建工作同样包括司法为民、构建大调解机制的法治建设,笔者以大调解机制中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中的法院调解相互间的衔接为视角,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乌鲁木齐市在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机制方面做了积极探索和尝试,为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在创新大调解工作理念、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为形成有效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联动工作机制,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市根据社会管理创新总体要求,以全面加强大调解效能建设为着力点,依托大调解综合平台,在相关区域与行业不断探索建立专门调解组织、专业调处机制及专职调解队伍,有效构筑起"一综多专"的大调解新格局。  相似文献   

7.
郭蕊 《决策探索》2015,(3):60-62
人类社会自产生以来就一直存在矛盾。在众多的社会矛盾中,劳动争议可以说是现代工业社会的特色。因为用人单位追求效率与利润,劳动者追求劳动环境的安全、收入的增加,双方出现冲突和争议也就在所难免。在劳动争议处理体制中,劳动仲裁的覆盖范围最广、影响力最大。虽然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来规范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形成了一套中国特色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但在制度设置上仍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改进与完善。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价格纠纷日益增多的现状,价格部门要发挥公共服务职能,积极尝试开展价格争议行政调解工作,及时化解价格纠纷,避免矛盾激化,促进社会和谐。价格争议行政调解作为一项崭新工作,尚存在调解机构不健全、工作机制不完善、调解范围和效力有限、经费保障缺乏等问题。该文总结近几年工作实践和借鉴省内外经验,提出完善价格争议行政调解机制建议,推进价格争议行政调解专业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9.
仲裁和调解作为当代社会最为基本的两种非诉争议解决方式,他们有着各自的程序规则与运行模式。随着社会争议的大量出现,二者在解决争议上的不足之处逐渐显现,成为各自发展的瓶颈。仲裁与调解相结合,则充分融合了二者的优势。本文就仲裁调解相结合的正当性与合理性、仲裁中调解的实务问题研究及我国仲裁中调解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关的立法完善建议,使其在实践中更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
构建多元化纠纷调解机制是我国当前社会转型时期解决社会各种纠纷的需要,正确认识多元化纠纷调解机制的含义及其特征,分析建构多元化纠纷调解机制的价值,是我们科学建构多元化纠纷调解机制的前提。建构多元化纠纷调解机制,必须加强社会建设,培育调解理念,强化法院业务指导,强化调解的规范化、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强化调解与其他纠纷解决机制的衔接。  相似文献   

11.
周亮 《经营管理者》2011,(7X):271-271
劳动争议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劳动过程中因行使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而发生的纠纷。在处理劳动争议的实践中,我国逐渐形成了当前"一调一裁两审"、"先裁后审"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这一机制存在一些缺陷,具有一定的不适应性,有待改善。笔者建议通过相关制度、程序的建设与完善,健立公正、有效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形成协商、谈判、调解、仲裁、司法裁决相结合的争议解决方式,从而推动公民权益保障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社会治理体制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乡镇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一个重要单元,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为乡镇社区治理提供了理论与方法指导;我们应充分认识和正确面对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下的乡镇社区治理面临的挑战;提高乡镇社区治理的水平和能力。  相似文献   

13.
<正>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我国的劳动关系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劳动关系正逐步向市场化、契约化方向发展,企业内部劳动关系也急剧变化,劳动争议呈显性化,而且有不断增多的趋势。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章规定了处理劳动争议的基本制度,在第78条、79条、80条对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作了明确的规定,与此相配套,国务院又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劳动部颁发了《企业劳动争议调解  相似文献   

14.
《决策》2012,(1)
一年来,基层化解社会矛盾机制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各地不断健全党委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深入开展社会矛盾“大排查”,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大调解”工作体系,调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各方面力量,逐渐形成依靠基层党政组织、行业管理组织、群众自治组织,共同及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同时,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根据现行的法律法规,对于发生的劳动争议实行“调解、仲裁、诉讼”的处理机制,我们称其为“一调一裁二审”的处理机制,即发生劳动争议要经过调解、仲裁和诉讼三道程序。调解程序是非必经程序,诉讼是保护劳动争议案件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最终程序,而劳动争议是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并且还是法定的前置程序。当事人只有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只有对仲裁裁决不服的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民事庭按民事诉讼程序进行审理。本文通过对现行劳动争议案件处理的现状、劳动争议案件处理体制的不足、原因分析及完善劳动争议案件解决机制之建议四方面来论述劳动争议案件处理机制的不足和如何完善,目的是呼吁建立新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从而灵活、快捷、公正、有效地解决劳动争议,维护劳动争议双方的合法权益,以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6.
法治精神推进社会治理 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中国的基石,也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最重要标志。伴随着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传统的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面临挑战,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必须善于用法治精神推进社会治理、用法治思维谋划社会治理、用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切实把社会治理纳入法治化轨道,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领导决策信息》2012,(32):20-20
近年来,山东东平县探索建立了“大调解+司法确认”的社会矛盾化解新模式,把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机关企事业单位调解有机结合在一起,有效解决了部门职能单一、各自为战的问题,形成了调处化解矛盾的整体合力,实现了由小调解向大调解、被动调解向主动调解、单一调解向综合调解的根本转变。目前这一制度已写入最高法相关法律条文之中。  相似文献   

18.
人类社会自产生以来就一直存在矛盾。在众多的社会矛盾中,劳动争议可以说是现代工业社会的特色。因为用人单位追求效率与利润,劳动者追求劳动环境的安全、收入的增加,双方出现冲突和争议也就在所难免。在劳动争议处理体制中,劳动仲裁的覆盖范围最广、影响力最大。虽然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来规范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形成了一套中国特色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但在制度设置上仍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改进与完善。  相似文献   

19.
劳动关系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关系,劳动关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石。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这三部法律自2008年实施以来,对我国劳动关系转型产生了重大影响。要利用三项劳动就业法律实施的契机,重构企业“和谐稳定、平等合作、互利双赢”的劳动关系新格局。其中稳定和谐最重要,平等合作是关键,互利双赢是根本。在具体工作中,劳动关系的现状是衡量企业是否和谐和具有竞争力的晴雨表和风向标。  相似文献   

20.
朱紫祎 《决策探索》2013,(18):62-63
劳动关系是当今社会经济生活中最普遍、最基础、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和谐的劳动关系既表现在全员签订劳动合同、争议发生后的调解,也表现在企业与员工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基础上能建立一个彼此沟通有效、愿景一致、互相尊重、利益共享的和谐关系。和谐的劳动关系是对传统劳动关系的完善和发展,也是一种全新的人才观、劳动观、价值观的体现。企业劳动关系的和谐不仅对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是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