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人口结构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对于释放居民购买力,促进消费内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1990—201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差分GMM和系统GMM模型,更加系统地研究了人口结构对居民储蓄率的作用机制,得到以下结论:(1)随着经济发展,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对居民储蓄率的负向和正向作用均会被强化,并且少儿抚养比的负向作用要大于老年抚养比的正向作用;(2)受教育水平、性别比和家庭规模小型化会增加居民储蓄率,城镇化会抑制居民储蓄率的提高;(3)老年抚养比、性别比、家庭规模、受教育水平和城镇化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均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通过加入控制变量和转换计量方法,人口结构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方向和显著性均未发生改变,模型稳健性较好.基于结果,本文提出了私人养育成本社会化、建立动态的社会保障制度、注重城镇化质量、缩小区域经济和文化发展鸿沟、持续提升人力资本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借助中国2001—2012年省级城镇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的广义矩估计方法( GMM),研究城镇居民通信消费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城镇居民通信消费存在较强的惯性作用,城镇居民人均收入、通信行业消费价格指数、实际利率均对居民通信消费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劳动年龄人口的人均个人所得税、恩格尔系数、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均对通信消费有负向的显著影响。研究结论表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居民收入是推动通信行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动力;同时,也不能忽视人口的因素,要提高多元化的服务内容,满足不同经济群体、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通信消费。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结构转型的过程中,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和社会养老保险普及均会对作为重要宏观经济变量之一的通货膨胀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梳理与理论分析,基于差分GMM模型,利用中国31个省市2000—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从人口年龄结构、社会养老保险、宏观经济变量三方面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少儿抚养比与通货膨胀存在正相关关系,而老年抚养比与通货膨胀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社会养老保险对通货膨胀既有推动的一面,也有抑制的一面。因此,通过对上述因素的控制,可以提高货币政策控制物价的有效性与针对性,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利用CFPS2016数据,基于家庭生命周期视角探究了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消费不平等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农户消费不平等总体上较为严重,且不同家庭生命周期内消费呈现出异质性特征;提高农户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能有效降低消费不平等,且人力资本对消费不平等的影响随生命周期变化而减弱,而亲缘型社会资本农户消费不平等的影响呈“驼峰状”,组织型社会资本则仅对抚养型家庭和空巢型家庭存在影响;考虑不同消费结构之后,同对照组相比,抚养型家庭的消费不平等偏低,而起步型家庭和空巢型家庭的消费不平等偏高,且家庭生命周期消费效应在农户发展型消费不平等中产生的作用最明显;中介检验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禀赋通过影响农户非农就业来降低消费不平等,组织型和亲缘型社会资本禀赋则通过缓解农户融资约束和提高家庭收入地位来缓解农户消费不平等。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1998—2017年全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首先从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两个方面构建了产业结构升级指数,然后采用中介效应模型研究了人口老龄化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净效应均显著为正;人口老龄化会通过劳动生产率效应和技术创新效应促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也会通过劳动力供给效应、消费支出效应和人力资本积累效应阻碍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人口老龄化会通过劳动生产率效应推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但同时也会通过劳动力供给效应、消费支出效应和人力资本积累效应阻碍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理论分析以及转轨时期的中国经验事实均显示人口年龄结构通过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起作用。基于1995-2013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消费结构确实是人口年龄结构影响产业结构的重要中间变量,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呈正向变动关系;少儿抚养比的下降和老年抚养比的提高均促进了消费结构升级,进而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此外,人口年龄结构的需求效应及其对产业结构的作用机制和作用大小在东、中、西三大区域间呈现出明显的区际差异。  相似文献   

7.
利用中国1997—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和动态面板GMM估计方法,考察了人口年龄结构、预期寿命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结果发现,人口年龄结构、预期寿命对居民消费率有显著影响,但具有很大的区域性。东中西部地区比较表明:少儿抚养比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由大到小为东部、中部、西部;老年抚养比对居民消费率影响由大到小为西部、中部、东部;预期寿命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由大到小为东部、西部、中部。  相似文献   

8.
产业结构升级是中国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研究型教育消费是在现有的知识存量基础上,通过研究学习、探索和创造新知识而进行的消费行为,是一种高层次的教育消费,但又不同于传统的高等教育消费,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研究型教育消费自身的消费属性、人力资本外部性以及技术创新性3个方面来体现。基于中国2005~2017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省际面板数据,从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角度构建产业结构升级指标,采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和动态GMM面板模型实证分析研究型教育消费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研究认为,2005~2017年中国的产业结构在不断的优化和升级,但地区之间发展差异较大;研究型教育消费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产业结构升级水平受其自身滞后一期的影响显著;由于区域差异性,不同地区研究型教育消费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方式各不相同。因此,应当重视研究型教育消费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采取差异化扶持方式推进各地区研究型教育消费。  相似文献   

9.
提升农户人力资本水平,对于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以及构筑农户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2009—2017年国家统计局新疆调查总队农村住户调查数据,采用混合面板分位数回归和中介效应检验等方法,对新疆南疆地区农户人力资本积累、非农就业对收入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教育、培训、健康和迁移等所形成的人力资本积累变量对家庭增收具有促进作用;非农就业有助于农户收入增长,且对中低收入组的增收效应更大,起到了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同时,验证了非农就业在人力资本积累影响家庭收入增长中的中介作用。该文进一步研究发现,人力资本的增收效应在第二、三产业更为显著,尤其是交通运输、邮政、居民服务等行业。这为进一步拓宽农户增收渠道、巩固脱贫成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0.
农户防范返贫:应该更关注人力资本还是社会资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部分中国家庭追踪调查微观数据,利用多维返贫测算方法识别返贫农户,实证检验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在农户防范返贫中的效应和机制。研究发现:(1)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均是防范农户多维返贫的重要因素,但从返贫效应的视角看,人力资本防范返贫的影响更大,是巩固拓展农村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资本。(2)机制分析中,人力资本能发挥迁移效应,通过劳动力流动的部分中介作用防范农户返贫,而社会资本能发挥信息获取和抵押品效应,通过创业的部分中介作用防范农户返贫。(3)人力资本降低了农户在收入、医疗、生活维度的返贫发生概率,社会资本则降低了收入、医疗维度的返贫发生概率。(4)两类资本的防范返贫效应存在区域差异,人力资本显著降低东部和西部农户返贫发生概率,而社会资本显著降低了东部和中部农户返贫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11.
基于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2000—2018年的面板数据,以创新水平作为中间变量建立中介效应回归模型,通过理论推演、全区域和分区域回归分析,研究教育人力资本和创新型人力资本通过创新传导路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发现人力资本水平影响创新中介效应强度,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引致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间接效应的差异;发达地区自主创新能力强,主要是通过创新的遮掩效应反映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间接效应;欠发达地区以模仿创新为主,主要是通过创新的中介效应反映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间接效应。由此提出政策建议:区域联动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和创新水平,增强二者交互作用,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对人口老龄化对中国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家庭消费结构的影响进行细致研究。根据修正后的AIDS模型对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对各类消费支出的影响加以量化分析,在利用CHALS数据对目前中国老年群体消费结构相关指标进行描述性统计的基础上,得出研究结论:中国目前的养老模式仍然以家庭养老为主,父母在子女成年后仍然对其有经济上的支助,财富在代际之间的转移不能形成有效的社会投资。如果不能建立更多的社会养老机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我国进入严重老龄化阶段后,社会养老问题将成为我国抑制消费、阻挡投融资体系健康发展的巨大障碍。  相似文献   

13.
健康投资不仅关系到微观个体收入与支出,同时也影响客观经济发展。健康投资可以通过降低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和损失,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生产能力,促进教育投资收益,实现和促进健康产业的发展等途径对经济发展产业影响。基于中国30个省2000—2015年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实证检验健康投资对经济增长和经济收敛的影响,结果显示:健康投资对经济增长存在正效应且贡献显著,但是健康投资的城乡不均衡也导致了城乡经济差异的进一步扩大。此外,教育性人力资本、城镇化、产业结构与投资的增长也是影响经济发展的显著因素。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03—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人口年龄结构、婚配竞争和居民消费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少儿抚养比与居民消费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少儿抚养比每下降1%,居民消费率将降低0.419%;但老年抚养比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却不显著;由性别失衡引致的婚配竞争对居民消费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这表明,计划生育政策的确对中国居民消费率产生了重要影响。另外,据估算,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后,未来五年内能够累计增加居民消费19 785.99亿元至27 363.57亿元,提升居民消费率0.63至1.0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5.
利用2016年CFPS调查数据,分析互联网、人力资本对农村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表明,互联网的使用显著提升了农户人力资本的积累,人力资本的积累又提升了农村家庭消费,考虑内生性结果依然稳健.进一步分析发现教育人力资本是互联网使用影响农户家庭消费支出的重要机制,互联网使用用户可能通过人力资本效应增加消费支出.为此,提出以下建...  相似文献   

16.
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因素,而人口老龄化与人力资本结构对科技创新具有重要影响。文章采用2008—2017年31个省面板数据,基于空间杜宾模型,对人口老龄化、人力资本结构与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结果显示,人口老龄化对本地区及邻近地区科技创新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人力资本则可以显著促进本地区科技创新,但对于邻近地区,以不同数据指标测度的人力资本并未表现出预期的空间正向溢出。另外,人力资本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人力资本在人口老龄化影响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存在部分遮掩效应。因而在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应不断优化人力资本结构,进一步增加科研投入,以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利用2001至2012年中国农村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人口结构转变、农业经济增长以及它们的交互作用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少儿抚养比下降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显著负向影响,而老人抚养系数升高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不显著的正向影响,当前农村人口结构转变将有助于提升农村居民消费;农业经济的增长将有利于提升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其对居民消费上升的贡献会随着少儿抚养比的下降而被强化,但随着老人抚养比的上升逐步被弱化。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11—2019年我国277个市域农业的面板数据,运用反事实方法科学测度了其经济韧性水平,并借助系统GMM模型、中介模型和动态门槛模型等方法,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市域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增强了市域农业经济韧性,这一结论经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能成立;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农业资本深化是数字经济提升市域农业经济韧性的重要路径。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和人力资本水平较高的地区,数字经济对市域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效应更为显著,而对东北部地区的提升效应则不显著。动态门槛检验进一步揭示,数字经济对市域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呈现边际递增的非线性特征,当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越过特定门槛值(0147)时,数字经济对市域农业经济韧性的促进作用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9.
为抑制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我国明确指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在此背景下,中国农户人力资本投入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尚不明确。因此,文章选用固定效应、随机效应等方法,采取来源于2013—2019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将农户人力资本投入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全国层面上,农户人力资本投入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其中农户健康人力资本以及教育人力资本的增加,对平抑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效果;在区域层面上,东部地区农户人力资本投入的增长效应十分显著,具体而言,教育人力资本及迁移人力资本极大地缩小了东部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验证了人力资本投入受经济发展水平及政策导向方面的增量作用。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三点政策建议:(1)增加农户人力资本投入,尤其是教育人力资本、健康人力资本以及迁移人力资本;(2)更加重视中、西部地区农户人力资本投入,实现各项人力资本同时发力;(3)重视偏远农村地区卫生医疗保健服务,提高农民受教育水平,培育职业农民,建立完善的劳动力就业市场机制等。  相似文献   

20.
土地征收势必会导致农户生活消费发生变化,人力资本投资是土地被征农户维持并改善家庭可持续生计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根据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采用基于Logit模型的倾向得分匹配方法,考察土地征收对农户生活消费支出和人力资本投资(包括教育支出和健康支出)的影响。研究显示:土地征收显著提升了农户生活消费和人力资本投资力度,且农户户主特征、健康与保障状况也对生活消费、人力资本投资存在显著影响;土地征收使得农民家庭的生活消费上升幅度为19.0%~22.2%;土地征收使得农户在教育和健康方面的支出分别提高了9.6%~15.5%和20.6%~20.9%;并且,东部地区农户相对中西部地区农户的生活消费支出更高、教育和健康投资力度更大。由此提出政府在实施土地征收制度过程中应注重农民家庭差异,进一步引导农户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帮助不同地区农户实现生活平稳过渡,提升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