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不仅是公众感知社会风险的自我表达,也是公众风险应对行为的重要参照。突发事件发生后,网络舆情风险演化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规律:萌发期呈现出舆情风险突变规律式演化;扩散期呈现出舆情风险涟漪效应式演化;高涨期呈现出舆情风险共振规律式演化;消退期呈现出舆情风险耗散规律式演化。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风险演化的生成动因是固有因素、人为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社会隐性风险与舆情风险相叠加、公众感知风险增加舆情变换风险、网络环境失衡加速舆情风险扩散、公共管理风险导致舆情风险反复。为推进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风险防控工作有序开展,应强化舆情风险沟通理念与防控意识,完善舆情风险防控法律保障体系,构建舆情风险防控常态长效机制,提高舆情风险防控技术创新水平。  相似文献   

2.
近来年,我国生猪疫病突发事件频发,带来了较为严重的社会影响。合理的生猪疫病突发事件应对策略有助于降低风险、减少损失。通过相关的应急管理理论,对生猪疫病的全周期机理进行分析,发现生猪疫病发生初期存在人为过失等可避免风险因子,其影响范围的不断扩大主要通过空间的扩大和烈度的增强两个方向,同时验证了生猪疫病突发事件将会导致猪肉价格异动事件和舆情事件的发生。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对生猪疫病突发事件的预警、处置和收尾3个阶段进行应对策略分析。结果表明,提高预警灵敏度、优化生猪疫病的处置及协调机制、建立起完善的猪肉价格稳控和供给保障机制、做好舆情信息的发布与疏导等策略,有助于全面提升防疫效果。  相似文献   

3.
理论和实践经验表明,非金融领域的重大突发事件通过金融行为、舆情放大等途径对银行业有风险传导作用,这种作用机制类似混沌学的蝴蝶效应。其主要风险有声誉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银行业应当从业务操作合规性、风险管控水平、舆情应对能力等方面着手,提高对非金融领域重大突发事件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4.
网络舆情关乎社会稳定和国家治理,因此对网络舆情进行风险评估和预警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通过划分舆情风险等级,构建网络舆情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网络舆情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实证研究得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网络舆情风险等级为“二级(比较严重)”,与此前专家对这次舆情的评定相吻合.针对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风险防控的现实困境,从卫生体制、网民、政府、媒介四个评价指标提出网络舆情风险防控的对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导控机制创新是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优化导控的基础。推进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导控机制创新,解决好导控机制安排不健全、不灵活、相互交叉和掣肘等问题,需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推进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导控法律机制创新,二是推进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导控主体机制创新,三是推进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监控与预警机制创新,四是推进突发事件社会心理矫正与平衡恢复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6.
在风险社会和媒介化图景的双重背景下,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微博舆情加大了政府对"第三空间"的管理风险。本文以微博舆情的价值构建和学理研究为基础,深入剖析重大突发事件微博舆情研究的背景、原因、内容、方法,创新性提出"第三空间"的舆情形成机理,并对微博舆情的监测与引导机制展开学理探讨。  相似文献   

7.
导控机制创新是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优化导控的基础。推进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导控机制创新,解决好导控机制安排不健全、不灵活、相互交叉和掣肘等问题,需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推进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导控法律机制创新,二是推进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导控主体机制创新,三是推进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监控与预警机制创新,四是推进突发事件社会心理矫正与平衡恢复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8.
如何构建政务微博的舆情应对机制,是提高政府引导突发事件舆情的关键,文章从信息平台搭建、信息联动、舆情预警、舆情风险防范、信息发布、政民互动等层面,对政务微博的舆情应对机制展开制度探讨,并对政务微博舆情应对机制的构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移动互联网时代,教育舆情的呈现日益显在化,教育舆情的类型日渐多元化,教育舆情的演化日趋复杂化;与此同时,教育舆情处置面临着教育舆情风险不确定性增大、教育舆情冲突破坏性加重、教育舆情危机化解难度升高等诸多新挑战。应该针对当前移动互联网时代教育舆情生成与演化各阶段的特点,做好教育舆情态势的识别与研判,抓好教育舆情风险的预警与防范。同时,明确教育舆情危机应对的责任主体及其处置权限;及时发声,回应社会关切,掌控舆情走向;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平息舆情危机;妥善做好相关善后事宜,防止舆情反复及次生舆情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社会矛盾和冲突频发,重大舆情与突发事件所引发的社会效应越来越大。如何应对和引导网络舆情即成为摆在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和紧迫的问题。本文围绕重大舆情与突发事件舆论,抽取,解析重大舆情与突发事件舆论信号,对重大舆情与突发事件舆论情境、传播和演变进行全景画像。总结现有关于重大舆情与突发事件舆论的引导策略、态势研判、演变仿真预测以及应急响应,并在理论层面与实践管理调控层面提出了当前研究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趋势。本研究为探索舆论事件发生机制与预判分析理论和方法、事件趋势预测方法、模型预警模型与发布技术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网络舆情事件的应急处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网络舆论是社会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公众在互联网上公开表达的对某种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的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倾向性的共同意见。近年来,一些重大的网络舆情事件使人们开始认识到网络舆情对社会监督起到的巨大作用。同时,网络舆情对政治生活秩序和社会稳定的影响与日俱增,一些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处理不当,极有可能诱发民众的不良情绪及不良行为的发生,进而破坏政治生活秩序,并对社会稳定形成严重威胁。本文以网络舆情突发事件为切入点,研究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特点及危害,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2.
网络舆情热度是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针对网络舆情监测平台提供的舆情情况,构建基于网络舆情热度的突发事件动态分类分级的方法,并对其具体因素如热度分值、转折点、持续时间和舆情内容等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经过调整后的突发事件分类分级,与突发事件的实际进展状态相匹配,从而对突发事件的实时应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突发事件与网络舆情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突发事件与网络舆情具备相似的群体认同、群体极化等,并通过这些群体性特征削弱社会控制与侵犯的心理动力学流程。网络舆情的疏导,需要不断加大对主流网站的引导,充分发挥舆论的引导作用,不断打造主流舆论。另外,还需要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突出群体归属感的重要作用及其对舆情工作的有效支持,实现舆情疏导的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14.
针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频发问题,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研年轻网民参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情况及其受网络舆情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年轻网民对网络舆情事件具有较强的鉴别能力,网络舆情事件对年轻网民的价值观影响不大;性别和受教育程度对网民的网络舆情鉴别能力存在显著性影响。据此,对政府相关部门提出加强对网络舆情的重视、创新引导方式、建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微博用户的不断增加,微博舆情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微博舆情对政府危机公关的判断力和处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政府在应对突发事件中仍存在较多问题,诸如舆情监控难度大、政府官员素质低下、政府危机公关管理机制不健全、政府信息不够透明等。对此,政府应当下大力气做好微博舆情下的政府危机公关工作,促进服务型政府的转型。  相似文献   

16.
识别体育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的结构及特征,解析网络舆情发展的重要节点,有助于从舆情源头疏导、管理负面舆情,增强体育管理部门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效率与效果。本文以"6·23国乒罢赛门"为案例,结合生命周期理论阐述了该事件网络舆情的形成;在社会网络分析视域下,分析该事件网络舆情的网络拓扑结构,揭示体育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传播特征,为体育突发事件的舆情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发现:(1)体育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历经"形成-爆发-扩散-衰退"四个阶段;(2)网络舆情传播结构的整体密度不高,节点间存在普遍的交流关系,但紧密度一般;(3)节点间距离短,信息传播速度快;(4)存在凝聚子群,促生出多中心、多主体的传播网络结构;(5)有结构洞存在但约束力相对较小,信息多为直接传播,个体位置和角色相对独立。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群体危机是指发生在校园内外、涉及师生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大学生群体危机具有突发性、敏感性、主体活跃性、危害广泛性等特点。通过文献归纳、Delphi等方法,建立社会文化、社会舆情、社会安全、社会就业、社会道德的五维理论模型,研究出模型内部相互之间的作用关系。认为,社会舆情是引发大学生群体危机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18.
我国社会整体上已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和突发事件的高发期。各种突发事件及其网络舆情所产生的正反两方面的效应与日俱增,同步放大,特别是在种种复杂原因作用下的网络舆情负效应,影响巨大,挑战空前,问题多多。正确认识、科学应对、有效控制和转化利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必须树立正确理念,提高应对能力,打好扎实基础,建设长效机制,构建应急预案,做到转变观念、主动作为、提高能力、群策群力、未雨绸缪。  相似文献   

19.
超大城市人口规模庞大,社会系统复杂,一旦发生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容易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和危害。基于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演变的不确定性特征,融合情景理论对该类事件进行结构化表示,分析该类事件情景演化的驱动要素及方式。在此基础上,引入系统动力学理论构建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情景演化模型,并以某公众维权事件为例进行模拟仿真。结果表明,社会矛盾水平、应急疏导和谣言煽动是该类事件演化的核心因素。因此,超大城市应对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过程中应拓宽民意诉求表达渠道,及时化解社会矛盾;积极协调,做好应急疏导;高度重视网络舆情,把握引导话语权。  相似文献   

20.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形成、演化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具有自由性、互动性、即时性、隐匿性、群体极化性等特点,一般经历形成、高涨、波动和最终淡化四个阶段.对网络舆情的引导和控制,必须遵循其形成演化规律,建立公开透明、及时的政府信息发布制度,同时注重培育网上意见领袖,推动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良性互动,并依托网络舆情监控系统,对不良信息进行及时处理,这样才能有效消除网络媒体的负面影响,发挥其在社会突发事件处理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