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实践哲学和文化哲学这两个名词既被用来表述两种不同的哲学路向,也被用来表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种建构模式和理论形态.在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中,实践哲学有着悠久的传统,而从19世纪以来,西方文化哲学的兴起也成为了思想史上的重要事件,这两种理论路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都有着深刻影响.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中,实践哲学与文化哲学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在某种意义上,这两种理论形态都不是一个完整、封闭的理论体系,而是一个开放的、"正在进行时"的理论视角.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在对当代人类生存困境进行反思和批判的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人类社会生活的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从文化的视角凸显了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基本精神和价值取向.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文化哲学是实践哲学的一种当代形态.文化哲学的视角本来就内在于实践哲学之中.  相似文献   

2.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对意识形态或者文化的本质做了深入分析,是一种文化哲学。它开启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传统,为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形成、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资源,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丁立群 《求是学刊》2005,32(5):9-12
过程哲学和文化哲学具有不同的理论基础,来自不同的学术传统,但二者在很多问题上持相同或相近的观点.尤其是在生态伦理问题上,过程哲学从机体主义出发,文化哲学从人类中心论出发,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同时,过程哲学与文化哲学也存在一些理论分歧,尤其是在自然是否具有主体性这一问题上.过程哲学认为自然是具有主体性的,这种主体性是生态伦理的必要前提;文化哲学则认为人类是唯一具有主体性地位的存在,人类中心论同样可以成为生态伦理的理论基础.二者在理论上的分歧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二者都强调采取行动解决生态问题.  相似文献   

4.
从生成论的视角来看,文化哲学通过对人之存在的历史性的深刻理解和把握,阐明了历史与文化的内在统一性,从而使文化哲学超越了一般形而上学的基本建制,成为一种全新的研究范式.作为一种全新的研究范式的文化哲学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新的历史解释模式.文化哲学始终以自觉的文化批判精神为指导,通过对人类文化精神生成过程的宏观与微观的描述,力图阐明现代人类生存危机的文化根源,并为未来的人类生存提供多种可能.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从历史角度对德国文化哲学概念的提出及文化哲学在德国获得的系统化发展进行了梳理,其次对当前德国文化哲学研究的概况进行了综述,最后对当前德国文化哲学研究的主要范围进行了分析。通过这三个方面的阐释,展示了德国文化哲学研究的历史脉络及其在20世纪90年代复兴和当前迅速发展的新动向。并以德国文化哲学研究为范例,揭示了文化哲学作为一种哲学方向的性质,澄清了当下流行的一些将文化哲学等同于一个主题领域的误解。  相似文献   

6.
姜淼 《社科纵横》2007,22(1):109-110
文化哲学作为研究人的文化何以存在的智慧,它通过从哲学的总体层面上对各种文化现象、文化规律和文化本质进行深入分析,为人们理解世界和探寻人生价值提供一种反思路径。对文化哲学当代凸现的理论分析为解决现代人的生存困境提供了独特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社科纵横》2015,(12):149-152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文化哲学在国内兴起,然而,时至今日,在文化哲学的认识上,国内的学者依旧呈现出"众说纷纭"的状态。在建构文化哲学的理论方面,主要存在着三重维度。一是作为文化学科元理论的,二是作为批判理论的,三是作为与意识哲学相对的;通过分析和梳理,笔者得出了两点文化哲学的合理内核,一点是主体性精神内核,一点是现代性批判内核。只有存在两点合理内核,文化哲学才能成为具有统一理论诉求和统一理论主题的一门学科。本文围绕这两点,简要论述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哲学意蕴。  相似文献   

8.
文化哲学在新世纪的学术使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鹏程 《求是学刊》2002,29(5):39-44
在 2 1世纪已经来到的时候 ,文化哲学的研究者在新的世纪应该有更新的思考和学术作为。为此作者提出文化哲学在新世纪的学术使命。文章第一部分主要从学科的对象比较与方法比较的角度 ,阐述文化哲学的学科定义和特征 ,认为文化哲学是哲学而不是文化学 ,认为文化哲学研究是哲学的事业。文章的第二部分认为 ,文化的根本特质是“生活”。作为人类的全部生活样式系统 ,文化具有自己的自足性特色和规定 ,在不同民族的文化中 ,哲学并不一定都是起决定作用的最重要的意识形式。所以 ,哲学是文化的派生物、附着物。探讨哲学的文化属性 ,是研究哲学的真正基础工作。文章的第三部分主要阐述哲学的研究对象———存在和理念———的文化性质。指出哲学理念实际上是文化理念 ,哲学的抽象实际上是文化的“合象”。文化哲学应该研究文化间的哲学冲突与融会的可能性。这一迫切的崭新事业 ,首先要求建构中国文化的当代基本哲学理念。  相似文献   

9.
随着发展哲学、交往理论、新儒学、后现代主义、文化哲学、人学、经济哲学、公共哲学、政治哲学、历史哲学、自然哲学、科学技术哲学等具体哲学研究领域的兴起,世纪之交的中国哲学理性正在重新为自己定位世俗化和向生活世界回归。哲学回归生活世界有两种基本方式,一是应用哲学所代表的对生活世界的外在审视或外在规范的方式,一是文化哲学所代表的对生活世界的内在启蒙或内在教化的方式。相比之下,后者更为深刻。中国文化哲学的建构途径是促使对人的形而上的思考同实证的文化批判的统一、人本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精英文化与市民文化的整合。  相似文献   

10.
今日全球化这一世界境况要求哲学思维的跨文化转变.跨文化哲学指称一个新的哲学工作领域.跨文化性概念标志一系列文化相遇的基本范畴:文化身份与民族中心主义,文化相对主义、多元主义与普遍主义,可通约性与不可通约性,特有性与陌生性以及跨文化解释学等.雅斯贝尔斯的世界哲学计划是一种理念、假设、路标、目标和一种普遍的哲学交往过程,因此,世界哲学并非有朝一日可以存在于客观形态的某种统一理念之中.雅斯贝尔斯哲学思想的当代意义在于摆脱了所有排他性的绝对效应要求,在开放的视域中,提供了人类能够借以理解自身不同来源的一座平台.  相似文献   

11.
文化哲学一直是当代中国哲学界关注的重要领域.在关于文化哲学基础理论的研究中,即关于文化哲学的形而上学问题的思考中,一些学者提出了文化存在论的设想.文章从文化存在论是文化哲学的基础理论这一基点出发,探讨了文化存在论的观念、先验基础和内在逻辑等三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俄(苏)和中国的科学哲学同属马克思主义传统,但各有特点.俄(苏)科学哲学的基础是苏联时期的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研究,20世纪60年代发生的"认识论转向"促成了俄(苏)科学哲学的兴起.中国科学哲学的产生根源于自然辩证法研究范式的转换.中俄科学哲学的比较研究,既可以揭示哲学的民族性,更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各自民族的文化个性.  相似文献   

13.
卡西尔文化哲学有着深厚的哲学史基础,是西方哲学人类学和文化自觉的理论产物。文化哲学作为内在于现代西方主流哲学精神当中的一种基本理智运思方式,体现了人作为具体历史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实现了哲学向人的生活世界的回归,是哲学摆脱西方近代理性形而上学的困境、实现自我拯救与超越的有效途径。
Abstract:
Cassirer’s philosophy of culture is based on profound knowledge of history of philosophy and is the theoretical product of western philosophical anthropology and cultural consciousness.Philosophy of culture,as a basic rational way of thinking innate in western modern mainstream philosophy reflects 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man as a concrete historical being and realizes the return of philosophy to the life world of man and is an effective way for philosophy to overcome the metaphysical difficulty in modern western reason and way of rescuing and transcending itself.  相似文献   

14.
张法 《阅江学刊》2010,(4):121-130
20世纪上半叶的《哲学辞典》《新哲学辞典》《辩证唯物论辞典》《最新哲学辞典》等四本中文哲学辞典,勾勒了中国现代哲学语汇的缘起与定型过程,同时,也代表了西方哲学和苏俄哲学的两种方向,从时间和逻辑的统一上,似可说,从《哲学辞典》到《辩证法唯物论辞典》,代表了从西方到苏俄的转向,同时也是中国现代哲学语汇的简化和规范化;从《辩证法唯物论辞典》到《新哲学辞典》《最新哲学辞典》,呈现了在基本转向后苏俄语汇自身的简化和规范的规律,进而揭示出中国现代哲学在语汇体系上的建立过程。  相似文献   

15.
吴衍发 《唐都学刊》2013,29(1):110-116
唐君毅主张以道德自我为中心,从形而上出发,从哲学的高度探索考察中国历史文化,以重建和发展中国传统之人文精神。他将道德自我与文化相联系,强调人类一切文化活动,均统属于一道德自我,且为其分殊表现。道德自我构成种种文化意识的灵魂,成为唐君毅文化哲学的理论基础和中心观念,贯穿于唐君毅的道德哲学、人文精神论、宗教观和人生论等整个文化活动之中,从而使得他的文化哲学体系涵摄了更为深广的内容。唐君毅的文化哲学观是一种超越的唯心主义哲学观,具有统摄中、西、印三系思想中唯心主义哲学,特别是西方近现代唯心主义哲学的性质,从而把中国儒家传统的心性之学发展到现代阶段。  相似文献   

16.
中、西、马哲学对话体现出中国哲学界的开放性,几种不同文化背景和学理路径的哲学的相互诠释,必将促进新的哲学的产生。这种对话应以问题为导向,面对今日世界全人类所共同面临的问题和当今中国人民最为关切的问题,贡献出各自的智慧,从不同的文化视角、不同的思维方式提出各自的解决方法。因此,中、西、马哲学的对话也是发展哲学的一种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17.
宁莉娜 《求是学刊》2002,29(6):51-55
逻辑方法曾囿于哲学视野之内 ,为哲学论证服务 ;外化于哲学视野的逻辑方法 ,发展成为哲学分析的有效工具 ;现代逻辑以特有的形式化分析方法 ,改变了哲学的发展方向。对哲学进行逻辑分析、对逻辑进行哲学反思 ,构成了 2 0世纪逻辑与哲学多姿多彩的发展图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