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营养,一方面注意坚持自身民族文化,一方面又努力促成外来文化与原有文化的融和,这是日本文化的一个传统,也是不断促进日本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动力。历史上的大化改新如此,明治维新亦是如此。战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日本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发生了激烈冲撞,也发生了变异,但是它的一些主要特征不但延续和继承下来,而且在实现经济高速度发展,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过程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一、近代文化的起点 19世纪中叶,日本文化发展进程中出现了一个重大的转折。在古代文化、民族文化形成和成熟之后。逐渐向一种新的文化模式转型。1868年发生的明治维新及其后出现的一系列变革可以说是这种文化发展转折点的一个象征。这样提出问题,包括两重意义:第一,19世纪中叶是日本近代文化转型的起点;第二,日本文化发展史上趋向近代文化的转型不是一个短暂时期的历史事件,而是经历了相当长时期文化变形的一个历史阶段。这种看法可能与许多先人的意见相左。这一讲准备就日本近代文化转型的起点、条件和转  相似文献   

3.
我们在《日本的传统与现代化》’一文中曾强调,日本现代化的历程表明,日本在坚持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广泛吸收西方文化成果,对民族文化传统进行创造性的转化,逐步实现传统自身的完善,建立与西方文化交流的“冲突·井存融合”的模式,以推进现代化。本文则试图从文化模式的抉择,来探讨“日本的传统与现代化”这个总课题。  相似文献   

4.
20世纪西方文化哲学的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哲学是20世纪世界哲学发展的重要思潮,也是横贯20世纪西方哲学发展的一条红线。文章首先分析了20世纪西方文化哲学的根源,通过对20世纪西方文化哲学的微观考察和宏观审视,揭示了20世纪西方文化哲学发展的理论轨迹、基本倾向,指出从文化哲学的角度看,20世纪西方文化哲学的发展大致是通过早期文化进化论学派、文化相对主义学派、文化功能学派、文化结构主义学派和新文化进化论学派来实现的;就文化哲学整体发展的态势看,20世纪西方哲学和文化的结合造就了科学主义文化哲学和人文主义文化哲学两大思潮,并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转折。最后指出20世纪西方文化哲学的主要理论建树及其有待克服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近代日本历史展开的过程极为独特。当西方列强东至,迫使东方诸国纷纷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时候,日本却成功地摆脱了这种危机,走上了“欧化”道路,成为亚洲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不能不说日本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方面。它使日本民族不是被动地去接受西方文明的冲击,而是主动地吸收并从属西方文明。因此,探讨日本传统文化价值取向对欧美文明的认同和选择的文化深层原因,不仅能够揭示异质文明间冲突和融合的文化现象,而且对认识日本历史的特殊性也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化发展战略是日本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冷战后,日本政府将文化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加以重视,对文化发展做出了周密规划和部署,提出了"文化立国"的战略目标,制定了"文化艺术振兴"的战略方针,将传承、振兴民族文化作为日本文化行政的重要内容,并以立法和行政以及财政、税收手段保障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依靠文化产业发展推动经济发展,通过增强文化实力提升综合国力。文化成为日本21世纪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7.
在日本实现近代化的过程中,日本传统文化曾同西方文化发生过激烈冲突,也产生了变形。但是它的一些主要特征不但延续和继承下来,而且在“高速增长”的经济奇迹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以至西方也提出了在文化方面要“请教东方”的口号。这一事实给人们提供了一个重要启示:在非西方国家实现近代化的过程中,传统文化不仅可以继  相似文献   

8.
近代的自我觉醒与悲哀——日本浪漫主义思潮概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浪漫主义兴起于18世纪后半叶,先在英、法、德,尔后几乎遍及全欧,成为一种思想和文艺思潮。日本浪漫主义则起于19世纪后半叶,比西方浪漫主义的兴起足足晚了一个世纪,这是由近代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所决定的。 18世纪后半叶西方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日本社会尚处在武家的封建制度统治时代,直  相似文献   

9.
在日本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11世纪至15世纪是文化整形和再造并形成日本民族文化的历史时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从表面上看,这一历史时期充满了战乱,贵族内部争权夺势,土地所有者不断侵蚀扩张,劳动群众的反抗此起彼伏,原有古代贵族的“国家”躯壳遭到破坏,古代贵族建造的唐风文化也不再象过去那样充满魅力。但是从实质上说,这个历史时期正是阶级关系激烈变动,整个民族对于文化创造实行广泛参与以及文化能量积蓄和释放的时代。经过这个历史时期,日本文化形成了自身的特色,通过继承和转形取代了唐风文化。数百年的文化再造运动培育了新型的日本中世文化,形成了后世日本民族文化基本框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 ,无论是研究日本近代文学抑或中国现代文学 ,“私小说”都是一个难以忽略的话题。1这首先是因为 ,“私小说”是近代以来日本文学中最独特的样式 ,它所表现出来的诸种特征直接联系着日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与个性。在这个意义上说 ,理解“私小说”不仅是认识日本的文学而且是理解日本文化、日本民族的精神结构的一个有效途径。其次 ,众所周知 ,中国现代文学的 3 0年历史与日本社会、文化、文学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而其中“私小说”和“普罗文学”尤其引人注目。 2 0世纪 2 0年代 ,以“私小说”为主的日本近代文学 ,极大地影响了一代留…  相似文献   

11.
战乱中的兴盛与消沉——公元3—6世纪东西文化与文论比较蒋晓丽野草自公元3世纪至公元6世纪,东西方皆是一个战乱频仍的时代。然而,同是战乱的时代,东西方文学艺术与文学理论却呈现迥异之貌。本文即着重论述这一意味深长的文化现象与文论特征。一、民族大迁徙与五胡...  相似文献   

12.
川端康成是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作家。他的创作,在浓郁的东方色彩中,大量融合了西方现代主义的创作方法。然而从更深的层面加以考察,他更属于日本。在他哀婉、纤弱的歌吟中,独特的日本文化的潜流,始终是清纯的底蕴,从而使他的文学在生动的形象中体现了日本民族在文化人类学意义上的某些整体特征。  相似文献   

13.
美在淡雅与静寂——东山魁夷绘画之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山魁夷是著名的日本风景画家。他的绘画既反映民族的审美情愫,又具有现代的艺术风格。如果说,川端康成是东方美的现代探索者,那么东山魁夷同样也是东方美的探索者,只不过一个在文学领域,—个在美术领域,他们都是孜孜不倦地在探索着东方的美、日本的美,彼此有着心灵相通的意境。东山魁夷与川端康成一样,是从抱着怀疑日本传统、憧憬西方文化的心情开始他的创作的。东山虽先志向日本画,但从年轻时代起,他就开始对西方和西方文化艺术抱有浓厚的兴趣,选择了留学德国、学习西洋画的道路,其后又一次次地遍访欧洲,在最富西方色  相似文献   

14.
思想文化是社会存在的产物,但它对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的发展的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特别是在时代交替和社会发展节奏加快的时候,就更为明显。因此,自觉地改造不适应社会进步的传统文化,和建立先进的文化结构,就显得极为重要。从日本传统文化结构向现代文化结构转变的过程中,我们或许能获得一些启迪。 (一)日本传统文化的主要特点及其渊源从宏观上讲,日本现代文化结构是部分传统文化因素同西方传入文化的有机融合的产物,因此,它的历史的和逻辑的起点必然是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俄罗斯文化发展的"白银时代",也是俄罗斯哲学创作的黄金时代.以别尔嘉耶夫等为代表的宗教哲学是俄罗斯传统哲学发展的最高峰,它既传承并发扬了俄罗斯民族独特的宗教文化传统,重新反思和构建了现代性语境中的民族文化精神内涵,又以特有方式直面现代西方理性文化危机,同存在主义等各种哲学流派与思潮形成互动与对话.在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东方与西方的差异、国粹与舶来品的争战中如何既批判吸收西方现代文化之优长,又批判继承本国传统思想精髓;既可以解决现代人的生存异化与精神困境,又能够实现俄罗斯文化的现代转向与重建,成为俄罗斯白银时代文化与宗教哲学需要积极回应的时代课题和所肩负的现代使命.  相似文献   

16.
当研究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把它作为一种类型与其他文化相比较时,一般是找出贯穿于该文化全部发展过程中,以及文化各领域的“一贯”特点,并找出与其他文化的共同点,特别是指出与其他文化的相异点。譬如,当探讨日本文化的特点时,有的学者指出,日本文化不同于西方文化的特点在于它具有群体特征。有的学者把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比较时,  相似文献   

17.
论重建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雪丽  高菊 《学术交流》2005,(2):144-147
文化与文明的差异是人类的各种差异之中最根本的。西方文明只是众多文明中的一种,西方文明的珍贵之处不在于它是普遍的,而在于它独一无二的特性。现代化并不等于西方化,保持自身文明和文化的精华,而不受西方文化中腐朽没落东西的侵蚀,是一个非常紧迫的任务。尽管传统文化在21世纪的今天并非主流文化,但它仍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传统文化中蕴涵着非常丰富的精神资源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我们应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大力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传统文化的安全保护意识,逐步扩大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论全球文化与民族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全球化必定推动文化全球化的到来。全球文化是在全球范围内流传广泛和深远的、先进的、占主导地位的文化。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积淀的民族精神和民族观念。全球文化不是同质和一元文化 ,而是由各民族的先进文化所组成的多元的和异质文化。文化全球化是由西方发达国家所主导的文化扩张 ,从而 ,全球文化和民族文化会发生冲突。要建立全球文化新秩序 ,西方发达国家必须以平等的方式对待世界各民族文化 ,同时 ,发展中国家必须不断创新本民族文化 ,把本民族文化融入全球文化之中  相似文献   

19.
日本经济衰退的文化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民族性格的反映,每一民族都生存在属于它们的民族文化之中。文化的积淀影响着民族心理、民族性格的形成,进而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制度。任何经济制度的延伸都源于深层的文化背景,日本当然也不例外。日本民族的文化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这些特征曾在战后日本经济重建中发挥出巨大的动力,使日本由一个战败国迅速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  相似文献   

20.
东南亚传统文化对日本民族文化的影响东北师范大学外语系肖平从距今8000多年的绳纹文化时期到公元8世纪左右《古事记》和《日本书纪》产生之前,日本列岛上的原始民族经历了相当漫长的前文字历史阶段。在此期间,日本社会曾发生过多次大规模的民族迁徙运动,经济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