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堃 《成才与就业》2014,(13):23-23
成为一名质量工程师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两年间,我遭遇过困难,也遇到过令人开心的事,但最重要的是,在熟悉工作内容的基础上,我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更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齐清华 《老友》2012,(10):17
掐指算来,我担任空军工程大学政治部校报编辑已经10年了。10年,说短也不短,它是我当兵以来从事宣传工作40年的四分之一。人生能有几个10年?说长却也不长,一切都似乎刚从昨天开始。我从事编辑工作纯属偶然。2001年,合并组建不久的空军工程大学有了自己的报纸,领导决定从退休干  相似文献   

3.
齐清华 《老友》2012,(10):17-17
掐指算来,我担任空军工程大学政治部校报编辑已经10年了。10年,说短也不短,它是我当兵以来从事宣传工作40年的四分之一。人生能有几个10年?说长却也不长.一切都似乎刚从昨天开始。  相似文献   

4.
黄晓林 《社区》2011,(14):54-55
好,我来说几句。最近几年,我一直在做《社区·读书》的编辑工作,前几天写工作总结,有同事说,写得是不是短了点。是的,短是短了点,其实也传达了几个信息。  相似文献   

5.
25岁的美国旧金山小伙子贾斯汀·布兰顿正面临着一个选择,他已经报考了斯坦福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但即使被录取,他也拿不定是否放弃现在在BetterWorldBooks网站做的网上行销工作。布兰顿一向不习惯在一个工作上做很长时间。自从3年前大学毕业后,他做过许多不同的工作:做过志愿者、音像制作、到加纳和海地拍纪录片、为Google网站做过质量调查员。他说:每一年,我都要从一个城市跑到另一个城市,从一个工作转到另一个工作。30岁的旧金山小伙子迈克·拉胡德也有类似的经历,自大学毕业后,工作总是换来换去,居无定所,有时再回到学校学习。他说:虽然已经30岁,但我一点都没有成年人的感觉,还没作好准备安定下来成家立业。  相似文献   

6.
胡永凯是一位学术性的画家。我没有见过,也没有听过他自己对自己有过渲染,总是说去年画了什么, 明年的计划如何,谈的都是工作,我很敬重这种态度。……永凯只是沉默地工作。我没见永凯工作过,只是画这么庄重缜密的画,不专注沉默行吗? ——黄永玉  相似文献   

7.
正寒假的时间比暑假短,往往还没有回过神来,它就已经临近尾声了,而此时自己可能还有一大堆事情没有完成。这是我的切身体会,因此我想说,为了不虚度光阴,过一个充实的假期,事先做计划很重要。在做计划的同时,我也对自己做了一次剖析。我喜欢机械,喜欢运动,我的  相似文献   

8.
郭郭 《社区》2009,(10)
公益与我何干生活在社区中的每个人是否想过,我们为这个社会做过些什么呢?也许你会说,我上班了,工作了,我是一名光荣的纳税人。毋庸置疑,你的工作本身就有价值,纳税也的确是对社会的贡献,但这似乎还不够,有些事是不能拿钱来衡量的,比如我们今天说的——公益。我们为什么要做公益呢?打个比方  相似文献   

9.
1998年1月21日星期三一清早,比尔就唤醒了我。他坐到床边对我说:“报纸上刊登了一些东西,想来应该让你知道。”报上说的是他与白宫一位前实习生有暧昧关系,并说他要求这位年轻女士在被问及此事时不要说真话。 比尔向我解释说,他在两年前结识了一位名叫莫尼卡·莱文斯基的白宫志愿者。他与她闲聊过几次,她在工作上也帮过他几次忙。这种情形我业已经历过十多回了,因为这完全符合比尔的天性。我对这种情况并不陌生,所以我不难断  相似文献   

10.
我对研究上海很有兴趣,也感到很有需要。说有兴趣,是因为我在上海生活、学习、工作,我要求了解上海;说有需要,是因为大家对上海都很关心,国际上都晓得上海这个城市。我接触过许多外国人,其中很多是降生于上海的,在上海生活过,都很愿意谈起在上海的经历,可见上海对他们来说是有感情的。在使用“上海人”这个词的时候,往往超出了辞书上给这个词规定的含义了。在我接触过的许多外国人看来,会做生意可以说是上海人,会适应环境也是上海人。有时把江浙一带的许多人士都称作上海人。据说香港有五十万上海人,其中就包括江浙人在内,美国也有许多上海人。这些都反映了上海在国际、国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许建志 《人力资本》2008,(10):12-12
前一阵子,一位从事保险的朋友征询我的意见。他已经晋升主任,下面也带了几位销售,因为工作关系他非常的忙,但是无论怎么努力,却发现业绩一直上不去。“遇到瓶颈了。”他说,因为无论再怎么努力都无法突破,气馁的感觉侵蚀着他。就我对他的认知,他是认真、努力的年轻人,专业知识没有问题。我想一定是有些方法不对。我花了时间跟他一起把所有的工作时间内容过了一次,了解他时间的利用率。下面是我给他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说明茅盾同志1956年4月8日在复毛丹、黄治正、施大鹏三同志的信中说:“有的短的讽刺性的杂文(抗战前及抗战时所写),为了发表的方便,大都每篇换个笔名(鲁迅当时给《自由谈》写稿,就是这样的,我也给《自由谈》写过稿,也是每篇换笔名的),因此,不但人家常常弄错(把别人的算是我的,把我的算是别人的,而主要是把我的算是别人的),我自己也弄不清楚。”由此可知,茅盾同志曾在《申报·自由谈》发表过不少杂文,而这  相似文献   

13.
女厨师回家后,接替她的是蒙古族姑娘萨仁其其格。她是扎兰屯医学院毕业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上这儿当临时工。萨仁其其格娇小本色,眼神如小孩子看大人,纯净安然。她名字的意思是"月亮上的花"。我问她:"你到过月亮吗?"她认真回答:"没去过。""一次也没去过?""一次也没有。"她的表情特认真。我说:"你  相似文献   

14.
“夭道”     
茅盾同志一九五六年四月八日在复毛丹、黄治正、施大鹏的信中说:“有的短的讽刺性的杂文(抗战前或抗战时所写),为了发表的方便,大都每篇换个笔名(鲁迅当时给《自由谈》写稿,就是这样的,我也给《自由谈》写过稿,也是每篇换笔名的),因此,不但人家常常弄错(把别人的算是我的,把我的算是别人的,而主要是把我的算是别人的),我自己也弄不清楚。”由此可见,茅盾同志曾在《申报·自由谈》发表过不少杂文,而这些杂文不仅当时没有收集出版,解放后的《茅盾文集》也没有收入,现在《茅盾全集》正在出版,收入的也不多,因此。我把这些杂文收集起来,略加注释和考证,发表出来,供茅盾工作研究者和广大读者参考。我的注释和考证如有错误或不当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5.
有一首曾经红极一时的歌叫《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为情伤过的女人都会唱。唱这首歌的时候可心和男友交往了三年,三年的光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男友一直细心体贴关怀备至。从不忍心让她受半点委屈。有几次,可心使小性耍无赖,把男友气得暗自掉泪。这个大男人也不忍说一句伤她的话。可心从最初的感动演变到今时的淡漠,用她的话来说,再完美的爱情细节重复一千次后也只能趋于平淡。  相似文献   

16.
说明一九五六年四月八日,茅盾同志在答复毛丹、黄治正、施大鹏三同志的信中说:“有的短的讽刺性的杂文(抗战前及抗战时所写),为了发表的方便,大都每篇换个笔名(鲁迅当时给自由谈写稿,就是这样的,我也给自由谈写过稿,也是每篇换笔名的),因此,不但人家常常弄错(把别人的算是我的,把我的算是别人的,而主要是把我的算是别人的),我  相似文献   

17.
编读往来     
不浪费也能保证生活质量广东读者殷卫:眼看物价一天天上涨,我这个原来花钱大手大脚的人,终于决定要过一过勤俭生活,数月下来,也有滋有味。先说衣着方面,以前我属于一逛商场,看到顺眼的衣服就往家  相似文献   

18.
《新天地》2007,(11)
我离休后就进入了老年大学,担任过书法、国画、声乐各班班长。老年艺术团团长,以及书画学会会长等工作,历时16年之久,忙得不亦乐乎,颇有"老夫犹发少年狂"之嫌。古人说:"白首青丝来日短,切莫蹉跎寸光阴。"我以此为铭,从容面对青丝成白发,泰然自若  相似文献   

19.
《北方人》2006,(5)
前两天,我和同事吃饭时讨论起工作午餐问题。一位年轻同事说:有没有免费午餐,是中西公司文化的一大区别。我提出异议:”我也在中国工作过多年,换过几个单位,但我怎么从来没有吃过免费午餐啊?”不料,我却遭到另外几位来自中国大陆年轻同事的围攻:“你那都是什么年代的老黄历了?时下的中国,只要是白领工作,公司不提供免费午餐的恐怕不多了?”那位从午餐辨析出中西差异的年轻同事甚至说,如今不提供免费午餐的中国公司,大概都很难招到或留住人才。我由此回忆起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各类单位时常出现的“分鸡分鸭”的  相似文献   

20.
说明 茅盾同志一九五六年四月八日在复毛丹、黄治正、施大鹏三同志的信中说:“有的短的讽刺性的杂文(抗战前及抗战时所写),为了发表的方便,大都每篇换个笔名(鲁迅当时给《自由谈》写稿,就是这样的,我也给《自由谈》写过稿,也是每篇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