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主体性教育主张,教育应该研究人,尊重人,在教育过程中要深入考察和研究人的本质特点,强调人的主体性。主体性教育坚决反对教育中对人的个性,人的存在和人的主体规定性的忽视,十分痛恨由此而产生的把学生看作工具、玩偶和被动接受器,以及教学方法的机械性,任意性等等恶果。教育要成为真正的科学就必须研究人,特别是学生的主体性,包括  相似文献   

2.
"主体间性"理论是对以往迷恋于单子式主客取向的"主体性"教育理论的纠偏,它把教育看作是主体间的交流,从而确证了教育是人本真的生存方式。把"主体间性"理论引入高师声乐教学中,旨在研究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如何使教师和学生都能以主体与主体之间相互承认和相互尊重的方式进行教与学的活动,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从主体间性厘定思想政治教育是必然趋势,而在构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深刻理解马克思交往实践观的真正内涵。马克思把人的交往作为人的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不仅揭示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在人的实践基础上构成的交往活动,而且也指出了克服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途径,帮助我们揭示出了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之基,为确立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内涵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当前个性教育中存在着个性膨胀问题,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和谐个性.和谐个性包括和谐的个性和个性的和谐两个层面,前者是个体内部的和谐,后者是社会学意义上个体间不同个性的和谐.和谐个性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良性关系的建立,实现个性和谐的重要途径是在教育交往中建立师生、生生之间的主体间关系.  相似文献   

5.
语境教学法与学习过程的内在规律性相契合 ,是启发式的核心环节 ,是激发学习主体学习兴趣的重要方式 ,因而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法学知识结构的系统性与严密的内在逻辑性决定了语境教学在法学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信息社会法律教学应该加强语境教学 ,培养学生对语境的感受力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于“现实的人”开辟了自己的哲学路径,历史上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否定之否定过程。对社会发展主体——现实的人的理解应该走出过去的误区,人的全程参与、发展的为我性、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等都在表明:理性和非理性是人作为社会发展主体同时具备的精神属性、存在状态和认识能力,不能有所偏颇,厚此薄彼。  相似文献   

7.
社区教育与社区治理之间存在紧密关联性,加强社区教育是社区治理的本质使然。然而,当前我国的社区教育实际发挥出来的功能与社区治理的要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社区教育应该培育社区居民的主体性、民主意识和协商能力,营造有利于社区治理的和谐的文化氛围,为实现其社区善治功能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蒋平 《百色学院学报》2012,25(1):130-134
主体间性是人在社会交往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体性品质,是主体性的三大品质之一。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具体形式,是对"主—客"二分单子式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超越。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走出单一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模式,走进教育生活,回归生活世界,在教育主体的社会交往中开展。  相似文献   

9.
主体教育是以培养主体为核心的教育体系,是使教育以主体性的方式培养受教育者主体性的活动,是主体性的教育目的和主体性的教育方式的结合。历史地考察主体教育的发展,近代教育培养的是单子式的个人主体,发展的是占有性个人主体性;当代教育正在转向主体间性教育,从由培养单子式个人主体转变为培养类主体,发展人的“共生”或“交互”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0.
王仁宇 《南都学坛》2001,21(2):75-78
主体间性是现代西方哲学中主要概念之一 ,国内在对此问题进行讨论时存在着泛化的倾向 ,把它等同于交往关系。其实 ,主体间性是讲主体间的作用与沟通。而交往是指人与人与之间的交流与交换 ,后者较为宽泛。在交往活动中 ,人作为主体参与程度不同 ,只有交往活动中达到互为主体时才有主体间性 ,这种交往一般是精神性的  相似文献   

11.
关于生态美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审美观的建构是以对“生态”的理解为前提的,我们认为“生态”不仅指自然的存在方式,也不是单一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状态。生态和环境不同,环境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一个术语,是主客分离的二元对立的产物;生态则更多地体现为相互依存的整体化的系统联系,所以“生态”是指如海德格尔所说的“在”的诗意的存在方式。生态美学是对人类生态审美观念反思的理论。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美学的研究对象不能停留在环境污染、土地沙化等具体层面上,生态美学研究首先是关于自然美的存在状态或者人与自然关系的状态;其次生态关学研究还应谊包括人类社会存在的生态化问题,让人们告别“祛魅“的世界,重新回到人类栖居的“诗意”的大地上。生态学虽然是从生物学发展而来的,但是我们在生态美学的研究中不能用环境科学、生物科学等的科学方法。同样,在生态芙学研究中我们也不能把认识论作为生态美学研究的哲学基础,因为生态不是一个主观与客观相分离的概念,而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所以,在对生态美学的研究中,其研究方法应该建立在本体论的基础之上,换句话说,生态美学应该以本体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12.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学校传承逐渐盛行,但其有效性亟待检验.文章拟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瑶挑花为个案,以人类学和课程教学论的双重视野,对学校传承花瑶挑花的有效性、不同教育阶段挑花技术感知、学习挑花途径的倾向性予以调查与分析,认为学校传承技术知识存在某些局限性,整合家庭与社会传承资源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3.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用另一种语言进行表达的转换过程,将它作为一种过程进行研究,实际上是探讨翻译时的认知心理过程。作为跨语言、跨文化交际的翻译活动,其中的言语理解和言语产出、概念的转换、语言与思维的复杂关系等内容都需要借助认知心理学理论进行研究,因此对翻译的认知心理过程有一个由表层结构到深层结构的全面认识是必要的,有利于思考更科学合理的翻译教学方法和规律。  相似文献   

14.
社会是人的社会,探究人所组成的社会的发展问题必须以人为起点。正是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的各种各样的复杂的需要以及满足这些需要的各种各样的生产实践活动及其活动方式在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是人的生产实践活动的内在动机,没有需要,人们也就不可能去从事实践活动。离开对人的需要的考察,人的一切行为都会使我们感到神秘莫测,因而也就不能正确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必须从内含着人的需要的实践活动出发来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人文主义:现代师生关系建设的核心理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传统教育活动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知识传承,学生头脑的“容器论”观点使师生关系带有明显的工具性特点,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无法体现。现代教育回归其促进人的发展的本真意义,要求传统师生关系必须适应人的发展的需要进行变革,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表现为民主性、平等性和共享性。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韩愈、苏轼的岭南行政方式存在着三个不同点:(1)韩、苏对治岭南者的要求都是廉洁和有才用,但韩愈看重才用廉洁对长治久安的统治效用,苏轼则着眼才用廉洁对改善百姓生存状况的作用;(2)韩、苏对岭南百姓都进行教化,但韩愈注重儒学传播,苏轼则融入当地生活;(3)在治理岭南一方水土方面,韩愈以祭礼解决困难,苏轼则以知识和实际行动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韩、苏治理方式差异产生的原因在于二人的思想底蕴不同。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视角下亲民政府建设路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亲民政府是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的必然要求。构建亲民政府必须牢固树立为民理念,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破除"官本位"思想、"权力本位"思想和政绩工程,以务实的作风、诚信谦和的态度取信于民。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制定科学、公平、公正的制度和政策,不断完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使工作更符合实际,更有成效。必须不断拓宽民意表达渠道,了解民意,化解民怨,建立民怨舒缓机制。充分保障人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  相似文献   

18.
隐喻的认知观与隐喻翻译策略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传统的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语言的异体表达方式,隐喻翻译是以修辞为取向的.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人们借助已知事物认识未知事物的普遍性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隐喻翻译是一种认知活动,应以认知为取向.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从认知的角度分析隐喻产生的心理基础及其隐含的文化信息,并据此确定相应的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向目的语读者准确完整地传达原语文本信息.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高一团体心理辅导课“体验快乐,分担不快乐”活动过程为研究素材,通过对辅导目的、内容和动态过程的分析,提出评价团体心理辅导课必须考虑的4个重要视角:第一,心理辅导教师应该有较高的心理素养;第二,辅导活动的情境应该体现人——人互动、人——物互动的特征;第三,应该让学生成为感悟学习者,使学生更多地获得亲在性的体验;第四,活动中重视教师和学生给出的过程性评价。  相似文献   

20.
影响个体参与身体锻炼相关因素的研究是身体锻炼研究的重要内容,是科学、有效推动个体参与身体锻炼干预实践研究的基础。身体锻炼相关因素呈现多维性,主要包括人口学因素、生物学因素、环境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和个体心理因素等。身体锻炼影响因素的研究虽然确定了它们与身体锻炼的相关性,但没有进行因果关系的检验,难以区分其中的原因变量。各相关因素的不稳定性及它们间的相互关系也有待进一步研究。身体锻炼影响因素的研究需在下面几方面加强研究普适性的身体锻炼行为测量工具;建立身体锻炼行为和影响因素间的因果模型;研究不同群体身体锻炼相关因素的变化;研究各相关因素间的相互关系,探明其作用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