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胡志斌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8(4):35-40
法官资源配置得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司法效率和司法公正。由于基层法院处于实现司法公正的首要环节,并且承担着最为繁重的审判任务,因此,为了实现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应当从优配置基层法院的法官资源。针对我国基层法院法官资源数量不足、质量不优等问题,应当尽快加以解决。一是要重新配置基层法院内部的法官资源;二是要将上级法院的优质法官资源向基层法院倾斜;三是实行基层法院之间法官资源的交流与共享。 相似文献
3.
当代法院员额制的推行对法官职业的塑造没有取得预期效果。政法专项编制下员额比例的不当,员额法官选任机制科层化色彩浓厚以及法院内部人员的“群体割裂”等法院结构性困境,成为影响法官职业塑造的直接因素。而法院长期以来形成的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的障碍,则导致员额制运行实践中员额法官独立性保障不足、履职能力提升受阻、法官办案质量下降等法官职业塑造上的诸多缺失。员额制推行的方向在于法官裁判的独立自主性的基础之上实现法官职业符合司法规律的塑造,为此需对法院员额制完善的技术路线加以重新设计。而员额制推行的最终目标在于法官个体智识性能力、职业伦理和交互能力上的全面发展,从而为法院公正审判以及各项司法改革提供更坚实的组织基础。 相似文献
4.
王凤涛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8(2):50-54
法院承受着"案多人少"的压力,需要青年法官具备出众的工作能力。但部分青年法官欠缺经验(社会经验、审判经验和纠纷化解经验),缺乏工作耐心,外地生源青年法官还听不懂本地方言。从法学院到法院的经历,工作年数较长的预期和法院所在城市的人口流动性大小,都与青年法官工作能力强弱密切相关。法院为提升青年法官工作能力推出的导师制、双向交流、挂职锻炼、新进人员基层锻炼和轮岗制,以及青年法官为提高自身能力表现出的接触掌握司法实践知识的法官、娶/嫁本地人和学习方言的自我刻画倾向,有些具有一定效果,但大多存在理想化成分。因此,为有效提高青年法官工作能力,还需要调整措施,改变法官的效用函数。 相似文献
6.
我是一个曾经四处找工作的残疾人。2007年下半年,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区残联招聘社区残疾人联络员。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报了名。没想到,经过培训、笔试和面试,我竟然顺利地被录用了。 相似文献
7.
王禄生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法院人事制度的改革始终以法官职业化为核心,并在人员的选任、晋升、培训、考评和监督制度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由于脱离中国的制度语境和缺乏理性的改革分析,法院人事制度改革已经日益陷入窘境.回顾和反思三十年的改革历程,坚持有限司法独立的理念才是继续推进法院人事制度改革的理性路径. 相似文献
8.
宁静波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5):53-63
员额制改革及其配套措施对法官的激励作用是否发挥到位,事关本轮司法改革的成败。基于经济学理性选择理论的基本假设,我国基层法院法官受到收入、晋升、声誉、考核机制、工作量、福利保障、人身安全保障、工作环境、公平感、个人成就感等激励因素的影响,激励效果体现在是否愿意终身从事法官工作。实证研究得出,基层法官目前的年收入没有产生明显的激励效果,而收入的增幅、公平感和绩效奖金能否反映自身贡献,都有着显著正向激励作用;工作量、加班以及来自错案追究制、审判管理指标、信访等方面的工作压力有着显著的负向激励作用,也是引发离职倾向的最主要原因;晋升的难度、人身安全保障的不足有着显著的负向激励作用;荣誉称号对法官的激励效果并不显著。鉴于此,未来的改革应继续完善薪酬评价体系,扩展晋升渠道,完善考核奖惩机制,提升审判团队效率和职业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9.
中国法官十杰的选评,昭示了法官与社区的关系是亲密接触;学术界从司法权的特殊性出发,强调法官与社区应保持距离。探究法官与社区亲密接触和保持距离的原由,正确平衡二者的关系,消解其矛盾,才能构建健康的法官社区关系。 相似文献
10.
官继慧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1):43-48
法律是实现正义的重要手段,法院的法官则代表着正义。随着行政机关被赋予了行政裁决的准司法权力,主持行政裁决的行政官员们也日趋受到关注,因为他们职责的履行同样也决定着正义是否能被真正实现。美国行政法官在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虽然他们没有普通法院的法官地位显赫,但由于其在实现正义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行政法官越来越倍受人们的尊重。 相似文献
11.
兰芬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87-91
法院的职能在于定纷止争,以程序手段化解疑难,促进社会秩序之维护。社会以人为基本单位,同时人以社区为生存和实践场地,因此法律要面向社区,直面社区纠纷与矛盾,法律的执行者也要实现与社区工作的有机结合,使法律切实以公众利益的实现为目标。人民法院参与到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活动中去,不仅让司法机关承担了应有的社会责任,更是增强司法审判工作。同时对于我们在寻求法律改革和法治完善的背景下,如何重塑司法的性质和定位有着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李兆杰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14,(2):72-74
社区法官工作制度是人民法院主动跨前一步,将司法资源下沉至基层,在辖区内的社区设立法官工作室,指派法官进驻社区.就地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工作制度。社区法官工作制度力求通过建立“法官驻点巡回审判+退休法官进社区+社区法官助理协理”的工作方式,使法院同当地职能部门深度融合,形成工作合力,不断推进诉调对接,在基层社区(村)建立起多元化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的平台,使得司法服务延伸到社会各个领域和基层社区。当前我国社区法官工作制度还处于自下而上的探索阶段。社区法官制度是能动司法理念下的产物,在社会加速转型期和利益日趋多元化的情境下。该制度满足了矛盾化解和社会管理创新的双重需求,为人民法院践行司法为民开创了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中介组织:社区自治的桥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城市社区发生的一个重要变化,即社区内除了居委会之外,还出现了业主委员会和志愿者组织等社区中介组织。这类组织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城市社区的面貌,对加速我国城市的现代化和民主化进程将起到促进作用。什么是社区中介组织所谓社区中介组织,是指在社区范围内 相似文献
15.
侯庆秋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1):127-131
我国法律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自由心证制度,在审判活动中,法官实行的是“无原则自由心证”。本文就 我国应当确定科学严密的现代自由心证制度、以及现代自由心证制度下合格的法官标准阐述明了笔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他总是骑着一辆电动车,走街串巷,在社区巡回六年如一日,不为名,不为利,专职为社区群众化解纠纷。他就是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西城区法院巡回法官赵海。2007年,北京市西城法院推出“巡回法官进社区”机制,把审判台搬到街道社区,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从事民事审判工作十七年、工作经验丰富的赵海,成为首任巡回法官。同时,他也是北京市唯一的专职社区巡回法官。 相似文献
17.
中国法官的职业化遴选:现状、改革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知文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0(4):83-89
中国司法改革重视法官职业化遴选制度建设,在职业准入、任职资格、选拔任用以及培训方面业已体现了按照职业化要求进行规划的思路。尊重现代法律职业的基本规律、彰显现代司法的基本特性、展现法官遴选制度的发展趋势应该成为中国法官职业化遴选制度的重要原则。据此,中国法官的职业化遴选需要在具体制度的编排上进一步实现合理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18.
司法员额制在改革的进程中遭遇了不同的声音,甚至有误读。误读的高频词语,当属案多人少僧多粥少挤占名额。这些被误读的词语没有反映员额制改革的真实面貌,容易让人对司法员额制度设计的初衷产生误解。兰州市两级法院司法员额制改革推进后近三年的司法数据,为明辨误读的概念、展现司法员额制改革在西部地区的部分实践成果提供了基础依据,也为进一步巩固员额制改革成果探明了有效路径。当前法官员额制改革在充实审判辅助力量、保障员额常态化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应当探索创新考评方式,构建审判业务量化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9.
王贵东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3)
无论是在英美法系国家还是大陆法系国家,少数意见制度都存在争议,争议的内容有同有异,其中一个显著的差异就是在一些国家例如中国和德国,公开少数意见是否影响法官独立性存在争论,而在另外一些国家例如美国和日本则听不到类似的声音。这一差异的形成并非由于法官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的高低,而是法官身份制度的完善与否。少数意见制度下法官的独立性与法官身份制度紧密相连,真正能保障法官独立性的是法官身份保障制度,少数意见制度并不能保障法官的独立性,它只是证实或体现了法官的独立性,试图通过实施少数意见制度来增强法官的独立性往往会适得其反。鉴于我国现阶段法官身份保障制度不够健全,为了避免法官作出判决的独立性可能受到外来的影响,我们认为尚不宜引进少数意见制度。 相似文献
20.
肖必恒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3):58-60
文章通过分析我国法官制度存在的弊端及其对公正司法的影响,提出了我国法官制度改革的构想,旨在通过改革,以加快我国依法治国进程的步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