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一“统一性”和“多样性”是一对哲学范畴。我们常说,世界既有统一性又有多样性。这里,世界的统一性指世界具有共同的本质。世界的多样性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的形态和性质是无限多样的、相互之间是有差异的。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统一性存在于多样性之中,是多样性的本质和依据。我们中国人常讲“和而不同”,“和”就是多样性的统一,就是不同的东西结合在一起而达到平衡。人类文化具有统一性,但就其表现来说,是千差万别的。例如,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的活动,在任何时代的任何民族都是不可缺少的。这是人类文…  相似文献   

2.
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统一性的基本原理。这一原理告诉我们,科学的物质概念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理论基础。我们不仅应该把物质概念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反映同个别、特殊相统一的普遍;而且,也应该把世界的物质统一原理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把握世界的具体的统一。世界的具体统一世界的统一性问题,说到底,就是世界的本原问题,它要回答造成世界的多样性的最终根源。二元论者坚持世界的两个本原的立场,以否定的形式回答了世界的统一性问题。唯心主义者由于把意识看作世界的本原,虽然也承认世界的统一性,但是,把统一性的根源归结为意识,这同唯物主义的世界统一观是根本对立的。科学地说明世界的统一性,是辩证唯物论的物质论的重要内容。为此,必须科学地制定  相似文献   

3.
检察文化是本质上的统一性与表征上的多样性的有机结合。多样性与统一性在检察理念文化、检察职业文化及检察载体文化中都有其特定的发展规律。检察文化建设要坚持多样性和统一性协调发展,才能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4.
西方哲学史上关于多样性统一的认识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个题目不是从本体论的角度,而是从认识论的角度讲多样性的统一,也就是讲西方哲学史上关于如何认识多样性的统一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以前,西方哲学史上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大体上有三种不同的方式:一是把统一性的认识推到不可知的彼岸世界,认为认识根本不可能达到多样性的统一,这种理论,就是康德的不可知论。另一种方式是认为多样性的统一固非理性思维所能达到,但可以  相似文献   

5.
元气论刍议     
唐文彰 《江汉论坛》2004,(12):57-59
本文试图从世界本原,世界无限性,产生万物的方式,物质、运动、时空的统一性等四个方面分析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的中国式自然哲学理论———元气论,比较元气论与古希腊的原子论之间的区别,探讨元气论对暗物质或反物质研究的思想启示。  相似文献   

6.
经济全球化表明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统一性基本原理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得到进一步体现。本文认为从马克思主义这一原理出发,深入分析人类社会发展历程,我们会看到经济全球化既有统一性、共同性,又有特殊性、差异性。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统一性原理与世界历史发展理论是观察经济全球化及其发展趋势的重要指南。只要我们正确处理经济全球化的二重性,利用机遇,应对挑战,我们就能顺利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7.
在人类对于物质结构认识的历史上,总是同时存在两个方面的探索,一方面是对于物质结构的可分性的讨论,另一方面是对于物质结构的统一性的讨论。不论是对于可分性的探讨,还是对于统一性的探讨,都深化了人类对于物质结构的认识,都证明和丰富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的原理。人类对物质结构的统一性的认识,不是从现代开始的。在古代,人们运用朴素直观的猜测方法,所建立的关于物质结构的学说,与其说是注重了可分性,不如说是注重了统一性。古希腊的原子论,即是力图揭示世界本原的统一性。它认为,世界万物虽然是丰富多采的,但本原、即最终的组成部分是不可分割的原子,原子经过不同的组合,便  相似文献   

8.
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有其客观性和必然性,但由于具体的条件和偶然的因素又呈现出多样性.统一性使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社会的本质和连续性,多样性有利于我们认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对现实社会的认识应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付清松 《东岳论丛》2019,40(5):85-91
广义的不平衡发展是马克思在关于"历史之谜"的唯物主义致思中叩开的新的"历史之问",它在认识论深处触及历史发展的客观性与主观性、统一性与多样性、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问题。马克思在历史辩证法立场上坚持具体统一性和灵活的客观性与必然性,拒斥抽象统一性和机械的客观性与必然性;在狭义上,他揭示了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历史性和结构性前提,亦是其再生产的后果,更是其危机扩大再生产的伴生物。马克思的思想对于增强科学社会主义之"科学性"的理解进而坚定"四个自信",抵制新帝国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剥夺性积累,巩固和扩大公有制主体地位从而规约资本的创造性破坏作用、防止地方的"底特律化"等具有认知上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不仅具有统一性,而且具有统一性前提下的多样性。社会历史发展的多线形运动,就是指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所表现的多样性。 社会发展的历史走向 受制于多种因素 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概括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反映的只是社会历史进程的统一性,而社会实际发展所展开的过程却有着无限的多样性。这是因为社会发展的历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以辩证统一思想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世界处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提出了中国社会和谐需要世界社会和谐、祖国统一、经济与政治协调发展、主体与补充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思想。解读这些思想对于我们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彭新武 《齐鲁学刊》2001,(2):105-111
从伊壁鸠鲁到马克思,从达尔文到恩格斯、莫诺,他们在承认偶然性的本体论地位上,是与现代科学精神相一致的。偶然性和必然性这对范畴并不具有同等地位,偶然性是一种绝对的存在,而必然性则是相对的。二者是“多元”的辩证统一:在事物变化发展过程中,二者是同一事件在不同存在层次上状态属性即现实性和可能性的辩证统一;在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二者是一般和特殊、具体和抽象的辩证统一;二者相互联结,相互转化,辩证统一于整个世界和人类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个系统、完整的科学体系 ,其主要内容包括 :谋求全球和平与发展的战略目标 ;促进第三世界国家团结发展的战略重点 ;反对霸权主义 ,防止和平演变的战略原则 ;和平共处、“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 ;独立自主 ,埋头实干 ,把中国的事情办好的战略方针。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是在当代新的历史条件下 ,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无产阶级国际战略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张忻  孙健 《学术探索》2007,1(2):84-87
江泽民同志论述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核心观点,集中反映了我们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与当代中国外交实践相结合而产生的理论创新成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坚持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观、正确把握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以新安全观维护世界持久和平、倡导世界多样性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必须加强国际合作和标本兼治等五个方面,构成了江泽民国际战略思想的丰富内容。深入研究江泽民国际战略思想,努力把握江泽民同志分析、应对国际形势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于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邓小平理论是“依法治国”方略的思想基础,阐明了民主与法制的辩证统一,依法治权,法律至上的结果必然要求走向法治国家,从而说明邓小平对“依法治国”方略的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推向社会主义前进的根本着力点和切入点。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体系过程中,其一元化与多样性的关系居于核心地位,因此要根据时代和社会实践的发展需要正确处理好他们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在弘扬培育民族精神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鲜明的特征,它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紧密相联,贯彻了人民性的原则,采取了形式和载体的多样性,坚持了弘扬和培育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历史是一部反分裂求统一的历史 ;中国的国情是发展不平衡的多民族和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国情 ;当今的世界是全球化和多极化相统一的世界。通过以上三方面的分析既揭示了天下分久必合的规律性 ,同时又论证了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统一祖国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把分析与综合的统一作为重要的辩证思维方法。通常把分析理解为把事物整体分解、区分为各个组成部分,精细地认识和规定它们的性质、特点和功能;把综合理解为对事物组成部分精细认识基础上整合、综合成整体的认识。如此理解分析和综合是一种典型的知性思维方式,并不能真正教给人们辩证思维。我们认为哲学意义上的分析与综合的统一是分析命题与综合命题的辩证统一,而生命与精神的自身运动是分析与综合统一的本体基础。在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不同程度纵欲主义大行其道的今天,分析与综合统一的精神成长的辩证法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实践唯物主义”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两种不同的哲学体系 ,对实践有不同的理解。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中 ,实践是个辅助性概念 ,它被理解为单纯的物质活动、改造世界的手段和纯粹理性的对象 ;在实践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中 ,实践是奠基性概念 ,它被规定为物质和精神的统一、目的和手段的统一、理性和非理性的统一。要建立真正的、名副其实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 ,就必须重新理解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